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古诗歌四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4古诗歌四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13 19:5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
李白
●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培养热爱中华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目标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作者介绍
王昌龄的仕途屡经挫折,数次遭贬,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尉。李白在东南地区漫游期间,得悉王昌龄这次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和关切,当即写了此诗遥寄给他,以带去一点慰藉,分担他的愁苦。
背景链接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四句一首。它是唐代流行起来的一种诗歌体裁,为近体诗的一种形式。绝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也有六言绝句。一般一、二、四句末字押韵。
文体知识
课文原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唐·李白
听闻王昌龄被贬去龙标,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念他,于是写下这首诗寄给好友当做鼓励和慰藉。
解说标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降职
听闻听说
县名
遥想
译文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译文:柳絮已经落尽,杜鹃鸟在不停地啼叫。
译文: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流。
柳絮,柳树的种子
即布谷鸟,又称“杜鹃”
听闻、听说
王昌龄
五条溪流的合称
译文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译文: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
译文:它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的西边。
伴随
代指:王昌龄
寄托、托付
忧愁/担忧的心
课文探究
1、 作者为何要写杨花与子规?
答: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传说它是蜀国国王杜宇魂化而成,叫声凄凉哀婉。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课文探究
2、作者为何“寄愁心与明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人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了。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描写“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笔,从全诗看,有什么用意?
诗人选取这两个景物,一是取其季节的意义,表明事情发生的时令;二是取其形象意义,即二者都是有形之物,给读者以画面感;三是取其象征意义,杨花飘忽不定,行游无踪,暗喻征人前途命运未卜,子规常鸣“不如归去”,借用来关怀跋山涉水、远走他乡的友人王昌龄,希望他早日归来。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说说本诗是如何体现愁心二字的。
诗句“杨花落尽子规啼”体现“愁心”,因为杨花落尽是百花凋零的暮春景象之一,寓意“漂泊无定”;“子规”叫声凄厉,似有“不如归去”之声,营造了一种悲凉、伤感的氛围。诗句“闻道龙标过五溪”体现“愁心”,因为“闻道”,表示惊悉。“过五溪”,可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写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已显现,流露出作者对被贬友人的深切怀念。
感悟意境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明月本来是没有情感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将“愁心与明月”?有什么好处?
作者在这里将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有同情心的知心人。通过把明月人格化,让明月成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到偏远荒凉的所在,带去诗人的关心和牵挂。古诗词中经常借月表达情感,这样能表达更强烈、更深厚的情感。
感悟意境
课堂小结
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抒写真挚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君逐月到夜郎西。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
想像惊人,气概超逸,笔势灵动,充分地显示出李白的艺术个性,这也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之所以有长久的艺术魅力的真正原因。
月圆形状而得名:明月如银似银盘;月圆如盘似玉盘,月如圆镜似玉镜;圆月如轮似玉轮;月色如金似金轮;月光如冰似冰镜。
课外延伸1
月亮的别称
传说月中有兔而得名:银兔、玉兔、玄兔
传说月中有蟾而得名:在中国古代观天之时,观天上之月犹如蟾形,且蟾在古代是吉祥财富的象征,因此以金蟾、银蟾、蟾宫、冰蟾、蟾魄、蟾精等来代指月亮。
因八月月圆桂飘香而得名:八月中秋,月亮圆圆,丹桂飘香,古人把月与桂产生联想,在月圆之时,桂花如此之香,认为月亮之上,也应该有桂树。因此以桂来代指月亮,如桂月、桂轮、桂宫、丹桂、桂蟾。
古代神话嫦娥奔月故事而得名:在嫦娥奔月故事里,详细描述了嫦娥是的居住住所,因此人们借用嫦娥和其住所来代指月亮。如广寒宫、寒玉、寒月、婵娟、嫦娥、娥月、金娥、素娥等,一是以此来表达对嫦娥的怀念,二是用来形容月亮的美丽。
玄月如钩而得名:新月时,月亮弯弯似弯钩如弯弓,因此古人根据其形状给月亮取名为玉弓、银钩、玉钩。
课外延伸2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 《古朗月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 《静夜》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你还记得哪些明月的古诗句?
课外延伸3
点名诗人闻讯的时节的一句诗是: ____ 。
本诗中最脍炙人口的名句: , ___ 。
本诗中将明月人格化,托月送情,表达对友人的关切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中的 ____ , __________ 。也借助月亮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美好祝愿。
杨花落尽子规啼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李白
作业布置
1.背诵并在家默写本课古诗;
2.完成第4课的《导学全程练》;
3.预习第8课的《世说新语》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