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同步练习(5课时,含答案) 2025-2026学年数学华东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同步练习(5课时,含答案) 2025-2026学年数学华东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13 21:14:41

文档简介

第12章 全等三角形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4.边边边
@预习导航
  
1.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画三角形
步  骤:(1)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2)分别以线段的两个端点为圆心,以另两条线段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的交点即为所求作三角形的第三个顶点;
(3)分别连结第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与两弧的交点,即可得到求作的三角形.
2.判断三角形全等的简便方法
基本事实: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注  意:(1)三个角对应相等时,画出的两个三角形不是唯一的,所以不一定全等;
(2)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时,画出的两个三角形不是唯一的,所以不一定全等.
@归类探究
  
类型之一 利用“SSS”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如图,点B、E、C、F在同一直线上,AB=DE,AC=DF,BE=CF.求证:△ABC≌△DEF.
  
  
  
  类型之二 运用全等三角形说明线段(或角)相等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AC=BD,AC与BD相交于点E.求证:∠DAC=∠CBD.
  
  
  
@当堂测评
  
1.在△ABC和△DEF中,若AB=FD,BC=DE,CA=EF,则(   )
A.△ABC≌△DEF B.△ABC≌△EDF
C.△ABC≌△DFE D.△ABC≌△FDE
2.[2024·北京改编]下面是“作一个角使其等于∠AOB”的尺规作图方法.
上述方法通过判定△C'O'D'≌△COD得到∠A'O'B'=∠AOB,其中判定△C'O'D'≌△COD的依据是(   )
A.SSS B.SAS C.ASA D.AAS
3.如图,AB=AC,BE=CD,若应用“SSS”判定ABE≌△ACD,则还需添加条件:  .
@分层训练
  
1.如图,AB=A1B1,BC=B1C1,AC=A1C1,且∠A=110°,∠B=40°,则∠C1的度数为(   )
A.110° B.40° C.30° D.20°
2.[2023·福建改编]根据如图所示方式作图,一定可以推得的结论是(   )
A.∠1=∠2且CM=DM B.∠1=∠3且CM=DM
C.∠1=∠2且OD=DM D.∠2=∠3且OD=DM
3.[2024·德州]如图,点C是AB的中点,且CD=BE,请添加一个条件:  ,使得△ACD≌△CBE.
4.如图,AB=AC,点D、E分别是AB、AC上的点,AD=AE,BE与CD相交于点G.
(1)图中有多少对全等三角形?将它们写出来.
(2)请你选出一对全等三角形,说明它们全等的理由.
  
  
  
  
  
  
  
  
  
  
  
  
  
  
  
  
5.[2024·淄博]如图,已知AB=CD,点E、F在线段BD上,且AF=CE.请从①BF=DE;②∠BAF=∠DCE;③AF=CF中选择一个合适的选项作为已知条件,使得△ABF≌△CDE.
你添加的条件是:  (只填写一个序号).
添加条件后,请证明AE∥CF.
  
  
  
  
  
  
  
  
  
6.(推理能力)如图,AB=AD,BC=DC,AC与BD相交于点O.
(1)求证:BO=DO;
(2)若AC=4,BD=3,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参考答案
【归类探究】
【例1】 略
【例2】 略
【当堂测评】
1.D 2.A 3.AE=AD(或BD=CE)
【分层训练】
1.C 2.A 3.AD=CE(答案不唯一)
4.(1)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有四对,分别为
①△DBG≌△ECG;②△ADG≌△AEG;
③△ABG≌△ACG;④△ABE≌△ACD.
(2)略
5.略 6.(1)略 (2)6
。第12章 全等三角形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2.边角边
@预习导航
  
1.已知两边及其夹角画三角形
步  骤:(1)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2)以角的顶点为一个端点,在角的两边上分别截取两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3)连结这两条线段的另两个端点,即得所求作的三角形.
归  纳:比较所画的三角形,满足这些条件的两个三角形  .
2.判定三角形全等的简便方法
基本事实:两边  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  ”.
注  意:(1)使用边角边证两个三角形全等,在排列这三个条件时,要按边角边的顺序来写,应用时一定要保证相等的角必须是相等的两边的夹角,不能出现边边角的错误;
(2)学会找公共边、公共角这些重要的隐含条件.
@归类探究
  
类型之一 利用“SAS”证明角或线段相等
 如图,BD∥AC,BD=BC,点E在BC上,且BE=AC.
求证:∠D=∠ABC.
  
  
  
  
  
  类型之二 利用“SAS”解决实际问题
 某厂家生产如图1所示的折叠凳,图2是折叠凳撑开后的侧面示意图(木条等材料宽度忽略不计),其中凳腿AB和CD的长度相等,O是它们的中点.为了使折叠凳坐着舒适,该厂家将折叠凳撑开后的宽度AD设计为30cm,由以上信息能求出CB的长吗?如果能,请求出BC的长;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当堂测评
  
1.下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①和③
2.如图,点B、C、F、E在同一条直线上,∠1=∠2,BC=FE,∠1  (填“是”或“不是”)∠2的对顶角,要使△ABC≌△DEF,还需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  .
@分层训练
  
1.如图,AD=AE,∠1=∠2,BE=CD.若∠B=60°,则∠C的度数为  .
2.如图所示,已知∠α和线段a,用尺规作一个三角形,使其一个内角等于∠α,夹这个角的两边分别为2a和a(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3.[2024·乐山]如图,AB是∠CAD的平分线,AC=AD,求证:∠C=∠D.
  
  
  
  
  
4.[2024·遂宁]如图1,△ABC与△A1B1C1满足∠A=∠A1,AC=A1C1,BC=B1C1,∠C≠∠C1,我们称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为“伪全等三角形”.如图2,在△ABC中,AB=AC,点D、E在线段BC上,且BE=CD,则图中共有“伪全等三角形”(   )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5.[2024·西藏]如图,点C是线段AB的中点,AD=BE,∠A=∠B.求证:∠D=∠E.
  
  
  
  
  
6.[2024·云南]如图,在△ABC和△AED中,AB=AE,∠BAE=∠CAD,AC=AD.求证:△ABC≌△AED.
  
  
  
  
  
7.(推理能力)如图,在△ABC中,点D是BC边上的一点,AB=DB,BE平分∠ABC,交AC边于点E,连结DE.
(1)求证:△ABE≌△DBE;
(2)若∠A=100°,∠C=50°,求∠AEB的度数.
  
  
  
  
  
  
  
  
  
参考答案
【预习导航】
1.全等
2.及其夹角 SAS
【归类探究】
【例1】 略
【例2】 BC=30cm
【当堂测评】
1.D 2.不是 AC=DF
【分层训练】
1.60° 2.略 3.略 4.D 5.略 6.略
7.(1)略 (2)65°
。第12章 全等三角形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
@预习导航
  
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定  义:能够  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对应元素:把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在一起,相互重合的  叫做对应顶点,相互重合的  叫做对应边,相互重合的  叫做对应角.
表示方法:“全等”用“≌”表示,读作“  ”.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  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性  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  ,对应角  .
注  意:在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中,相等的角一定是对应角,相等的边一定是对应边.
3.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方  法:若两个三角形三条边与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归类探究
  
类型之一 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已知△ABC与△EDF全等,其中点A与点E,点B与点D,点C与点F是对应顶点,则对应边为  ,对应角为  .
【点悟】 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通过平移、旋转、翻折而使它们重合,因而它们的对应边、对应角也必定重合,所以全等的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也相等.
  类型之二 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如图,点E、F在线段BC上,△ABF与△DCE全等,点A与点D,点B与点C是对应顶点,AF、DE相交于点M,则∠DCE=(   )
A.∠B B.∠A C.∠EMF D.∠AFB
  类型之三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如图,将△ABC绕其顶点B顺时针旋转25°后得到△DBE.
(1)△ABC和△DBE有什么关系?
(2)求∠CBE的度数.
  
  
【点悟】 旋转变换是位置发生变化的全等变换,边、顶点都绕点B旋转相同的角度.
@当堂测评
  
1.已知△ABC≌△DEF,A与D,B与E分别是对应顶点,∠A=52°,∠B=67°,BC=15cm,∠F=  °,EF=  cm.
2.如图,△ACB≌△DEF,其中点A与点D,点C与点E是对应顶点,请写出对应边和对应角.
  
@分层训练
  
1.[2024·济南改编]如图所示,△AOC≌△BOD,C、D是对应顶点,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A与∠B是对应角 B.∠AOC与∠BOD是对应角
C.OC与OB是对应边 D.OC与OD是对应边
2.[2024秋·内江期中]如图所示,△ABC≌△DEF,则∠C的对应角为(   )
A.∠F B.∠ABC C.∠AEF D.∠D
3.[2024·眉山期中]如图,点C、F在BE上,且△ABC≌△DEF.若BE=8,CF=2,则BC的长为(   )
A.3 B.4 C.5 D.6
4.[2024·成都]如图,△ABC≌△CDE,若∠D=35°,∠ACB=45°,则∠DCE的度数为  .
  
5.[2023·宁波期末]如图,已知△ABD≌△CFD,AD⊥BC交BC于点D.
(1)求证:CE⊥AB;
(2)若BC=7,AD=5,求AF的长.
  
  
  
  
  
  
  
  
  
  
  
  
6.如图,△ADF≌△BCE,∠B=40°,∠F=22°,BC=2cm,CD=1cm.
(1)求∠1的度数;
(2)求AC的长.
  
  
  
  
  
  
  
  
  
7.(推理能力)[2024秋·宜宾月考]如图,已知△ABC≌△DEB,点E在AB上,AC与BD交于点F,AB=6,BC=3,∠C=55°,∠D=25°.
(1)求AE的长;
(2)求∠AED的度数.
  
  
  
  
  
参考答案
【预习导航】
1.完全重合 顶点 边 角 全等于 对应顶点
2.相等 相等
【归类探究】
【例1】 AB与ED,AC与EF,BC与DF ∠A与∠E,∠B与∠D,∠C与∠F
【例2】 A
【例3】 (1)△ABC≌△DBE (2)∠CBE=25°
【当堂测评】
1.61 15
2.对应边:AC与DE,AB与DF,CB与EF;对应角:∠A与∠D,∠C与∠DEF,∠ABC与∠F.
【分层训练】
1.C 2.A 3.C 4.100°
5.(1)略 (2)3
6.(1)62° (2)3cm
7.(1)3 (2)80°
。第12章 全等三角形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5.斜边直角边
@预习导航
  
1.已知一直角边和斜边的长,画一个直角三角形
步  骤:(1)画一条线段等于直角边;
(2)以这条线段的一个端点为顶点,画一个直角;
(3)以这条线段的另一个端点为圆心,以斜边长为半径画弧,交另一条直角边于一点,即为所求作三角形的另一个顶点;
(4)连结这个端点与顶点,即可得到求作的三角形.
归  纳:比较所画的直角三角形,所有符合条件的直角三角形都是  .
2.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定  理:  和  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记为“斜边直角边”或“HL”.
注  意: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HL中,“H”表示斜边,“L”表示直角边.特别要注意的是HL判定法仅适用于两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归类探究
  
类型之一 运用“HL”证明三角形全等
 如图,点C、E、B、F在一条直线上,AB⊥CF,DE⊥CF,垂足分别为点B、E,AC=DF,AB=DE.求证:CE=FB.
  
  
  
  
  
  
  类型之二 全等三角形判定的综合运用
 [2023春·于洪区期中]求证:一条直角边相等且另一条直角边上中线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已知:如图,在△ABC和△DEF中,∠B=∠E=90°,BC=EF,CM为△ABC的中线,FN为△DEF的中线,且CM=FN.求证:△ABC≌△DEF.
  
  
  
  
  
  
  
  
@当堂测评
  
1.下列条件中,不能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
A.一条直角边及其对角对应相等
B.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C.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
D.两个锐角对应相等
2.在Rt△ABC和Rt△A'B'C'中,∠C=∠C'=90°,那么下列各条件中,不能使Rt△ABC≌Rt△A'B'C'的是(   )
A.AB=A'B'=5,BC=B'C'=3
B.AB=B'C'=5,∠A=∠B'=40°
C.AC=A'C'=5,BC=B'C'=3
D.AC=A'C'=5,∠A=∠A'=40°
@分层训练
  
1.[2024秋·宜宾月考]如图,AC⊥BC,BD⊥AD,垂足分别为点C、D,要根据“HL”证明Rt△ABC与Rt△BAD全等,则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是(   )
A.∠CAB=∠DBA B.AB=BD
C.BC=AD D.∠ABC=∠BAD
2.如图,已知AC⊥BD,垂足为点P,AP=CP,请添加一个条件,使△ABP≌△CDP(不能添加辅助线),你添加的条件是  .
3.[2024秋·眉山期中]如图,AC⊥BC,BD⊥BC,垂足分别为C、B,要根据“HL”证明Rt△ABC≌Rt△DCB,应添加的条件是  .
4.已知:线段m、n.
求作:分别以线段m、n为斜边和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
(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5.[2024秋·内江期中]求证:有一条直角边及斜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请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并完成证明)
  
  
  
  
  
  
  
  
  
  
6.(推理能力)如图,在△ABC中,AB=AC,DE是过点A的直线,BD⊥DE,垂足为点D,CE⊥DE,垂足为点E,AD=CE.
(1)若B、C在DE的同侧(如图1),求证:AB⊥AC.
(2)若B、C在DE的两侧(如图2),其他条件不变,AB与AC仍垂直吗?若是,请给出证明;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预习导航】
1.全等的
2.斜边 一条直角边
【归类探究】
【例1】 略
【例2】 略
【当堂测评】
1.D 2.B
【分层训练】
1.C 2.BP=DP(∠A=∠C,AB=CD或∠B=∠D等) 3.AB=DC
4.略 5.略
6.(1)略 (2)AB⊥AC.证明略.
。第12章 全等三角形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3.角边角
@预习导航
  
1.已知两角及其夹边画三角形
步  骤:(1)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2)以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为顶点,以这条线段为公共边,在线段的同侧作两个角分别等于已知角;
(3)两角的另一组边的交点即为所作三角形的第三个顶点.
归  纳:比较所画的三角形,满足这些条件的两个三角形  .
2.判断三角形全等的简便方法
基本事实:两角及其  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  ”.
定  理: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  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  ”.
注  意:两个三角形如果具备两个角和一边对应相等就可判定其全等.
@归类探究
  
类型之一 利用“ASA”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如图,点D在AB上,点E在AC上,AB=AC,∠B=∠C.求证:AD=AE.
  
  
  
  类型之二 利用“AAS”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如图,点A、D、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B=∠E,BC=EF.求证:AD=CF.
  
  
  
  
  
@当堂测评
  
1.如图,已知△ABC,则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和△ABC全等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只有乙 D.只有丙
2.[2023·凉山州]如图,点E、F在BC上,BE=CF,∠B=∠C,添加一个条件,不能证明△ABF≌△DCE的是(   )
A.∠A=∠D B.∠AFB=∠DEC
C.AB=DC D.AF=DE
3.[2024秋·德州期末]如图,已知BD是△ABC的中线,CF是△BCD的中线,AE∥CF交BD的延长线于点E.若△ADE的面积为3,则△ABC的面积是(   )
A.3 B.6 C.12 D.24
@分层训练
  
1.[2024·牡丹江]如图,在△ABC中,D是AB上一点,CF∥AB,D、E、F三点共线,请添加一个条件:  ,使得AE=CE.(只添加一种情况即可)
  
  2.已知∠α和线段a,用尺规作一个三角形,使其一个内角等于∠α,另一个内角等于2∠α,且这两内角的夹边等于a(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3.如图,在△ABC中,点D在边BC上,CD=AB,DE∥AB,∠DCE=∠A.求证:DE=BC.
  
  
  
  
4.[2024·镇江]如图,∠C=∠D=90°,∠CBA=∠DAB.
(1)求证:△ABC≌△BAD;
  
  
(2)若∠DAB=70°,则∠CAB=  °.
  
  
  
  
  5.[2024秋·东阳市月考]如图,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AC与DE相交于点O,AC∥DF,AB∥DE,AB=DE.若BE=1,EC=3,求BF的长.
  
  
  
  
  
  
  
  
6.(推理能力)(1)如图1,AB∥CD,BE、CE分别是∠ABC、∠BCD的平分线,点E在AD上.求证:BC=AB+CD.
(2)如图2,在Rt△ABC中,∠BAC=90°,AB=AC,点D为BC上一点,连结AD.过点B作BE⊥AD交AD于点E,过点C作CF⊥AD交AD的延长线于点F.若BE=4,CF=1,则EF的长为  .
  
  
  
参考答案
【预习导航】
1.全等
2.夹边 ASA 一组等角的对边 AAS
【归类探究】
【例1】 略
【例2】 略
【当堂测评】
1.B 2.D 3.C
【分层训练】
1.DE=EF(或AD=CF)
2.略 3.略 4.(1)略 (2)20
5.5 6.(1)略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