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教材pp.16~20
1.会认“豌、僵”等8个生字,会写“豌、按”等15个字。
2.感受最后一粒豌豆在长叶、爬藤、开花的过程中给生病的小女孩带来的无限生机。
3.理解文章内容,准确把握五粒豌豆的语言及内心活动。
4.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童话的魅力,感悟爱是伟大的,生活中不能没有爱的道理。
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学会梳理问题,解决问题。
阅读时能积极思考,针对课文局部和整体提出自己的问题,能够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豌豆头饰。
【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安徒生的资料。
【教学方法】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将情感教学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感情地朗读,读中悟情,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积极、主动地完成本课的学习。
【学习方法】
自学掌握生字词,初步把握课文,划分段落;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表演,准确把握每粒豌豆的语言及内心活动;小组交流讨论,解决问题。
2课时
第一课时
情景导入
1.出示谜语,学生猜谜底。
两头尖尖,肚儿圆圆,脾气不小,内藏元宝。
(谜底:豌豆。)
2.师: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就猜出来了,谜底正是豌豆,那你们看一看这是什么?(出示豌豆荚图)图中的豌豆荚是一种攀缘植物的果实,为绿色,它的内侧有2~10粒圆圆的种子,叫豌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与这种植物有关,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吧!(板书: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初读课文
一、了解作家作品
(出示安徒生画像)同学们,你们知道安徒生吗?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他?(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自由回答)
二、初读文章,认识生字词
1.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想,联系上下文读懂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2.检查自学效果。
出示生字词。
(1)学生读生字,并交流是怎样识记生字的。
(2)指生读生字词,及时正音。
3.齐读生字及带生字的词语。
4.全班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5.指生分段读课文,指导读好课文内容,指导读好长句。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问题: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五粒豌豆的理想分别是什么?
(3)如何划分文章层次?每部分的大意是什么?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后回答前两个问题。
3.学生交流讨论第三个问题,选派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指导订正后出示答案。
第一部分(1~12):豆荚成熟后,五粒豌豆被当作子弹射出前,各自憧憬未来。
第二部分(13~21):写最后一粒豌豆和小女孩的故事。
第三部分(22~24):写五粒豌豆不同的结局,小女孩重新变得健康和快乐。
4.学生交流后,归纳出五粒豌豆的理想和结局。
第一粒豌豆:飞到广阔的世界里去→被鸽子吃掉。
第二粒豌豆:直接飞进太阳里去→掉进脏水沟。
第三、四粒豌豆:到了哪儿,就在哪儿住下来→被鸽子吃掉。
最后一粒豌豆:该怎么样就怎么样→生根发芽开花。
指导书写
重点字:
舒:左半部分第2笔是点;右半部分是“予”,不是“矛”。
曾:上宽下窄,下面是“日”,不要写成“目”。
探:右部上面不要多写点。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师:上节课我们还遗留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它们的结局差别这么大呢?所以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一起探讨吧!
探究新知
一、角色体验,品读感悟
1.创设情境,练习对话。
出示:
(1)自主练习朗读童话中各个角色的“台词”,体会这些角色的内心活动。
(2)小组分角色朗读。
2.合作表演,集体交流。
(1)教师演生病孩子的妈妈,师生合作朗读对话。
(2)推选小演员,戴上豌豆头饰,合作配音、表演。
二、精读课文,探讨解决问题
1.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并试着谈谈自己的感受。
2.学生朗读第1~12自然段,全班交流,教师指导朗读。
思考下列问题:
(1)哪个词语具体说明了豌豆们想出去?(“变得僵硬”具体说明了豌豆们想出去。)
(2)五粒豌豆即将分开时,它们的想法有什么不同?
①小组讨论。
②汇报交流。
③指生读、分角色读。
④教师指导朗读:读出前四粒豌豆骄傲的语气。
(3)这些想法表现了豌豆们怎样的性格?
第一粒和第二粒:自高自大。
第三粒和第四粒:满足现状。
最后一粒:随遇而安,喜欢过平静的生活。
3.“母亲虽然不太相信,但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好使它不至于被风吹断。”为什么母亲不相信,却还要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
因为它使女儿对生命产生了愉快、美好的想象,这是一位母亲爱女儿的体现。
4.你怎样理解“真的,它现在要开花了”这句话?此时小女孩的心情是怎样的?
(1)小组组内交流。
小豌豆的长大满足了小女孩的愿望,使她有了战胜病魔的信心。 惊喜。
(2)指导学生读出惊喜的感情。
5.其余几粒豌豆后来的结局如何?
被鸽子吃掉了;落到水沟里,涨得大大的。
三、拓展延伸,体会情感
1.师:当最后一粒豌豆开出紫色的小花时,小女孩的生命之花也随之绽放了。其余四粒豌豆虽然各有归属,却不如最后一粒豌豆那样有价值。
2.小结: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到了爱的伟大,爱的神奇,同时更感受到奉献爱是最崇高、最伟大的品质。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一份爱心,世界将充满爱与美好。
作业布置
1.相关同步练习。
2.小女孩对小豌豆很感激,假如你是小豌豆,你会对小女孩说些什么?请说一说。
课文通过描写五粒豌豆的不同愿望以及遭遇,重点介绍了最后一粒豌豆生根、发芽、开花的过程,以及它给小女孩带来的快乐和活力,表达了作者对平实、仁爱、敬重生命的生活态度的赞赏。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准确把握人物的语言及内心活动,懂得了爱是伟大的,生活中不能没有爱的道理。
分别扮演课文中的角色,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认识,也能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角色的情感。品味文章语言是本次教学的亮点,学生不仅积极性高,对语言的感受力也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