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北京师范大学台州实验学校2025年三年级下期末科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北京师范大学台州实验学校2025年三年级下期末科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8-13 16:50:46

文档简介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北京师范大学台州实验学校2025年三年级下期末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2025三下·黄岩期末)小明跑了800米,小刚跑了1000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明快 B.小刚快 C.无法比较快慢
2.(2025三下·黄岩期末)下列物体是光源的是 (  )。
A.月球 B.点燃得蜡烛 C.镜子
3.(2025三下·黄岩期末)气室在鸡卵的孵化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  )。
A.提供胚胎呼吸的空气
B.保护胚胎
C.提供胚胎发育的营养
4.(2025三下·黄岩期末)下列动物中,全部由卵来繁殖的是(  )。
A.鸡、鸭、狗、 B.蚕、苍蝇、喜鹊、 C.蝴蝶、猪、老鹰、
5.(2025三下·黄岩期末)下列动物的繁殖方式与人类最相似的是(  )。
A.鱼 B.羊 C.蝴蝶
6.(2025三下·黄岩期末)三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  )。
A.少年儿童期 B.幼儿期 C.成年期
7.(2025三下·黄岩期末)下列动物中,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的是(  )。
A.蜻蜓 B.菜粉蝶 C.蝙蝠
8.(2025三下·黄岩期末)在饲养蚕宝宝的过程中,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要及时清理蚕宝宝的粪便与残叶
B.桑叶保持湿润
C.用冰箱存放桑叶,等蚕宝宝饿了可以直接拿出来喂食
9.(2025三下·黄岩期末)人在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会出现(  )的情况。
A.手臂变长了 B.脚变大了 C.手指变多了
10.(2025三下·黄岩期末)以下物体得运动方式属于直线运动的是 (  )。
A.车轮转动 B.升国旗 C.盘山公路
11.(2025三下·黄岩期末)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最短的是在(  )。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12.(2025三下·黄岩期末)如右图,改变木块的摆放方式,影子的(  )会发生变化。
A.大小 B.形状 C.方向
13.(2025三下·黄岩期末)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
A.从新月到满月
B.从满月到新月
C.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
14.(2025三下·黄岩期末)一个月内,月相的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
A.
B.
C.
15.(2025三下·黄岩期末)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绕地球航行了一圈,证明了地球是(  )。
A.球形的 B.方的 C.无法判断
16.(2025三下·黄岩期末)上午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  )
A.长—短 B.短一长 C.长—短—长
17.(2025三下·黄岩期末)对于一天中影子的方向变化,叙述合理的是(  )。
A.西→东 B.东→西 C.南→北
18.(2025三下·黄岩期末)在运动会100米跑步决赛中,小丁的成绩是13秒,小明的成绩是 14秒,小红的成绩是15秒。请问(  )是冠军。
A.小红 B.小明 C.小丁
19.(2025三下·黄岩期末)在同一轨道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时,小组成员之间要分工合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操作员放小球时可以推动小球
B.计时员计时时要与发令员的指令同步
C.用秒表测量时间只需测一次就够了
20.(2025三下·黄岩期末)小明观察到阳光下旗杆的影子在慢慢变长,由此推测他观察的时间最有可能是在(  )。
A.从8时到9时 B.从10时到11时 C.从15时到16时
21.(2025三下·黄岩期末)如图,小明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比较地球上海洋面积与陆地面积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陆地面积远大于海洋面积
B.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
C.两者面积差不多大
22.(2025三下·黄岩期末)将太阳、月球和地球进行比较,太阳独有的特点是(  )。
A.有生命 B.有环形山 C.有太阳黑子
23.(2025三下·黄岩期末)下列行为不属于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是(  )。
A.青蛙冬眠 B.母鸡下蛋 C.大雁南飞
24.(2025三下·黄岩期末)同一轨道上比较小球的运动快慢时要记录(  )。
A.距离 B.球的大小 C.小球运动的时间
25.(2025三下·黄岩期末)汽车向前行驶时,看到的景物(  )。
A.向前移动 B.静止不动 C.向后移动
26.(2025三下·黄岩期末)甲乙同学做“追及跑”的游戏,听口令同时起跑和停止,开始甲同学跑在前面,最终后面乙同学追上甲同学并先到达终点,在这个游戏中谁速度更快 (  )
A.甲 B.乙 C.同样快
27.(2025三下·黄岩期末)下列物体放在斜面上,运动方式肯定是滚动的是(  )。
A.乒乓球 B.作业本 C.文件袋
28.(2025三下·黄岩期末)一天小米测量一棵树的影长是100厘米,1小时后再去测量树的影长为127里面,那么小米测量的时间是 (  )。
A.上午9点 B.上午10点 C.下午2点
29.(2025三下·黄岩期末)下列物体的运动方式属于滑动的是(  )。
A.滑滑梯
B.足球在草坪上的运动
C.车轮
30.(2025三下·黄岩期末)小船在球面上行驶时会看到的现象是 (  )。
A.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
B.先看到船身后看到桅杆
C.看到船身、风帆、桅杆同时完整出现
二、探究题
31.(2025三下·黄岩期末)养蚕小能手
(1)饲养蚕宝宝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每次换桑叶时用镊子用力夹住蚕宝宝,以免掉落
B.将刚喷过水的桑叶给蚕宝宝吃,补充水分
C.当桑叶干枯时,及时更换新鲜的桑叶
(2)蚕在生命的各个阶段都有一些明显的特征;要“眠”了,它会   ;快要吐丝了,它会   ;吐丝的时候,它的样子是   。
A.不再吃桑叶,身体发黄发亮 B.身体运动,头来回晃动
C.不吃不动,身体上半部仰起
(3)下列动物身体结构与蚕蛾相似的是(  )。
A.鸡 B.壁虎 C.蝴蝶
(4)动物的一生要经历出生、   和   、   。
(5)关于动物的生命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卵都能孵化出新的生命
B.所有的动物都会经历蛹的阶段
C.所有的动物都会经历出生和死亡
(6)蚕的一生一共要退几次皮(  )。
A.4 B.5 C.6
32.(2025三下·黄岩期末)月相知识。
(1)小科小组利用下面的材料做了探究太阳和月球大小的模拟实验:
①实验中大圆纸片模拟的是(    )。
A.地球 B.月球 C.太阳
②按照上面的材料位置摆放,如果将小圆纸片往圆纸筒方向移动,那么在圆纸筒里观察到的小圆纸片与之前相比(    )。
A.更大 B.更小 C.一样大
③通过上述实验,小科看到的太阳和月球大小差不多,原因是(    )。
A.太阳离地球远,月球离地球近
B.太阳离地球近,月球离地球远
C.太阳和月球离地球一样近
(2)小科在不同的夜晚观察到右图3个月相。
①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中描述的是右图中的(    )号月相。
A.① B.② C.③
②小科观察到的3个月相,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③②①
③通过观察,小科知道月相变化的周期大约是(    )。
A.半个月 B.一个月 C.两个月
(3)请将下面的月相与相对应的时间用线连起来。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速度
【解析】【分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三种方法: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距离的长短,距离越长则越快;相同距离下比较所用时间的多少,时间越短则越快;若时间和距离都不同,可计算单位时间内的运动距离(即速度),速度越大则越快。题目中仅给出了小明和小刚跑步的距离(小明800米,小刚1000米),但没有提供两人完成跑步所用的时间。由于缺少时间这一关键条件,无法准确判断谁运动得更快。综上,答案应选C选项。
2.【答案】B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光源指的是自身能够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
A选项,月球本身不能发光,我们看到月球亮,是因为它反射了太阳的光,所以月球不是光源,不符合题意;
B选项,点燃的蜡烛自己能发光且正在发光,是光源,符合题意;
C选项,镜子本身不能发光,它只能反射其他物体的光,所以镜子不是光源,不符合题意。
因此,应选B选项。
3.【答案】A
【知识点】鸡蛋的内部结构和作用
【解析】【分析】气室是鸡卵钝端内一个充满空气的小空腔,其主要作用是为胚胎发育提供呼吸所需的空气。
A选项,气室中的空气能满足胚胎发育时的呼吸需求,属于气室的功能,符合题意;
B选项,保护胚胎是卵壳、卵壳膜等结构的作用,不是气室的功能,不符合题意;
C选项,为胚胎提供营养的是卵黄(提供主要营养)和卵白(提供水分和部分营养),与气室无关,不符合题意。
因此,应选A选项。
4.【答案】B
【知识点】卵生;胎生
【解析】【分析】卵生动物通过产卵繁殖后代,胎生动物则是母亲直接生出幼崽。
A选项,鸡、鸭属于卵生动物;但狗是胎生动物,该选项不全是卵生,不符合题意;
B选项,蚕、苍蝇、喜鹊均为卵生动物。蚕产卵孵化成幼虫,苍蝇产卵发育成蛆,喜鹊产卵孵化出雏鸟,它们都是通过卵繁殖,符合题意;
C选项,蝴蝶、老鹰属于卵生动物;但猪是胎生动物,该选项不全是卵生,不符合题意。
因此,应选B选项。
5.【答案】B
【知识点】胎生
【解析】【分析】人类属于胎生动物,即母体通过胎盘等结构为胚胎提供营养,最终直接生出幼体。
A选项,鱼属于卵生动物,产卵繁殖,卵在体外受精并发育,与人类繁殖方式差异很大,不符合题意;
B选项,羊属于胎生动物,母体直接生出幼羊,且胚胎在母体内发育时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取营养,繁殖方式与人类相似,符合题意;
C选项,蝴蝶属于卵生动物,通过产卵繁殖,幼虫从卵中孵化,与人类的繁殖方式完全不同,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B选项。
6.【答案】A
【知识点】人的一生
【解析】【分析】三年级学生的年龄通常在8-9岁左右。
A选项,少年儿童期一般指6-12岁(小学阶段),三年级学生正处于这一阶段,符合题意;
B选项,幼儿期通常指3-6岁(幼儿园阶段),与三年级学生年龄不符,不符合题意;
C选项,成年期指18岁以上的成熟阶段,与三年级学生年龄不符,不符合题意。
因此,应选A选项。
7.【答案】B
【知识点】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动物的一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的发育过程,这种发育方式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A选项,蜻蜓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一生经历 “卵→稚虫→成虫” 三个阶段,没有“蛹”的时期,稚虫与成虫形态相似,只是生活环境不同(水中和空中),不符合题意;
B选项,菜粉蝶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其发育过程为:卵孵化出幼虫(菜青虫),幼虫生长后变成蛹,最终蛹羽化为成虫(菜粉蝶),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符合题意;
C选项,蝙蝠是哺乳动物,通过胎生繁殖,直接生出幼体,不存在“卵、幼虫、蛹”等阶段,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B选项。
8.【答案】A
【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
【解析】【分析】A选项,蚕的粪便和残留的桑叶会滋生细菌、霉菌,还可能吸引害虫,污染饲养环境。及时清理能保持环境清洁,减少蚕生病的概率,这是正确的做法,符合题意;
B选项,蚕宝宝的消化系统脆弱,湿润的桑叶容易发霉,或导致蚕摄入过多水分而腹泻。正确的做法是保持桑叶干燥,喂食前可擦去表面灰尘,但不能沾水。因此,该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选项,冰箱存放的桑叶温度低且可能有冷凝水,直接喂食会刺激蚕的肠胃,导致其生病。正确做法是将桑叶从冰箱取出后,放至室温并擦干表面水汽再喂食。因此,该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因此,应选A选项。
9.【答案】C
【知识点】身体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A选项,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骨骼会不断生长,四肢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长,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儿童到青少年时期,身高和肢体长度都会明显增加),不符合题意;
B选项,脚部的骨骼和肌肉也会随身体发育而生长,脚的尺寸会逐渐变大,以适应身体重量和运动需求,这也是正常的生长表现(如儿童的鞋码会随年龄增长而变大),不符合题意;
C选项,人类的基本肢体结构已经确定,正常情况下,每个人都有固定的5根手指,且数量不会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增加。手指数量异常(如多指)属于先天性发育畸形,不是正常生长现象,符合题意。
因此,应选C选项。
10.【答案】B
【知识点】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解析】【分析】要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式是否属于直线运动,关键看物体的运动轨迹是否为一条直线。
A选项,车轮转动时,轮子上的每一点都围绕车轴做圆周运动,运动轨迹是曲线,属于曲线运动,不符合题意;
B选项,升国旗时,国旗沿着旗杆向上移动,整个过程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属于直线运动,符合题意;
C选项,车辆在盘山公路上行驶时,路线呈弯曲的 “之” 字形,运动轨迹是曲线,属于曲线运动,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B选项。
11.【答案】B
【知识点】影子;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太阳高度角越大,物体的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角越小,影子越长。
A选项,上午,太阳从东方升起,高度角逐渐增大,但整体的角度较小,物体影子较长且逐渐变短,不符合题意;
B选项,中午,此时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因此物体的影子最短,符合题意;
C选项,下午,太阳逐渐西落,高度角逐渐减小,物体影子又会逐渐变长,不符合题意。
因此,应选B选项。
12.【答案】B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因为改变木块摆放方式,木块遮挡光线的轮廓改变,所以影子形状会变;光源位置不变,影子大小和方向不受木块摆放方式影响。因此,应选B选项。
13.【答案】A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
14.【答案】B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变化是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使得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变化,导致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部分的形状改变。一个月内,月相变化顺序如下:
①新月到上弦月阶段:初一左右是新月,几乎看不到月球亮面。之后月球公转,亮面逐渐显现并增大;
②上弦月到满月阶段:亮面持续变大,到十五、十六左右满月时,亮面最大;
③满月到下弦月、残月阶段:满月后,亮面开始减小,逐渐从圆变缺,直至回到新月,完成一个周期。
一个月内的月相显现由缺到圆(亮面逐渐变大)再由圆到缺(亮面逐渐变小)的变化规律,A选项亮面变化不符合先缺后圆再缺的顺序;C选项亮面增减顺序混乱。因此,应选B选项。
15.【答案】A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根据这个事实,人们接受了地球是球形的观点。
16.【答案】A
【知识点】影子;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太阳高度角越小,影子越长;太阳高度角越大,影子越短。上午太阳高度角从低到高逐渐增大,物体影子随之从长逐渐变短。因此,应选A选项。
17.【答案】A
【知识点】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 物体的影子与阳光方向相反向,在北半球,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变化规律是西→北→东。
18.【答案】C
【知识点】速度
【解析】【分析】在运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时间短的运动得快。100米跑步决赛中,所有选手的跑步路程都是100米,属于相同路程的运动。小丁的成绩是13秒,小明是14秒,小红是15秒,小丁所用时间最短,按照“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短则速度快” 的方法,小丁的速度最快,所以小丁是冠军。因此,应选C选项。
19.【答案】B
【知识点】距离与时间;速度
【解析】【分析】 测量比较不同小球在同一轨道上运动的快慢,四名同学要有明确的分工,可以分为操作员、计时员、发令员、记录员。操作员需要在发令员发令后释放小球;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相同。计时员需要在发令员发令后开始计时;在小球每次到达相同距离时结束计时。发令员需要每次发令前确保其他人准备就绪。记录员需要确保每次记录的准确性。
20.【答案】C
【知识点】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 阳光下旗杆的影子长度比半小时前长了,影子的长度变长,说明是下午时段,此时最有可能的是下午3点。上午影子由长变短,中午影子最短。
21.【答案】B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通过观察可知,地球上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选项B正确。
22.【答案】C
【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
【解析】【分析】 太阳和月球上都没有生命,月球上有环形山,太阳上有太阳黑子。
23.【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A、青蛙冬眠是为了适应寒冷的天气。不符合题意。
B、母鸡下蛋这属于生理现象,符合题意。
C、大雁南飞也是为了寻找更加温暖的栖息地,符合题意。
24.【答案】C
【知识点】速度
【解析】【分析】在运动距离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得快。同一轨道意味着小球运动的距离是固定不变的,此时影响小球运动快慢的因素就主要体现在运动时间上。当物体运动的距离相同时,比较运动快慢的关键是记录运动时间。因此,应选C选项。
25.【答案】C
【知识点】参照物
【解析】【分析】当汽车向前行驶时,我们通常以汽车本身作为参照物(即假定汽车是静止不动的)。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时,车外的景物与汽车之间的距离在不断增大,且方向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因此会感觉景物在向后移动。因此,应选C选项。
26.【答案】B
【知识点】速度
【解析】【分析】当两个物体运动的时间相同时,运动距离越远,速度越快;当两个物体运动的距离相同时,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听口令同时起跑和停止”,说明甲、乙两位同学的运动时间相同。两人运动的距离不同开始时甲跑在前面,但最终乙追上甲并先到达终点,说明在相同时间内,乙跑过的距离比甲更远(乙不仅追上了甲原本领先的距离,还多跑了一段到达终点)。因此,乙的速度更快,应选B选项。
27.【答案】A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有三种:滑动:物体沿斜面表面平移,自身不发生转动(如木块、书本等扁平、底面平整的物体);滚动:物体在斜面上自身转动并向前移动(如球类、圆柱体等物体);静止:部分物体因摩擦力较大或形状特殊,可能在斜面上保持静止。
A选项,乒乓球是球形物体,表面光滑,放在斜面上时,由于重力作用,会转动并沿斜面向下移动,运动方式是滚动,符合题意;
B选项,作业本是扁平物体,底面平整,放在斜面上时,会沿斜面表面滑动,运动方式为滑动,不是滚动,不符合题意;
C选项,文件袋通常为扁平结构,底面平整,放在斜面上时,会沿斜面滑动,运动方式为滑动,不是滚动,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A选项。
28.【答案】C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一天中影子长度的变化:上午:太阳从东方升起,高度逐渐升高,物体的影子会由长变短;
下午:太阳向西方落下,高度逐渐降低,物体的影子会由短变长。本题中,小米第一次测量树的影长是100厘米,1小时后测量为127厘米,说明影子长度变长了。
A选项的上午9点和B选项的上午10点均属于上午时段,此时影子应逐渐变短,不符合题意;
C选项的下午2点属于下午时段,太阳逐渐西斜,位置降低,影子会逐渐变长,符合题意。
因此,应选C选项。
29.【答案】A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滑动与滚动的本质区别是滑动是指物体在运动时,自身不发生转动,仅沿接触面平移(如冰块在地面滑动、书本在桌面推移),而滚动是指物体在运动时,自身围绕中心轴转动,同时向前移动(如球类滚动、车轮转动)。
A选项,人在滑滑梯时,身体保持直立或平躺状态,自身没有转动,只是沿滑梯表面从高处向低处平移,属于滑动,符合题意;
B选项,足球是球形物体,在草坪上运动时,会围绕自身球心不断转动,同时向前移动,属于滚动,而不是滑动,不符合题意;
C选项,车轮在行驶过程中,围绕车轴持续转动,并带动车辆向前移动,属于滚动,不符合题意。
因此,应选A选项。
30.【答案】A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在球体(如地球)表面,当一个物体从远处逐渐靠近观察者时,由于球体表面是弧形的,观察者会先看到物体的顶部,再逐渐看到下部。
A选项,桅杆是小船的顶部结构,船身是下部结构。当小船在球面上行驶并靠近时,由于球面的弧形遮挡,观察者会先看到高处的桅杆,随着小船逐渐靠近,才能看到被遮挡的船身,符合题意;
B选项,“先看到船身后看到桅杆”这一现象与球体表面特性矛盾,只有在平面上,物体的下部才可能先被看到(如桌面滑行的玩具船),球体表面不会出现此现象,不符合题意;
C选项,只有当物体在平面上运动时,观察者才能同时看到物体的全部结构(无任何遮挡)。而球体表面存在弧形遮挡,远处的小船无法被完整看到,因此该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A选项。
31.【答案】(1)C
(2)C;A;B
(3)C
(4)生长发育;繁殖;死亡
(5)C
(6)C
【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蚕蛾;蚕的一生;动物的一生
【解析】【分析】(1)A选项错误,蚕宝宝身体脆弱,用镊子用力夹会伤害它,换桑叶时应轻拿轻放,或用羽毛、软毛刷辅助移动,不符合题意;
B选项错误,刚喷过水的桑叶水分过多,蚕吃了易生病(如引发肠胃问题),需擦干水分或等桑叶自然干燥后再喂,不符合题意;
C选项正确,蚕宝宝依赖新鲜桑叶获取营养,桑叶干枯后营养和水分流失,及时更换新鲜桑叶能保证蚕的健康生长,符合题意。因此,应选C选项。
(2)蚕 “眠” 时,会停止进食,身体静止不动,且身体上半部(头部附近)微微仰起,这是蚕蜕皮前的准备状态。蚕快要吐丝时,不再吃桑叶(营养已储备足够),身体会发黄发亮(体内丝腺发育成熟,丝液充盈的表现)。吐丝过程中,蚕会通过身体轻微运动、头部来回晃动,把丝液拉成蚕丝,固定在蚕茧位置,形成茧的框架。因此,第1空填“C”;第2空填“A”;第3空填“B”。
(3)蚕蛾属于昆虫类,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3对足、2对翅。
A选项,鸡是鸟类,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等,无昆虫典型的身体三部分和翅、足结构,与蚕蛾不同,不符合题意;
B选项,壁虎是爬行类,身体分为头、躯干、尾,体表有鳞片,运动靠四肢爬行,与昆虫结构差异大,不符合题意;
C选项,蝴蝶和蚕蛾同属昆虫类,身体结构也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3对足、2对翅,二者高度相似,发育过程也都经历 “卵→幼虫→蛹→成虫” 的完全变态,符合题意。因此,应选C选项。
(4)动物的生命周期普遍包含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核心阶段:
出生:新个体诞生(如蚕卵孵化出蚁蚕);生长:个体体积、体重增加,形态逐渐成熟(如蚕从蚁蚕长大为熟蚕 );繁殖:成年个体产生后代(如蚕蛾交配产卵 );死亡:生命结束,是自然规律(如蚕蛾交配后死亡 )。因此,第1空填“生长发育”;第2空填“繁殖”;第3空填“死亡”。
(5)A选项错误,并非所有卵都能孵化,比如未受精的卵(如未交配的蚕蛾产的卵)、环境条件(温度、湿度不适宜)差的卵,无法孵化出新生命,不符合题意;
B选项错误,只有 “完全变态发育” 的昆虫(如蚕、蝴蝶)会经历蛹阶段;多数动物(如鸡、狗、鱼等)不经历蛹期,因此 “所有动物都会经历蛹的阶段” 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选项正确,无论动物种类、寿命长短,都要经历 “出生”(新个体开始)和 “死亡”(生命终结),这是生命周期的必然规律,符合题意。因此,应选C选项。
(6)蚕的一生分为卵→幼虫→蛹→成虫(蚕蛾) 四个阶段,其中幼虫期蜕皮4次(从蚁蚕到熟蚕,每蜕皮一次进入新龄期,共5龄,蜕皮4次 );蛹期还会蜕皮2次(蚕化蛹时蜕一次皮,蛹羽化成蛾时再蜕一次皮 )。因此,蚕一生总共蜕皮 4(幼虫期)+2(蛹期) = 6次,应选C选项。
32.【答案】(1)C;A;A
(2)B;C;B
(3)
【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月球的特征;月相
【解析】【分析】(1)① 太阳的实际直径约是月球的400倍,且太阳距离地球远,月球距离地球近。所以在实验中,大圆纸片代表太阳,小圆纸片代表月球,圆纸筒模拟 “从地球视角观察” 的场景,应选C选项;
② 当小圆纸片(模拟月球)往圆纸筒(模拟地球观测点)方向移动时,相当于 “月球距离地球更近”。根据视角与距离的关系:距离越近,物体在视野中显得越大。因此,小圆纸片在圆纸筒里观察到的会更大,应选A选项;
③ A选项,太阳实际比月球大得多,但由于太阳距离地球约1.5亿千米,月球距离地球约38万千米(太阳远、月球近),这种距离差异刚好让两者在地球视角下 “大小差不多”。
B选项 “太阳近、月球远” 与事实相反,不符合题意;C选项 “距离一样近” 错误,不符合题意。
因此,应选A选项。
综上所述,第1空填“C”;第2空填“A”;第3空填“A”。
(2)① “白玉盘” 描述的是满月(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完全朝向地球,看起来是圆形 )。图中:
①是残月(亮面小,且在左侧);②是满月(圆形,亮面最大);③是娥眉月(亮面小,在右侧)。
因此对应②号,应选B选项;
② 月相变化规律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月→满月→亏凸月→下弦月→残月 。结合图中月相:③是娥眉月(月初,亮面小且在右侧);②是满月(月中,农历十五左右);①是残月(月末,亮面小且在左侧)。因此时间先后为③→②→①,应选C选项;
③ 月相从新月开始,经过一个周期(再次回到新月)的时间约为29.5天,即一个月(农历一个月的周期)。因此,应选B选项。
综上所述,第1空填“B”;第2空填“C”;第3空填“B”。
(3)月相变化与农历日期对应,月相变化的规律是:
①农历十五:满月(整个亮面朝向地球,圆形 )→ 对应 “第二个月相(圆形)”;
②农历初三:娥眉月(亮面很小,在右侧,形似弯弯的月牙 )→ 对应 “第一个月相(右侧小部分亮)”;
③农历初八:上弦月(亮面为右半部分,呈半圆形 )→ 对应 “第三个月相(右半亮)”;
④农历二十七:残月(亮面很小,在左侧,接近新月 )→ 对应 “第四个月相(左侧小部分亮)”。
因此正确连线为:
第一个月相(右侧小月牙)→ 农历初三
第二个月相(圆形)→ 农历十五
第三个月相(右半圆)→ 农历初八
第四个月相(左侧小月牙)→ 农历二十七
1 / 1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北京师范大学台州实验学校2025年三年级下期末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2025三下·黄岩期末)小明跑了800米,小刚跑了1000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明快 B.小刚快 C.无法比较快慢
【答案】C
【知识点】速度
【解析】【分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三种方法: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距离的长短,距离越长则越快;相同距离下比较所用时间的多少,时间越短则越快;若时间和距离都不同,可计算单位时间内的运动距离(即速度),速度越大则越快。题目中仅给出了小明和小刚跑步的距离(小明800米,小刚1000米),但没有提供两人完成跑步所用的时间。由于缺少时间这一关键条件,无法准确判断谁运动得更快。综上,答案应选C选项。
2.(2025三下·黄岩期末)下列物体是光源的是 (  )。
A.月球 B.点燃得蜡烛 C.镜子
【答案】B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光源指的是自身能够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
A选项,月球本身不能发光,我们看到月球亮,是因为它反射了太阳的光,所以月球不是光源,不符合题意;
B选项,点燃的蜡烛自己能发光且正在发光,是光源,符合题意;
C选项,镜子本身不能发光,它只能反射其他物体的光,所以镜子不是光源,不符合题意。
因此,应选B选项。
3.(2025三下·黄岩期末)气室在鸡卵的孵化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  )。
A.提供胚胎呼吸的空气
B.保护胚胎
C.提供胚胎发育的营养
【答案】A
【知识点】鸡蛋的内部结构和作用
【解析】【分析】气室是鸡卵钝端内一个充满空气的小空腔,其主要作用是为胚胎发育提供呼吸所需的空气。
A选项,气室中的空气能满足胚胎发育时的呼吸需求,属于气室的功能,符合题意;
B选项,保护胚胎是卵壳、卵壳膜等结构的作用,不是气室的功能,不符合题意;
C选项,为胚胎提供营养的是卵黄(提供主要营养)和卵白(提供水分和部分营养),与气室无关,不符合题意。
因此,应选A选项。
4.(2025三下·黄岩期末)下列动物中,全部由卵来繁殖的是(  )。
A.鸡、鸭、狗、 B.蚕、苍蝇、喜鹊、 C.蝴蝶、猪、老鹰、
【答案】B
【知识点】卵生;胎生
【解析】【分析】卵生动物通过产卵繁殖后代,胎生动物则是母亲直接生出幼崽。
A选项,鸡、鸭属于卵生动物;但狗是胎生动物,该选项不全是卵生,不符合题意;
B选项,蚕、苍蝇、喜鹊均为卵生动物。蚕产卵孵化成幼虫,苍蝇产卵发育成蛆,喜鹊产卵孵化出雏鸟,它们都是通过卵繁殖,符合题意;
C选项,蝴蝶、老鹰属于卵生动物;但猪是胎生动物,该选项不全是卵生,不符合题意。
因此,应选B选项。
5.(2025三下·黄岩期末)下列动物的繁殖方式与人类最相似的是(  )。
A.鱼 B.羊 C.蝴蝶
【答案】B
【知识点】胎生
【解析】【分析】人类属于胎生动物,即母体通过胎盘等结构为胚胎提供营养,最终直接生出幼体。
A选项,鱼属于卵生动物,产卵繁殖,卵在体外受精并发育,与人类繁殖方式差异很大,不符合题意;
B选项,羊属于胎生动物,母体直接生出幼羊,且胚胎在母体内发育时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取营养,繁殖方式与人类相似,符合题意;
C选项,蝴蝶属于卵生动物,通过产卵繁殖,幼虫从卵中孵化,与人类的繁殖方式完全不同,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B选项。
6.(2025三下·黄岩期末)三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  )。
A.少年儿童期 B.幼儿期 C.成年期
【答案】A
【知识点】人的一生
【解析】【分析】三年级学生的年龄通常在8-9岁左右。
A选项,少年儿童期一般指6-12岁(小学阶段),三年级学生正处于这一阶段,符合题意;
B选项,幼儿期通常指3-6岁(幼儿园阶段),与三年级学生年龄不符,不符合题意;
C选项,成年期指18岁以上的成熟阶段,与三年级学生年龄不符,不符合题意。
因此,应选A选项。
7.(2025三下·黄岩期末)下列动物中,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的是(  )。
A.蜻蜓 B.菜粉蝶 C.蝙蝠
【答案】B
【知识点】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动物的一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的发育过程,这种发育方式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A选项,蜻蜓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一生经历 “卵→稚虫→成虫” 三个阶段,没有“蛹”的时期,稚虫与成虫形态相似,只是生活环境不同(水中和空中),不符合题意;
B选项,菜粉蝶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其发育过程为:卵孵化出幼虫(菜青虫),幼虫生长后变成蛹,最终蛹羽化为成虫(菜粉蝶),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符合题意;
C选项,蝙蝠是哺乳动物,通过胎生繁殖,直接生出幼体,不存在“卵、幼虫、蛹”等阶段,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B选项。
8.(2025三下·黄岩期末)在饲养蚕宝宝的过程中,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要及时清理蚕宝宝的粪便与残叶
B.桑叶保持湿润
C.用冰箱存放桑叶,等蚕宝宝饿了可以直接拿出来喂食
【答案】A
【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
【解析】【分析】A选项,蚕的粪便和残留的桑叶会滋生细菌、霉菌,还可能吸引害虫,污染饲养环境。及时清理能保持环境清洁,减少蚕生病的概率,这是正确的做法,符合题意;
B选项,蚕宝宝的消化系统脆弱,湿润的桑叶容易发霉,或导致蚕摄入过多水分而腹泻。正确的做法是保持桑叶干燥,喂食前可擦去表面灰尘,但不能沾水。因此,该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选项,冰箱存放的桑叶温度低且可能有冷凝水,直接喂食会刺激蚕的肠胃,导致其生病。正确做法是将桑叶从冰箱取出后,放至室温并擦干表面水汽再喂食。因此,该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因此,应选A选项。
9.(2025三下·黄岩期末)人在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会出现(  )的情况。
A.手臂变长了 B.脚变大了 C.手指变多了
【答案】C
【知识点】身体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A选项,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骨骼会不断生长,四肢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长,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儿童到青少年时期,身高和肢体长度都会明显增加),不符合题意;
B选项,脚部的骨骼和肌肉也会随身体发育而生长,脚的尺寸会逐渐变大,以适应身体重量和运动需求,这也是正常的生长表现(如儿童的鞋码会随年龄增长而变大),不符合题意;
C选项,人类的基本肢体结构已经确定,正常情况下,每个人都有固定的5根手指,且数量不会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增加。手指数量异常(如多指)属于先天性发育畸形,不是正常生长现象,符合题意。
因此,应选C选项。
10.(2025三下·黄岩期末)以下物体得运动方式属于直线运动的是 (  )。
A.车轮转动 B.升国旗 C.盘山公路
【答案】B
【知识点】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解析】【分析】要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式是否属于直线运动,关键看物体的运动轨迹是否为一条直线。
A选项,车轮转动时,轮子上的每一点都围绕车轴做圆周运动,运动轨迹是曲线,属于曲线运动,不符合题意;
B选项,升国旗时,国旗沿着旗杆向上移动,整个过程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属于直线运动,符合题意;
C选项,车辆在盘山公路上行驶时,路线呈弯曲的 “之” 字形,运动轨迹是曲线,属于曲线运动,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B选项。
11.(2025三下·黄岩期末)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最短的是在(  )。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答案】B
【知识点】影子;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太阳高度角越大,物体的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角越小,影子越长。
A选项,上午,太阳从东方升起,高度角逐渐增大,但整体的角度较小,物体影子较长且逐渐变短,不符合题意;
B选项,中午,此时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因此物体的影子最短,符合题意;
C选项,下午,太阳逐渐西落,高度角逐渐减小,物体影子又会逐渐变长,不符合题意。
因此,应选B选项。
12.(2025三下·黄岩期末)如右图,改变木块的摆放方式,影子的(  )会发生变化。
A.大小 B.形状 C.方向
【答案】B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因为改变木块摆放方式,木块遮挡光线的轮廓改变,所以影子形状会变;光源位置不变,影子大小和方向不受木块摆放方式影响。因此,应选B选项。
13.(2025三下·黄岩期末)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
A.从新月到满月
B.从满月到新月
C.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
【答案】A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
14.(2025三下·黄岩期末)一个月内,月相的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
A.
B.
C.
【答案】B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变化是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使得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变化,导致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部分的形状改变。一个月内,月相变化顺序如下:
①新月到上弦月阶段:初一左右是新月,几乎看不到月球亮面。之后月球公转,亮面逐渐显现并增大;
②上弦月到满月阶段:亮面持续变大,到十五、十六左右满月时,亮面最大;
③满月到下弦月、残月阶段:满月后,亮面开始减小,逐渐从圆变缺,直至回到新月,完成一个周期。
一个月内的月相显现由缺到圆(亮面逐渐变大)再由圆到缺(亮面逐渐变小)的变化规律,A选项亮面变化不符合先缺后圆再缺的顺序;C选项亮面增减顺序混乱。因此,应选B选项。
15.(2025三下·黄岩期末)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绕地球航行了一圈,证明了地球是(  )。
A.球形的 B.方的 C.无法判断
【答案】A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根据这个事实,人们接受了地球是球形的观点。
16.(2025三下·黄岩期末)上午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  )
A.长—短 B.短一长 C.长—短—长
【答案】A
【知识点】影子;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太阳高度角越小,影子越长;太阳高度角越大,影子越短。上午太阳高度角从低到高逐渐增大,物体影子随之从长逐渐变短。因此,应选A选项。
17.(2025三下·黄岩期末)对于一天中影子的方向变化,叙述合理的是(  )。
A.西→东 B.东→西 C.南→北
【答案】A
【知识点】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 物体的影子与阳光方向相反向,在北半球,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变化规律是西→北→东。
18.(2025三下·黄岩期末)在运动会100米跑步决赛中,小丁的成绩是13秒,小明的成绩是 14秒,小红的成绩是15秒。请问(  )是冠军。
A.小红 B.小明 C.小丁
【答案】C
【知识点】速度
【解析】【分析】在运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时间短的运动得快。100米跑步决赛中,所有选手的跑步路程都是100米,属于相同路程的运动。小丁的成绩是13秒,小明是14秒,小红是15秒,小丁所用时间最短,按照“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短则速度快” 的方法,小丁的速度最快,所以小丁是冠军。因此,应选C选项。
19.(2025三下·黄岩期末)在同一轨道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时,小组成员之间要分工合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操作员放小球时可以推动小球
B.计时员计时时要与发令员的指令同步
C.用秒表测量时间只需测一次就够了
【答案】B
【知识点】距离与时间;速度
【解析】【分析】 测量比较不同小球在同一轨道上运动的快慢,四名同学要有明确的分工,可以分为操作员、计时员、发令员、记录员。操作员需要在发令员发令后释放小球;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相同。计时员需要在发令员发令后开始计时;在小球每次到达相同距离时结束计时。发令员需要每次发令前确保其他人准备就绪。记录员需要确保每次记录的准确性。
20.(2025三下·黄岩期末)小明观察到阳光下旗杆的影子在慢慢变长,由此推测他观察的时间最有可能是在(  )。
A.从8时到9时 B.从10时到11时 C.从15时到16时
【答案】C
【知识点】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 阳光下旗杆的影子长度比半小时前长了,影子的长度变长,说明是下午时段,此时最有可能的是下午3点。上午影子由长变短,中午影子最短。
21.(2025三下·黄岩期末)如图,小明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比较地球上海洋面积与陆地面积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陆地面积远大于海洋面积
B.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
C.两者面积差不多大
【答案】B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通过观察可知,地球上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选项B正确。
22.(2025三下·黄岩期末)将太阳、月球和地球进行比较,太阳独有的特点是(  )。
A.有生命 B.有环形山 C.有太阳黑子
【答案】C
【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
【解析】【分析】 太阳和月球上都没有生命,月球上有环形山,太阳上有太阳黑子。
23.(2025三下·黄岩期末)下列行为不属于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是(  )。
A.青蛙冬眠 B.母鸡下蛋 C.大雁南飞
【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A、青蛙冬眠是为了适应寒冷的天气。不符合题意。
B、母鸡下蛋这属于生理现象,符合题意。
C、大雁南飞也是为了寻找更加温暖的栖息地,符合题意。
24.(2025三下·黄岩期末)同一轨道上比较小球的运动快慢时要记录(  )。
A.距离 B.球的大小 C.小球运动的时间
【答案】C
【知识点】速度
【解析】【分析】在运动距离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得快。同一轨道意味着小球运动的距离是固定不变的,此时影响小球运动快慢的因素就主要体现在运动时间上。当物体运动的距离相同时,比较运动快慢的关键是记录运动时间。因此,应选C选项。
25.(2025三下·黄岩期末)汽车向前行驶时,看到的景物(  )。
A.向前移动 B.静止不动 C.向后移动
【答案】C
【知识点】参照物
【解析】【分析】当汽车向前行驶时,我们通常以汽车本身作为参照物(即假定汽车是静止不动的)。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时,车外的景物与汽车之间的距离在不断增大,且方向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因此会感觉景物在向后移动。因此,应选C选项。
26.(2025三下·黄岩期末)甲乙同学做“追及跑”的游戏,听口令同时起跑和停止,开始甲同学跑在前面,最终后面乙同学追上甲同学并先到达终点,在这个游戏中谁速度更快 (  )
A.甲 B.乙 C.同样快
【答案】B
【知识点】速度
【解析】【分析】当两个物体运动的时间相同时,运动距离越远,速度越快;当两个物体运动的距离相同时,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听口令同时起跑和停止”,说明甲、乙两位同学的运动时间相同。两人运动的距离不同开始时甲跑在前面,但最终乙追上甲并先到达终点,说明在相同时间内,乙跑过的距离比甲更远(乙不仅追上了甲原本领先的距离,还多跑了一段到达终点)。因此,乙的速度更快,应选B选项。
27.(2025三下·黄岩期末)下列物体放在斜面上,运动方式肯定是滚动的是(  )。
A.乒乓球 B.作业本 C.文件袋
【答案】A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有三种:滑动:物体沿斜面表面平移,自身不发生转动(如木块、书本等扁平、底面平整的物体);滚动:物体在斜面上自身转动并向前移动(如球类、圆柱体等物体);静止:部分物体因摩擦力较大或形状特殊,可能在斜面上保持静止。
A选项,乒乓球是球形物体,表面光滑,放在斜面上时,由于重力作用,会转动并沿斜面向下移动,运动方式是滚动,符合题意;
B选项,作业本是扁平物体,底面平整,放在斜面上时,会沿斜面表面滑动,运动方式为滑动,不是滚动,不符合题意;
C选项,文件袋通常为扁平结构,底面平整,放在斜面上时,会沿斜面滑动,运动方式为滑动,不是滚动,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A选项。
28.(2025三下·黄岩期末)一天小米测量一棵树的影长是100厘米,1小时后再去测量树的影长为127里面,那么小米测量的时间是 (  )。
A.上午9点 B.上午10点 C.下午2点
【答案】C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一天中影子长度的变化:上午:太阳从东方升起,高度逐渐升高,物体的影子会由长变短;
下午:太阳向西方落下,高度逐渐降低,物体的影子会由短变长。本题中,小米第一次测量树的影长是100厘米,1小时后测量为127厘米,说明影子长度变长了。
A选项的上午9点和B选项的上午10点均属于上午时段,此时影子应逐渐变短,不符合题意;
C选项的下午2点属于下午时段,太阳逐渐西斜,位置降低,影子会逐渐变长,符合题意。
因此,应选C选项。
29.(2025三下·黄岩期末)下列物体的运动方式属于滑动的是(  )。
A.滑滑梯
B.足球在草坪上的运动
C.车轮
【答案】A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滑动与滚动的本质区别是滑动是指物体在运动时,自身不发生转动,仅沿接触面平移(如冰块在地面滑动、书本在桌面推移),而滚动是指物体在运动时,自身围绕中心轴转动,同时向前移动(如球类滚动、车轮转动)。
A选项,人在滑滑梯时,身体保持直立或平躺状态,自身没有转动,只是沿滑梯表面从高处向低处平移,属于滑动,符合题意;
B选项,足球是球形物体,在草坪上运动时,会围绕自身球心不断转动,同时向前移动,属于滚动,而不是滑动,不符合题意;
C选项,车轮在行驶过程中,围绕车轴持续转动,并带动车辆向前移动,属于滚动,不符合题意。
因此,应选A选项。
30.(2025三下·黄岩期末)小船在球面上行驶时会看到的现象是 (  )。
A.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
B.先看到船身后看到桅杆
C.看到船身、风帆、桅杆同时完整出现
【答案】A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在球体(如地球)表面,当一个物体从远处逐渐靠近观察者时,由于球体表面是弧形的,观察者会先看到物体的顶部,再逐渐看到下部。
A选项,桅杆是小船的顶部结构,船身是下部结构。当小船在球面上行驶并靠近时,由于球面的弧形遮挡,观察者会先看到高处的桅杆,随着小船逐渐靠近,才能看到被遮挡的船身,符合题意;
B选项,“先看到船身后看到桅杆”这一现象与球体表面特性矛盾,只有在平面上,物体的下部才可能先被看到(如桌面滑行的玩具船),球体表面不会出现此现象,不符合题意;
C选项,只有当物体在平面上运动时,观察者才能同时看到物体的全部结构(无任何遮挡)。而球体表面存在弧形遮挡,远处的小船无法被完整看到,因此该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A选项。
二、探究题
31.(2025三下·黄岩期末)养蚕小能手
(1)饲养蚕宝宝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每次换桑叶时用镊子用力夹住蚕宝宝,以免掉落
B.将刚喷过水的桑叶给蚕宝宝吃,补充水分
C.当桑叶干枯时,及时更换新鲜的桑叶
(2)蚕在生命的各个阶段都有一些明显的特征;要“眠”了,它会   ;快要吐丝了,它会   ;吐丝的时候,它的样子是   。
A.不再吃桑叶,身体发黄发亮 B.身体运动,头来回晃动
C.不吃不动,身体上半部仰起
(3)下列动物身体结构与蚕蛾相似的是(  )。
A.鸡 B.壁虎 C.蝴蝶
(4)动物的一生要经历出生、   和   、   。
(5)关于动物的生命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卵都能孵化出新的生命
B.所有的动物都会经历蛹的阶段
C.所有的动物都会经历出生和死亡
(6)蚕的一生一共要退几次皮(  )。
A.4 B.5 C.6
【答案】(1)C
(2)C;A;B
(3)C
(4)生长发育;繁殖;死亡
(5)C
(6)C
【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蚕蛾;蚕的一生;动物的一生
【解析】【分析】(1)A选项错误,蚕宝宝身体脆弱,用镊子用力夹会伤害它,换桑叶时应轻拿轻放,或用羽毛、软毛刷辅助移动,不符合题意;
B选项错误,刚喷过水的桑叶水分过多,蚕吃了易生病(如引发肠胃问题),需擦干水分或等桑叶自然干燥后再喂,不符合题意;
C选项正确,蚕宝宝依赖新鲜桑叶获取营养,桑叶干枯后营养和水分流失,及时更换新鲜桑叶能保证蚕的健康生长,符合题意。因此,应选C选项。
(2)蚕 “眠” 时,会停止进食,身体静止不动,且身体上半部(头部附近)微微仰起,这是蚕蜕皮前的准备状态。蚕快要吐丝时,不再吃桑叶(营养已储备足够),身体会发黄发亮(体内丝腺发育成熟,丝液充盈的表现)。吐丝过程中,蚕会通过身体轻微运动、头部来回晃动,把丝液拉成蚕丝,固定在蚕茧位置,形成茧的框架。因此,第1空填“C”;第2空填“A”;第3空填“B”。
(3)蚕蛾属于昆虫类,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3对足、2对翅。
A选项,鸡是鸟类,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等,无昆虫典型的身体三部分和翅、足结构,与蚕蛾不同,不符合题意;
B选项,壁虎是爬行类,身体分为头、躯干、尾,体表有鳞片,运动靠四肢爬行,与昆虫结构差异大,不符合题意;
C选项,蝴蝶和蚕蛾同属昆虫类,身体结构也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3对足、2对翅,二者高度相似,发育过程也都经历 “卵→幼虫→蛹→成虫” 的完全变态,符合题意。因此,应选C选项。
(4)动物的生命周期普遍包含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核心阶段:
出生:新个体诞生(如蚕卵孵化出蚁蚕);生长:个体体积、体重增加,形态逐渐成熟(如蚕从蚁蚕长大为熟蚕 );繁殖:成年个体产生后代(如蚕蛾交配产卵 );死亡:生命结束,是自然规律(如蚕蛾交配后死亡 )。因此,第1空填“生长发育”;第2空填“繁殖”;第3空填“死亡”。
(5)A选项错误,并非所有卵都能孵化,比如未受精的卵(如未交配的蚕蛾产的卵)、环境条件(温度、湿度不适宜)差的卵,无法孵化出新生命,不符合题意;
B选项错误,只有 “完全变态发育” 的昆虫(如蚕、蝴蝶)会经历蛹阶段;多数动物(如鸡、狗、鱼等)不经历蛹期,因此 “所有动物都会经历蛹的阶段” 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选项正确,无论动物种类、寿命长短,都要经历 “出生”(新个体开始)和 “死亡”(生命终结),这是生命周期的必然规律,符合题意。因此,应选C选项。
(6)蚕的一生分为卵→幼虫→蛹→成虫(蚕蛾) 四个阶段,其中幼虫期蜕皮4次(从蚁蚕到熟蚕,每蜕皮一次进入新龄期,共5龄,蜕皮4次 );蛹期还会蜕皮2次(蚕化蛹时蜕一次皮,蛹羽化成蛾时再蜕一次皮 )。因此,蚕一生总共蜕皮 4(幼虫期)+2(蛹期) = 6次,应选C选项。
32.(2025三下·黄岩期末)月相知识。
(1)小科小组利用下面的材料做了探究太阳和月球大小的模拟实验:
①实验中大圆纸片模拟的是(    )。
A.地球 B.月球 C.太阳
②按照上面的材料位置摆放,如果将小圆纸片往圆纸筒方向移动,那么在圆纸筒里观察到的小圆纸片与之前相比(    )。
A.更大 B.更小 C.一样大
③通过上述实验,小科看到的太阳和月球大小差不多,原因是(    )。
A.太阳离地球远,月球离地球近
B.太阳离地球近,月球离地球远
C.太阳和月球离地球一样近
(2)小科在不同的夜晚观察到右图3个月相。
①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中描述的是右图中的(    )号月相。
A.① B.② C.③
②小科观察到的3个月相,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③②①
③通过观察,小科知道月相变化的周期大约是(    )。
A.半个月 B.一个月 C.两个月
(3)请将下面的月相与相对应的时间用线连起来。
【答案】(1)C;A;A
(2)B;C;B
(3)
【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月球的特征;月相
【解析】【分析】(1)① 太阳的实际直径约是月球的400倍,且太阳距离地球远,月球距离地球近。所以在实验中,大圆纸片代表太阳,小圆纸片代表月球,圆纸筒模拟 “从地球视角观察” 的场景,应选C选项;
② 当小圆纸片(模拟月球)往圆纸筒(模拟地球观测点)方向移动时,相当于 “月球距离地球更近”。根据视角与距离的关系:距离越近,物体在视野中显得越大。因此,小圆纸片在圆纸筒里观察到的会更大,应选A选项;
③ A选项,太阳实际比月球大得多,但由于太阳距离地球约1.5亿千米,月球距离地球约38万千米(太阳远、月球近),这种距离差异刚好让两者在地球视角下 “大小差不多”。
B选项 “太阳近、月球远” 与事实相反,不符合题意;C选项 “距离一样近” 错误,不符合题意。
因此,应选A选项。
综上所述,第1空填“C”;第2空填“A”;第3空填“A”。
(2)① “白玉盘” 描述的是满月(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完全朝向地球,看起来是圆形 )。图中:
①是残月(亮面小,且在左侧);②是满月(圆形,亮面最大);③是娥眉月(亮面小,在右侧)。
因此对应②号,应选B选项;
② 月相变化规律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月→满月→亏凸月→下弦月→残月 。结合图中月相:③是娥眉月(月初,亮面小且在右侧);②是满月(月中,农历十五左右);①是残月(月末,亮面小且在左侧)。因此时间先后为③→②→①,应选C选项;
③ 月相从新月开始,经过一个周期(再次回到新月)的时间约为29.5天,即一个月(农历一个月的周期)。因此,应选B选项。
综上所述,第1空填“B”;第2空填“C”;第3空填“B”。
(3)月相变化与农历日期对应,月相变化的规律是:
①农历十五:满月(整个亮面朝向地球,圆形 )→ 对应 “第二个月相(圆形)”;
②农历初三:娥眉月(亮面很小,在右侧,形似弯弯的月牙 )→ 对应 “第一个月相(右侧小部分亮)”;
③农历初八:上弦月(亮面为右半部分,呈半圆形 )→ 对应 “第三个月相(右半亮)”;
④农历二十七:残月(亮面很小,在左侧,接近新月 )→ 对应 “第四个月相(左侧小部分亮)”。
因此正确连线为:
第一个月相(右侧小月牙)→ 农历初三
第二个月相(圆形)→ 农历十五
第三个月相(右半圆)→ 农历初八
第四个月相(左侧小月牙)→ 农历二十七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