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2.1.2 地球仪 纬线与纬度
副标题:探索地球的 “横向坐标” 系统
背景图:选用一张清晰的地球仪特写图片,地球仪上突出显示纬线和纬度标注,背景为深蓝色星空,营造探索地理奥秘的氛围。
幻灯片 2:课程导入
导入语:“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形状和大小。为了更方便地研究地球,人们制作了地球的模型 —— 地球仪。在地球仪上,有许多重要的线条帮助我们确定位置,其中纬线就是非常关键的一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地球仪的世界,学习纬线与纬度的知识。”
展示图片:展示一个转动的地球仪动态图片,用红色箭头标注出几条明显的纬线,引发学生对纬线的好奇。
幻灯片 3:地球仪 —— 地球的缩影
地球仪的定义与作用
文字阐述:地球仪是人们按照地球的形状,并且以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而制作成的地球模型。它能直观地展示地球的自转、公转运动,帮助我们理解地球表面地理事物的分布,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
展示图片:展示不同类型的地球仪,如政区地球仪、地形地球仪,并用文字说明它们各自的用途,如政区地球仪便于查看国家和城市分布,地形地球仪能展示地形起伏。
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文字阐述:地球仪主要由底座、支架、球体和地轴组成。地轴是从地球仪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轴,它与水平面成 66.5° 夹角,两端分别是北极和南极。球体表面标注着各种地理事物,如大洲、大洋、纬线、经线等。
展示图片:展示地球仪构造分解图,清晰标注底座、支架、球体、地轴、北极、南极等部分,让学生明确地球仪的各组成要素。
幻灯片 4:纬线的定义与特点
纬线的定义
文字阐述: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做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也是划分南北半球的分界线。纬线是假想的线条,实际并不存在于地球表面。
展示图片:在地球仪示意图上用黄色线条突出标注几条纬线,并用箭头指示赤道的位置,明确纬线与赤道的关系。
纬线的特点
文字阐述:纬线具有以下特点:①指示东西方向;②都是圆形(极点除外,极点是一个点);③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到两极时缩短为一点;④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
展示图片:展示纬线特点示意图,用动画演示纬线的方向、形状和长度变化,让学生直观理解纬线的特点。
互动提问:“为什么纬线的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呢?” 引导学生结合地球是球体的知识进行思考。
幻灯片 5:纬度的划分
纬度的定义
文字阐述:为了区分不同的纬线,人们给每条纬线标注了度数,这就是纬度。纬度能够准确表示某一地点在地球表面的南北位置。
展示图片:在地球仪示意图上标注出赤道的纬度为 0°,并在赤道南北两侧分别标注出几条纬线的纬度,让学生对纬度有初步概念。
纬度的划分规则
文字阐述:赤道的纬度定为 0°,是纬度的起始线。从赤道向北,纬度逐渐增大,最大到 90°,称为北纬,用字母 “N” 表示;从赤道向南,纬度逐渐增大,最大到 90°,称为南纬,用字母 “S” 表示。例如,北纬 30° 写作 30°N,南纬 60° 写作 60°S。
展示图片:展示纬度划分示意图,用不同颜色区分北纬和南纬区域,清晰标注度数变化方向和 “N”“S” 的标识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纬度的划分规则。
幻灯片 6: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划分标准
文字阐述:人们根据纬度的大小,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低纬度、中纬度和高纬度三个区域。0°-30° 为低纬度地区,30°-60° 为中纬度地区,60°-90° 为高纬度地区。
展示图片:展示低、中、高纬度划分示意图,用不同颜色标注三个区域,并标注出各自的纬度范围,让学生清晰了解划分界限。
各纬度区域的地理特点
文字阐述:低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气候普遍炎热,主要分布着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等气候类型;中纬度地区四季分明,气候类型多样,是人类活动较为集中的区域;高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气候寒冷,分布着亚寒带针叶林、极地气候等。
展示图片:展示低、中、高纬度地区的典型景观图片,如热带雨林、温带森林、极地冰川等,让学生了解不同纬度区域的地理差异。
幻灯片 7:重要的纬线
赤道(0° 纬线)
文字阐述: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周长约 4 万千米。它不仅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也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展示图片:在地球仪示意图上用醒目的红色线条标注赤道,标注其纬度为 0°,并说明其作为分界线的作用。
北回归线(23.5°N)和南回归线(23.5°S)
文字阐述:北回归线是太阳能够垂直照射的最北界线,南回归线是太阳能够垂直照射的最南界线。它们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有太阳直射现象。
展示图片:在地球仪示意图上标注出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的位置及度数,展示太阳直射回归线的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其地理意义。
北极圈(66.5°N)和南极圈(66.5°S)
文字阐述:北极圈是北半球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南界线,南极圈是南半球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北界线。它们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
展示图片:在地球仪示意图上标注出北极圈和南极圈的位置及度数,展示极昼、极夜现象的示意图,让学生了解其地理意义。
幻灯片 8:利用纬线和纬度确定位置
确定南北位置关系
文字阐述:通过比较两地的纬度,可以确定它们的南北位置关系。纬度数值越大,表示越偏北(北纬)或越偏南(南纬)。例如,北京的纬度约为 40°N,广州的纬度约为 23°N,所以北京在广州的北方。
展示图片:在地球仪示意图上标注出北京和广州的位置及纬度,用箭头指示南北方向,说明如何通过纬度比较南北位置。
实际应用案例
文字阐述: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纬度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航海中利用纬度确定船只在南北方向上的位置;气象学中根据纬度分析气候类型和天气变化规律;农业生产中根据纬度选择适宜种植的农作物。
展示图片:展示航海地图上的纬度标注、气候类型分布图与纬度的关系、不同纬度地区的农作物种植图片,说明纬度在实际中的应用。
幻灯片 9:课堂总结
核心知识点回顾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由底座、支架、球体和地轴组成,帮助我们研究地球。
纬线是与赤道平行的圆圈,指示东西方向,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纬度以赤道为 0°,向北为北纬(N),向南为南纬(S),最大度数为 90°。
低、中、高纬度按 0°-30°、30°-60°、60°-90° 划分,重要纬线有赤道、回归线、极圈等。
利用纬度可确定南北位置,在航海、气象、农业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知识结构图:展示本节课知识结构图,将地球仪、纬线特点、纬度划分、纬度应用等内容串联起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幻灯片 10:课堂练习
选择题
纬线指示的方向是( )
A. 南北方向 B. 东西方向 C. 东北 - 西南方向 D. 西北 - 东南方向
赤道的纬度是( )
A. 0° B. 90°N C. 90°S D. 23.5°N
下列属于中纬度地区的是( )
A. 20°N B. 45°S C. 70°N D. 10°S
填空题
北纬用字母______表示,南纬用字母______表示。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_,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______。
参考答案:列出练习题的答案,对重点题目进行简要解析。
幻灯片 11:课后拓展
拓展任务
在地球仪上找到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观察它们穿过的大洲和大洋。
查找自己家乡的纬度,判断家乡属于低、中、高哪个纬度地区,并分析家乡的气候与纬度的关系。
推荐活动:组织学生制作 “纬线知识手抄报”,内容可包括纬线特点、重要纬线及其意义、纬度划分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总结能力。
展示图片:展示地球仪上重要纬线穿过的区域示意图、手抄报制作范例,激发学生的拓展兴趣。
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2.1.2地球仪 纬线与纬度
第二章 认识地球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学习目标
认识地球仪,了解纬线与经线的概念及特征,知道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
掌握经纬网,能够运用经纬网解决问题,如用经纬网确定位置等。
观察地球仪,你会发现有很多线,有的形状是圆,有的是半圆,有的是实线,有的是虚线,它们在地球仪上扮演怎样的作用呢?
课前导入
一、经线与纬线
纬线:在地球仪表面,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纬线(圈)。
1. 纬线与纬度:
北半球
南半球
西
东
指向东西、有无数条。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
一、经线与纬线
纬度:人们为了区别各条纬线,分别为它们标定了度数,这就是纬度。
1. 纬线与纬度:
北纬 N
南纬 S
赤道的纬度为0°。
从赤道向北和向南,各分90°,称为北纬和南纬,分别用“N”和“S”表示。
0°
递增
递增
90°N
90°S
高纬度
高纬度
0o
0o
30o
30o
30o
30o
60o
60o
60o
60o
90o
一、经线与纬线
1. 纬线与纬度:
低纬度
中纬度
中纬度
0 — 30°为低纬度地区
30 — 60°为中纬度地区
60 — 90°为高纬度地区
阅读——基多的赤道纪念碑
一、经线与纬线
南美洲的厄瓜多尔,因赤道横贯东西而被称为“赤道之国”。在厄瓜多尔首都基多以北27千米的赤道上,矗立着1982年8月9日建成的新赤道纪念碑。这个赤道纪念碑被称为“世界之半”。
旅游者来到这里,总喜欢把两只脚分别踏在南、北半球上,在碑前摄影留念。
一、经线与纬线
2. 经线与经度:
经线: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
指向南北、有无数条。
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
经度:为区别各条经线,分别为他们标定度数,这就是经度。
北
南
一、经线与纬线
2. 经线与经度:
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以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作为经度的起始线,即0°经线,或称本初子午线。
从这条经线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分别用“E”和“W”表示。
东经180°和西经180°是重合的,通常称为180°经线。
西经 W
东经 E
英国首都伦敦东南的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是国际科学界确定的计算地理经度和世界时区的起点。那里有一座子午宫,一条宽10多厘米、长10多米的铜质子午线镶嵌在大理石中,笔直地从宫中伸出来,这就是闻名世界的“本初子午线”。
阅读——本初子午线
一、经线与纬线
一、经线与纬线
2. 经线与经度:
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经度之和为180°)都组成了一个经线圈;
任意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为相等的两个半球。
0°和180°
60°W和120E
30E和150W
东半球
西半球
一、经线与纬线
2. 经线与经度:
20°W
160°E
由于地球上大陆的分布并不均匀,为了避免将欧洲和非洲大陆上一些国家分隔在东半球和西半球上,国际上惯用西经20°和东经160°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20°W
160°E
0o
60°E
60°W
120°E
120°W
180o
180o
东半球
西半球
西半球
大于20OW或大于160OE为西半球
小于20OW或小于160OE为东半球
一、经线与纬线
东西半球的判定:
二、经纬网
由经线与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作经纬网。利用经纬网,我们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例如,在地球仪上找到英国首都伦敦,我们可根据经纬网,说出它的纬度和经度分别约为北纬51°和0°,记作:伦敦(51°N,0°)。
B( , )
A( , )
1.书写经纬度
20°
30°
40°
50°
130°
120°
110°
A
B
向北越来越大—北纬(N)
向东越来越大—东经(E)
E
E
E
N
N
N
N
写出A、B两点的经纬度。
第1步:从小向大画箭头
第2步:看变化,标符号
第3步:括号内写出经纬度
110°E
30°N
120°E
20°N
二、经纬网
1. 书写经纬度:
A
B
C
D
E
右图中:
A在E的 方向,
B在A的 方向,
D在E的 方向,
C在A的 方向,
B在E的 方向,
C在B的 方向。
南
东北
东南
东南
东
西南
二、经纬网
2. 判断方向:
纬线指向东西;经线指向南北。
A
B
C
D
右图中:
A点在 ,
B点在 ,
C点在 ,
D点在 。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二、经纬网
3. 判断高中低纬:
0 — 30°为低纬度地区
30 — 60°为中纬度地区
60 — 90°为高纬度地区
低纬度地区
知识点1 地球仪
[2023 江苏盐城期中] 儿童黑光剧《神奇的地球》中,演员和小观众共同开启了一场新的冒险。据此完成1 ~ 2 题。
1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14
1. 在看完《神奇的地球》之后,几位同学对学习地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拿着地球仪展开了热烈讨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地球的好帮手
B. 地球仪和地球大小一致
C. 地球仪上的地轴是地球上没有的
D. 地球仪都是规则的球体
B
1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14
2. 下列描述准确的是( )
A.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8 千米
B.北回归线可以实现“坐地日行八万里”
C.地球的表面积约5.1 亿平方千米
D.地球的最大周长约4 万米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14
C
[2024 广东惠州期末] 某中学地理实践小组选用乒乓球、铁丝、胶布、橡皮泥等材料制作了简易的地球仪(如图)。据此完成3 ~ 4 题。
3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14
3. 在地球仪上,关于①所示的地理事物名称是( )
A . 本初子午线 B. 北回归线
C. 赤道 D. 北极圈
点拨:①是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分界线,为赤道,C正确。
3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14
C
4. 图中乒乓球顶部,铁丝穿过的点a是( )
A . 南极点 B. 地轴
C. 北极点 D. 太阳直射点
4
2
3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14
点拨:由图可知,ab 连线代表地轴,地轴是地球的自转轴,是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的轴,北端与地表的交点a 是北极点,C 正确。
C
5. “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当代地理学习重要的理念,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可以用地理的眼光来看待。下面
四幅图中,最接近纬线
画法的是 ( )
知识点2 纬线与纬度
5
2
3
4
6
7
8
9
10
11
12
13
1
14
B
6. 下图四点中,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B
6
2
3
4
5
7
8
9
10
11
12
13
1
14
7. 从南极到北极,纬度变化的规律是( )
A . 越来越大 B. 越来越小
C. 由大到小再到大 D. 由小到大再到小
7
2
3
4
5
6
8
9
10
11
12
13
1
14
点拨: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0°纬线)为起始线,向北向南各分了90°。赤道以北为北纬,往北度数越来越大,赤道以南为南纬,往南度数越来越大。故由南极点到赤道再到北极点,纬度变化情况为大—小—大,C正确。
C
8. 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 )
A. 0°纬线 B. 0°经线
C. 地轴 D. 南极点
A
8
2
3
4
5
6
7
9
10
11
12
13
1
14
[2024北京西城期末]“小球大世界”—下面为某校同学为了更好认识地球家园而自制的小地球仪。读图,完成9~10题。
9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
14
9. 在自制地球仪的过程中,正确的做法是( )
A . 代表地轴的铁丝与赤道面相垂直
B. 用铁丝穿过球体代表真实的地轴
C. 可选择椭圆形或梨形物体代表地球
D. 在0°纬线的两端标注出南北极点
9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
14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