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3.10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公开课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幻灯片 1:标题页
标题: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幻灯片 2:引言 —— 东罗马的千年荣光
图片展示: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复原图与《查士丁尼法典》手稿残页的拼合图,左侧是金碧辉煌的城市景观,右侧是古老的法典文字。
文字说明:当西罗马帝国在蛮族入侵中走向灭亡时,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延续了罗马文明的火种,历经千年风雨,创造了独特而辉煌的文化。在这一过程中,《查士丁尼法典》的编纂成为拜占庭帝国对后世最深远的贡献之一,它不仅巩固了帝国的统治,更对世界法律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幻灯片 3:拜占庭帝国的建立与地理位置
地图展示:标注拜占庭帝国地理位置的地图,突出君士坦丁堡的位置,以及帝国横跨欧、亚、非三洲的疆域范围。
文字说明:395 年,罗马帝国正式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因其首都旧称拜占庭,故又称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堡位于黑海与地中海的交通要冲,扼守博斯普鲁斯海峡,地理位置极为优越,既是军事防御的天然屏障,也是东西方贸易的重要枢纽,为帝国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幻灯片 4:拜占庭帝国的黄金时代 —— 查士丁尼统治时期
图片展示:查士丁尼一世的雕像图片、圣索菲亚大教堂图片。
文字说明:527 年,查士丁尼一世即位,他是拜占庭帝国最著名的皇帝之一。在位期间,他积极推行改革,对内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吏治;对外发动多次战争,力图恢复罗马帝国的昔日疆域,一度收复了意大利、北非等地区。这一时期,帝国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被称为拜占庭帝国的黄金时代,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建造便是这一时期文化成就的杰出代表。
幻灯片 5:拜占庭帝国的政治与经济
文字列举:
政治制度:继承了罗马帝国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集政治、军事、司法大权于一身。帝国设有完善的官僚机构,地方行政区划严密,确保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经济状况:农业是帝国经济的基础,手工业和商业十分发达。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城市和贸易中心,丝绸业、奢侈品制造业闻名遐迩,与东方的中国、印度等国家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为帝国带来了丰厚的财富。
幻灯片 6:拜占庭帝国的文化特点
图片展示:拜占庭风格的马赛克镶嵌画图片、宗教绘画图片。
文字说明:拜占庭文化是在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融合基督教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宗教在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基督教东正教对社会生活和文化创作影响深远,宗教建筑、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多以宗教题材为主,风格华丽、庄重,充满神秘色彩。同时,帝国重视对古典文化的保存和研究,为后世保留了大量古希腊罗马的学术典籍。
幻灯片 7:《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背景
图片展示:查士丁尼一世与法学家讨论法律的场景复原图。
文字说明:拜占庭帝国建立后,罗马法体系日益混乱,各种法律条文相互矛盾,给司法实践带来诸多不便。为了巩固统治,规范社会秩序,查士丁尼一世决心对罗马法进行系统整理和编纂。他任命以特里波尼安为首的法学家组成编纂委员会,历时多年,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
幻灯片 8:《查士丁尼法典》的组成部分
文字列举:
《查士丁尼法典》:收集了自罗马共和国时期至查士丁尼统治前的历代皇帝敕令,经过筛选、整理和修订而成,是法典的核心部分。
《法学汇纂》:汇集了历代法学家的学说和著作,对法律条文进行解释和阐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法理概要》(又称《法学阶梯》):是一部法学入门教材,简要阐述了罗马法的基本原理和概念,供学生学习使用。
《新法典》:收录了查士丁尼一世在法典编纂完成后颁布的新敕令,以补充法典的内容。
这四部法律文献共同构成了《罗马民法大全》,其中《查士丁尼法典》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幻灯片 9:《查士丁尼法典》的主要内容
文字说明:《查士丁尼法典》内容广泛,涵盖民法、刑法、诉讼法等多个领域。它强调君权至上,维护皇帝的权威和统治秩序;保护私有财产,明确了财产所有权、债权、契约等方面的法律规定;规范了婚姻家庭关系,对婚姻的成立、解除、继承等问题做出了详细规定。法典体现了罗马法的核心原则,如公平、正义、契约自由等,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等级制度和道德观念。
幻灯片 10:《查士丁尼法典》的特点
文字列举:
系统性和完整性:将分散混乱的罗马法进行系统整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便于查阅和执行。
实用性和针对性:紧密结合社会实际需求,对各种法律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为司法实践提供了可靠依据。
继承性和创新性:继承了罗马法的优良传统,同时根据时代发展对法律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和创新,适应了拜占庭帝国的统治需要。
幻灯片 11:《查士丁尼法典》的历史影响
图片展示:后世法律典籍与《查士丁尼法典》关联的示意图。
文字说明:《查士丁尼法典》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典,它的编纂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成熟阶段。对拜占庭帝国而言,法典的颁布巩固了皇帝的统治,规范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经济发展。对世界而言,它是后世欧洲大陆法系的重要源头,对近代资产阶级法律制度的建立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国家的法律体系都借鉴了其中的原则和内容,如法国的《拿破仑法典》、德国的《民法典》等。
幻灯片 12:拜占庭帝国的衰落与灭亡
地图展示:展示拜占庭帝国疆域逐渐缩小的动态地图,标注出不同时期的疆域变化和重要战争地点。
文字说明:查士丁尼一世去世后,拜占庭帝国逐渐走向衰落。外有阿拉伯帝国的入侵、十字军东征的冲击以及奥斯曼土耳其的崛起,内有政治腐败、经济衰退、民族矛盾等问题。1453 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队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结束了其长达千年的历史。
幻灯片 13: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文字说明:拜占庭帝国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是连接古希腊罗马文明与近代欧洲文明的桥梁,保存和传播了大量古典文化遗产,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奠定了文化基础。帝国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文化艺术等对东欧的俄罗斯、保加利亚等国家以及西亚的一些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幻灯片 14:总结
文字总结:拜占庭帝国作为东罗马帝国的延续,历经千年风雨,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其黄金时代的繁荣与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建造彰显了帝国的实力。而《查士丁尼法典》的编纂更是拜占庭帝国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它系统整理了罗马法,影响了后世法律的发展。尽管拜占庭帝国最终走向灭亡,但它留下的文化遗产和法律成果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幻灯片 15:课堂练习
题目展示:给出一些与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相关的选择题、填空题或简答题,如 “拜占庭帝国的首都是什么?”“《查士丁尼法典》由哪几部分组成?”“拜占庭帝国灭亡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等,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幻灯片 16:课后作业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如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查士丁尼法典》对现代法律影响的短文;或搜集资料,介绍拜占庭帝国的文化成就,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幻灯片 17:结束页
感谢语:感谢观看,欢迎提问和交流。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学习目标
1.了解拜占庭帝国的位置和版图、查士丁尼及其法典、拜占庭帝国的发展历程和历史地位等基本史实。(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2.了解拜占庭文化,认识到历史是在传承中发展的,拥有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和热情。(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查士丁尼一世
《查士丁尼一世和廷臣》局部
527年,45岁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圣水容器
十字架
光圈
40多岁,迎娶迪奥多拉、颁布法典、被波斯揍和镇压起义!
50多岁,收复罗马,殴打异端、建造教堂和继续被波斯揍!
60多岁,痛失爱妻,开疆扩土,开始揍波斯和镇压起义!
70多岁,抗击匈人,建造奇观,和波斯讲和与镇压起义!
圣索菲亚大教堂
查士丁尼一世的政策可以概括为“一个帝国、一个教会和一部法典。”——学者瓦西列夫
我们将重建过去的一切,我们要重现罗马人的名誉
人物扫描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法典编纂的背景
材料1:君士坦丁堡处于中心位置,它的码头和港口几乎控制着黑海和地中海之间的所有贸易,使得东罗马帝国的国势如虎添翼……
——本内特《欧洲中世纪史》
材料2 :……首都君士坦丁堡的粮食供应几乎全部来自埃及并经过亚历山大里亚集散运输。
——陈志强《拜占庭帝国通史》
经济比较活跃,社会比较稳定
【任务一】研读材料,归纳法典编纂的原因?
查士丁尼一世
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形势图
版图扩大
国力强大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2.法典编纂的概况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教材研读】阅读教材P47,完成下列表格填写。
目的
机构
时间
成果
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法典编纂委员会
529年
《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编》
《法理概要》《新法典》
【任务二】阅读教材P48,归纳《罗马民法大全》的主要内容?
《罗马民法大全》 法典名称 法典内容
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汇编
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
指导学习法律文献
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
《查士丁尼法典》
《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
《新法典》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3.法典编纂的影响
材料1:……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得强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
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担保人)代为清偿,……。
——《罗马民法大全》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探究学习】研读材料,分析法典带来的影响?
局限性:仍然承认奴隶制。
积极影响: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
②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拓展学习】依据所学概括罗马法发展演进历程。
习惯法
成文法
公民法
万民法
《罗马
民法大全》
执行过程中有很大随意性,平民贵族矛盾尖锐。
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遏制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十二铜表法》
仅适用于罗马公民
起源
发展
完备
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包括外邦人)
公民法VS万民法:法律的适用范围不同
习惯法VS成文法:法律的表现形式不同
标志着罗马法已发展到完备阶段,是世界史上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法律。
罗马共和国时期
罗马帝国时期
拜占庭
帝国时期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任务三】观察地图,拜占庭帝国版图发生什么变化?
6世纪时期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
14世纪时期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帝国
版图严重缩小
1.帝国灭亡的经过
【教材研读】阅读课本P48,归纳拜占庭帝国的困境及对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困境
①从 7 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进攻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帝国的部分地区。
② 9世纪以后,拜占庭帝国又面临外部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
③ 十字军不仅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
措 施
①把行省改为军区,把自由农民编入军队,军事将领成为地方的行政长官。
②求助于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助。
名为援助
实为趁火打劫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十字军对君十坦丁堡的洗劫活动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上的驷马铜像
(掠夺自君士坦丁堡)
威尼斯圣马可教堂
(其大量装饰来自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期间对君士坦丁堡的劫掠)
野蛮的西方靠侵略、掠夺、摧毁拜占庭帝国也变成了文明的西方。
——《帝国的灭亡》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4世纪时期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帝国
居住在小亚细亚的奥斯曼人是突厥人的一支,他们信奉伊斯兰教。在首领奥斯曼的率领下,奥斯曼人建立了国家,并迅速崛起。
从 14 世纪初开始,拜占庭帝国受到新崛起的奥斯曼人的不断进攻。
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探究学习】根据拜占庭帝国所处的困境及下则材料,分析强盛的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思考带给我们的启示。
导致拜占庭灭亡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帝国已经落后于时代了,帝国的居民不思改变,不愿接受新鲜事物,听任政府机构慢慢地垮下去也不愿变革。他们一直生活在过去,从不展望未来。
——尼科尔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④骄傲自大,封闭保守。
内部原因
①外族的入侵,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 ( 阿拉伯人、奧斯曼人等)
②十字军东征的打击;
③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
外部原因
启示:开放包容使文明繁荣,闭关保守使文明衰落。因此要学习和吸取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开拓进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实行对外开放等等。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任务四】从文化交流的角度,分析拜占庭帝国文明有何特点?
东方文化
希腊罗马文化
基督教文化
兼收并蓄的拜占庭文化
材料1:拜占庭帝国所在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不仅在经济上独享东西南北过境商业贸易的便利,而且使它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多种文化间的交流活动。
——陈志强《拜占庭文化的特征》
【任务五】拜占庭文明对欧洲产生什么重要影响?
材料2:“战乱迫使大批拜占庭学者和工匠逃离家园,移居到相对安定的西欧,推动了意大利崇尚古典文化的热潮……拜占庭古代手稿、书籍、文物带到意大利,激发了文艺复兴作家热潮……”
——陈志强《盛世余晖:拜占庭文明探索》
②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①拜占庭帝国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架起了桥梁;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 李华同学查找资料,完成了下面资料卡片。资料卡片描述
的帝国是( C )
①由罗马帝国分裂而来
②首都为君士坦丁堡
③版图涵盖了希腊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
C
2
3
4
5
6
7
1
A. 西罗马帝国
B. 查理曼帝国
C. 东罗马帝国
D. 奥斯曼帝国
2. [2024·太原月考]6世纪,为了实现重建昔日罗马帝国的理
想,他制定了全面的改革方案和对外征服战争的计划。他
在位时完成的《罗马民法大全》为他的改革和整顿工作提
供了统一的尺度,为理顺社会各种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他”是( D )
A. 屋大维 B. 凯撒
C. 克洛维 D. 查士丁尼
D
2
3
4
5
6
7
1
3. [2023·大同期末]《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写道:“皇帝
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
论在战时或者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段
话表明( D )
A. 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B. 皇帝的敕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
C. 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
D. 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D
2
3
4
5
6
7
1
4. [新情境]李华同学在学习世界古代某一部法律文献时,制
作了下面的知识卡片。请判断,他学习的是( D )
编纂时间:6世纪
内容: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
位,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影响: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D
A. 《十二铜表法》
B. 《查士丁尼法典》
C. 《汉谟拉比法典》
D. 《罗马民法大全》
2
3
4
5
6
7
1
5. [2023·晋中月考]《罗马民法大全》中规定“释放奴隶也列
入列国通法”“被释放,便是从管辖下得到释放”。这一
记载,说明拜占庭帝国( B )
A. 专制统治日益巩固 B. 奴隶处境有所改善
C. 法制时代全面开启 D. 废除封建领主特权
B
2
3
4
5
6
7
1
6. “这个时期是罗马文化的黄金时代,其中最堪注意的,第
一是法典的成立。这个罗马天才的结晶,至今欧美各国的
政治组织和法律,尚留着它许多的遗迹。第二是……”材
料表明该“法典”( B )
A. 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B. 对后世影响深远
C. 保证了民主政治 D. 推动罗马帝国扩张
B
2
3
4
5
6
7
1
7. “1453 年 5 月 29 日,一种文化被无情地消灭了。它曾在
学术和艺术中留下了光辉的遗产。它使所有的欧洲国家摆
脱了野蛮,并给予其他国家文化精华。它的力量和智慧在
几个世纪中一直保护着基督教世界。君士坦丁堡在11 个世
纪中始终是西方文明世界的中心。”材料主要( B )
B
A. 探讨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原因
B. 肯定拜占庭文化的深远影响
C. 赞美盛极一时的奥斯曼帝国
D. 惋惜首都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2
3
4
5
6
7
1
1. 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材料反映出两大帝
国在疆域上的共同之处是( A )
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
空前庞大的帝国,地跨
欧、亚、非三洲。帝国的
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
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
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
来。 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
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
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
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
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
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
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2
3
4
1
A. 都地跨欧、亚、非三洲
B. 都加强了文化的交流
C. 都产生了新的文明成果
D. 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答案:A
2
3
4
1
2. [2023·晋中期末]下表是李华同学整理出的《罗马民法大
全》的部分内容,从中可以得出( A )
时间 文件 内容
529年 《查士丁尼法典》 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汇编
533年 《法学纂》 汇集了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
题的论文和著作
2
3
4
1
时间 文件 内容
533年 《法理要》 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文献汇编
565年 《查士丁尼新律》汇编 行政法规和遗产继承制度等的规定
A. 罗马法制建设在不断地完善
B. 罗马民法适用于所有的国家
C. 由罗马统治者查士丁尼编纂
D. 是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答案:A
2
3
4
1
3. 小丽同学在学习“拜占庭文化”这一内容时,收集到了下
面的内容。据此可知,拜占庭文化( B )
☆拜占庭学者们努力吸收古典文化,并刻意仿效,创造出
许多杰作,如查士丁尼时代《战史》《论建筑》等。
☆区别西欧单调乏味统一的圣母画,结合两河流域的文化
艺术特色,创造了独特的宗教艺术风格。
B
A. 丰富多样,神权至上
B. 兼收并蓄,推陈出新
C. 东西交融,影响深远
D.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
3
4
1
点拨:根据“拜占庭学者们努力吸收古典文化,并刻意仿
效,创造出许多杰作”“区别西欧单调乏味统一的圣母
画,结合两河流域的文化艺术特色,创造了独特的宗教艺
术风格”可知,拜占庭在吸收古典文化的基础上,还有创
新,B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神权至上、影响深远、源
远流长、博大精深,排除A、C、D。
2
3
4
1
4. 法制是一个国家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分别简
述下面两部法律文献是如何见证法制进步的。(4分)
2
3
4
1
答案:《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
成文法《十二铜表法》,该法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
务权、宗教法等内容,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
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是罗马法制建设
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
3
4
1
《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包括《查士丁尼法
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仍然承认奴
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对财产、买
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
基础。(分别答出内容、意义各得1分,共4分)
课堂小结
查士丁尼及其法典
编纂背景
国力强大
版图扩大
编纂过程
《查士丁尼法典》
《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
《新法典》
实质和影响
维护奴隶制
欧洲民法基础
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发展历程:
历史地位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开始兴起→黄金时代→国势渐衰→最终灭亡
对文化交流
对文化传承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