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校联考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
1.(2024六上·东昌府期中) 和 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答案】遗传;变异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解答】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分析】遗传就是子代在这个连续系统中重复亲代的特性和特征(性状)的现象,其实质则是由于亲代所产生的配子,带给子代按亲代性状进行发育的遗传物质──基因。相同的基因规定着生物体发育相同的性状,于是表现为遗传,体现了生物界的稳定性。但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因为基因在世代延绵的长期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在此时或彼时发生结构的改变。结构改变了的基因使生物体发育不同于改变前的性状,于是出现了变异。
2.(2024六上·东昌府期中) 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历史以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对于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
【答案】化石
【知识点】化石
【解析】【解答】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它们记录了生物在不同地质年代的形态特征、生存环境以及演化历程。通过对化石的研究,科学家可以推断地球的地质年代变迁、气候演化,以及生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进化过程。例如,恐龙化石揭示了中生代爬行动物的繁盛,始祖鸟化石则为鸟类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提供了关键证据。因此,化石是研究地球历史和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此空答案为化石。
3.(2024六上·东昌府期中)防止发霉可以采用加干燥剂、 、 等技术。
【答案】高温保存;真空包装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解答】防止发霉的核心是破坏霉菌生长的条件(如水分、氧气、适宜温度等)。高温可以杀死霉菌孢子或抑制其繁殖,例如通过煮沸、烘烤等方式处理物品后保存,减少霉菌滋生的可能。真空环境能隔绝氧气,而霉菌属于需氧微生物,缺乏氧气会抑制其生长繁殖,同时还能减少空气中的水分进入,进一步防止发霉。此外,低温冷藏、通风干燥等也是常见的防发霉方法,这些技术均通过控制霉菌生存的关键环境因素发挥作用。因此,第1空填“高温保存”;第2空“真空包装”。
4.(2024六上·东昌府期中) 是秋季星空中一个耀眼的星座。
【答案】仙后座
【知识点】星座
【解析】【分析】仙后座是秋季星空中一个耀眼的星座,由五颗星组成,看起来像一个倾斜的英文字母“M”或“W”。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5.(2024六上·东昌府期中)小狗的口腔细胞和玫瑰叶细胞相比,不具有的细胞结构是( )。
A.细胞膜 B.细胞核 C.细胞壁
【答案】C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解答】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存在一定差异,小狗的口腔细胞属于动物细胞,玫瑰叶细胞属于植物细胞。
A选项,细胞膜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共有的基本结构,其作用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因此两者都具有细胞膜;
B选项,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内含有遗传物质,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除成熟的筛管细胞等少数例外)都有细胞核,二者均具备这一结构。
C选项,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具有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其细胞形态主要由细胞膜和细胞骨架维持。因此,小狗的口腔细胞不具有细胞壁。综上,答案为C选项。
6.(2024六上·东昌府期中)下列个体间存在差异,但不属于变异现象的是( )。
A.小狗和小猫 B.同父母的哥弟俩 C.母亲和自己的孩子
【答案】A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解答】变异现象指的是同种生物亲子间或子代个体间的性状差异,其核心是同种生物。
A选项,小狗属于犬科,小猫属于猫科,二者是不同物种。它们之间的差异是不同物种本身的固有特征,而非同种生物内的性状差异,因此不属于变异现象。
B选项,哥弟俩属于同种生物(人类)的子代个体,他们之间的性状差异(如身高、外貌等)属于同种生物子代个体间的变异。
C选项,母亲与孩子属于同种生物(人类)的亲子代,他们之间的性状差异(如肤色、发型等)属于同种生物亲子间的变异。综上,不属于变异现象的是A选项。
7.(2024六上·东昌府期中)古人通过观察北斗七星也能判断出当时的季节,“斗柄东指”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答案】A
【知识点】星座
【解析】【解答】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会随季节变化而旋转,古人通过观察斗柄的指向来判断季节。
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春季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方。此时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北半球气温回升,万物复苏,对应春分前后的季节特征;
斗柄南指,天下皆夏:夏季时,斗柄指向南方。太阳直射点接近北回归线,北半球进入最热的季节;
斗柄西指,天下皆秋:秋季时,斗柄指向西方。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气温下降,草木开始凋零;
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冬季时,斗柄指向北方。太阳直射点到达南回归线,北半球进入最冷的季节。
因此,“斗柄东指”对应的季节是春季,答案为A选项。
8.(2024六上·东昌府期中)善于观察的小明发现,在同一地点阳光照射角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 )。
A.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发生变化
B.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
C.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同时地球绕太阳公转
【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公转
【解析】【解答】同一地点阳光照射角度的变化,本质是地球运动导致太阳高度角随季节或时间发生改变,其核心原因与地球的公转和地轴特性密切相关。
A选项,地球的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其形状在长期内相对稳定,并非不断发生变化。公转轨道的微小变化对阳光照射角度的短期影响可忽略不计,因此该选项错误。
B选项,地球自转的轴(地轴)倾斜方向在短期内是稳定的,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并非不断发生变化。地轴的这种稳定性是阳光照射角度规律变化的基础,该选项不符合实际。
C选项,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时,地轴始终倾斜(倾角约为 66.5°),且倾斜方向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这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周期性移动:当北半球倾向太阳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同一地点(如北半球)阳光照射角度大,气温高(夏季);当北半球偏离太阳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同一地点阳光照射角度小,气温低(冬季)。这种规律变化直接导致了同一地点阳光照射角度的季节性差异,是正确的原因。综上,阳光照射角度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地轴倾斜且方向不变和地球公转,答案为C选项。
9.(2024六上·东昌府期中)乙肝病毒属于( )。
A.动物病毒 B.植物病毒 C.细菌病毒
【答案】A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解答】病毒根据宿主范围可分为三大类:动物病毒:以动物细胞为宿主的病毒,如流感病毒、新冠病毒、乙肝病毒等;植物病毒:仅感染植物细胞的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通常通过昆虫或植物伤口传播;细菌病毒(噬菌体):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如大肠杆菌噬菌体,可用于细菌的基因研究。而乙肝病毒主要感染人类和灵长类动物的肝细胞,其复制、传播和致病过程均依赖动物细胞的生理机制,通过血液、母婴或性接触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与动物宿主密切相关。因此,乙肝病毒因寄生对象为动物细胞,属于动物病毒,应选A选项。
10.(2024六上·东昌府期中)农民为了防止玉米发霉,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
A.在太阳下曝晒
B.放到冷库中冷藏
C.放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保存
【答案】C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解答】农民防止玉米发霉的核心原理是抑制霉菌生长,而霉菌繁殖需要温暖、潮湿的环境和充足的有机物。
A选项正确。太阳曝晒能通过高温杀死部分霉菌,同时蒸发玉米中的水分,破坏霉菌生存的潮湿环境,从而有效防霉;
B选项正确。冷库的低温环境能显著降低霉菌的代谢活性和繁殖速度,同时低温环境相对干燥,可延缓玉米霉变;
C选项错误。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是霉菌生长繁殖的理想条件,会加速玉米中水分的积累和霉菌滋生,导致玉米发霉、变质,甚至产生黄曲霉毒素等有害物质,危害健康和品质。因此,应选C选项。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1.(2024六上·东昌府期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说的是生物遗传现象。( )
【答案】正确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属于遗传现象。
12.(2024六上·东昌府期中)有毒蘑菇的颜色通常较为鲜艳。(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解答】在自然界中,许多有毒蘑菇为了警示潜在的捕食者,进化出了较为鲜艳的颜色,这是一种生态防御机制。例如致命的毒蝇伞(俗称红伞伞),伞盖呈鲜红色并带有白色斑点,颜色对比强烈;白毒伞虽整体为白色,但菌盖、菌柄的光泽感和形态与可食用蘑菇有明显差异,部分变种也带有淡紫色或黄色纹路;毒红菇的伞盖呈粉红色或鲜红色,颜色鲜艳且易识别。这些鲜艳的颜色(如红、黄、紫、橙等)往往是有毒蘑菇区别于普通可食用蘑菇(多为白色、灰色、褐色等低调颜色)的显著特征之一。因此,本题说法正确。
13.(2024六上·东昌府期中)在夏天,衣服、食品等多种物体都容易发霉,所以霉菌对人们只有害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解答】霉菌对人类的影响并非只有害处,其在自然界和人类生产生活中也存在重要的有益作用。霉菌在自然界物质循环和人类生产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自然界的分解者,霉菌作为异养微生物,能分解动植物遗体、枯枝落叶中的有机物,将其转化为无机物回归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许多霉菌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例如米曲霉用于酱油、腐乳的发酵,赋予食品独特风味;毛霉用于制作豆腐乳、豆豉等传统发酵食品;青霉菌是青霉素的生产来源,拯救了无数细菌感染患者的生命;其他霉菌还可用于生产抗生素、维生素等药物。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14.(2024六上·东昌府期中)由于地球的自转,太阳在天空中是东升西落的。(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解答】地球是一个球体,始终围绕地轴自西向东进行自转(自转一周约24小时)。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站在地球表面的人会以地球为参考系,产生太阳相对地球运动的视觉效果:东边的区域先被太阳照亮(日出),随着地球持续向东旋转,太阳看起来逐渐向西移动,最终从西边落下(日落)。这一现象本质是地球自转导致的结果,本题说法正确。
15.(2024六上·东昌府期中)细菌、病毒和霉菌都是单细胞微生物。(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解答】细菌、病毒和霉菌在结构组成上存在显著差异,并非都是单细胞微生物。细菌属于单细胞原核生物,整个生物体仅由一个细胞构成,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能独立完成代谢、繁殖等生命活动;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是单细胞生物,也不是多细胞生物。它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繁殖,无法独立进行生命活动。霉菌属于真菌,多数霉菌是 多细胞微生物。其结构由菌丝构成,菌丝相互交织形成菌丝体,如常见的青霉菌、曲霉,都是由多个细胞连接形成的多细胞生物体。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16.(2024六上·东昌府期中)分析回答。
(1)图中所示星座的名称是( )。
A.仙后座 B.天鹰座 C.猎户座
(2)从图示星座腰部的3颗亮星向 方向看去,就能找到全天最亮的恒星—— 。
A.东南 B.东北 C.天狼星 D.北极星
(3)一年中,每天晚上同一时间观察图中星座,会发现这一星座会( )。
A.逐日向南移动
B.逐日向西移动
C.在同一位置静止不动
【答案】(1)C
(2)A;C
(3)B
【知识点】地球的公转;星座
【解析】【分析】星座是指天上一群在天球上投影的位置相近的恒星的组合 。在古代,人们为了便于认识星星,把星空划分成若干个区域, 并赋予这些区域以神话故事、动物等形象, 用虚构的线条将区域内的亮星连接起来, 这些区域就被称为星座。现代天文学中,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全天精确划分为88个星座, 有助于天文学家进行天文观测、研究和交流 ,也方便人们在夜空中识别和定位天体。
(1)猎户座的典型特征是由多颗亮星构成猎人的形态,尤其是腰部有3颗紧密排列的亮星(猎户腰带),与图中星图布局、人物对应猎人的形象,因此可判定为猎户座,应选C选项。
(2)猎户座腰部 3 颗亮星(猎户腰带)是重要观测标识,将这三颗星连成的直线向东南方向延长。在较为晴朗、光污染少的夜空环境下,沿着这条延长线搜寻,很容易就能发现一颗极为明亮的星星,这就是天狼星。因天体相对位置关系,向东南方向延伸视线,可找到全天最亮恒星天狼星(大犬座 α 星)。因此,第1空填“A”;第2空填“C”。
(3)地球在不停地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以地球为观测点时,星空的背景会因地球位置的变化而呈现相对运动。由于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观测者视角看,星座的位置会与地球公转方向相反,即逐渐向西偏移。这种逐日向西移动的现象是地球公转导致的,也是不同季节能看到不同星座的原因(如冬季的猎户座、夏季的天鹰座)。因此,一年中每天晚上同一时间观察同一星座,会发现它逐日向西移动,应选B选项。
(1)由图知此星座是猎户座。猎户座像个左手持盾牌,右手握大棒,腰间斜挂宝剑的猎人。
(2)冬季星空,从猎户座“猎人”腰部的三颗亮星向东南方向看去,全天最亮的恒星就是天狼星。天狼星为大犬座α星,是除太阳外全天最亮的恒星,目视星等达-1.45等,稍暗于金星与木星。
(3)一年中,每天晚上同一时间观测星空,因为地球绕着太阳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天空中的许多星座是不停地变化的,逐日西移。
四、实验探究。(每空2分,共14分)
17.(2024六上·东昌府期中)希望小学的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不同季节,同一物体正午影子的长度是否相同,做了一个长期的观察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正午旗杆影长
时间 杆长 影长
春分(3月21日) 20米 14.57米
夏至(6月21日) 20米 4.48米
秋分(9月23日) 20米 14.57米
冬至(12月22日) 20米 33.96米
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一年的观察发现:一年四季中,正午物体的影子变化是有规律的,在北半球, 影子最短,过了 影子由 变 ;冬至影子最 ,过了冬至影子由 变 。
【答案】夏至;夏至;短;长;长;长;短
【知识点】影长的四季变化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直射点越靠近,太阳高度角越大,影子越短;直射点越远离,太阳高度角越小,影子越长。春分、秋分直射赤道,高度角和影子长度居中对称;夏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离直射点最近),高度角最大、影子最短;冬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离直射点最远),高度角最小、影子最长 。
①夏至(6月21日前后)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一年中太阳直射的最北位置)。此时,北半球各地的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因此正午影子长度最短(对应表格中夏至影长4.48米,为四季最短)。过了夏至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因此,第1空填“夏至”;
②夏至后,因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持续降低,夏至时影子处于最短状态。随着太阳高度角减小,影子长度逐渐增加,直到冬至达到最长。因此,第2空填“夏至”,第3空填“短”;第4空填“长”;
③冬至(12月22日前后)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一年中太阳直射的最南位置 )。此时,北半球各地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小,正午影子长度最长(对应表格中冬至影长33.96米,为四季最长的影子长度)。因此,第5空填“长”;
④过了冬至,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动,北半球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冬至时影子处于最长状态。随着太阳高度角增大,影子长度逐渐缩短,直到次年夏至回到最短。因此,第6空填“长”;第7空填“短”。
1 / 1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校联考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
1.(2024六上·东昌府期中) 和 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2.(2024六上·东昌府期中) 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历史以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对于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
3.(2024六上·东昌府期中)防止发霉可以采用加干燥剂、 、 等技术。
4.(2024六上·东昌府期中) 是秋季星空中一个耀眼的星座。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5.(2024六上·东昌府期中)小狗的口腔细胞和玫瑰叶细胞相比,不具有的细胞结构是( )。
A.细胞膜 B.细胞核 C.细胞壁
6.(2024六上·东昌府期中)下列个体间存在差异,但不属于变异现象的是( )。
A.小狗和小猫 B.同父母的哥弟俩 C.母亲和自己的孩子
7.(2024六上·东昌府期中)古人通过观察北斗七星也能判断出当时的季节,“斗柄东指”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8.(2024六上·东昌府期中)善于观察的小明发现,在同一地点阳光照射角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 )。
A.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发生变化
B.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
C.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同时地球绕太阳公转
9.(2024六上·东昌府期中)乙肝病毒属于( )。
A.动物病毒 B.植物病毒 C.细菌病毒
10.(2024六上·东昌府期中)农民为了防止玉米发霉,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
A.在太阳下曝晒
B.放到冷库中冷藏
C.放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保存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1.(2024六上·东昌府期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说的是生物遗传现象。( )
12.(2024六上·东昌府期中)有毒蘑菇的颜色通常较为鲜艳。( )
13.(2024六上·东昌府期中)在夏天,衣服、食品等多种物体都容易发霉,所以霉菌对人们只有害处。( )
14.(2024六上·东昌府期中)由于地球的自转,太阳在天空中是东升西落的。( )
15.(2024六上·东昌府期中)细菌、病毒和霉菌都是单细胞微生物。( )
16.(2024六上·东昌府期中)分析回答。
(1)图中所示星座的名称是( )。
A.仙后座 B.天鹰座 C.猎户座
(2)从图示星座腰部的3颗亮星向 方向看去,就能找到全天最亮的恒星—— 。
A.东南 B.东北 C.天狼星 D.北极星
(3)一年中,每天晚上同一时间观察图中星座,会发现这一星座会( )。
A.逐日向南移动
B.逐日向西移动
C.在同一位置静止不动
四、实验探究。(每空2分,共14分)
17.(2024六上·东昌府期中)希望小学的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不同季节,同一物体正午影子的长度是否相同,做了一个长期的观察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正午旗杆影长
时间 杆长 影长
春分(3月21日) 20米 14.57米
夏至(6月21日) 20米 4.48米
秋分(9月23日) 20米 14.57米
冬至(12月22日) 20米 33.96米
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一年的观察发现:一年四季中,正午物体的影子变化是有规律的,在北半球, 影子最短,过了 影子由 变 ;冬至影子最 ,过了冬至影子由 变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遗传;变异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解答】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分析】遗传就是子代在这个连续系统中重复亲代的特性和特征(性状)的现象,其实质则是由于亲代所产生的配子,带给子代按亲代性状进行发育的遗传物质──基因。相同的基因规定着生物体发育相同的性状,于是表现为遗传,体现了生物界的稳定性。但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因为基因在世代延绵的长期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在此时或彼时发生结构的改变。结构改变了的基因使生物体发育不同于改变前的性状,于是出现了变异。
2.【答案】化石
【知识点】化石
【解析】【解答】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它们记录了生物在不同地质年代的形态特征、生存环境以及演化历程。通过对化石的研究,科学家可以推断地球的地质年代变迁、气候演化,以及生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进化过程。例如,恐龙化石揭示了中生代爬行动物的繁盛,始祖鸟化石则为鸟类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提供了关键证据。因此,化石是研究地球历史和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此空答案为化石。
3.【答案】高温保存;真空包装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解答】防止发霉的核心是破坏霉菌生长的条件(如水分、氧气、适宜温度等)。高温可以杀死霉菌孢子或抑制其繁殖,例如通过煮沸、烘烤等方式处理物品后保存,减少霉菌滋生的可能。真空环境能隔绝氧气,而霉菌属于需氧微生物,缺乏氧气会抑制其生长繁殖,同时还能减少空气中的水分进入,进一步防止发霉。此外,低温冷藏、通风干燥等也是常见的防发霉方法,这些技术均通过控制霉菌生存的关键环境因素发挥作用。因此,第1空填“高温保存”;第2空“真空包装”。
4.【答案】仙后座
【知识点】星座
【解析】【分析】仙后座是秋季星空中一个耀眼的星座,由五颗星组成,看起来像一个倾斜的英文字母“M”或“W”。
5.【答案】C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解答】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存在一定差异,小狗的口腔细胞属于动物细胞,玫瑰叶细胞属于植物细胞。
A选项,细胞膜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共有的基本结构,其作用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因此两者都具有细胞膜;
B选项,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内含有遗传物质,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除成熟的筛管细胞等少数例外)都有细胞核,二者均具备这一结构。
C选项,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具有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其细胞形态主要由细胞膜和细胞骨架维持。因此,小狗的口腔细胞不具有细胞壁。综上,答案为C选项。
6.【答案】A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解答】变异现象指的是同种生物亲子间或子代个体间的性状差异,其核心是同种生物。
A选项,小狗属于犬科,小猫属于猫科,二者是不同物种。它们之间的差异是不同物种本身的固有特征,而非同种生物内的性状差异,因此不属于变异现象。
B选项,哥弟俩属于同种生物(人类)的子代个体,他们之间的性状差异(如身高、外貌等)属于同种生物子代个体间的变异。
C选项,母亲与孩子属于同种生物(人类)的亲子代,他们之间的性状差异(如肤色、发型等)属于同种生物亲子间的变异。综上,不属于变异现象的是A选项。
7.【答案】A
【知识点】星座
【解析】【解答】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会随季节变化而旋转,古人通过观察斗柄的指向来判断季节。
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春季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方。此时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北半球气温回升,万物复苏,对应春分前后的季节特征;
斗柄南指,天下皆夏:夏季时,斗柄指向南方。太阳直射点接近北回归线,北半球进入最热的季节;
斗柄西指,天下皆秋:秋季时,斗柄指向西方。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气温下降,草木开始凋零;
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冬季时,斗柄指向北方。太阳直射点到达南回归线,北半球进入最冷的季节。
因此,“斗柄东指”对应的季节是春季,答案为A选项。
8.【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公转
【解析】【解答】同一地点阳光照射角度的变化,本质是地球运动导致太阳高度角随季节或时间发生改变,其核心原因与地球的公转和地轴特性密切相关。
A选项,地球的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其形状在长期内相对稳定,并非不断发生变化。公转轨道的微小变化对阳光照射角度的短期影响可忽略不计,因此该选项错误。
B选项,地球自转的轴(地轴)倾斜方向在短期内是稳定的,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并非不断发生变化。地轴的这种稳定性是阳光照射角度规律变化的基础,该选项不符合实际。
C选项,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时,地轴始终倾斜(倾角约为 66.5°),且倾斜方向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这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周期性移动:当北半球倾向太阳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同一地点(如北半球)阳光照射角度大,气温高(夏季);当北半球偏离太阳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同一地点阳光照射角度小,气温低(冬季)。这种规律变化直接导致了同一地点阳光照射角度的季节性差异,是正确的原因。综上,阳光照射角度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地轴倾斜且方向不变和地球公转,答案为C选项。
9.【答案】A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解答】病毒根据宿主范围可分为三大类:动物病毒:以动物细胞为宿主的病毒,如流感病毒、新冠病毒、乙肝病毒等;植物病毒:仅感染植物细胞的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通常通过昆虫或植物伤口传播;细菌病毒(噬菌体):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如大肠杆菌噬菌体,可用于细菌的基因研究。而乙肝病毒主要感染人类和灵长类动物的肝细胞,其复制、传播和致病过程均依赖动物细胞的生理机制,通过血液、母婴或性接触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与动物宿主密切相关。因此,乙肝病毒因寄生对象为动物细胞,属于动物病毒,应选A选项。
10.【答案】C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解答】农民防止玉米发霉的核心原理是抑制霉菌生长,而霉菌繁殖需要温暖、潮湿的环境和充足的有机物。
A选项正确。太阳曝晒能通过高温杀死部分霉菌,同时蒸发玉米中的水分,破坏霉菌生存的潮湿环境,从而有效防霉;
B选项正确。冷库的低温环境能显著降低霉菌的代谢活性和繁殖速度,同时低温环境相对干燥,可延缓玉米霉变;
C选项错误。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是霉菌生长繁殖的理想条件,会加速玉米中水分的积累和霉菌滋生,导致玉米发霉、变质,甚至产生黄曲霉毒素等有害物质,危害健康和品质。因此,应选C选项。
11.【答案】正确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属于遗传现象。
12.【答案】正确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解答】在自然界中,许多有毒蘑菇为了警示潜在的捕食者,进化出了较为鲜艳的颜色,这是一种生态防御机制。例如致命的毒蝇伞(俗称红伞伞),伞盖呈鲜红色并带有白色斑点,颜色对比强烈;白毒伞虽整体为白色,但菌盖、菌柄的光泽感和形态与可食用蘑菇有明显差异,部分变种也带有淡紫色或黄色纹路;毒红菇的伞盖呈粉红色或鲜红色,颜色鲜艳且易识别。这些鲜艳的颜色(如红、黄、紫、橙等)往往是有毒蘑菇区别于普通可食用蘑菇(多为白色、灰色、褐色等低调颜色)的显著特征之一。因此,本题说法正确。
13.【答案】错误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解答】霉菌对人类的影响并非只有害处,其在自然界和人类生产生活中也存在重要的有益作用。霉菌在自然界物质循环和人类生产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自然界的分解者,霉菌作为异养微生物,能分解动植物遗体、枯枝落叶中的有机物,将其转化为无机物回归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许多霉菌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例如米曲霉用于酱油、腐乳的发酵,赋予食品独特风味;毛霉用于制作豆腐乳、豆豉等传统发酵食品;青霉菌是青霉素的生产来源,拯救了无数细菌感染患者的生命;其他霉菌还可用于生产抗生素、维生素等药物。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14.【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解答】地球是一个球体,始终围绕地轴自西向东进行自转(自转一周约24小时)。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站在地球表面的人会以地球为参考系,产生太阳相对地球运动的视觉效果:东边的区域先被太阳照亮(日出),随着地球持续向东旋转,太阳看起来逐渐向西移动,最终从西边落下(日落)。这一现象本质是地球自转导致的结果,本题说法正确。
15.【答案】错误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解答】细菌、病毒和霉菌在结构组成上存在显著差异,并非都是单细胞微生物。细菌属于单细胞原核生物,整个生物体仅由一个细胞构成,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能独立完成代谢、繁殖等生命活动;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是单细胞生物,也不是多细胞生物。它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繁殖,无法独立进行生命活动。霉菌属于真菌,多数霉菌是 多细胞微生物。其结构由菌丝构成,菌丝相互交织形成菌丝体,如常见的青霉菌、曲霉,都是由多个细胞连接形成的多细胞生物体。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16.【答案】(1)C
(2)A;C
(3)B
【知识点】地球的公转;星座
【解析】【分析】星座是指天上一群在天球上投影的位置相近的恒星的组合 。在古代,人们为了便于认识星星,把星空划分成若干个区域, 并赋予这些区域以神话故事、动物等形象, 用虚构的线条将区域内的亮星连接起来, 这些区域就被称为星座。现代天文学中,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全天精确划分为88个星座, 有助于天文学家进行天文观测、研究和交流 ,也方便人们在夜空中识别和定位天体。
(1)猎户座的典型特征是由多颗亮星构成猎人的形态,尤其是腰部有3颗紧密排列的亮星(猎户腰带),与图中星图布局、人物对应猎人的形象,因此可判定为猎户座,应选C选项。
(2)猎户座腰部 3 颗亮星(猎户腰带)是重要观测标识,将这三颗星连成的直线向东南方向延长。在较为晴朗、光污染少的夜空环境下,沿着这条延长线搜寻,很容易就能发现一颗极为明亮的星星,这就是天狼星。因天体相对位置关系,向东南方向延伸视线,可找到全天最亮恒星天狼星(大犬座 α 星)。因此,第1空填“A”;第2空填“C”。
(3)地球在不停地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以地球为观测点时,星空的背景会因地球位置的变化而呈现相对运动。由于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观测者视角看,星座的位置会与地球公转方向相反,即逐渐向西偏移。这种逐日向西移动的现象是地球公转导致的,也是不同季节能看到不同星座的原因(如冬季的猎户座、夏季的天鹰座)。因此,一年中每天晚上同一时间观察同一星座,会发现它逐日向西移动,应选B选项。
(1)由图知此星座是猎户座。猎户座像个左手持盾牌,右手握大棒,腰间斜挂宝剑的猎人。
(2)冬季星空,从猎户座“猎人”腰部的三颗亮星向东南方向看去,全天最亮的恒星就是天狼星。天狼星为大犬座α星,是除太阳外全天最亮的恒星,目视星等达-1.45等,稍暗于金星与木星。
(3)一年中,每天晚上同一时间观测星空,因为地球绕着太阳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天空中的许多星座是不停地变化的,逐日西移。
17.【答案】夏至;夏至;短;长;长;长;短
【知识点】影长的四季变化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直射点越靠近,太阳高度角越大,影子越短;直射点越远离,太阳高度角越小,影子越长。春分、秋分直射赤道,高度角和影子长度居中对称;夏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离直射点最近),高度角最大、影子最短;冬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离直射点最远),高度角最小、影子最长 。
①夏至(6月21日前后)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一年中太阳直射的最北位置)。此时,北半球各地的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因此正午影子长度最短(对应表格中夏至影长4.48米,为四季最短)。过了夏至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因此,第1空填“夏至”;
②夏至后,因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持续降低,夏至时影子处于最短状态。随着太阳高度角减小,影子长度逐渐增加,直到冬至达到最长。因此,第2空填“夏至”,第3空填“短”;第4空填“长”;
③冬至(12月22日前后)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一年中太阳直射的最南位置 )。此时,北半球各地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小,正午影子长度最长(对应表格中冬至影长33.96米,为四季最长的影子长度)。因此,第5空填“长”;
④过了冬至,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动,北半球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冬至时影子处于最长状态。随着太阳高度角增大,影子长度逐渐缩短,直到次年夏至回到最短。因此,第6空填“长”;第7空填“短”。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