(共41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2.2.2.1 鱼
幻灯片 2:鱼的定义与地位
定义:鱼是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的脊椎动物。
地位:鱼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在地球上的水域中广泛分布,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幻灯片 3:鱼的主要特征 —— 生活环境
绝大多数鱼生活在海洋中,少数生活在淡水环境,如河流、湖泊、池塘等。
它们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功能都适应了水中的生活。
幻灯片 4:鱼的主要特征 —— 体型与体色
体型:身体多呈流线型,这种体型可以减少鱼在水中游泳时受到的阻力。
体色:背面颜色较深,腹面颜色较浅,属于保护色,有利于躲避天敌和捕食猎物。
图片:
幻灯片 5:鱼的主要特征 —— 体表
体表常常覆盖着鳞片,鳞片表面有一层黏液,既能保护身体,又能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
不同种类的鱼,鳞片的形态和大小也有所不同。
幻灯片 6:鱼的主要特征 —— 呼吸器官
鳃: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鳃的主要部分是鳃丝,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
呼吸过程:鱼在水中时,水从口进入,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中,而二氧化碳则从毛细血管排出到水中,水再从鳃盖后缘流出。
图片:
幻灯片 7:鱼的主要特征 —— 运动器官
鱼的运动器官是鳍,包括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和尾鳍。
各鳍作用:
尾鳍:控制前进的方向,产生前进的动力。
胸鳍和腹鳍:维持身体的平衡,胸鳍还有转换方向的作用。
背鳍和臀鳍:维持身体的直立状态。
图片:
幻灯片 8:鱼的主要特征 —— 摄食与消化
鱼的口部形态多样,与它们的食性相适应,有的鱼以浮游生物为食,有的鱼捕食其他小型鱼类,有的鱼则吃水生植物等。
消化系统包括口、咽、食道、胃、肠等器官,能够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
幻灯片 9:常见的鱼类
海水鱼:带鱼、鲨鱼、金枪鱼、鳕鱼等。
淡水鱼:鲫鱼、鲤鱼、草鱼、鲢鱼、鳙鱼等。
图片:
幻灯片 10: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 有益方面
食物来源:鱼是人类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
渔业经济:渔业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产业,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观赏价值:许多色彩斑斓、形态优美的鱼,如金鱼、热带鱼等,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成为人们家庭养殖的宠物。
生态作用:鱼在水生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捕食其他生物,同时也被其他生物捕食,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
幻灯片 11: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 面临的问题
过度捕捞: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捞,许多鱼类的数量急剧减少,甚至濒临灭绝。
环境污染:水体污染对鱼类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影响了鱼类的生长、繁殖和生存。
栖息地破坏:水利工程建设、围湖造田等活动破坏了鱼类的栖息地,导致鱼类的生存空间不断缩小。
幻灯片 12:保护鱼类的措施
制定和执行渔业法律法规,限制捕捞强度和捕捞季节,实行休渔制度。
加强水资源保护,减少水体污染,改善鱼类的生存环境。
保护鱼类的栖息地,建立鱼类自然保护区。
开展鱼类人工繁殖和放流活动,增加鱼类资源。
幻灯片 13:总结
鱼是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具有适应水中生活的体型、体色、呼吸、运动等特征。
常见的鱼类分为海水鱼和淡水鱼,它们在人类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食物来源、渔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具有观赏价值和生态作用。
目前鱼类面临着过度捕捞、环境污染、栖息地破坏等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保护,以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和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幻灯片 14:结束页
谢谢观看
2024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2.2.1鱼
第2单元 多种多样的生物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1.概述鱼适应其生活方式和环境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新课导入
脊柱
鸟 的 骨 骼
鱼 的 骨 骼
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鱼类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鸟类
哺乳动物
常见的脊椎动物
“波浅戏鱼多,多鱼戏浅波。”鱼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占脊椎动物种类的一半以上。鱼类与人类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鱼
有的生活在河流、湖泊和池塘等淡水区域
有的在水体上层游动,有的在水体底部栖息
有的以水生植物为食,有的生性凶猛,专门捕食其他水生动物
多种多样的鱼
鳙鱼
草鱼
青鱼
鲢鱼
鲤鱼
鲫鱼
我国的淡水鱼有1000多种,著名的“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和鲤鱼、鲫鱼等都是我国主要的优良淡水鱼。
淡水鱼
海水鱼
我国海水鱼的种类比淡水鱼的要丰富,著名的海水鱼有带鱼、鲳(chāng)鱼、大黄鱼、小黄鱼、噬人鲨(俗称大白鲨)等。
带鱼
大黄鱼
小黄鱼
鲳鱼
噬人鲨
鱼的主要特征
讨论: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有哪些?
流线型
减小阻力
鳞片
黏液
1
鱼的外部形态
头部
躯干部
尾部
头部
躯干部
尾部
`
体形:呈 ,有利于 。
体表:有 覆盖,表面有 ,起保护作用。
身体分 、 和 三部分。
轻轻掀起鳃盖,看一看鳃的形态和颜色。
鳃盖
鳃丝
鳃丝
毛细血管网
鳃丝
对照鳃的图片,想一想:鳃为什么是鲜红色的?鳃丝为什么既多又细?
因为鳃丝里密布大量的毛细血管,鳃丝又多又细有利于气体交换。
2
鱼的运动
背鳍
臀鳍
腹鳍
胸鳍
保持直立
控制方向,提供动力
尾鳍
维持平衡
维持平衡
转换方向
侧线
(感觉器官)
感知水流,
测定方向
鱼的体内有脊柱,脊柱上附着的肌肉能产生运动的动力。鱼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完成游泳运动。
3
鱼的呼吸
鳃盖
鳃丝
`
水流入鱼口后,从___________流出,说明鱼的呼吸器官是____。
鳃盖后缘
鳃
讨论:1.鱼的外形有什么特点?这种体形对鱼在水中运动有什么意义?
鱼的身体大多呈流线型。这种体形有利于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的阻力。
讨论:2.水流入鱼口后,从什么地方流出?请推测,流入的水和流出的水,其中溶解的气体成分会有哪些变化?
水
氧气
口
氧气
鳃丝毛细血管
氧气
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排放到水中
二氧化碳
随水从鳃盖后缘排出
流出的水和流入的水相比,其中溶解的气体成分的变化: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
讨论:3.鱼鳃的哪些特点对它在水中呼吸至关重要?请推测鱼离开水后很快就会死亡的原因。
当鱼离开水时,鳃丝会粘连在一起,几片鳃相互覆盖,减小了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
加上空气干燥,鱼会因为不能从空气中得到足够的氧气而窒息死亡。
生活在水中
体表常有鳞片覆盖
用鳃呼吸
02
01
03
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04
鱼的主要特征
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鱼类养殖业和捕捞业都是国家的重要产业。
鱼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还融入了人类的文化。
由于长期过度捕捞和水污染等原因,鱼类的生存面临严重的威胁。《渔业法》规定,国家对渔业生产实行以养殖为主的方针,还规定“禁止在禁渔区、禁渔期进行捕捞”“禁止使用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
知识点1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1. (立德树人·中国智慧)宋朝时人们就将“四大家鱼”进行混合养殖,充分利用水域的立体空间和资源,达到增产的目的,这是生态养鱼的杰作。不属于我国四大家鱼的是( )
A.青鱼 B.草鱼 C.鲢鱼 D.鲤鱼
D
多种多样的鱼
2. (教材图片题)如图年画中的鱼寓意“年年有余”。下列不属于鱼的特征的是( )
A.用肺呼吸
B.生活在水中
C.鳍能协助游泳
D.体表常常覆盖鳞片
A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知识点2
鱼的主要特征
3. (真实情境)小点不小心将芹菜汁撒到鱼缸,他发现芹菜汁会按一定规律流经鱼体。芹菜汁流经鱼体的正确顺序是( )
A.口→鳃→口
B.鳃盖→鳃→口
C.口→鳃→鳃盖后缘
D.鳃盖→鳃→鳃盖后缘
C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4.“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在莲叶之间游来躲去,下列与鱼适应水中生活无关的是( )
A.身体内有脊柱
B.身体呈流线型
C.用鳃呼吸
D.通过侧线感知水流
A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5. (立德树人·文化自信)如图是一幅国画《九鱼图》,九条可爱的锦鲤在水中嬉闹,寓意着长长久久,吉祥如意。锦鲤在水中嬉闹的动力来自( )
A.鳍的摆动
B.鱼骨的支撑作用
C.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
D.鳞片的摩擦
C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6.我国有“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ɡǔ)(细眼的网),以成鱼鳖之长”的古训。自2020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下列做法属于合理利用和保护鱼类资源的是( )
A.渔业生产以捕捞为主
B.规定禁渔期、禁渔区
C.到所有水域进行捕捞
D.使用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
B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知识点3
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概念建构)国庆节期间小明去参观了海洋馆,里面的水生动物多种多样。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7、8题。
7.下列动物中真正属于鱼类的是( )
A.海马 B.鲸鱼
C.章鱼 D.甲鱼
A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8.小明去海洋馆观察鱼的特征后做了如下记录,其中错误的是( )
D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选项 结构 功能
A 身体大多呈流线型 减小阻力
B 体内有脊柱 支撑整个身体
C 体表常常覆盖鳞片 起保护作用
D 有不同形态的鳍 为游泳提供阻力
9.[2025·三明质检改编]飞鱼——一种海洋鱼类(如图),可以在海中以每秒10米的速度高速游行,也可以跃出水面十几米通过空气浮力滑行达400多米。下列与飞鱼能够在空中短暂滑行直接相关的结构是( )
A.主要的呼吸器官肺
B.展开像翅膀的胸鳍
C.能感知水流的侧线
D.健壮且厚实的骨骼
B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解题思路:首先看题图,会发现飞鱼的鳍像翅膀一样展开,然后结合生物的身体结构总是与一定的生理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进行选择。
10. (立德树人·热爱生活 2025·长沙模拟)小点跟着妈妈去菜市场买菜,卖鱼的商贩正在打折售卖“刚死亡的鱼”。你认为判断鱼是否刚刚死亡的依据是( )
A.鳞片是否完整 B.鳃丝的颜色
C.身体有无伤痕 D.体表是否湿润
B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11.[2025·厦门模拟]福建省传统技艺“弓鱼术”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把鱼绑成“弓”字形状可以让鱼多活一段时间,还能祛除腥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弓鱼术”使鳃张开,让鳃丝接触更多的空气
B.“弓鱼术”能避免鱼蹦跳损伤致死或胆破裂而味苦
C.鱼被绑成弓形后不能动弹,耗氧量减少,存活时间变长
D.鱼之所以能被绑成弓形是因为其体内有脊柱,脊柱对鱼的运动不起作用
D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12.请结合鲫鱼的外部形态及部分结构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鲫鱼的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鲫鱼的体形呈_________,可减小游动时水的阻力。
(2)图甲中的2、3、4、5、6统称为________,在水中运动时,起到协调作用。
头部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躯干部
尾部
流线型
鳍
(3)图乙中的[ ]________是鱼的呼吸器官,其颜色呈鲜红色的原因是密布着__________。
(4)②中的水和①中的水相比,溶解的气体成分中____________增加,________减少。
(5) (能力点·推断说理)有人用毛笔简单模拟主要由鳃丝构成的鱼鳃,当毛笔浸在水中时,毛笔的毛是充分散开的;但当毛笔从水中取出时,毛笔的毛会粘连在一起。请结合上面的模拟结果,对鱼儿不能离开水作出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鳃
毛细血管
二氧化碳
氧
鱼儿离开水后,鳃丝相互黏结,与空气接触面积小,从而不能得到充足的氧气(合理即可)
13. ,探究实践)某学校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饲养金鱼时,发现金鱼不时浮上水面直接呼吸,即发生浮头现象。为探究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可能原因,该小组同学们对15条大小相当的金鱼,按下表给定的条件进行了相关实验。(7分)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实验组号 甲 乙 丙
溶氧量(mg/L) 4 6 8
培养环境 隔夜自来水 隔夜自来水 隔夜自来水
呼吸频率 [次/(分钟·条)] 第1次统计 113 76 57
第2次统计 111 78 59
第3次统计 112 74 61
浮头现象 浮头次数多 浮头次数比甲组少 不浮头
(1)根据实验原则,表格中甲组的金鱼数量是______条,该实验所探究的引发金鱼浮头现象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
(2) (绘图)将表格处理后可得到下图,补充数据。
(3)实验可证明,在一定的
溶氧量范围内,水中的
溶氧量越低,金鱼浮头
次数会越______。
5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溶氧量
如图:
多
(4) (能力点·原因分析)若将隔夜自来水煮沸后冷却使用,实验中金鱼的呼吸频率将会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开放性)为了减少金鱼浮头次数,在养殖中应采取怎样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快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隔夜自来水煮沸后,水中溶解的氧减少(合理即可)
用增氧泵增加水体中的溶氧量(合理即可)
① 生活在水中;
② 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
③ 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
的协调作用游泳。
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淡水鱼:青鱼、草鱼、鳙鱼、鲢鱼等
海水鱼:鲨鱼、比目鱼、带鱼等
多种多样的鱼
鱼
鱼的主要特征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