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 气温和降水(课件47张)--2024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5.2.2 气温和降水(课件47张)--2024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14 21:22: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幻灯片 31: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纬度差异主导:展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标注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等关键纬线。讲解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这是由于不同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热量不同,赤道地区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热量多,气温高;两极地区太阳高度角小,获得热量少,气温低。
海陆分布影响:对比同纬度海洋和陆地的气温变化曲线,说明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以亚欧大陆为例,展示夏季内陆地区气温高,沿海地区气温相对较低;冬季内陆地区气温低,沿海地区气温相对较高的现象。
幻灯片 32: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赤道多雨带: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上标注赤道附近地区,说明该区域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年降水量多在 2000 毫米以上,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等。
副热带少雨带:标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讲解这些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降水稀少,多为沙漠气候,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西亚的阿拉伯半岛等;而大陆东岸因受季风或暖流影响,降水相对较多。
温带多雨带:标注温带地区,说明该区域受西风带或季风影响,降水较多且季节分配相对均匀,如欧洲西部、我国东部季风区等。
极地少雨带:标注南北极地区,因纬度高,气温低,气流下沉,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多在 200 毫米以下。
幻灯片 33: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纬度位置:再次强调纬度是影响气温的最主要因素,纬度越低,年均温越高;纬度越高,年均温越低。通过展示不同纬度地区的气温数据对比表格,如赤道地区年均温 25℃以上,北极地区年均温 - 10℃以下,直观体现纬度对气温的影响。
海陆位置:结合实例说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温的影响,距海近的地区,受海洋调节作用明显,气温年较差小;距海远的内陆地区,气温年较差大。例如,我国上海和西安,上海距海近,气温年较差小于西安。
地形因素:讲解海拔高度对气温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约下降 0.6℃。展示高山地区不同海拔的气温变化图片,如珠穆朗玛峰山脚温暖,山顶严寒;同时说明山脉走向对气温的影响,如我国秦岭山脉阻挡冷空气南下,导致秦岭南北两侧气温差异明显。
洋流因素:介绍暖流和寒流对沿岸气温的影响,暖流流经的地区,气温较高;寒流流经的地区,气温较低。展示世界洋流分布图与气温分布图叠加图,如北大西洋暖流使欧洲西部沿海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
幻灯片 34: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
纬度位置:与气温分布类似,纬度位置通过影响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进而影响降水。如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区降水多,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区降水少。
海陆位置:一般来说,沿海地区降水多于内陆地区,尤其是沿海迎风坡地区降水丰富,背风坡地区降水较少,形成 “雨影效应”。以我国台湾岛为例,东部沿海受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影响,降水多;西部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
地形因素:山地迎风坡因气流被迫抬升,冷却凝结易形成降水,为多雨区;背风坡气流下沉,温度升高,不易形成降水,为少雨区。展示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和北坡的降水差异图片及数据,南坡降水远多于北坡。
洋流因素:暖流流经的沿海地区,空气湿润,降水较多;寒流流经的沿海地区,空气相对干燥,降水较少。如澳大利亚东海岸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降水丰富;西海岸受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降水稀少。
幻灯片 35:气温和降水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人类活动对气温的影响:讲解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产生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气温逐年升高。展示城市与郊区气温对比图、全球气温变化趋势图。
人类活动对降水的影响:说明人工降雨技术可在一定条件下增加降水;而破坏植被、过度开垦等活动可能导致局部地区气候变干,降水减少;工业排放的污染物还可能引发酸雨等异常降水现象。展示人工降雨作业图片、植被破坏地区与植被茂密地区的降水差异数据。
气温和降水对人类活动的反馈:适宜的气温和降水条件有利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而极端的气温和降水则会制约人类活动,如高温干旱影响农业生产和能源供应,暴雨洪涝阻碍交通出行和城市运转。
幻灯片 36: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图表组成:展示一幅完整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标注横坐标轴(月份)、左侧纵坐标轴(气温,单位℃)、右侧纵坐标轴(降水量,单位毫米),说明气温曲线反映各月气温变化,降水量柱状图反映各月降水量多少。
判读步骤:
读气温:找出最热月和最冷月的月份及气温数值,判断气候的热量带(如热带全年高温,最冷月气温>15℃;亚热带最冷月气温>0℃;温带最冷月气温<0℃等)。
读降水:观察各月降水量分布情况,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如全年多雨、全年少雨、夏季多雨、冬季多雨等)。
综合判断:结合气温和降水特点,综合判断气候类型。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例,展示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明全年高温多雨的特征。
幻灯片 37: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特征举例
热带草原气候:展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讲解其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湿季降水丰富,干季降水稀少的特征。
地中海气候:展示对应图表,说明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特点,即雨热不同期。
温带季风气候:通过图表展示其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的特征。
极地气候:展示图表,讲解其全年严寒,降水稀少,多为降雪的特征。
幻灯片 38:课堂互动 - 气温降水案例分析
案例呈现:给出某地区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以及该地区的地理位置描述(如纬度、海陆位置、地形等)。
问题设置:
该地区最热月和最冷月分别是哪个月?气温约为多少?
该地区降水的季节分配有什么特点?
结合地理位置和气温降水特征,判断该地区可能的气候类型。
这种气候条件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推选代表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5.2.2 气温和降水
第五章 世界的气候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学习目标
1.知道降水的定义及降水量的测量方法;
2.观察降水量柱状图,说明降水的变化规律;
3.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图,说明世界各地降水分布的差异。
Precipitation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降雨
冰雹
降雪
降水
一、降水
一、降水
水面蒸发
水汽上升
上升冷却
水汽凝结
云滴增大
云层增厚
水滴降落
形成降雨
(1)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
(2)空气气温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凝结核:是指大气中的水汽能在其表面凝结而成云滴(液态或固态)的悬浮微粒
一、降水
降水的基本条件:
一、降水
降水的测量:
降水量:指一段时间内,雨水(或融化后的固体降水)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所积聚起来的水层深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1.把雨量筒水平放置在相对开阔、较少受障碍物影响的地方,并准确记录降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2.在降雨结束后,要及时把储水瓶中的雨水倒入量杯中,量杯的读数就是这次降雨的降水量。
一般每天在8时和20时各记录一次。
雨量器与量杯
科学家依据降水形成过程中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成三种主要类型。
对流雨
地形雨
锋面雨
一、降水
降水的类型:
湿润空气,受热
膨胀上升
变冷凝结
形成降水
常见地区:
赤道附近
我国东部地区夏季午后常有阵雨,通常伴随着大风、雷电,亦属于对流雨。
一、降水
对流雨:
湿润空气
水平运动时
遇到山地
沿山坡爬升
温度下降,
水汽凝结
形成降水






常见地区:
山地迎风坡
我国西南山区,常有“夜雨”,正是因为夜间山谷暖湿气团上升形成的地形雨。
一、降水
地形雨:
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平均年降水量11500mm。试分析原因。
印度洋
喜马拉雅山
位于喜马拉雅山的迎风坡,
受到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
形成丰富的地形雨。
一、降水
地形雨:
当冷暖空气
相遇时,
暖空气被迫
“抬升”
冷却凝结
形成降水
常见地区:
亚洲东部(中国东部)
锋面雨:
一、降水
等降水量线:在地图上,将降水量相同的点连成的线。
二、世界降水的分布
1.什么地区降水量多?
2.什么地区降水量少?
降水多
降水少
降水少
1.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二、世界降水的分布
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降水多
降水少
2.回归线经过的大陆东岸降水多
大陆西岸降水少
1.什么地区降水量多?
2.什么地区降水量少?
二、世界降水的分布
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降水多
降水少
3.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
内陆地区降水少
1.什么地区降水量多?
2.什么地区降水量少?
二、世界降水的分布
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总结
1.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回归线经过的地方:
3.中纬度地区:
大陆东岸降水多
大陆西岸降水少
沿海地区降水多
内陆地区降水少
二、世界降水的分布
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1861年的一年中,这里的降雨量达20447毫米,夺得了世界“雨极”的称号。时隔99年以后,也就是1960年8月至1961年7月,乞拉朋齐再一次以26461.2毫米的降雨量,打破了它自己保持的纪录。
二、世界降水的分布
位于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被称为世界的“干极”,该地区气候极其干燥,经常连续几年不降雨水,是世界上最为干燥少雨的地方。据气象记录,1845~1936年,这里没有下过一滴雨。
二、世界降水的分布
某地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10.2 10.7 13.4 18.2 22.1 25.5 28.8 28.2 26.0 21.7 17.5 13.1
降水量(mm) 25 27 51 68 126 297 256 117 186 100 34 41
三、气候信息的表示方法
根据表格资料,归纳该地的气候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表格:
三、气候信息的表示方法
坐标统计图:
观察:
1.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
2.曲线和柱状图分别表示什么?
横坐标表示12个月份,纵坐标左侧表示气温刻度,右侧表示降水刻度。
曲线表示各月气温的变化,柱状表示各月的降水量。
气温曲线图
降水柱状图
(1)找出乌兰巴托和昆明两城市最高、最低月平均气温各是多少?计算两城市的气温年较差。
乌兰巴托:
18-(-25)=43℃
昆明:
20-9=11℃
活动
二、世界降水的分布
(2)估算乌兰巴托和昆明年降水量,找出两地降水主要集中在几月?
年降水量mm 降水集中(月份)
乌兰巴托
昆明
200
1000
6—8
5—10
活动
二、世界降水的分布
(3)乌兰巴托和昆明的气候有哪些明显的差异?
乌兰巴托气温变化大,年温差大,降水量少,集中在7、8月份。
昆明气温变化不大,年温差小,降水量多,5-10月降水量都较多。
纬度较低,海拔较高。
人们常说昆明“四季如春”,主要原因是什么?
二、世界降水的分布
活动
读“乌兰巴托”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出相关数据:
1.该地最高气温是 度,出现在 月,最低气温是 度,出现在___月,气温年较差是 度。
2.该地 月降水量多,大约是___毫米。
3.计算该地的年降水量?
16
7
-25
1
41
7
60
200mm(各月的降水量之和)
二、世界降水的分布
1.标上气温和降水坐标值,标上月份坐标值;
2.描点(在坐标上相应位置标出代表各月的气温值的点);
3.用平滑曲线连接各点;
4.在对应月份画上相应长短的柱形图,表示各月降水值。
气温(℃)
30
20
10
0
-10
降水(毫米)
250
200
150
100
5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












气温:先描点,后连线,点要描在格中间,两边不靠边;
降水:画满格
二、世界降水的分布
坐标统计图绘制步骤:
三、气候信息的表示方法
等值线图:
知识点1 纬度位置与气候
读下图“北美洲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14
1. 甲地冬季气温是( )
A. 4℃至12℃ B. -4℃至4℃
C. 12℃至20℃ D. 28℃以上
A
1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14
2. 北美洲中东部地区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海陆因素 B. 纬度因素
C. 地形因素 D. 人为因素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14
[教材改编题]“气候”一词的古希腊语原义为倾斜,指的是由于太阳对地面的投射角度不同
而造成各地冷暖的差异。右图
示意太阳直射赤道时的局部太
阳光线。读图,完成3~4题。
3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14
3. 图中阴影地区太阳高度角最小的是( )
A. A 地区 B. B 地区
C. C 地区 D. D 地区
D
3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14
4. 图中阴影地区太阳辐射最强的是( )
A. A 地区 B. B 地区
C. C 地区 D. D 地区
A
4
2
3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14
[2024 辽宁鞍山期中] 读地球五带的划分图,完成5~7题。
5
2
3
4
6
7
8
9
10
11
12
13
1
14
5. ①代表的是地球五带中的( )
A. 南寒带 B. 北寒带
C. 南温带 D. 北温带
A
5
2
3
4
6
7
8
9
10
11
12
13
1
14
6. 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 )
A. ①⑤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D
6
2
3
4
5
7
8
9
10
11
12
13
1
14
7. ④⑤两个热量带的分界线是( )
A. 66.5°N B. 66.5°S
C. 23.5°N D. 23.5°S
A
7
2
3
4
5
6
8
9
10
11
12
13
1
14
[2024 山西临汾月考改编] 读图,回答8~9题。
8
2
3
4
5
6
7
9
10
11
12
13
1
14
知识点2 海陆分布与气候
8. 青岛夏季成为我国避暑胜地的因素是( )
A. 纬度因素 B. 地形因素
C. 海陆因素 D. 人类活动因素
C
8
2
3
4
5
6
7
9
10
11
12
13
1
14
9. 下列关于图中处于同纬度的A、B 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冬季A 地气温高 B. 夏季B 地气温高
C. 全年B 地气温都高 D. 夏季A 地气温高
D
9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
14
马可·波罗是世界著名的旅行家,他历时四年来到中国。读马可·波罗部分东行路线图,完成10~11题。
10
2
3
4
5
6
7
8
9
11
12
13
1
14
10. 马可·波罗东行路线中,③到②地( )
A. 跨越了寒、温、热三带
B. 降水量越来越多
C. 植被逐渐变得稀疏
D. 气温变化较小
10
2
3
4
5
6
7
8
9
11
12
13
1
14
点拨:读图可知,从③地到②地纬度差异不大,都处于北温带,A错误;从③地到②地的过程中,是从内陆向沿海过渡,降水量越来越多,植被会逐渐茂密,B正确,C错误;从③地到②地,由内陆到沿海气温变化较大,D错误。
10
2
3
4
5
6
7
8
9
11
12
13
1
14
答案:B
11. 马可·波罗发现①和②地气温差异很大,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
A. 地形地势 B. 海陆位置
C. 纬度位置 D. 人类活动
C
11
2
3
4
5
6
7
8
9
10
12
13
1
14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沙土和水在白天与夜晚的温度变化差异,开展了如下探究实验。读图,完成12~13题。
12. 白天,水的温度最有可能是( )
A. 5℃
B. 30℃
C. 22℃
D. 35℃
1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3
1
14
C
13. 该实验可以用来解释同纬度地带( )
A. 夏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
B. 冬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C. 内陆气温年较差比沿海大
D. 内陆气温日较差比沿海小
1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4
1.降水的两个条件:一是空气中含有足够的_______,二是___ ________到水汽能够凝结的程度。
2.降水的三种类型:____________。
3.对流雨主要分布在_____,地形雨主要发生在______,锋面雨主要分布在_________。
4.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①赤道地区____,两极地区____。
②南北回归线附近:____降水多,____降水少。
③中纬度地区:_____降水多,_____降水少。
5.世界“雨极”是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
6.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汽和凝结核
空气温度下降
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赤道附近
山地迎风坡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降水多
降水少
大陆东岸
大陆西岸
沿海地区
内陆地区
乞拉朋齐
位于山地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先描点,后连线,点要描在格中间,降水柱子要相连
课堂总结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