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13 17:0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莎车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
1.钍元素衰变时会放出β粒子,其中β粒子是( )
A.中子 B.质子 C.电子 D.光子
2.氢原子从某激发态跃迁到基态,则该氢原子( )
A.放出光子,能量增加 B.放出光子,能量减少
C.吸收光子,能量增加 D.吸收光子,能量减少
3.一个气泡从恒温水槽的底部缓慢上浮,将气泡内的气体视为理想气体,且气体分子个数不变,外界大气压不变。在上浮过程中气泡内气体( )
A.内能变大 B.压强变大 C.体积不变 D.从水中吸热
4.右图是用显微镜观察布朗运动时记录的图像,则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布朗运动 B.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C.悬浮微粒的大小对布朗运动无影响 D.右图为悬浮微粒在这一段时间内的运动轨迹
5.关于下列各图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实验现象说明薄板材料是非晶体
B.图乙中液体和管壁表现为不浸润
C.图丙中,T2对应曲线为同一气体温度较高时的速率分布图
D.图丁中,微粒越大,单位时间内受到液体分子撞击次数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
6.氘核可通过一系列聚变反应释放能量,总的反应效果可用表示,式中x、y的值分别为(  )
A., B., C., D.,
7.取一条较长的软绳,用手握住一端拉平后上下抖动。某时刻,绳波的图像如图所示,相距2m的a、b两个质点位于平衡位置,波速为2m/s。则(  )
A.该绳波为纵波
B.点经1s运动到点
C.手抖动变快,波长变短
D.点的速度一定为2m/s
8.如图1所示,小明用甲、乙、丙三束单色光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的阴极K,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得到了三条光电流I随电压U变化关系的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光的光子能量最大
B.用乙光照射时饱和光电流最大
C.用乙光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最大
D.分别射入同一单缝衍射装置时,乙光的中央亮条纹最宽
二、多选题
9.入射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上发生光电效应,若入射光的强度减弱而频率不变,则:(  )
A.有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
B.从光照射到金属表面上到发生光电效应的时间间隔将增加
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
D.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将减少
10.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r轴上,甲、乙两分子间作用力与距离的函数图像如图所示,现把乙分子从r3处由静止释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分子从r3到r1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
B.乙分子从r3到r1先加速后减速
C.乙分子从r3到r1的过程中,分子力对乙分子一直做正功
D.乙分子从r3到r1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11.铯137是一类致癌物,是铯133的同位素,其半衰期约为30年,发生β衰变的同时会发出γ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100个铯137原子核经过30年一定有50个发生衰变
B.铯137发生β衰变时,辐射出的电子来自原子核内
C.提高环境温度与压强,铯137的半衰期会变小
D.铯137发生β衰变的核反应方程式为
12.普通物体辐射出去的电磁波在各个波段是不同的,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这种分布与物体本身的特性及其温度有关,因而被称之为热辐射。黑体辐射实验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黑体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跟黑体温度有关,与黑体材料无关
B.当温度降低时,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辐射强度均有所增加
C.当温度升高时,辐射强度峰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D.黑体不能够完全吸收照射到它上面的所有电磁波
三、实验题
13.(1)如图1反映“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的4个步骤,将它们按操作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用符号表示);
(2)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将油酸溶于酒精,其浓度为每1000mL溶液中有0.6mL油酸。用注射器测得1mL上述溶液有75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画出油膜的形状。如图2所示,坐标纸中正方形方格的边长为1cm,试求:
①油酸膜的面积是 cm2;
②每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则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 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4.某物理实验小组为了探究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气体的体积与热力学温度的关系,选用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压强计的指针可指示出管内气柱的压强,刻度可指示出气柱的体积,整个装置安装在固定架上,实验中气柱质量不变。
(1)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在烧杯中放入冰水混合物,使其浸没气柱,压强计示数稳定后,记下冰水混合物的热力学温度T、气柱的体积V和压强;
②改变烧杯内的水温,使水浸没气柱,经过一段时间后,缓慢调节活塞位置改变气柱的体积,使压强计的示数 ,记下气柱体积和水的热力学温度;
③多次改变水温,重复步骤②;
(2)下表为某次实验记录的数据:
1 2 3 4 5 6 7
273 283 300 313 325 333 347
10.0 10.4 11.0 11.4 12.0 12.2 12.7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b)给出的坐标系中补齐数据点,并作出图线;
(4)根据作出的图线可知,一定质量的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体积V与热力学温度T成 关系。
四、解答题
15.铝的逸出功是4.2 eV,现在将波长200 nm的光照射铝的表面.求:
(1)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2)遏止电压;
(3)铝的极限频率.
16.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从A→B→C的变化过程可用如图所示的p-V图线描述,其中气体在状态A时温度为,试求:
(1)气体在状态C时的温度TC;
(2)若气体在A→B过程中吸热1000J,则在A→B过程中气体内能的改变量为多少?
17.历史上第一次利用加速器实现的核反应是用加速后动能为MeV的质子轰击静止的,生成两个动能均为MeV的。(J)
(1)写出上述核反应方程;
(2)求上述核反应的质量亏损。
18.如图所示,电阻的导体棒沿光滑导线框向右做匀速运动,线框中接有电阻,线框放在磁感应强度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线框平面,导体棒的长度,运动速度,线框的电阻不计。求:
(1)之间的电势差;
(2)安培力的功率;
(3)电阻R上消耗的功率P。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B C C C C CD AC
题号 11 12
答案 BD AC
13.(1)bcad
(2) 134
14. 线性
15.(1)2.02 eV (2)2.02 V (3)1.01×1015Hz
【详解】(1)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可得:
Ek=h-W0=3.23×10-19J=2.02 eV.
(2)由eUc=Ek,可得遏止电压.
(3)由W0=hν0得极限频率:.
16.(1);(2)
【详解】(1)气体在变化过程中,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代入数据,解得
(2)气体在变化过程中,体积增大,则气体对外做功,为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代入数据,解得
17.(1);(2)
【详解】(1)
(2)根据公式
Δmc2=E末-E初
带入数据解得
Δm=3.1×10-29 kg
18.(1);(2);(3)
【详解】(1)由右手定则可判断电流方向在棒中由,电源内部电流由低电势点流向高电势点,故a点电势高,为正,有
之间的电势差
(2)安培力为
安培力的功率
(3)电阻R上消耗的功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