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学看地形图(课件36张)--2024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3.2.2学看地形图(课件36张)--2024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14 21:0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3.2.2 学看地形图
副标题:解锁地形图的 “密码”
配图:选用一张色彩丰富、标注清晰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包含多种地形部位,如山顶、山谷、山脊等,直观展现地形图的特点。
幻灯片 2:课程导入
引入语:“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用到地图。当我们想要了解一个地区的地形高低起伏时,普通的平面图就难以满足需求了。这时,地形图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地形图就像一把钥匙,能帮我们打开地表形态的奥秘之门。那么,地形图是如何表示地形的?我们又该如何看懂它呢?”
配图:展示一张普通平面图和一张等高线地形图的对比图,突出地形图在表示地形起伏上的优势。
幻灯片 3:地形图的定义与作用
内容:
地形图是详细表示地表上居民地、道路、水系、境界、土质、植被等基本地理要素,且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的一种按比例缩小的正射投影图。
作用: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地区的地形特征,为农业生产、工程建设(如修路、建水库)、军事活动、科学考察等提供重要的地理信息。
配图:展示不同领域应用地形图的场景图片,如工程师用地形图规划道路、地质学家用地形图进行考察等。
幻灯片 4:地形图的基本要素 - 比例尺
内容: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为:比例尺 = 图上距离 / 实地距离。
表达方式:数字式(如 1:50000)、文字式(如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500 米)、线段式(在图上画一条线段,并注明线段所代表的实地距离)。
在地形图上,根据比例尺可以量算实地距离,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配图:展示三种比例尺表达方式的示例图,以及不同比例尺地形图的对比图(同一区域不同比例尺下的细节差异)。
幻灯片 5:地形图的基本要素 - 方向
内容:
一般定向法:无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确定方向。
指向标定向法: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根据指向标确定其他方向。
经纬网定向法: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配图:分别展示采用三种定向法的地形图示例,用箭头清晰标注方向。
幻灯片 6:地形图的基本要素 - 图例和注记
内容:
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如表示居民点的圆圈、表示河流的曲线、表示公路的线条等。
注记: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性质、数量等的文字和数字,如山脉名称、河流长度、海拔高度等。
熟悉图例和注记是看懂地形图的基础,地图上通常会附有图例表。
配图:展示一张包含多种图例和注记的地形图局部图,并附上对应的图例表,方便学生对照理解。
幻灯片 7: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
内容:等高线地形图是通过将地表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等高线),并按一定比例缩小绘制在平面上形成的。想象用一系列平行于海平面的平面去切割地形,各平面与地形表面的交线就是等高线,将这些等高线垂直投影到同一平面上,就得到了等高线地形图。
配图:展示等高线绘制的动态示意图,从立体地形到平面等高线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直观理解绘制原理。
幻灯片 8:等高线的基本特性
内容: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高度相同。
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在图幅范围内可能不闭合,但在理论上是闭合的)。
不同海拔高度的等高线不相交(陡崖处除外,陡崖处等高线重叠)。
等高线的疏密反映坡度的陡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配图:用等高线示意图分别展示上述特性,如同一等高线上标注相同海拔、闭合的等高线形态、陡崖处等高线重叠现象、不同疏密等高线对应的坡度差异等。
幻灯片 9:等高距的概念
内容: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海拔高度差。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是固定不变的。例如,若等高距为 100 米,则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海拔差为 100 米。知道等高距,结合某条等高线的海拔,可以推算出其他等高线的海拔。
配图:展示一幅等高线地形图,标注出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海拔,明确标出等高距,让学生直观理解。
幻灯片 10:等高线地形图上地形部位的判读 - 山顶和盆地
内容:
山顶: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常用三角形符号标注。
盆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与山顶等高线形态相似,但数值变化相反。
配图: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分别标注出山顶和盆地的位置,旁边配上对应的立体地形示意图,对比两者等高线数值变化的差异。
幻灯片 11:等高线地形图上地形部位的判读 - 山脊和山谷
内容:
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是山体沿一定方向延伸的高耸部分,是分水线(雨水向两侧分流)。
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是山体中地势较低洼的部分,容易形成河流,是集水线(雨水向山谷汇集)。
配图:展示山脊和山谷的等高线示意图,用箭头标注等高线弯曲方向和海拔高低变化,同时配上山脊和山谷的实际景观图,帮助学生区分。
幻灯片 12:等高线地形图上地形部位的判读 - 鞍部和陡崖
内容:
鞍部: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等高线呈两组闭合曲线中间的空白区域,形似马鞍。
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用锯齿状线条表示,是坡度接近垂直的地形。
配图: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标注鞍部和陡崖的位置,配上对应的立体示意图和实际景观图,如悬崖峭壁的照片。
幻灯片 13: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示例
内容:给出一幅包含山顶、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多种地形部位的等高线地形图,引导学生根据前面所学知识,逐一判读图中的地形部位,并说出判断依据。
配图:展示综合等高线地形图,预留出标注地形部位名称的空间,方便课堂互动。
幻灯片 14:地形剖面图的概念与作用
内容:
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绘制的,它是沿地表某一方向的垂直剖面图,能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的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
作用:弥补等高线地形图在直观展示地形起伏方面的不足,常用于道路设计、工程规划等领域。
配图:展示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和根据其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对比两者在表示地形起伏上的差异。
幻灯片 15: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
内容:
步骤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确定需要绘制剖面图的方向和线段(如 AB 线段)。
步骤 2:将 AB 线段与等高线的交点标注出来,并记录各交点的海拔高度。
步骤 3:在剖面图下方绘制一条与 AB 线段等长的水平线作为基线,确定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垂直比例尺通常比水平比例尺大,以突出地势起伏)。
步骤 4:在基线的对应位置,根据各交点的海拔高度绘制垂直短线,连接各短线顶端,形成地形剖面图。
配图: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分步展示地形剖面图的绘制过程,每一步都配有清晰的示意图。
幻灯片 16: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内容:判读地形剖面图时,要注意观察剖面线的方向、地势的高低起伏变化、坡度的陡缓以及地形部位的分布等。通过地形剖面图可以判断出沿剖面线方向的最高点、最低点、坡度变化等信息。
配图:展示一幅地形剖面图,标注出最高点、最低点、陡坡段、缓坡段等,引导学生分析判读。
幻灯片 17:地形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内容:
农业规划:根据地形图判断地形坡度、坡向,选择适合种植的农作物,如平原地区适合种植粮食作物,丘陵山地适合种植果树等经济作物。
交通建设:修路时要尽量避开陡崖、陡坡,选择坡度较缓的地区,降低建设难度和成本;修建水库时要选择口袋形的山谷作为坝址,这样库容大且工程量小。
旅游探险:通过地形图了解旅游区的地形分布,规划合理的游览路线,避开危险地形。
配图:展示农业规划图、交通线路设计图、旅游路线规划图等,结合地形图说明规划依据。
幻灯片 18:课堂总结
内容:
地形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的概念、特性、等高距,以及山顶、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部位的判读方法。
地形剖面图:概念、绘制步骤和判读方法。
地形图的应用:在农业、交通、旅游等领域的实际应用。
配图: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汇总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清晰呈现知识脉络。
幻灯片 19:随堂练习
内容: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什么地形部位。
量算图中 A、B 两点的图上距离,根据比例尺计算实地距离,并判断 A 点在 B 点的什么方向。
根据给定的等高线地形图,绘制指定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
备注:提供对应的等高线地形图,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幻灯片 20:课后任务
内容:
选择家乡的某一区域(如家乡附近的一座山、一条河流周边),查找该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尝试判读其中的地形部位,并分析这种地形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
小组合作,利用等高线地形图知识,为学校设计一条合理的校园游览路线,要求路线尽量平缓,能欣赏到校园的主要景观,并说明设计理由。
提示:提供获取家乡等高线地形图的途径建议,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等。
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3.2.2学看地形图
第三章 地球的面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你能辨认出图上的地形吗?
陆地表面这些不同形态的地形,怎样在平面图上表现出来呢?
山地
盆地
高原
丘陵
平原
课前导入
学习目标
1. 等高线概念
●理解等高线、等深线等概念。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
2. 等高线性质
●识别山体基本部位(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判断坡度的陡缓。
3. 等高线应用
● 运用等高线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学看地形图
1. 常见地形图:
鸟瞰图
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直观,但无法表示海拔和海深。
哪里高哪里低较清晰,但线太多看起来费事。
陆地和海洋的高低起伏一目了然。
一、学看地形图
立体的地形是如何转化为平面等高线地形图的呢?
一、学看地形图
2.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在地图上,将陆地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高线。
等高线地形图: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垂直投影到一个标准面上,并按比例缩小画在图纸上,就得到等高线地形图。
思考
等高线有什么特点?
(1)闭合曲线(陡崖外,等高线不相交 、不重合);
(2)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海拔高度相同);
(3)等高距相等(相邻等高线之间的等高距相等)。
海拔都是100m
等高距都是100m
一、学看地形图
(4)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
等高线密集,坡度_____;
等高线稀疏,坡度_____。
一、学看地形图
思考
等高线怎样反映出坡度的陡缓呢?


一、学看地形图
3. 山地的五种基本形态:
山峰
山谷
山脊
鞍部
陡崖
(1)山峰和盆地:
山峰的判读:等高线数值外低内高,示坡线指向外侧。
一、学看地形图
盆地的判读:等高线数值外高内低,示坡线指向内侧。
(2)山脊和山谷:
一、学看地形图
山脊的判读:等高线凸向低处,脊线的海拔高于两侧。
山谷的判读:等高线凸向高处,谷线的海拔低于两侧。
集水区域,易发育河流。
口诀:凸低为脊 凸高为谷
(3)鞍部与陡崖:
一、学看地形图
鞍部的判读:位于两山峰之间。
陡崖的判读:等高线重合。
第一组:从①、②登山线路中选择较轻松的登山线路,尝试说明理由。
第二组:从②、 ③ 处中选择最有可能出现小河的地方取水,尝试说明理由。
第三组:从图中寻找最适合攀岩的地方,尝试说明理由。
第四组:甲、乙两村间修一条公路,请在a、b两条线路中选择较平缓的,尝试说明理由。
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③ , ③ 处为山谷,最有可能出现小河可以取水。
④ , ④ 处等高线重合为陡崖,适合攀岩。
b, b线路大致与等高线平行,路面较平缓。
一、学看地形图
(1)水库(大坝)选址
①坝址应选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因为该处筑坝工程量小,且地势落差大。
②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以保证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和库容。
一、学看地形图
4. 等高线地形图的作用:
(2)公路、铁路的选址
一、学看地形图
4. 等高线地形图的作用:
一般选择线路与等高线平行,考虑路线短、坡度平缓、少过河建桥,尽量避开陡崖、陡坡,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建成“之”字形。
(图中公路选线为①)
(3)露营地的选址
一、学看地形图
4. 等高线地形图的作用:
①宿营地应避开河谷、河岸,以避开暴雨造成的山洪。
②避开陡崖、陡坡,以防崩塌、落石造成伤害。
③应在地势较高的缓坡或较平坦的鞍部宿营。
平原一般用 色表示,海拔越低的平原,颜色越深。
绿
丘陵、高原、山地一般用 色表示,海拔越低的平原,颜色越深。

海洋、湖泊一般用 色表示,水越深,颜色越深。

积雪、冰川一般用 色表示。

一、学看地形图
5. 分层设色地形图:
知识点1 等高线地形图
[2023吉林长春中考]下面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 图。据此完成1 ~ 2 题。
1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14
1. 图中山峰与A 地的相对高度是( )
A. 285米
B. 385米
C. 485米
D. 685米
1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14
点拨: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0 米,A 处海拔为400 米,山峰高685 米,所以山峰与A 地的相对高度是285米,A 正确。
1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14
答案:A
2. 图中河流A B段所在的山体部位为( )
A. 山峰
B. 山谷
C. 陡崖
D. 山脊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14
[2024 广东汕尾月考]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3 ~5 题。
3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14
3. 李村所处的地形类型是( )
A . 高原 B. 盆地
C. 丘陵 D. 山地
B
3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14
4. ①②③④四地中,适合攀岩运动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点拨:①处等高线重叠,为陡崖,坡度大,适合攀岩运 动,A正确;②位于两山顶之间,为鞍部,③处为山顶,④处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为山脊,B、C、D错误。
4
2
3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14
A
5. 流经李村的河流流向为( )
A . 自西北向东南 B. 自东南向西北
C. 自西南向东北 D. 自东北向西南
A
5
2
3
4
6
7
8
9
10
11
12
13
1
14
[教材改编题] 读某地分层设色地形图,完成6 ~ 8题。
6
2
3
4
5
7
8
9
10
11
12
13
1
14
知识点2 分层设色地形图
6. 关于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也被称为等高线地形图
B. 同一种颜色各点的海拔相等
C. 可表示地形、河流等地理事物
D. 图中颜色越深表示海拔越低
点拨:分层设色地形图可以表示地形、河流、道路等地理事物,C 正确。
6
2
3
4
5
7
8
9
10
11
12
13
1
14
C
7. 图中分布面积最广的地形类型是( )
A . 高原
B.平原
C. 山地
D. 盆地
B
7
2
3
4
5
6
8
9
10
11
12
13
1
14
8. 该地区地势特征大致为( )
A . 南高北低
B. 东北高,西南低
C. 北高南低
D. 西南高,东北低
C
8
2
3
4
5
6
7
9
10
11
12
13
1
14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开展实践活动,进行“等高线地形模型制作”专题研究。据此完成9 ~ 10 题。
9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
14
9. 图a 是同学们用橡皮泥制作的等高线地形模型,其中与图b 相符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点拨:读图可知,图a中乙有两个明显的山脊,分别在东北部和东南部,陡崖在西部,与图b特点相吻合,B正确。
9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
14
B
10. 图b 中地形部位标注错误的是( )
A . 山脊 B. 鞍部
C. 山谷 D. 陡崖
C
10
2
3
4
5
6
7
8
9
11
12
13
1
14
[2024 河北廊坊月考] 独库公路(217 国道独山子至库车段)因横穿天山,又称天山公路,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景观大道。下面为独库公路区域等
高线地形图和独库公路
部分路段景观图。
读图,完成11 ~ 13题。
11
2
3
4
5
6
7
8
9
10
12
13
1
14
11. 独库公路所处区域地形为( )
A . 山地 B.平原
C. 丘陵 D. 盆地
A
11
2
3
4
5
6
7
8
9
10
12
13
1
14
1.把___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2.等高线特点:
①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所有的点,_______相等。
②同图等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________相等;
③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__;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__。
3.山地的不同部位:
①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中部高,四周低是____。
②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容易形成分水岭是____。
③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处是是____。河流一般发育在山谷处。
④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形似马鞍是是____。
⑤等高线重合的地方是____,容易形成瀑布,适合攀岩等体育活动。
海拔
高度(海拔)
高度差(等高距)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课堂总结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