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 气温和降水(课件44张)--2024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5.2.1 气温和降水(课件44张)--2024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14 21:21: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幻灯片 26:气温和降水对生活的综合影响
日常活动规划:展示不同气温和降水组合下的生活场景图片,如高温多雨的夏季,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室内活动或傍晚外出散步;温和湿润的春秋季,户外野餐、登山等活动更受欢迎。
居住环境选择:讲解气温和降水对房屋建筑风格的影响,例如南方多雨地区房屋多斜顶以利于排水,北方寒冷地区房屋墙体较厚以保暖;沿海湿润地区通风设计更完善,内陆干旱地区注重防风沙。
幻灯片 27:气温和降水与农业生产的深度关联
作物种类分布:结合图表展示不同气温带和降水区域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如热带高温多雨地区适合种植水稻、橡胶、甘蔗等喜温喜湿作物;温带半湿润地区适合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干旱地区则需发展灌溉农业,种植耐旱的谷子、高粱等。
种植制度差异:讲解气温和降水组合如何影响农作物的熟制,我国南方地区因热量充足、降水丰富,多为一年两熟或三熟;北方地区热量相对不足,多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幻灯片 28:气温和降水对植被与土壤的影响
植被类型分布:展示世界主要植被类型分布图,结合气温和降水数据说明,热带雨林气候区因高温多雨,植被茂密且种类丰富;热带草原气候区有明显干湿季,植被在湿季繁茂、干季枯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较少,多为草原和荒漠植被。
土壤形成差异:讲解不同气温和降水条件下土壤的特点,如高温多雨地区土壤淋溶作用强,多为酸性红壤;温带湿润地区土壤肥沃,适合农业种植;干旱地区土壤含水量低,易出现盐碱化。
幻灯片 29:气温和降水异常引发的问题
极端天气影响:展示因气温异常升高导致的干旱、热浪灾害图片,以及降水异常引发的洪涝、暴雨灾害图片,说明极端气温和降水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的破坏,如干旱导致农作物枯死、水资源短缺;暴雨引发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数据警示:列举近年来因气温和降水异常造成的经济损失数据,如 “某省 2024 年夏季因持续高温干旱,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 [X] 亿元;2023 年汛期因强降水引发的洪涝灾害,造成 [X] 万公顷农田受灾”。
幻灯片 30:气温和降水的观测与记录方法
观测工具介绍:展示温度计、雨量器等观测工具的实物图片或示意图,讲解其使用方法,如温度计要放置在百叶箱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风吹雨淋;雨量器要准确读取降水量,记录单位为毫米。
数据记录规范:以表格形式展示气温和降水记录的规范格式,包括观测时间、气温数值(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降水量数值等,强调数据记录的准确性和连续性对分析气候特征的重要性。
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5.2.1 气温和降水
第五章 世界的气候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课前导入
学习目标
1.知道有关气温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气温日变化、气温年变化等;
2.学会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3.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平均气温的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性。
Temperature
指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表示。
气温
温度计
温度计结构
百叶箱
一、气温
气温的差异是造成自然景观和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气温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我国东北地区:银装素裹
我国海南岛:椰风海韵
一、气温
同在北半球冬季
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
月平均气温
年平均气温
一月内各日平均气温的平均值
一年内各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
一、气温
气温的测定
活动
算一算,这一天的平均气温是多少?思考一个月或一年的平均气温该如何计算?
(4+6+15+11)÷4=9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最高值 最低值 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
气 温(℃)
时 刻(时) 日较差(计算)
5.2
29.7
午后2时
24.5
日出前后
最高气温 - 最低气温
一、气温
气温的测定: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与平均气温最低的月份之差。
最高值 最低值 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
气 温(℃)
时 刻(月) 年较差(计算)
13
24
7月
11
1月
最高月平均气温 - 最低月平均气温
一、气温
气温的测定:
二、世界气温的分布
阅读年平均气温分布图,首先看不同等温线的数值,其次看等温线的疏密,最后看等温线的走向。
(1)数值越大,温度越高,反之则温度越低;
(2)等温线越密,说明区域内温度差异越大;
(3)另外,从全球来看,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低纬
高纬
高纬
气 温递 减
气 温递 减
规律一: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
二、世界气温的分布
观察右图,想一想,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等温线向高纬突出
气温比两边高
等温线向低纬突出
气温比两边低
北半球
南半球
气温向北降低的是北半球,向南降低的是南半球。
二、世界气温的分布
根据等温线变化判断南北半球。
规律一: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
.
.
A
B
青藏高原
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约0.6 ℃
10℃
28℃
规律二:同纬度的陆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某山3260米
重庆
260米
二、世界气温的分布
世界7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
a
b
世界1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
a
b

二、世界气温的分布
规律三: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二、世界气温的分布
世界7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
世界1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
大于20℃
小于20℃
小于0℃
大于20℃
规律四: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北半球7月夏季温度高,1月冬季温度低;
南半球7月冬季温度低,1月夏季温度高。
二、世界气温的分布
南半球
北半球
思考:可以根据年气温变化判断南北半球吗?
7月比1月气温低
7月比1月气温高
1.年平均气温大于20℃的地区?
2.最炎热的大洲?最寒冷的大洲?除南极洲外,寒冷面积最大大洲?
3.亚洲中部0℃等温线穿过地形区?比周围其他地区气温?原因?
思考探究
南北回归线之间
非洲;南极洲;亚洲
4.南北半球相比,等温线更平直的是?原因?
南半球;南半球海洋面积更广阔
青藏高原;低;海拔高,气温低
二、世界气温的分布
1.判半球
2.判季节
3.判海陆
等温线数值向北递减为北半球,
等温线数值向南递减为南半球。
陆地气温>海洋气温
夏季
海洋气温>陆地气温
冬季
夏季:陆地气温>海洋气温 冬季:海洋气温>陆地气温
18℃
20℃
(1)此地为 半球。,
判断依据 。
( 2 )若为夏季, 则A为 ,B 为 。
(3)若为A为海,B为陆, 则为 季。
A
B
22℃
海洋
陆地


气温向北越来越低
二、世界气温的分布
等温线判读:
知识点1 气温
[2024 山西大同期末] 气温是地面气象观测中所要测定的常规要素之一。某地理兴趣小组某日开展了气温的测定和记录活动。读图,完成1~2题。
1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14
1. 气温测定时( )
A. 测量工具只需百叶箱 B. 百叶箱距离地面3 米
C. 温度计需被阳光直接照射 D. 通常一天要进行4 次
1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14
点拨:测量气温一般是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内进行测量,如果没有百叶箱,也可以将温度计放在离地面约1.5米,通风良好,不受阳光直射,不被其他物体遮挡的阴影处来测量,这样测出的温度可以减小外界因素的影响,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 次,以保证测量数值的准确,D 正确,A、B、C 错误。
1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14
答案:D
2. 该日,小组成员在2 时、8 时、14 时、20 时进行记录,从记录的数据可以分析出( )
A. 序号②表示日出前后的气温状况
B. 序号③表示正午12 时的气温状况
C. 气温日较差是15℃
D. 日平均气温为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1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14
点拨:序号①测量的气温最低,表示日出前后的气温状 况,A 错误;序号③测量的气温最高,表示午后2时(14时)的气温状况,B 错误;最低气温为序号①测量的3℃,最高气温为序号③测量的15℃,气温日较差为15℃- 3℃ =12℃,C 错误;由计算可得日平均气温为(3℃+ 6℃+ 15℃+ 12℃)÷4=9℃,D 正确。
答案:D
[2024 重庆万州期末] 读银川市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完成3~4题。
3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14
3. 此日,银川市最高气温出现在( )
A. 午后两时左右 B. 正午前后
C. 日出前后 D. 日落前后
A
3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14
4. 此日,银川市气温日较差约为( )
A. 2℃ B. 6℃ C. 10℃ D. 14℃
D
4
2
3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14
5. 判断图中①地的气温是( )
A. 12℃以上
B. 8℃~ 12℃
C. 8℃
D. 4℃~ 8℃
B
5
2
3
4
6
7
8
9
10
11
12
13
1
14
知识点2 世界气温的分布
读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6~8题。
6
2
3
4
5
7
8
9
10
11
12
13
1
14
6. 读图可知,世界平均气温最低区域出现在( )
A. 欧洲西部 B. 青藏高原
C. 北冰洋沿岸 D. 南极大陆
点拨:读图可知,世界平均气温最低区域是南极大陆,这里是大陆中纬度最高的地区,终年严寒,D 正确。
6
2
3
4
5
7
8
9
10
11
12
13
1
14
D
7. 世界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A. 从高纬向低纬逐渐降低
B. 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
C. 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D. 从山顶向山麓逐渐降低
C
7
2
3
4
5
6
8
9
10
11
12
13
1
14
8. 图中大致位于同纬度的A、B 两地产生气温差异的影响因素是( )
A. 地形 B. 河流 C. 植被 D. 土壤
点拨:图中A、B 两处纬度大致相当,但A 地平均气温低于B 地,这是由于A 地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A 正确。
8
2
3
4
5
6
7
9
10
11
12
13
1
14
A
洛阳牡丹甲天下。牡丹不耐高温,在2月份发芽,16℃~ 20℃进入开花期。读洛阳气候资料图,完成9~10题。
9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
14
9. 洛阳牡丹2 月份发芽时,气温( )
A. 在0℃以下 B. 在0℃以上
C. 在10℃~ 20℃之间 D. 接近30℃
B
9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
14
10. 洛阳牡丹开花最佳时期在( )
A. 3 月 B. 4 月 C. 5 月 D. 6 月
B
10
2
3
4
5
6
7
8
9
11
12
13
1
14
下面是某地1月平均气温分布略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 该地所在半球是( )
A. 北半球
B. 南半球
C. 西半球
D. 东半球
A
11
2
3
4
5
6
7
8
9
10
12
13
1
14
12. ①②两地纬度相同,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地的气温低于②地
B. ①②两地的气温相同
C. ①地是海洋,②地是陆地
D. ①地是陆地,②地是海洋
1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3
1
14
1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3
1
14
点拨:北半球1 月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温,①②两地纬度相同,但是①地的气温要高于②地,所以①地是海洋,②地是陆地,C 正确。
答案:C
13. [2024 广东云浮期中] 下面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推测四地着装最合理的是( )
A. 莫斯科
B. 拉萨
C. 曼谷
D. 雅加达
1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4
1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4
点拨:莫斯科1 月气温非常低,应穿厚厚的棉服;拉萨气温也在0℃以下,要穿棉衣;曼谷和雅加达位于热带,气温较高,穿轻薄的衣服,D 正确。
答案:D
14. 北京某中学气象站要招聘气象员,想参加的同学要进行应聘考试,洋洋同学想应聘,他应该怎样回答才能顺利过关?结合下图帮他做出正确回答。
1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3
(1)气象观测要会读气温,甲图中的A、B、C 三个角度,正确的角度是_______。
点拨:读气温时应当平视温度计的液面,以减小误差,B 角度正确。
1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3
B
(2)乙图所示为校园某日2 时、8 时、14 时、20 时四次气温观测值,计算该日平均气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日最不可能是_______(季节)。
9.5 ℃(误差不超过1 ℃)
1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3
夏季
1.气温的测量:一般在北京时间 测量,其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
2.气温日较差=
3.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规律一: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 ;
规律二:同纬度的陆地,海拔越高,气温越 ;
规律三:同纬度地区,海洋与陆地气温不同;
夏季, 高于 ;冬季 高于 。
规律四: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7月夏季温度高,1月冬季温度低;
7月冬季温度低,1月夏季温度高。
2时、8时、14时、20时
一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降低

陆地
海洋
北半球
陆地
海洋
南半球
课堂总结
如图为某地7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
1.该地区位于____(南/北)半球,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造成南北方向温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方面的差别。
3.A、B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___地。由此判断A、B两地哪一个是海洋____。
4.若A、B均在陆地上,则两地温度的不同是由于_______方面存在差别。若A、B一个在海洋、一个在陆地,则____地位于陆地。

气温向北逐渐降低
纬度
A
B
地形
A
随堂检测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