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从吃与不吃说起 同步练习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湘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从吃与不吃说起 同步练习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湘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8-13 16:4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从吃与不吃说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在“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________,次级消费者是________,鹰属于________级消费者。
2. 如果某草原上的狼被大量捕杀,兔子的数量会________,草的数量会________,最终可能导致________。
3.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特点是________传递、________消耗。
4. 一种生物的灭绝,可能会影响________种生物的生存,这是因为它们在________中相互关联。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 )5. 下列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A. 草←兔←狼 B. 草→兔→狼 C. 狼→兔→草 D. 狼←兔←草
( )6. 在“水稻→蝗虫→青蛙→蛇”这条链中,若青蛙数量骤减,短期内蛇的数量会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先增后减
( )7. 下列现象属于人类保护行为带来正面效应的是
A. 过度捕捞大黄鱼 B. 建立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
C. 滥伐森林 D. 引入外来物种水葫芦
( )8. 下列哪一项最能体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A. 狼群猎杀病弱鹿 B. 人类投放饲料喂鹿
C. 人工捕杀全部蛇 D. 给草原施肥
( )9. 如果某湖泊中的浮游植物大量死亡,首先受影响的生物是
A. 浮游动物 B. 肉食鱼 C. 水鸟 D. 人
三、判断改错题(每题2分,共8分)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在横线上改正。
10. 食物链越长,能量损失越少。________
11. 顶级消费者体内积累的有害物质通常最少。________
12. 只要大量繁殖草食动物,就能增加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________
13. 外来物种一旦入侵成功,就可能打破原有食物网。________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18分)
探究一 “谁吃谁”卡片游戏(10分)
材料:草原生物卡片(草、蝗虫、麻雀、蛇、鹰)若干张。
14. 请用给出的卡片构建一条包含五个环节的食物链,并写出链中能量的流动方向。(3分)
15. 若蛇因疾病大量死亡,预测鹰的种群数量变化并说明理由。(3分)
16. 在“草→蝗虫→麻雀→鹰”链中,如果人为增加蝗虫数量,短期内草和麻雀的数量将如何变化?(2分)
17. 为保护草原生态平衡,提出两条合理建议。(2分)
探究二 “外来小龙虾的启示”(8分)
背景:某山区溪流原本生活着本地鱼和虾。近年来,外来小龙虾大量繁殖,抢占地盘,捕食本地幼鱼。
18. 外来小龙虾在此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________(填“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1分)
19. 写出一条包含小龙虾的简单食物链。(2分)
20. 推测本地鱼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2分)
21. 如果要恢复溪流生态平衡,应采取哪些措施?写出两条。(3分)
五、综合应用题(共14分)
情景:学校食堂午餐后常剩余大量米饭和蔬菜。校科技小组计划将这些厨余垃圾转化为“黑水虻”幼虫饲料,再用幼虫喂养校园鸡舍的鸡,形成校内小循环。
22. 写出该循环中的食物链。(2分)
23. 利用黑水虻处理厨余垃圾的优点是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2分)
24. 如果全校每日产生100 kg厨余垃圾,理论上可饲养多少只鸡?(已知每10 kg垃圾可产1 kg幼虫,每只鸡日食0.05 kg幼虫)(列式计算,4分)
25. 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写出一条并给出解决办法。(2分)
26. 为鼓励同学参与,请设计一句宣传口号。(2分)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草 蛇 三(或顶)
2. 增加 减少 草原退化(或生态失衡)
3. 逐级 逐级
4. 多 食物网
二、选择题
5. B 6. B 7. B 8. A 9. A
三、判断改错题
10. × 改正:食物链越长,能量损失越多。
11. × 改正:顶级消费者体内积累的有害物质通常最多。
12. × 改正:单一大量繁殖草食动物会破坏草原生态平衡。
13. √
四、实验与探究题
14. 草→蝗虫→麻雀→蛇→鹰;能量流动方向:草→蝗虫→麻雀→蛇→鹰。
15. 鹰的数量先减少后趋于稳定;蛇大量死亡导致鹰食物短缺,随后鹰可能转向其他猎物或迁移。
16. 草减少,麻雀增加。
17. ①控制放牧数量;②建立天敌保护区。
18. 消费者
19. 水草→小鱼→小龙虾(或藻类→浮游动物→小龙虾)
20. 本地鱼数量下降;小龙虾捕食幼鱼并竞争食物和空间。
21. ①人工捕捞小龙虾;②投放本地鱼幼苗并建立隔离带。
五、综合应用题
22. 厨余垃圾→黑水虻→鸡
23. 减少垃圾量,避免环境污染(或变废为宝、节省饲料等)
24. 100 kg ÷ 10 kg/kg = 10 kg幼虫;10 kg ÷ 0.05 kg/只 = 200只。
25. 困难:气味扩散;解决办法:加盖密封处理箱并定期清运。
26. 厨余不浪费,绿色校园共创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