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封面
标题:3.2.1 世界的地形
副标题:探索地表形态的奥秘
配图:选用一张气势恢宏的世界地形景观拼贴图,包含高山、平原、峡谷、沙漠等不同地形元素,给学生直观的视觉冲击。
幻灯片 2:课程导入
引入语:“我们生活的地球表面,并非平坦一片。有的地方高耸入云,如珠穆朗玛峰;有的地方广阔平坦,如亚马逊平原;有的地方沟壑纵横,如东非大裂谷。这些形态各异的地表形态,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地形’。你知道地球表面有哪些主要的地形类型吗?它们又有怎样的特点呢?”
配图:展示珠穆朗玛峰、亚马逊平原、东非大裂谷的典型景观图片,引发学生对地形的好奇。
幻灯片 3:地形的概念
内容:地形指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也称为地貌。它是地球内力(如地壳运动、火山活动、地震等)和外力(如风力、水力、冰川作用等)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地形类型,具有不同的海拔高度和地表起伏状况。
配图:用示意图展示内力作用(如地壳挤压形成山脉)和外力作用(如河流冲刷形成峡谷)对地形塑造的过程。
幻灯片 4:主要地形类型及特征 - 山地
内容:
海拔较高,一般在 500 米以上。
地表起伏很大,坡度较陡,沟谷幽深。
多呈脉状分布,由一系列山脉组成山系,如喜马拉雅山系、阿尔卑斯山系。
配图:展示喜马拉雅山脉的航拍图和近景图,突出其高耸、陡峭的特点。
幻灯片 5:主要地形类型及特征 - 高原
内容:
海拔较高,一般在 500 米以上。
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比较陡峭。
世界著名高原:青藏高原(世界最高高原,平均海拔 4000 米以上,有 “世界屋脊” 之称)、巴西高原(世界面积最大高原)。
配图:分别展示青藏高原的广阔景观和巴西高原的草原景观,对比两者特点。
幻灯片 6:主要地形类型及特征 - 平原
内容:
海拔较低,一般在 200 米以下。
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地势开阔。
世界著名平原:亚马逊平原(世界面积最大平原,地势低平,多热带雨林)、东欧平原(欧洲最大平原)。
配图:展示亚马逊平原郁郁葱葱的雨林景观和东欧平原广袤的田野景观。
幻灯片 7:主要地形类型及特征 - 丘陵
内容:
海拔较低,一般在 500 米以下。
地表起伏和缓,坡度较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 200 米。
丘陵地区风景优美,常被开发为旅游区,如我国的山东丘陵、江南丘陵。
配图:展示江南丘陵的梯田景观和丘陵地带的自然风光图。
幻灯片 8:主要地形类型及特征 - 盆地
内容:
四周高,中间低,形状似盆。
盆地的海拔没有固定标准,有的盆地海拔较高,如柴达木盆地;有的盆地海拔较低,如四川盆地。
世界著名盆地:刚果盆地(世界面积最大盆地,位于非洲中部)、四川盆地(我国著名的 “天府之国”)。
配图:用等高线示意图展示盆地的地形特点,同时展示刚果盆地的卫星图和四川盆地的景观图。
幻灯片 9:陆地地形与海底地形
内容:地形不仅存在于陆地,海洋底部也有复杂的地形。陆地地形包括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海底地形主要有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
配图:展示一幅完整的地球剖面图,清晰标注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的各个部分,让学生对地球整体地形有全面认识。
幻灯片 10:海底地形特征 - 大陆架与大陆坡
内容:
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 200 米以内。这里是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的区域,也是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重要分布区。
大陆坡:是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从几百米急剧增加到几千米。
配图:用放大的海底地形示意图,重点标注大陆架和大陆坡的位置及特征,可配上大陆架区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图片。
幻灯片 11:海底地形特征 - 海沟、洋盆与大洋中脊
内容:
海沟: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深度可达上万米,多分布在大洋边缘,如马里亚纳海沟(世界最深海沟,最深处约 11034 米)。
洋盆:是海洋底部广阔平坦的区域,面积广大,深度一般在 4000 - 6000 米。
大洋中脊:是大洋底部绵延很长的海底山脉,是板块张裂形成的,这里火山活动频繁。
配图:分别展示马里亚纳海沟的示意图、洋盆的卫星图以及大洋中脊的景观图(可选用冰岛附近的大洋中脊露出海面部分的图片)。
幻灯片 12:世界两大山脉带
内容:世界上的山脉多呈带状分布,并沿着一定方向延伸。
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主要包括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等,以及太平洋西部的一系列弧形岛屿上的山脉。
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主要包括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阿特拉斯山脉等。
配图:展示世界山脉分布地图,用醒目的线条标注出这两大山脉带的位置和范围。
幻灯片 13:地形图的判读 - 等高线概念
内容:等高线是指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等高线地形图是表示地形高低起伏的重要地图类型。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缓。
配图:展示等高线形成的示意图(从立体地形到平面等高线的转化过程),以及不同坡度的等高线对比图(密集和稀疏的差异)。
幻灯片 14: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地形判读
内容:
山顶: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
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
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等高线呈两组闭合曲线中间的空白区域。
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配图:展示等高线地形图,并在图上分别标注出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的位置,旁边配上对应的地形素描图,帮助学生理解。
幻灯片 15: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内容:地形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是人口稠密、农业发达、城市集中的地区。
山地地区森林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林业、旅游业,但交通不便,农业发展受限。
高原地区气候独特,有的适合畜牧业发展,有的因海拔高成为避暑胜地。
盆地地区地形封闭,气候多较湿润,有的矿产资源丰富,如我国的四川盆地。
配图:展示平原地区的农田和城市景观、山地地区的森林和旅游设施、高原地区的牧场、盆地地区的矿产开采场景等图片。
幻灯片 16:课堂总结
内容:
地形的概念:地球表面的各种形态,由内力和外力作用形成。
主要地形类型及特征: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的海拔和地表起伏特点。
海底地形:包括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
世界山脉带: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和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地形图判读:等高线概念及不同地形在等高线图上的表现。
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农业、交通、人口分布等方面的影响。
配图:将本节课的重点地形图片、山脉带分布图、等高线地形图等汇总,形成知识框架图。
幻灯片 17:随堂练习
内容:
说出下列地形类型的主要特征:高原、平原、山地。
读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 A、B、C 分别表示什么地形部位(山顶、山谷、山脊)。
举例说明地形对人类农业生产的影响。
备注:可结合具体图片或图表出题,让学生现场作答巩固知识。
幻灯片 18:课后任务
内容:
查阅资料,了解家乡的主要地形类型及其特征,分析这种地形对家乡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尝试绘制一幅简单的校园等高线地形图(可小组合作完成),标注出校园内的主要地形部位。
提示:提供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建议,鼓励学生实地观察测量。
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3.2.1 海底地形
第三章 地球的面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课前导入
之路
318国道(起点:上海——终点:樟木)
串联起无数美景
令无数人魂牵梦萦
号称“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学习目标
{2D5ABB26-0587-4C30-8999-92F81FD0307C}1. 海拔与相对高度
●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
●学会运用地图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2. 陆地地形
●了解世界陆地两大著名高山带的分布规律。
●能在地图上找出最著名的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的位置。
3. 世界之最
● 熟记常见的地形之最。
地形: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地形区:以某种地形类型为主的独立地形单元,命名方式一般为地名+地形类型,如青藏高原、华北平原。
一、海洋与陆地
1. 地形与地形区:
一、海洋与陆地
不同地形具有不同的特征,地表高度、起伏皆不相同。?
1、我们怎么来表示地表的高度?
2、我们怎么来比较地表的高低?
用海拔来表示
用相对高度来表示
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海拔
相对高度
一、海洋与陆地
2. 地表高度的表示:
(1225m)
(625m)
(600m)
B’
(600m)
B
H
A
=
1225m
B
(1)A的海拔
(2)B的海拔
(3)A、B的相对高度
H
A,B
=
1225m-625米
=
600米
H
=
625m
活动
1. A、B、C、D、E各点的海拔大约是多少?
2. A、B两点和D、E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分别是多少?
一、海洋与陆地
一、海洋与陆地
3. 陆地地形类型:
高原
山地
盆地
平原
丘陵
平原
地表起伏小,海拔低,一般在200m以下。
一、海洋与陆地
3. 陆地地形类型:
高原
地表起伏小,海拔高,一般在500m
以上,边缘陡峭,内部较为平坦。
一、海洋与陆地
3. 陆地地形类型:
平原海拔示意图
高原海拔示意图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对比
相同点
不同点
平原
高原
地面起伏小
海拔低,一般在200米以下
海拔高,边缘比较陡峻
平原和高原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海洋与陆地
山地
地表崎岖不平,海拔较高,多在500m以上,起伏较大,沟谷较深,一般多呈脉状分布。
一、海洋与陆地
3. 陆地地形类型:
丘陵
地表崎岖不平,海拔低,一般在500m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m 。
一、海洋与陆地
3. 陆地地形类型:
山地海拔示意图
丘陵海拔示意图
山地和丘陵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对比
相同点
不同点
山地
丘陵
地面崎岖不平
海拔高,多在500米以上,坡陡,谷深
海拔较低,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
一、海洋与陆地
盆地
四周多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中部低,四周高。
盆地海拔示意图
一、海洋与陆地
3. 陆地地形类型: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地形类型
主要特征
共同点
海拔高低
地面起伏
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一、海洋与陆地
3. 陆地地形类型:
<200米
>500米
>500米
200-500米
四周高,中间低。
平坦广阔
起伏不大,
边缘陡峻。
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坡度和缓,相对高度较低。
地面起伏小
地面崎岖
不平
世界上著名的平原有西西伯利亚平原、东欧平原、美国中央大平原、亚马孙平原等。
我国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由北向南依次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一、海洋与陆地
4. 世界地形分布:
平原是陆地上分布面积相对广阔的地形,占陆地总面积的1/4以上。
世界上著名的高原有青藏高原、伊朗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巴西高原等。
我国地形上有四大高原,分别是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
一、海洋与陆地
4. 世界地形分布:
喜马拉雅山脉
安第斯山脉
1.科迪勒拉山系
落基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
阿特拉斯山脉
一、海洋与陆地
4. 世界地形分布:
2.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世界上主要的盆地有西伯利亚盆地、刚果盆地等。
我国四大盆地分别是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
一、海洋与陆地
4. 世界地形分布: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一、海洋与陆地
你知道有哪些“世界地形之最”呢?把它们标记在地图上。
现代探测技术揭开了海底地形的神秘面纱,海底的地形也是起伏不平的。
三、海底地形
1. 大陆架:
大陆架是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
大陆架有丰富的矿藏和海洋资源,已发现的有石油、煤、天然气、铜、铁等20多种矿产;其中已探明的石油储量是整个地球石油储量的三分之一。
三、海底地形
大陆坡介于大陆架和大洋底之间,是联系海陆的桥梁,它一头连接着陆地的边缘,一头连接着海洋。
大陆坡的坡度很陡,表面极不平整,而且分布着许多巨大、深邃的的海底峡谷。
2. 大陆坡:
三、海底地形
岛弧也称岛链,是指大陆和大洋盆地之间呈弧形分布的群岛,常常和海沟相伴而生。
海沟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超过1万米。
3. 岛弧和海沟:
三、海底地形
马里亚纳海沟——世界最深
大洋中脊又称为中央海岭,是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地震活动比较强烈。
4. 大洋中脊:
三、海底地形
三大洋的中脊在南半球互相连接,总长达8万公里,面积约1.2亿平方公里,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1/3。少数山峰出露于海面形成岛屿,如冰岛、亚速尔群岛等。
洋盆也称大洋盆地,是指大陆边缘与大洋中脊之间的深洋底。
5. 洋盆:
三、海底地形
洋盆
课堂总结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地形类型
主要特征
共同点
海拔高低
地面起伏
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200米
>500米
>500米
200-500米
四周高,中间低。
平坦广阔
起伏不大,
边缘陡峻。
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坡度和缓,相对高度较低。
地面起伏小
地面崎岖
不平
1. 陆地地形:
知识点1 陆地地形
[教材改编题]下面为某地区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1~ 2 题。
1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14
15
16
17
1. 图中A 地与B 地间的相对高度是( )
A. 200米
B. 800米
C. 1000米
D. 1200米
B
1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14
15
16
17
2. 甲、乙、丙、丁分别对应的地形类型是( )
A . 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B.平原、高原、盆地、丘陵
C. 高原、平原、盆地、山地
D.平原、高原、盆地、山地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14
15
16
17
点拨:由图可知,甲地地势平坦,海拔低,属于平原地 形;乙地海拔高、内部平坦,是高原地形;丙地是中间 低、四周高的盆地;丁地是海拔高、地势陡峭的山地,D正确。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14
15
16
17
答案:D
3. 下列地形区与其对应的大洲,正确的是( )
A. 刚果盆地—大洋洲
B. 青藏高原—北美洲
C. 落基山脉—北美洲
D. 安第斯山脉—欧洲
C
3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14
15
16
17
4. 下列地形类型中,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地表峰峦起 伏、坡度较陡的是( )
A. 盆地 B. 山地 C. 丘陵 D. 高原
【点易错】高原和山地的区别
高原和山地的海拔都在500 米以上,但高原内部地表起伏小,边缘较陡峭;山地地表崎岖不平,地面起伏大。
4
2
3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14
15
16
17
B
5. 小畅的笔友小敏这样描述她的家乡:“四周峰峦叠嶂,群山连绵,内部一马平川,水田成片。”小敏家乡的地形是( )
A. 盆地 B. 山地
C. 丘陵 D.平原
A
5
2
3
4
6
7
8
9
10
11
12
13
1
14
15
16
17
[2024 广东汕头期中] 读某海域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 6 ~ 7 题。
知识点2 海底地形
6
2
3
4
5
7
8
9
10
11
12
13
1
14
15
16
17
6. 甲、乙、丙、丁四处地形依次是( )
A . 大陆架、大陆坡、海沟、大洋中脊
B. 大陆坡、大陆架、海沟、大洋中脊
C. 大陆架、大陆坡、洋盆、大洋中脊
D. 大陆坡、大陆架、洋盆、大洋中脊
6
2
3
4
5
7
8
9
10
11
12
13
1
14
15
16
17
6
2
3
4
5
7
8
9
10
11
12
13
1
14
15
16
17
点拨:甲是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为大陆架;乙是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为大陆坡;丙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为海沟;丁是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 方,为大洋中脊,A 正确。
答案:A
7. 下列关于海底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陆架是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500米以内
B. 大陆坡是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急剧增至数千米
C. 海沟是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地震活动比较 强烈
D. 大洋中脊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超过1 万米
B
7
2
3
4
5
6
8
9
10
11
12
13
1
14
15
16
17
[2024 江苏淮安期中改编] 读地形简图,回答8 ~ 10题。
8. 图中表示高原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A
8
2
3
4
5
6
7
9
10
11
12
13
1
14
15
16
17
9. 图中表示盆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C
9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
14
15
16
17
10. 我们学了陆地的五种基本地形类型,除了图中的四种,还有一种是( )
A. 丘陵 B. 山地
C. 平原 D. 大陆架
C
10
2
3
4
5
6
7
8
9
11
12
13
1
14
15
16
17
读图,回答11 ~ 12 题。
11. 图中所示地形为( )
A . 高原 B. 山地
C . 丘陵 D.平原
D
11
2
3
4
5
6
7
8
9
10
12
13
1
14
15
16
17
12. 下列关于该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海拔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
B. 海拔在500米以上,地面平坦
C. 海拔不固定,地形中部低,四周高
D. 海拔在500米以下,坡度和缓
A
1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3
1
14
15
16
17
海面
①
②
③
④
⑤
1.写出①-⑤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④_____、⑤________。
2.坡度和缓,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人类活动最频繁的地方____。
3.新海底诞生,火山活动最强烈的地方是_________。
4.海底地形中,坡度最陡,水深急剧增加的地方是________。
5.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是________。
6.海洋底部面积最大的地方是________。
7.世界最深的海沟是________________。
大陆架
大洋中脊
大陆坡
海沟
洋盆
大陆坡
大洋中脊
大陆架
海沟
洋盆
马里亚纳海沟
课堂总结
2. 海底地形: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