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勾股定理 本章复习课(含答案) 2025-2026学年数学华东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章 勾股定理 本章复习课(含答案) 2025-2026学年数学华东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13 21:1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章 勾股定理 本章复习课
@思维导图
  
@整合提升
  
类型之一 勾股定理
1.如图,在Rt△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点D.若AB=10,AC=6,BD=5,则点D到AB的距离是(   )
A.3 B.4 C.5 D.6
2.如图,在Rt△ABC中,∠C=90°,AD平分∠CAB,DE⊥AB于点E,若AC=6,BC=8.
(1)求BE的长;
(2)求△ADB的面积.
  
  
  
  
  
  
  
  
  类型之二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3.观察下列勾股数:3,4,5;5,12,13;7,24,25;…,这类勾股数的特点是:勾为奇数,股与弦相差1.柏拉图研究了勾为偶数,股与弦相差2的一类勾股数,例如,6,8,10;8,15,17;…,若此类勾股数的勾为2m(m≥3,m为正整数),则其弦是  (结果用含m的式子表示).
4.[2024春·云冈区校级月考]如图,在△ABC中,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AC及BC的延长线于点D、E、F,且CB2=AE2-CE2.
(1)求证:∠ACB=90°;
(2)若AC=12,BC=9,求CE的长.
  
  
  
  
  
  
  
  
  
  类型之三 勾股定理的证明
5.如图,在Rt△ABC中,∠C=90°,AC=3,BC=4.分别以AB、AC、BC为边在AB的同侧作正方形ABEF、ACPQ、BCMN,四块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为S1、S2、S3、S4,则S1-S2+S3+S4等于(   )
A.4 B.6 C.8 D.12
  6.[2024·大庆]如图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分别是40°和50°,其三边上分别有一个正方形.执行下面的操作:由两个小正方形向外分别作锐角为40°和50°的直角三角形,再分别以所得到的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为边长作正方形.图2是1次操作后的图形.图3是重复上述步骤若干次后得到的图形,人们把它称为“毕达哥拉斯树”.若图1中的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2,则10次操作后图形中所有正方形的面积和为  .
  类型之四 勾股定理的应用
7.[2024秋·杏花岭区月考]如图,在底面周长约为6m的石柱上雕刻了一条龙,龙从柱底沿立柱表面均匀地盘绕2圈到达柱顶正上方(从点A到点C,点B为AC的中点),刻有龙的柱身长约16m,则雕刻在石柱上的龙的体长至少为(   )
A.20m B.25m C.30m D.15m
  8.张丘建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约公元5世纪)著名的数学家,著有《张丘建算经》.一次宴会上,张丘建出了一道题:“现有一只鹿向西跑,当猎人追至A处时,与鹿所在的B处还差36步(古代:1里=300步);鹿突然向北跑,此时骑马的猎人就沿着AD追去,追了50步至D处,与鹿所在的位置C处还差10步(点A、C、D在同一直线上).如果此鹿一开始就不向北转,而是继续向西跑,猎人需要追多远才能追上此鹿?”,已知单位时间内鹿跑的路程和猎人骑马追赶的路程的比值是定值,请解答这个问题.
  
  
  
  
  
  
  
  类型之五 勾股定理的综合
9.如图,在△ABC中,AB=7cm,AC=25cm,BC=24cm,动点P从点A出发,沿AB方向以1cm/s的速度运动至点B,动点Q从点B出发,沿BC方向以6cm/s的速度运动至点C,P、Q两点同时出发.
(1)求∠B的度数;
(2)连结PQ,当运动2s时,求P、Q两点之间的距离.
  
  
  
  
  
  
  10.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点P在斜边AB上,以PC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PCQ,∠PCQ=90°,试探索PA2、PB2、PC2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整合提升】
1.A 2.(1)4 (2)15 3.m2+1
4.(1)略 (2)CE=
5.B 6.48 7.A
8.猎人需要追900步才能追上此鹿.
9.(1)∠B=90°
(2)运动2s时,P、Q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3cm.
10.PA2+PB2=2PC2.理由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