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2.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第1课时课件(共15张PPT)+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2.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第1课时课件(共15张PPT)+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8-15 22:53:38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第2章 细胞
第1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第1课时 练习使用显微镜
情境导入
除病毒外的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绝大多数细胞微小,肉眼观察不到,如果想认识细胞的结构,必须先学会使用显微镜。
新冠病毒
细胞
(一)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课堂探究
草履虫
水杉
千差万别的生物为什么会表现出相似的生命活动特征?
单细胞生物
多细胞生物
(二)双目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
目镜(放大物像)
聚光镜(聚集光线)
压片夹(固定玻片)
转换器(转换物镜)
物镜(放大物像)
光圈(调节进光量)
载物台(放置标本)
粗准焦螺旋(粗略调节)
细准焦螺旋(精细调节)
光源
开关及亮度调节旋钮
横向及纵向手轮
(调节标本位置)
1、调试显微镜
移动显微镜至距实验台边缘15 cm
左右,确认显微镜是目镜和物镜
安装完成;打开电源开关。
活动:练习使用双目显微镜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
准聚光镜。双眼注释目镜,
调节光圈大小,调节亮度调
节旋钮,感受视野亮度的变化。
(1)打开电源
(2)对光
将写有“上”字的标本放在载物台上,旋开压片夹将其固定。调节横向及纵向手轮,使“上”字对准聚光镜中央。
2.放置玻片标本
从侧面注视物镜,双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上升至最高处。双眼注视目镜 ,双手缓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下降,直至视野中看到物像。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3.观察
4.收放
观察完毕,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载物台至最低处,然后取下玻片标本,关闭电源,罩上镜罩,将显微镜放回原处 。
交流讨论以下问题:
1.为什么上升载物台时,眼睛要侧面注视物镜?
2.显微镜视野中的“上”有什么不同?其物像比实际大小放大了多少倍?
防止物镜压碎标本,损伤物镜。
使用显微镜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目镜
物镜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2.从目镜看到的物像是倒像,即上下倒,左右也倒,如:若将载玻片上写一个“b”,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应是“q”。如果物象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要将其移动到视野中央,就向哪个方向移动。
3.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上升时,两眼要从侧面注视物镜,不能让物镜镜头碰到玻片标本。
5.使用目镜和物镜观察的原则,先低后高。
4.目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目镜镜头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镜头越短,放大倍数越小。
一、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二、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方法步骤:调试显微镜--放置玻片标本--观察--收放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的成积。
3.显微镜内看到物象是倒像,上下、左右都颠倒,物像偏向视野的哪个方向,要将其移动到视野中央,就将物象向哪个方向移动。
课堂小节
课堂练习
1.下列是小明同学在使用双目显微镜的相关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对光调光的目的是调节物镜的距离
B.载物台上升时,眼睛要注视目镜
C.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D.调节反光镜,能够调节视野亮度
2.在下列四组显微镜镜头组合中,放大倍数最大的一组是( )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5×,物镜40×
C.目镜10×,物镜10× D.目镜10×,物镜40×
C
D
3.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  ) A.缩小的倒像 B.放大的倒像 C.缩小的正像 D.放大的正像
B
4.实验课.上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后,
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和视野亮度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A.细胞数目增多,视野变亮
B.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暗
C.细胞数目增多,视野变暗
D.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亮
B
5.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
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装片( )
A.向左上方移动 B.向左下方移动
C.向右上方移动 D.向右下方移动
6. 下列是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的部分操作,错误的是(  )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乘积
B.从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需要将观察物像调至视野中央
C.在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要从一侧注视其下降位置
D.欲将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D
C第2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
第2章 细胞
第1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第1课时 练习使用显微镜
【学习目标】
1.认识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功能。
2. 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学会规范的操作方法。
【自主学习】
快速阅读教材27-31页,自主完成以下问题:
1. 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 显微镜的结构 (在横线上填写显微镜的结构 )
3.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打开电源开关
①移动显微镜至距试验台边缘 cm左右,确认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安装完成;打开显微镜的电源开关。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 。双眼注视 ,调节 大小,调节亮度调节旋钮,感受视野亮度的变化。
(2)放置玻片标本
将写有“上”字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旋开压片夹将其固定。调节 使“上”
字正对准 。
(3) 观察
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 使载物台上升至最高处。双目注视目镜,双手转动
使载物台下降,直至视野中看到物像;调节 ,使物像清晰。
(4)收放
观察完毕,先转动 下降载物台至最低,然后取下玻片标本,关闭电源,罩上镜罩,将显微镜放回原处。
【基础评价】
1.某同学用“目镜10×、物镜10×”的镜头组合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物像的放大倍数是(  )
A.10倍 B.20倍 C.100倍 D.1010倍
2.某同学在观察洋葱临时装片时,发现显微镜的视野较暗,他应选择下列哪种措施来调节光线(  )
A.小光圈 B.粗准焦螺旋
C.大光圈 D.细准焦螺旋
3.小青用显微镜观察自制的临时装片时,看到视野中有一个大气泡(如图),她移动装片,将气泡从视野的右上方移出。你判断她移动装片的方向是( )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4.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都不能把视野中的污点移走。可判断污点所处的位置是(  )
A.目镜 B.物镜 C.反光镜 D.玻片标本
5. 用显微镜观察数字“69”,看到的物象是( )
A.69 B.96
6. 如图为双目显微镜。该显微镜的镜筒不能移动,可以通过旋转准焦螺旋上升或下降载物台,来调节玻片与物镜之间的距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大倍数是①和②放大倍数的乘积
B.上升载物台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
C.观察时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上升
D.在原反光镜的位置换装上照明灯就可不用对光
7. 实验课.上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后,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和视野亮度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A.细胞数目增多,视野变亮 B.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暗
C.细胞数目增多,视野变暗 D.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亮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第1课时 练习使用显微镜
自主学习
1.细胞
2. 目镜 粗准焦螺旋 光源
3.(1)15 聚光镜 目镜 光圈
(2) 横向及纵向手轮 聚光镜中央
(3)粗准焦螺旋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4)粗准焦螺旋
基础评价
1.C 2.C 3. D 4.B 5.A 6.D 7.B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