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3.4.5蒸腾作用课件(共20张PPT)+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3.4.5蒸腾作用课件(共20张PPT)+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8-16 07:06:21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要消耗200kg以上的水,大致情况如下:
一株玉米只有1%—5%的水分保留植物体内被利用,其余部分散失到体外。
情景导入
演示
植物的蒸腾失水
方法步骤:
从一株阔叶植物上,剪下大体相同的两个枝条。一个枝条上剪除全部的叶,另一个枝条上剪掉下部的叶。在两支相同的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水,将两个枝条分别插在两支试管中,管内水面上再滴上少量的植物油。然后,用透明塑料袋分别套在两个枝条上,扎紧塑料袋口,使其不漏气。将上述实验装置放在有阳光、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后,观察发生的实验现象。
课堂探究
甲 乙
1.两个试管内的水面上为什么要滴些植物油?
2.为什么要将实验装置放在温暖有阳光的地方?
3.试解释发生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
讨论
防止试管内水分的蒸发。
温暖有阳光的地方植物的蒸腾速率快,容易观察到预期效果。
水分是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水蒸气凝结成水珠。
实验现象:
甲装置试管的液面下降比乙装置试管快,且甲装置塑料袋内比乙装置塑料袋内的水珠多。
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实验结论:
蒸腾作用的部位
叶是主要蒸腾的器官,主要通过叶的气孔来完成,叶柄和嫩茎也能进行一定的蒸腾作用
气孔(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
叶脉
叶片上表皮气孔多还是下表皮气孔多呢?
选取叶片什么部位的表皮来制作叶表皮的装片?
下表皮,气孔多,气泡多
如何来统计上表皮或下表皮的气孔占气孔总数的比例?
问题1:
  探究不同生态环境中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 。
假设1:
  a. 阳地植物比阴地植物气孔数目多或少。
  b. 同一种植物,在阳地生活的植株比阴地生活的植株气孔的数目多或少。
  c. 同一植株,上部叶子比下部叶子气孔的数目多或少。
  d. 同一片叶子,上表皮比下表皮气孔的数目多或少。   
方案一
制定实验计划:
  a. 材料器具:
  烧杯,镊子,70 ℃以上的热水,蚕豆叶,玉簪叶。
  b. 方法步骤 :
  将对比叶片分别浸在盛有70 ℃以上热水的烧杯中,看叶片表面会不会产生气泡。如果有气泡,统计气泡的数目,根据不同假设,记录在表格中。
  c. 分析数据,确定假设是否成立。
问题:
  探究不同生态环境中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
假设:
  a. 阳地植物比阴地植物气孔数目多或少。
  b. 下表皮比上表皮气孔数目多或少。
材料器具: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清水,剪刀,镊子,解剖针,蚕豆叶,玉簪叶。
方案二
方法步骤:
  a. 分别取蚕豆叶和玉簪叶的上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
  b. 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在相同放大倍数下,统计视野内气孔数目,记录在表格中。
  c. 分析数据,确定假设是否成立。
俗话说:“水往低处流”,而植物体内的水分却是从低处流到高处。
蒸腾作用就像一个水泵,是水往高处流的动力来源。
叶片里的水分蒸腾出去之后,叶肉细胞就会缺水,就要不断从导管中吸水,从而促进根不断吸收水分并通过导管向上运输到叶片中,这也就
1.蒸腾作用促进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
无机盐是怎样进入植物体内的?
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里,才能被根吸收。土壤溶液里就溶解有各种无机盐,所以随着根吸收水分并在导管中向上运输的过程,无机盐也随着水分一起运输,并且最终进入到叶片。
为什么经过暴晒的物体温度会显著升高,而植物体叶面温度升高幅度较小?
在蒸腾作用过程中,1g的水化为水蒸气时,在20℃条件下吸收的能量约为2.45×103J(焦耳,能量单位)。
2.蒸腾作用可以降低叶面温度
植物蒸腾出的水分是由哪里来的?
土壤中的水分
根 毛
根茎叶的导管
叶肉细胞
气 孔
大 气
蒸腾作用的过程
概念:
器官:
影响因素
意义
生产应用:
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体外的过程。
叶片
气孔
环境因素: 阳光、温度、空气湿度
自身因素:叶片的大小和多少、气孔的多少
1、降低植物叶面温度,防止叶肉细胞被灼伤;
2、促进水的吸收,水和无机盐运输;
3、增大空气湿度,调节局部气候,促进水循环。
移栽:减弱蒸腾作用
1、移栽后剪去部分枝叶并遮阳
2、阴天或傍晚移栽
结构:
课堂小结
2. 蒸腾作用发生的部位是( )
A.根、茎、叶 B.叶、叶柄和幼嫩的茎
C.所有器官 D.花、果实、种子
B
1.园林工人移栽树木时,常常去掉部分枝叶,并用塑料膜包裹
切口,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植物体的( )
A.吸收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
C
课堂练习
3. 夏天,人在树荫下要比在房屋的阴影下感到更凉爽,原因是( )
A.植物能够吸收土坡中的水分 B.光合作用释放了氧气
C.蒸腾作用带走了大量的热 D.树木遮挡了阳光
C
4.如图图示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装置,有关该
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叶片面积的大小密切相关
B.三个塑料袋内壁的水珠由多到少依次是C>B>A
C.蒸腾作用越强,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速度越快
D.将装置置于湿度小的环境中,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A
5.图一表示植物某生理过程;图二为探究蒸腾作用的实践活动。
请据图回答。
(1)图一所示,植物从土壤中获取的①是______,这些物质通过
茎的____ _ 向上运输。
(2)图二中油滴的作用是_______ ,A、B液面下降较快的
是_____,说明_____ 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水分
导管
防止水分蒸发
A
叶片第4节 蒸腾作用
【学习目标】
1.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解释植物体内水分散失的主要原因;
2.举例说出气孔数目和分布与植物蒸腾作用的关系;
3.说明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的意义。
【自主学习】
快速阅读教材101-103页,自主完成以下问题:
1.植物体的水主要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体外
(1)概念:在温暖、有阳光照射的条件下,植物体内的水分以 形式散失到 ,这种生理过程叫蒸腾作用。
(2)部位:植物体的水分蒸腾主要是通过叶片的 来完成,叶柄和 也能进行一定的蒸腾作用。
2.蒸腾作用促进了植物体对水的吸收和运输
蒸腾作用促进植物对水的 和运输,与此同时,也将溶解于水中的 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3.蒸腾作用可以降低叶面温度
蒸腾作用可以降低 叶面温度,防止 被阳光灼伤。
【基础评价】
1. 热带雨林降水丰富,与其关系最密切的生理作用是(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生长作用
2.植物体吸收的水,绝大部分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下列不属于蒸腾作用意义的一项是(  )
A.增加大气中氧气的含量
B.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C.可以降低叶片表面温度
D.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3. 某市经开区国家安全主题公园移栽了一批树木,移栽时剪去部分枝叶的目的是(  )
A.降低蒸腾作用 B.提高光合作用
C.抑制呼吸作用 D.促进吸收作用
4.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受气孔开闭影响的有(   )
①蒸腾作用 ②光合作用 ③呼吸作用 ④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⑤无机盐的吸收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5. 下列有关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蒸腾作用只在白天进行
B.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C.阴雨天移栽植物,可以提高成活率
D.蒸腾作用可以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
6.某同学尝试测定不同因素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他选取了三组大小相近、带相同数量叶片的枝条,具体实验方法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组与乙组进行实验时的变量为叶片的有无
B.可将丙组内的清水换成无土栽培完全营养液
C.利用乙组和丙组实验可分析温度对蒸腾作用的影响
D.液面上是否滴加植物油对实验结果不会产生影响
第5节 蒸腾作用
自主学习
1.(1)水蒸气 体外
(2)气孔 嫩茎
2.吸收 无机盐 (3)叶肉细胞
基础评价
1.C 2.A 3.A 4.C 5.A 6.A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