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4.7.2.2免疫的功能与免疫规划
第七章 健康地生活
2024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公开课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4.7.2.2 免疫的功能与免疫规划
幻灯片 1:标题页
标题:4.7.2.2 免疫的功能与免疫规划
副标题:健康的 “守护神” 与科学防控策略
配图:一张融合免疫细胞工作场景与疫苗接种元素的示意图,体现免疫功能与免疫规划的关联
幻灯片 2:引入 —— 免疫的重要意义
标题:免疫系统如何守护我们的健康?
内容: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体的三道防线,它们共同构成了强大的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就像一支精密的 “防御部队”,时刻守护着我们的健康。但你知道免疫系统具体有哪些功能吗?为了让免疫系统更好地发挥作用,人类制定了科学的免疫规划,通过接种疫苗等方式预防传染病。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免疫的功能和免疫规划的相关知识。
配图:展示免疫系统防御病原体的动态示意图和儿童接种疫苗的温馨场景图
幻灯片 3:免疫的功能 —— 防御感染
标题:抵御病原体的 “第一道防线”
内容:
功能解析:防御感染是免疫最基本的功能,指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并清除入侵人体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防止传染病的发生。人体的三道防线共同参与这一过程,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构成非特异性防御,第三道防线通过特异性免疫产生抗体或免疫细胞,精准清除特定病原体。
实例说明:当流感病毒入侵时,免疫系统会迅速启动防御机制,淋巴细胞产生针对流感病毒的抗体,将病毒清除,从而避免我们患上流感;如果防御功能过弱,人体容易反复感染疾病,如艾滋病患者因免疫功能缺陷,易发生各种感染。
配图:免疫细胞清除病原体的示意图和流感病毒被抗体中和的过程图
幻灯片 4:免疫的功能 —— 自我稳定
标题:维持体内环境的 “平衡器”
内容:
功能解析:自我稳定是指免疫系统能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维持体内细胞的正常更新和内环境的稳定。人体细胞每天都在不断衰老、死亡,同时也有新细胞产生,免疫系统能识别这些 “衰老细胞” 并将其清除,避免它们在体内堆积引发问题。
实例说明:红细胞的寿命约为 120 天,衰老的红细胞会被脾脏中的吞噬细胞吞噬分解;如果自我稳定功能异常,免疫系统可能会攻击自身正常细胞,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配图:吞噬细胞清除衰老红细胞的示意图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理示意图(简化展示)
幻灯片 5:免疫的功能 —— 免疫监视
标题:识别异常细胞的 “监控系统”
内容:
功能解析:免疫监视是指免疫系统能识别并清除体内突变的细胞,防止细胞异常增殖引发癌症。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突变细胞,如果这些突变细胞不受控制地增殖,就会形成肿瘤。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如 T 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能识别突变细胞,并将其消灭。
实例说明:人体每天都会产生少量突变细胞,但在免疫监视功能正常的情况下,这些细胞会被及时清除,不会发展为癌症;如果免疫监视功能下降,突变细胞可能逃脱监视,进而发展成肿瘤。
配图:T 淋巴细胞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的示意图和免疫监视功能的动态演示图
幻灯片 6:免疫功能异常的影响
标题:免疫失衡的 “健康隐患”
内容:免疫系统的功能需要保持平衡,一旦功能异常,就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免疫功能过强:可能会对进入人体的某些物质(如花粉、药物、食物成分等)产生过度反应,引发过敏反应,如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疹等;还可能攻击自身组织细胞,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功能过弱: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反复发生感染,如感冒、肺炎等;同时,免疫监视功能也会减弱,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配图:展示过敏反应(如皮肤荨麻疹)和反复感染场景的图片,对比正常免疫与异常免疫的状态
幻灯片 7:免疫规划的定义与意义
标题:科学预防传染病的 “有效策略”
内容:
定义:免疫规划是指根据国家传染病防治规划,利用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对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预防、控制乃至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意义:免疫规划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通过有计划地接种疫苗,能使人群获得对特定传染病的免疫力,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护人民群众尤其是儿童的健康,提高人口素质,减轻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和社会影响。
配图:展示免疫规划实施流程的示意图(如疫苗研发、接种计划制定、接种实施)和传染病发病率下降的趋势图
幻灯片 8:免疫规划的核心 —— 预防接种
标题:人工构建的 “免疫屏障”
内容:
原理:预防接种(俗称 “打预防针”)是将疫苗接种到人体内,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和免疫细胞,从而获得对特定传染病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可以是终身的,也可以是持续一段时间的,能有效预防传染病的感染。
特点:预防接种属于主动免疫,通过模拟病原体感染的过程,使人体在不发病的情况下获得免疫力。它能保护个体免受传染病侵害,当人群中足够多的人获得免疫力时,还能形成 “群体免疫屏障”,阻止传染病的传播。
配图:疫苗刺激人体产生抗体的示意图和群体免疫屏障的示意图(展示人群中免疫者对非免疫者的保护作用)
幻灯片 9:我国常见的疫苗与免疫程序
标题:儿童成长的 “免疫保护伞”
内容:我国的免疫规划疫苗分为一类疫苗(免费接种)和二类疫苗(自愿自费接种):
一类疫苗:包括卡介苗(预防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小儿麻痹症)、百白破疫苗(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疫苗(预防麻疹)、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乙脑疫苗(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等。这些疫苗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接种,通常在儿童出生后按月龄或年龄进行。
免疫程序:不同疫苗的接种时间和次数不同,例如,乙肝疫苗需在出生后 24 小时内、1 月龄、6 月龄各接种一剂;脊髓灰质炎疫苗需在 2 月龄、3 月龄、4 月龄和 4 周岁各接种一剂。
配图:展示常见一类疫苗的图片和儿童免疫接种时间表(简化版)
幻灯片 10:免疫规划的实施与保障
标题: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保护
内容:
实施机构:我国的免疫规划工作主要由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规划和指导,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具体实施预防接种工作。
保障措施:国家为一类疫苗提供免费接种政策,确保所有儿童都能享受到基本的免疫保护;同时,建立了疫苗冷链系统,保证疫苗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处于适宜的温度,确保疫苗的有效性;还建立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和补偿机制,保障接种安全。
配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种门诊的场景图片、疫苗冷链运输设备图片和预防接种证样本图片
幻灯片 11: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
标题:安全接种的 “重要提示”
内容:预防接种虽然安全有效,但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接种前:了解儿童的健康状况,如有发热、腹泻、严重过敏史等情况,应提前告知医生,由医生判断是否适合接种;携带预防接种证,以便医生记录接种信息。
接种后:在接种场所观察 30 分钟,无异常反应后方可离开;接种后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少数人可能出现轻微发热、局部红肿等反应,一般会自行消退,如反应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配图:医生询问儿童健康状况的场景图片和接种后观察区的示意图
幻灯片 12:课堂小结
标题:知识回顾与总结
内容:
免疫具有三大功能:防御感染(清除病原体)、自我稳定(清除衰老死亡细胞)、免疫监视(清除突变细胞)。
免疫功能异常会导致过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反复感染、癌症风险增加等问题。
免疫规划是有计划地预防接种,能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传染病。
我国免疫规划疫苗包括一类疫苗(免费)和二类疫苗,需按免疫程序接种,接种时要注意安全事项。
配图:免疫功能与免疫规划知识的综合思维导图,涵盖功能、异常影响、规划定义及实施要点
幻灯片 13:课后作业
标题:巩固与实践
内容:
简述免疫的三大功能及其对健康的意义。
列举我国免疫规划中的三种一类疫苗及其预防的传染病,并说明它们的基本接种程序。
采访身边的家长,了解儿童预防接种的经历,结合本节课知识撰写一篇关于免疫规划重要性的短文。
配图:作业内容清晰展示,背景选用儿童接种疫苗后健康成长的插画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考试考法
8
小结梳理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知识回顾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人体的三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新课导入
免疫系统是如何保护人体健康的呢?
免疫的功能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清除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人体本身所产生的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自己”——正常细胞;
“非己”——①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
②人体本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
免疫的功能
免疫防御
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发生。
免疫的功能
免疫自稳
发现和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
免疫的功能
免疫监视
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免疫的功能异常
花粉过敏
尘螨过敏
免疫的功能异常
海鲜过敏
药物过敏
免疫的功能异常
免疫的功能异常
1.在进行器官移植时,患者的 系统会对异体器官产生 。
解决
方法
②长期使用 药物。
相匹配
免疫抑制
①必须寻找与患者身体 的器官。
免疫
排斥
2.当人体的免疫功能失调时,还会引发某些 。
有人吃鱼、虾等会腹痛、腹泻、呕吐或皮肤奇痒;
当免疫功能过强时,进入人体的某些食物和药物会引起 反应。
疾病
过敏
有人吸入花粉或尘土后,会发生鼻炎或哮喘;
有人注射青霉素后会发生休克等;
实例
免疫的功能异常
免疫的功能异常
过敏反应:
找出 ,并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是预防过敏反应发生的主要措施。
过敏
过强
过敏原
注意:发生过敏的人,要及时就医。
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
原因
预防
当人体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 时,在过敏原的刺激下,就会发生 反应。
(1)定义:
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AIDS),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
(2)病原体:
HIV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HIV携带者的血液、精液(或乳汁)、唾液、泪液和尿液中,主要侵犯并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不能抵御病原体,因此患者常死于多种疾病的侵害。
艾滋病
艾滋病
与HIV携带者或艾滋病患者共用针具,使用被HIV污染的工具拔牙、补牙等
已感染HIV的妇女可能通过分娩、哺乳等将HIV传给胎儿或婴儿
输入含有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等都可能感染艾滋病
目前,在临床上还没有可以使用的艾滋病疫苗
免疫的功能
防御功能 自我稳定 免疫监视
功能正常 抵抗抗原的侵入, 防止疾病的发生 发现和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 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
功能过强 出现过敏反应,如对药物、食物、花粉的过敏。 出现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出现排斥反应,如器官移植。 功能过弱 免疫缺陷综合征,如:艾滋病。 肿瘤形成
免疫规划
疫苗是用灭活或减毒的病原体,或者其中的抗原性物质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后,人体可以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相应传染病的抵抗力。
为什么接种疫苗能够预防某些传染病?
免疫规划
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控制乃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方法,叫作免疫规划。
免疫规划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于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免疫规划
免疫规划
常见的接种疫苗及预防疾病
卡介苗: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肺结核
脊质灭活疫苗:脊髓灰质炎
百白破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乙肝疫苗:乙型病毒性肝炎
1.免疫的功能
(1)免疫的三个功能
①抵抗________的侵入,防止疾病的发生。
②发现和清除体内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细胞。
③____________________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抗原
衰老、死亡或损伤
监视、识别和清除
(2)免疫对人体的不利影响
①在进行器官移植时,患者的免疫
系统会对异体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
________。
②当免疫功能异常时还会引发某些疾病,例如,进入体内的某些食物或药物可能会引起________反应。
③免疫功能缺乏也会威胁人体健康。
排斥
过敏
2.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1)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______)。
(2)传播途径:通过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
(3)致病原理:HIV主要侵犯并破坏人体的________系统,使人体不能抵御病原体,因此患者常死于多种疾病的侵害。
(4)与艾滋病患者进行一般的生活和工作接触________(填“会”或“不会”)使人感染艾滋病。
HIV
免疫
不会
3.免疫规划
(1)概念: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_________、____________地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的____________,控制乃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方法。
(2)疫苗:一般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或者其中的__________物质制成的生物制品。
(3)原理:疫苗相当于________,它接种于人体后,使人体产生相应的________,从而提高对相应传染病的抵抗力。
(4)意义: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提高___________,造福子孙后代。
有计划
有组织
免疫水平
灭活或减毒的病原体
抗原性
抗原
抗体
人口素质
【方法点拨】
接种疫苗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属于保护易感人群,从免疫的角度来分析,疫苗属于抗原。接种的抗病毒血清和免疫球蛋白是抗体。
知识点1
2
3
4
5
6
7
8
1
9
1.许多因素能使细胞癌变,但大多数人并没有得癌症,是因为下列免疫功能中的( )
A.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
B.抵抗病原体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C.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D.吞噬、溶解侵入人体的细菌
C
免疫的功能
2.[2024·厦门质检]下列不属于人体免疫系统正常功能的是
( )
A.引起人过敏反应 B.清除体内死亡细胞
C.抵抗抗原的入侵 D.识别清除异常细胞
A
2
3
4
5
6
7
8
1
9
3.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下列关于艾滋病知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
B.艾滋病的病原体是艾滋病患者
C.人类对艾滋病还未找到特效药
D.与艾滋病患者面对面交谈不会感染艾滋病
B
知识点2
艾滋病
易错点睛: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患者是传染源。
2
3
4
5
6
7
8
1
9
[概念建构]免疫规划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根据传染病流行趋势,在流行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预防接种,能有效地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回答4、5题。
4.下列不属于免疫规划的是( )
A.给12月龄~12周岁的健康儿童接种水痘疫苗
B.给生病的小孩打针吃药使其尽快康复
C.给出生两个月的婴儿接种百白破疫苗
D.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乙肝疫苗
B
知识点3
免疫规划
2
3
4
5
6
7
8
1
9
5.[2024·福建中考改编]下列有关疫苗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通过注射或口服进入人体
B.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
C.乙肝疫苗能预防流行性感冒
D.可以应用于免疫规划
C
2
3
4
5
6
7
8
1
9
6.器官移植成功后还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移植的器官属于抗原
B.免疫功能越强越好
C.免疫不总是对人有益
D.免疫本质是识别自己排除异己
B
2
3
4
5
6
7
8
1
9
7.如图为某人感染艾滋病后,体内HIV和淋巴细胞相对数量变化情况。根据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据图分析,HIV主要侵犯并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中的淋巴细胞
B.预防艾滋病的普遍措施是注射艾滋病疫苗
C.身患艾滋病的妇女生下了一名携带HIV的婴儿,
说明艾滋病既是传染病也是遗传病
D.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HIV属于传染源
A
2
3
4
5
6
7
8
1
9
8. [创新题·新考法]研究发现,疫苗具有预防和治疗癌症的潜力。如图表示利用癌细胞制备纳米疫苗引发小鼠免疫
反应的过程。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纳米疫苗就是癌细胞
B.小鼠体内的淋巴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
C.该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
D.小鼠体内检测到死亡的癌细胞说明纳米疫苗有效
A
易错点睛:纳米疫苗是利用癌细胞制备的,但不是癌细胞本身。
2
3
4
5
6
7
8
1
9
9. [创新题·新考法]花粉进入人体后,人体会产生蛋白质IgE,当同样的花粉再次侵入,IgE大量增加,释放出炎性反应物质,引发过敏症状(如图)。预防花粉过敏的疫苗正在研发,疫苗可通过免疫过程抑制相应
IgE产生从而根治过敏。
2
3
4
5
6
7
8
1
9
(1)从免疫角度分析,IgE是________。
(2)根据过敏反应的原理,IgE的量越________(填“多”或“少”),过敏症状越轻微。
(3)接种预防花粉过敏的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_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4) [开放性]如果身边有花粉过敏的同学,除了接种疫苗外,你对预防花粉过敏的其他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抗体
少
特异性
避免接触花粉(合理即可)
2
3
4
5
6
7
8
1
9
知识小结
免疫与免疫规划
免疫的功能
免疫规划
艾滋病
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发生
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发现和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
概念: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预防接种
疫苗:由灭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
意义: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病原体:HIV
主要传播途径: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
预防措施:洁身自爱、拒绝毒品、不共用个人物品等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