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
双台子区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5.“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
班级
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材料中的“大会”是()
八年级历史试卷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三大
姓名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大
(考试时间:70分钟试卷满分:70分)
6.1961年初,中共中央开始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旨在()
考场
A.推动国民经济的调整
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B.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平反“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
考号
装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下列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
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D.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
1.文艺创作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下列歌词最能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是()
7.“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
A.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此中共中央决定()
B.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
A.引导人民参加生产合作社
B.公私合营实行赎买政策
C.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C.展开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D.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8.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2.“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
A.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订
人,巩固了人民政权,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这反映了土地改革的()
B.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
A.意义
B.过程
C.背景
D.性质
C.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3.分析下表,为解决表中所体现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了()
D.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在视察过程中,他发表一系列谈话
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
9.下面是某历史老师在复习课上留下的板书,据此判断,这节课复习的专题可能是()
中国
印度
美国
“三个代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项目
(1952年产量)
(1950年产量)
(1950年产量)
邓小平理论
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规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中哄针五大
中哄针六女
中共十八大
中哄针九大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线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第一个五年计划
C.新时期民主和法制建设成就
D.西部大开发
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4.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两会”指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0.新发展理念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下列选项体现“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会议。这段文字反映我国的()
A.推广光伏发电技术,减少煤炭消耗,改善生态环境
A.科技文化成就
B.民主政治建设
B.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扩大对外开放
C.日常生活变化
D.生态文明建设
C.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
D.建设雄安新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八年级(下)历史试卷第1页(共8页)
八年级(下)历史试卷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