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某校开展“袖珍国家”主题研学活动。如图为小明同学整理的袖珍国家地理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安道尔到马塞卢的直线距离大约是( )
A.6500km B.7500km C.8500km D.9500km
2.与安道尔相比,莱索托( )
A.1月更干燥 B.7月气温较低
C.距赤道更远 D.国土面积较小
美国是北美洲第二大的国家,该国本土冬季易遭受寒潮侵袭。图示意北美洲部分地区,图中M河是美国最大的河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M河( )
A.直接注入太平洋 B.流经地区地势起伏大
C.下游地区多洪涝灾害 D.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4.美国本土冬季易遭受寒潮侵袭,其重要原因是( )
A.地形南北纵列,中部平原贯通 B.位于中高纬度,受极地东风影响
C.西部山地阻挡了暖湿气流进入 D.纬度较高,距北冰洋寒潮源地较近
5.关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②气候单一,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③气候温和湿润,乳畜业发达④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硅谷”闻名世界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大的乳制品出口国,约42%的土地用于放牧、草料种植或休整备耕,牧场规模化明显。新西兰95%的乳制品均出口,以奶粉、黄油为主,液态奶和奶酪出口少。下图示意新西兰草场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新西兰发展畜牧业规模化经营的优势是( )
A.水热资源充足 B.市场需求量大 C.草场面积广 D.劳动力丰富
7.新西兰出口的乳制品中奶粉多、液态奶少的原因是( )
A.奶粉储运更便利 B.市场对奶粉需求大
C.液态奶工艺复杂 D.液态奶制作成本高
8.新西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是( )
A.扩大草场面积,增加规模 B.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产品品质
C.增加牲畜数量,提高产品产量 D.加强宣传,开拓国内市场
下图为我国M、N两种气候的分布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M、N分别为( )
A.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C.高原山地气候、热带季风季候 D.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10.影响M、N两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纬度、地形 B.地形、海陆位置 C.纬度、冬季风 D.洋流、海陆位置
11.下列关于M、N两种气候区的农业生产的描述,正确的是( )
A.M、N气候区均以种植业为主 B.M气候区以畜牧业为主,N气候区以种植业为主
C.M、N气候区均以畜牧业为主 D.M气候区以种植业为主,N气候区以畜牧业为主
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石油资源储量丰富,是中国海外石油进口的主要源地。2010—2015年,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两国对中国的石油进口保障度分别为3.39%、9.19%。下图为亚洲部分国家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进口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石油资源对我国能源安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
A.彻底解决中国能源短缺问题 B.降低对单一能源进口通道的依赖
C.减少国内石油勘探开发压力 D.缩短石油运输距离,降低运输成本
13.为提高俄罗斯对中国石油进口的保障度,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
A.扩大中俄边境油气田开发规模 B.开辟北极航道运输石油
C.降低俄罗斯石油出口关税税率 D.提升俄罗斯石油开采技术
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自然生态服务功能、环境质量安全、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实行严格保护的空间边界和管理限值,以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下图为江苏省生态保护红线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江苏省生态保护红线区( )
A.空间分布较均匀 B.海洋分布范围广
C.陆地面积大于海洋 D.主要沿河、湖分布
15.江苏省划分生态保护红线区的意义表现在( )
A.促使生态面积速增 B.增加海岸线的长度
C.促进生态系统稳定 D.杜绝生态污染排放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阿拉伯(图)位于阿拉伯半岛上,石油是其主导产业,石油产业收入约占财政总收入的75%。2016年沙特阿拉伯发布“沙特2030愿景”,推动国家能源战略转型,在维持石油生产总体稳定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石油与其他能源、石油工业与经济社会问题间的平衡关系,提升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
(1)简述沙特阿拉伯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2)分析沙特阿拉伯重视提升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在发电总量中的占比的原因。
(3)分析沙特阿拉伯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优势条件。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巴多斯是东加勒比海的珊瑚石灰岩海岛国家(如下图),生物物种稳定。受热带风暴影响,原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蓑鲉(有毒,以甲壳动物为食)被带入加勒比海,并大肆繁衍,威胁当地生态环境安全和旅游业发展。
(1)分析蓑鲉在加勒比海地区迅速繁殖的自然原因。
(2)说明蓑鲉入侵对巴巴多斯经济、生态环境安全的主要危害。
(3)为应对蓑鲉入侵,请为巴巴多斯提出两项合理的治理措施。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澜沧江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流出国境后称为湄公河,该河流不同河段呈现出不同的地貌景观。下图示意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及地貌景观。
(1)从地形角度,说明澜沧江上游河段地貌特点及成因。
(2)分析湄公河下游冲积平原成为东南亚重要农业区的有利自然条件。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我国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坚持质量兴农,优先把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的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下图示意我国高标准农田分布。
指出我国高标准农田分布最少的区域。有人建议,在西南地区扩大高标准农田规模以提升粮食产量,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C A A C A B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A B C
16.(1)地形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中西部以高原为主,东部波斯湾沿海有地势低平的平原。气候特征: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炎热,昼夜温差较大;降水稀少;日照充足,晴天多;常受沙尘暴影响。
(2)能源结构单一,过度依赖石油,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可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石油为不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利用;发展可再生能源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压力,符合国际环保趋势;推动能源产业多元化发展,带动相关产业进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3)纬度低,气候干旱,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土地面积广阔,为建设大型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提供充足空间;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推行相关战略和倡议,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石油产业积累了雄厚资金,为可再生能源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17.(1)加勒比海海域温暖的海水和珊瑚礁生态系统与蓑鲉原生海域环境相似,适宜蓑鲉大量繁殖;地处热带地区,受热带风暴影响大,强风暴可能将大量蓑鲉带入加勒比海;珊瑚礁生态系统脆弱,本地缺乏蓑鲉的天敌。
(2)大量捕食甲壳动物,导致珊瑚礁食物链断裂,生物多样性下降;蓑鲉有毒,威胁潜水游客安全,降低旅游业收入;珊瑚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减弱,加剧海岛环境脆弱性。
(3)鼓励渔民进行针对性捕捞蓑鲉,以减少种群数量,人工增殖放流本地甲壳动物,重建珊瑚礁生态平衡;建立入侵物种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公众宣传,避免人为扩散蓑鲉;与国际组织合作,共享防控技术。
18.(1)地貌特点:以“V”形峡谷、高山峡谷为主,河道狭窄,落差大。
成因: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抬升强烈,地势高差大;河流流速快,以下切侵蚀为主,形成高山峡谷。
(2)冲积平原地势低平,便于机械化耕作和农田水利建设;河流挟带泥沙沉积,形成深厚且肥沃的冲积土壤,利于农作物生长;临近河流,灌溉便利;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降水丰富(雨热同期);属于热带气候区,热量充足,作物生长期长,可一年三熟。
19.最少区域:青藏区。
赞同。理由:西南区人口密集,粮食需求量大,扩大高标准农田规模,可提高粮食自给率;河谷地区水热条件优越(如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河谷),适合水稻、玉米等作物生长;建设高标准农田,可缓解坡耕地水土流失问题,提高土地利用率。
或反对。理由:西南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如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地势起伏大,平整土地成本高;喀斯特地貌广布(如云南、贵州),地表水易渗漏,水利设施维护难度大;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可能会破坏山区生态环境,引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