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测量肺活量》练习(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步行上山时,两个人的呼吸次数都明显增加,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经常锻炼身体可以提高我们的肺活量
B.运动时人体需要更多的氧气
C.呼吸次数多,说明肺活量大
2.下列活动能增大肺活量的是( )。
A.静静地思考 B.和同学交谈 C.经常跳绳
3.医生测量科科肺活量的时候,要求科科深吸一口气,此时空气里的氧气将在( )部进入血液。
A.胃 B.肺 C.气管
4.吸烟对人体危害很大,特别是对( )的危害最大。
A.胃 B.肠 C.肺
5.下列不属于主要的呼吸器官的是( )。
A.鼻 B.咽 C.口腔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吸一呼是两次呼吸 B.吸烟会危害肺的健康 C.擤鼻涕要用力
二、填空题
7.肺活量的大小对身体的影响。肺活量大的人,身体供氧能力 。如果一个人的肺活量较小,就说明他的摄氧能力和排出废气的能力较差,那么一旦身体需要大量耗氧时,就会出现供氧不足、头痛、头晕、胸闷等症状。
8.深吸一口气,吹响一个哨子。 大的人,吹响哨子的时间会比较长一些。
9.比较人体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会发现呼出的气体中 和水蒸气增多了, 减少了。
三、判断题
10.深呼吸时,胸腔会扩大。( )
11.咽不是呼吸器官,而是消化器官。( )
12.氧气可以帮助呼吸,因此多吸氧对所有人都有好处。( )
13.通常肺活量小的人在运动的过程中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会越少。( )
14.《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关数据四年级男生肺活量在1100毫升-2600毫升。( )
四、排序题
15.科科在测肺活量,请按照正确的实验步骤在括号内排序。
( )深吸一口气,然后将气体从通气管呼入测量袋。
( )读取鼓起的测量袋上的最大数值。
( )展开测量袋,放置好通气管。
( )肺部气体全部呼出后,收紧通气管,将测量袋往里卷,直至卷不进去为止。
四、简答题
16.请你说一说为什么参加体育运动可以提高肺活量?今后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六、综合题
17.呼吸与健康在学校举行的运动会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科科同学参加了200米跑步比赛。
(1)在比赛前,他特意换上了钉鞋,这是因为 。
(2)比赛前,为了防止跑步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等情况,他会吃 来补充能量。
A.鸡腿 B.糖块 C.酱牛肉
(3)比赛开始了,裁判员的枪响时,枪声由于周围的空气 传到科科同学的耳朵。
(4)跑步过程中呼吸需要大量 。
(5)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 。
(6)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学也参加了比赛,奋力冲过终点后,学学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会比科科同学 ,他心跳速度会比科科同学 。
针对学学呼吸与心跳的情况,你的建议是: 。
18.不经常运动的科科也参加了百米赛跑,比赛结束后,龙龙经过几分钟的调整,呼吸很快恢复到正常,而科科恢复却很慢,大家猜测这与肺活量有关,因此龙龙和科科用简易肺活量袋测量了肺活量。龙龙测得肺活量是2500毫升,科科测得肺活量为4000毫升。
(1)体育老师判断科科的肺活量数据不准确,老师判断的依据是 。
A.女生的肺活量绝对不可能大于男生
B.科科和龙龙都是四年级学生,肺活量应该相同
C.国家标准里,四年级女生的肺活量为900~2000毫升,科科平时不爱运动,推测肺活量达不到4000毫升
(2)科科的肺活量测量不准确,你觉得最有可能是 。
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 C
解析:呼吸次数多是因为运动时身体需氧量增加,通过加快呼吸频率来满足需求,这与肺活量大小无关。肺活量大指的是一次呼吸能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量多,而非呼吸次数多。
2. C
解析:跳绳属于有氧运动,能增强呼吸肌的力量,扩大胸腔活动范围,从而增大肺活量;静静地思考和交谈对肺活量的影响很小。
3. B
解析: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吸入的氧气在肺部通过肺泡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则通过肺泡排出体外。胃是消化器官,气管是气体通道,不进行气体交换。
4. C
解析:吸烟时产生的有害物质会直接进入肺部,损伤肺组织,引发肺炎、肺癌等疾病,对肺的危害最大;对胃、肠也有一定影响,但不是最主要的。
5. C
解析: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口腔是消化器官,主要用于进食和辅助发音,虽然在特殊情况下可辅助呼吸,但不属于主要呼吸器官。
6. B
解析:一吸一呼是一次完整的呼吸;吸烟会损伤肺部细胞,危害肺的健康;擤鼻涕用力过猛可能损伤鼻腔黏膜或引起中耳炎,应轻柔操作。
二、填空题
7. 强
解析:肺活量大的人,一次呼吸能吸入更多氧气,身体供氧能力更强,能更好地满足身体在运动、劳动等情况下的耗氧需求。
8.肺活量
解析:肺活量是一次尽力吸气后呼出的最大气体量,肺活量大的人,储存的气体更多,吹响哨子的时间会更长。
9. 二氧化碳;氧气
解析:人体呼吸时,消耗吸入气体中的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因此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增多,氧气减少。
三、判断题
10.T
解析:深呼吸时,膈肌和肋间肌收缩,胸腔容积扩大,从而吸入更多空气。
11. F
解析: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既属于呼吸器官,气体通过咽进入气管,也属于消化器官,食物通过咽进入食道。
12. F
解析:正常情况下,空气中的氧气已能满足人体需求。对于健康人来说,过多吸氧可能导致氧中毒,危害健康;只有缺氧的病人才需要额外吸氧。
13. F
解析:肺活量小的人,一次呼吸提供的氧气少,运动时为了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会更多,通过增加呼吸频率弥补气体量的不足。
14. T
解析: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四年级男生的肺活量标准为1100毫升-2600毫升,该说法符合标准。
四、排序题
15.2;4;1;3
解析:测量肺活量的正确步骤为:先展开测量袋并放好通气管(1)→深吸气后呼入测量袋(2)→完全呼出后收紧通气管并卷测量袋(3)→读取最大数值(4)。
五、简答题
16.体育运动时,身体对氧气的需求大幅增加,会促使呼吸肌更有力地收缩和舒张,使胸腔的扩张和收缩幅度增大。长期坚持运动能增强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扩大肺部的弹性,让每次呼吸能吸入和呼出更多气体,从而逐渐提高肺活量。今后的做法:坚持规律的有氧运动,如每天跑步20分钟、每周游泳1-2次、跳绳或骑自行车等;进行深呼吸练习,如每天早晚各做10次“吸气4秒、屏息2秒、呼气6秒”的腹式呼吸;避免吸烟和长时间处于空气污染环境,保护肺部健康;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避免过度劳累。
解析:肺活量的大小与呼吸肌的力量、胸腔容积密切相关。运动时的高频次、高强度呼吸会“锻炼”呼吸肌,使其更发达;同时,肺部在反复扩张中弹性增强,能容纳更多气体,最终实现肺活量的提高。实践建议的依据:规律运动是提升肺活量的核心,选择有氧运动是因为其能持续刺激呼吸功能;深呼吸练习可针对性增强呼吸肌力量;保护肺部环境能避免损伤已提升的呼吸功能;循序渐进则能防止运动损伤,确保锻炼效果可持续。
六、综合题
17.(1) 钉鞋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更大
解析:钉鞋底部的钉子能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防止跑步时打滑,提高蹬地效率。
(2) B
解析:糖块富含糖类,能快速补充能量,避免低血糖;鸡腿和酱牛肉富含蛋白质,供能速度较慢。
(3) 振动
解析: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枪声通过空气振动传播到耳朵。
(4) 氧气
解析:跑步时身体耗氧量大幅增加,需要大量氧气参与能量释放。
(5) 肺
解析:肺是呼吸系统中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6) 多;快;坚持每天参加适量的体育锻炼,增强心肺功能
解析:不经常锻炼的人,心肺功能较弱,运动后呼吸和心跳恢复较慢;通过持续锻炼可改善心肺功能。
18. (1)C
解析:国家标准中四年级女生肺活量为900~2000毫升,科科不常运动,肺活量不可能达到4000毫升,数据不合理。
(2)科科可能吹了好几口气
解析:若科科吹了好几口气,会导致测量的气体量远大于实际肺活量,与数据偏高的情况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