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期末 科学
一、第一站:磁铁探秘营
1.(2025二下·福田期末)科科比较了环形磁铁与条形磁铁,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是 ( )。
A.都有两个磁极 B.形状完全相同 C.只能吸引铁
【答案】A
【知识点】磁极与方向
【解析】【分析】A选项,所有磁铁(包括环形磁铁和条形磁铁)都有两个磁极,即南极(S极)和北极(N 极),这是磁铁的基本特性,属于两者的共同点,符合题意;
B选项,环形磁铁呈环状,条形磁铁呈长条状,两者形状完全不同,因此该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选项,磁铁不仅能吸引铁,还能吸引钴、镍等磁性材料,“只能吸引铁” 的说法不准确,因此该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A选项。
2.(2025二下·福田期末)科科发现磁铁不接触铁制小车也能让它动起来,这是因为磁铁有( )。
A.拉力 B.推力 C.磁力
【答案】C
【知识点】磁力的作用方式
【解析】【分析】磁铁不需要接触物体就能产生吸引或排斥的力,这种力叫做磁力。题目中磁铁不接触铁制小车却能让它动起来,正是磁力作用的表现。A选项的拉力和B选项的推力都需要物体接触才能产生,因此A选项和B选项错误,应选C选项。
3.(2025二下·福田期末)下列情况中,磁铁能让铁制小车动起来的是磁铁与小车之间( )。
A.离得很远 B.隔着厚木板 C.隔着一张A4纸
【答案】C
【知识点】磁力的作用方式
【解析】【分析】磁铁的磁力可以穿透一些薄的物体(如纸张、薄塑料等),但穿透能力有限。
A选项“离得很远” 时,磁力减弱到无法对小车产生作用,不符合题意;
B选项“隔着厚木板”,厚物体对磁力阻碍大,磁力难以穿透,不符合题意
C选项“隔着一张A4纸”,薄纸对磁力影响小,磁铁能利用磁力让铁制小车运动,符合题意。
因此,应选C选项。
4.(2025二下·福田期末)科科在小车上装了一根磁铁,然后用磁铁的一端靠近它(如下图),会发现小车( )。
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静止不动
【答案】A
【知识点】磁力的作用方式
【解析】【分析】磁铁存在磁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观察图中磁极发现,小车上磁铁的左端是N极靠近小车的条形磁铁左端也是N极,与小车上磁铁左端磁极相同。同名磁极相互排斥,两个 N极靠近时会产生排斥力 ,推动小车向远离条形磁铁的方向运动,即小车向左移动,应选A选项。
5.(2025二下·福田期末)将磁铁放在铁粉盒上,会看到的现象是 ( )。
A.磁铁两端吸住的铁粉最多
B.磁铁中间吸住的铁粉最多
C.只有磁铁两端能吸住铁粉
【答案】A
【知识点】磁力的大小
【解析】【分析】磁铁的磁性分布具有不均匀性,其磁性在两端最强,这两个磁性最强的部位称为磁极;而磁铁的中间部分磁性最弱。当把磁铁放在铁粉盒上时,由于两端磁极磁性最强,对铁粉的吸引力最大,因此会吸住最多的铁粉;磁铁中间磁性弱,只能吸住少量铁粉。
A选项,磁铁两端磁极磁性最强,会吸住最多的铁粉,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选项,磁铁的中间部分磁性最弱,只能吸住少量铁粉,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选项,磁铁中间虽然磁性很弱,但仍能吸住少量铁粉,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因此,应选A选项。
6.(2025二下·福田期末)按图的方法将两个磁铁相互靠近,会感受到两个磁铁( )。
A.相互吸引 B.相互排斥 C.不吸引也不排斥
【答案】A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磁铁存在磁极,且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从图中磁极标识,可判断靠近端为异名磁极,依据 “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规律,可知两磁铁异名磁极靠近时会相互吸引,所以应选A选项 。
7.(2025二下·福田期末)科科轻轻转动条形磁铁,磁铁静止时如图所示,判断①和②分别是什么磁极 ( )
A.①是南极,②是北极
B.①是北极,②是南极
C.①和②都是南极
【答案】B
【知识点】磁极与方向
【解析】【分析】条形磁铁静止时,会一端指向北方(北极,用N表示),一端指向南方(南极,用S表示)。
观察图中条形磁铁静止状态发现,①端指向 “北” 方向,条形磁铁指向北的一端是北极;②端指向 “南” 方向,条形磁铁指向南的一端是南极。因此,①是北极、②是南极,应选B选项。
8.(2025二下·福田期末)科科准备制作一个指南针,下列现象能说明钢针已经成功被磁化的是( )。
A.把钢针靠近磁铁,发现它们吸在一起
B.把钢针靠近回形针,发现它们吸在一起
C.把钢针靠近木棒,发现它们不能吸在一起
【答案】B
【知识点】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被磁化的物体(如钢针)会具有磁性,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磁性材料(如回形针) ,而未被磁化的钢针没有磁性,无法吸引这些材料。
A选项,钢针靠近磁铁吸在一起,磁铁本身有磁性,钢针未被磁化时也会被磁铁吸引,不能说明钢针本身具有了磁性(即被磁化),不符合题意;
B选项,钢针靠近回形针能吸在一起,说明钢针自身产生了磁性,能够吸引磁性材料,符合被磁化的特征,符合题意;
C选项,钢针靠近木棒不吸引,因为木棒不是磁性材料,无论钢针是否被磁化,都不会吸引木棒,无法作为判断依据,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B选项。
9.(2025二下·福田期末)下列物品中不含磁铁的是 ( )。
A.冰箱门 B.耳机 C.铅笔
【答案】C
【知识点】磁铁和我们的生活
【解析】【分析】磁铁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能吸引铁制品的物品往往包含磁铁或被磁化的部件,而不具备磁性且不依赖磁性工作的物品通常不含磁铁。
A选项,冰箱门的密封条中含有磁铁,利用磁铁的吸引力使冰箱门紧密闭合,不符合题意;
B选项,耳机内部含有磁铁(如动圈式耳机的磁体),通过磁场与线圈的作用实现声音还原,不符合题意;
C选项,铅笔的主要成分是石墨、木材和黏土,这些材料均不具有磁性,且铅笔的书写功能无需依赖磁铁,因此不含磁铁,符合题意。因此,应选C选项。
10.(2025二下·福田期末)将下列物品进行分类,把序号填写在对应的框内。
①塑料袋 ②铁丝 ③玻璃 ④木棒
⑤铁片 ⑥纸巾 ⑦铜钥匙 ⑧铁钉
能被磁铁吸引 ,
不能被磁铁吸引 .
【答案】②⑤⑧;①③④⑥⑦
【知识点】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磁铁具有磁性,能吸引铁、钴、镍等金属材料制成的物品 ;而塑料、玻璃、木材、纸、铜等材料,不属于磁铁可吸引的磁性材料,无法被磁铁吸引。
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②铁丝(铁制成);⑤铁片(铁制成);⑧铁钉(铁制成)。
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①塑料袋(塑料,非磁性材料);③玻璃(玻璃,非磁性材料);④木棒(木材,非磁性材料);⑥纸巾(纸,非磁性材料);⑦铜钥匙(铜,虽为金属但不属于铁、钴、镍等材料,不能被磁铁吸引)。
因此,第1空填“②⑤⑧”;第2空填“①③④⑥⑦”。
11.(2025二下·福田期末)下列物品分别利用了磁铁的什么特点 将对应的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1)利用“磁铁能吸引铁”的特点: 。
(2)利用“磁铁能指示南北”的特点: 。
(3)利用“相同磁极相互排斥”的特点: 。
【答案】(1)①③
(2)④
(3)②⑤
【知识点】磁铁和我们的生活
【解析】【分析】(1)磁铁具有磁性,能吸引铁制物品。①钓鱼玩具,玩具里面的“鱼” 为铁制品,利用磁铁吸引铁的特性,让磁铁(如钓鱼竿上的磁体)吸住 “铁鱼”,模拟钓鱼,符合题意;③冰箱贴,冰箱的门里含铁部件,冰箱贴里的磁铁吸附在冰箱上,符合题意。因此,此空应填“①③”。
(2)“磁铁静止时会一端指南、一端指北,可用于指示方向”④指南针:内部有能自由转动的磁铁(磁针 ),静止时磁针一端指向南方、一端指向北方,正是利用“磁铁指示南杯” 的特性,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符合题意。因此,此空应填“④”。
(3)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②磁悬浮列车,通过列车与轨道间设置相同磁极,利用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产生的斥力,使列车悬浮于轨道上方,减少摩擦、提升运行效率,符合题意;
⑤悬浮地球仪,地球仪与底座间安装了相同磁极的磁体,依靠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的斥力,让地球仪悬浮在空中,呈现悬浮效果,符合题意。因此,因此,此空应填“②⑤”。
二、第二站 :健康加油站
12.(2025二下·福田期末)科科观察了自己的身体,发现身体是 ( )的。
A.左右对称 B.上下对称 C.不对称
【答案】A
【知识点】观察我们的身体
【解析】【分析】A选项,观察身体的各部分:眼睛、耳朵、手臂、腿等,发现左侧和右侧的结构以及位置对称,比如左眼与右眼,左胳膊与右胳膊,形状和位置能对应 ,A选项符合题意;
B选项,人的身体上、下部分(如头与脚 )形状和功能差异很大,B选项不符合题意;
C选项,人体从外观形态上,以身体正中线为界,左右两侧的眼、耳、臂、腿等部分,在形状和位置上基本对应,符合左右对称的特征,C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A选项。
13.(2025二下·福田期末)科科用听诊器听妈妈的腹部,听到了“咕噜咕噜”的声音,这最可能是( )的声音。
A.骨骼生长 B.血液流动 C.胃肠蠕动
【答案】C
【知识点】观察我们的身体
【解析】【分析】A选项,骨骼生长是骨细胞分裂、骨组织逐渐延长的缓慢过程,这一过程不会产生可被听诊器听到的声音,不符合题意;
B选项,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正常情况下声音非常微弱,且多为规律的搏动声,不符合题意;
C选项,胃肠道在消化食物时,会通过肌肉收缩推动食物前进(即胃肠蠕动)。在此过程中,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被挤压、流动,会产生 “咕噜咕噜” 的声音。这种声音通过听诊器能清晰听到,符合题意。因此,应选C选项。
14.(2025二下·福田期末)妈妈整理科科的成长记录时,发现漏记了6岁时的身高。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推测,科科6岁时的身高最可能是 ( )。
A.100厘米 B.110厘米 C.120厘米
【答案】B
【知识点】身体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儿童在成长阶段,身高通常随年龄增大而逐步、稳定增长。观察题中数据可知,5岁时身高105厘米,7岁时身高115厘米 。5岁到7岁是连续生长过程,身高应逐步递增。
A选项的100厘米比5岁身高还低,违背身高随年龄增长的规律,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选项的110厘米,处于105厘米(5岁)和115厘米(7 岁)之间,符合规律,符合题意;
C选项的120厘米比7岁身高(115cm)还高,不符合规律,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因此,应选B选项。
15.(2025二下·福田期末)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科科在生长的是 ( )。
A.衣服穿不下了 B.长出新牙 C.更喜欢看电视了
【答案】C
【知识点】身体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生长” 的判断依据是身体结构、功能的变化,而非兴趣、喜好等行为的变化 。
A选项,“衣服穿不下了”说明身体长高、长胖,身体形态发生变化,是生长的表现,不符合题意;
B选项,牙齿更替是儿童生长发育中“器官发育、身体变化” 的表现,属于生长现象,不符合题意;
C选项,“更喜欢看电视了”是个人兴趣、喜好的改变,与身体生理结构、功能的生长发育无关,不能说明在生长,符合题意。因此,应选C选项。
16.(2025二下·福田期末)科科想做一个时间胶囊,时间胶囊里最应该记录的是 ( )。
A.身体信息 B.饮食习惯 C.兴趣爱好
【答案】A
【知识点】身体的“时间胶囊”
【解析】【分析】时间胶囊用于记录特定阶段的关键特征,以便未来对比生长变化 。“身体信息”(如身高、体重、指纹、牙齿情况等)是反映生长发育最直接、独特的标志。
A选项,“身体信息”包含身高、体重、身体特征等,这些数据随生长变化明显,未来打开胶囊时,能直观对比 “小时候” 与 “现在” 的身体差异,精准体现生长历程,符合题意;
B选项,“饮食习惯”虽与生活相关,但可改变,不具备独特和持续反映生长变化的特点,无法像身体信息那样,直接体现生长本质,不符合题意;
C选项,“兴趣爱好”在不同阶段兴趣会改变,不能稳定、直接地反映身体生长的特征,不符合题意。
因此,应选A选项。
17.(2025二下·福田期末)科科想准确记录自己现在的体重,应该选择的方法是( )。
A.问一下妈妈 B.用软尺测量 C.用体重计测量
【答案】C
【知识点】质量的测量
【解析】【分析】体重计是专门测量体重的工具 ,能精准获取体重数据;软尺用于测量长度(如身高、腰围等数据),询问他人无法得到体重的准确结果。因此,应选C选项。
18.(2025二下·福田期末)科科想预测自己六年级时的身高,可以参考( )的身高。
A.爷爷奶奶 B.爸爸妈妈 C.六年级的哥哥姐姐
【答案】B
【知识点】身体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父母的身高遗传信息会直接影响子女的身高发育,是预测未来身高的主要参考。
A选项,虽然爷爷奶奶的身高对科科也有一定的遗传影响,但这种影响是通过父母这一代传递的,直接参考爷爷奶奶的身高不如参考父母的身高准确,不符合题意;
B选项,父母的身高是预测孩子未来身高最直接、最准确的依据,因为孩子直接从父母那里继承了基因,符合题意;
C选项,六年级的哥哥姐姐。虽然同龄人的身高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但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和遗传背景不同,这并不是预测科科未来身高的最佳依据,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B选项。
三、为了探寻感官的奥秘,科科和妈妈用厨房的材料展开了探究。
19.(2025二下·福田期末)科科拿起一个苹果观察,以下哪项信息不是通过眼睛观察到的 ( )
A.苹果是红色的 B.苹果是酸甜的 C.苹果是圆圆的
【答案】B
【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
【解析】【分析】眼睛能感知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味道(酸甜等)需通过舌头(味觉)感知。
A选项“苹果是红色的”,颜色属于视觉信息,可通过眼睛直接观察到,不符合题意;
B选项“苹果是酸甜的”,酸甜是味道,需通过舌头品尝(味觉)感知,无法用眼睛观察,符合题意;
C选项“苹果是圆圆的”,形状属于视觉信息,可通过眼睛直接观察到,不符合题意。
因此,应选B选项。
20.(2025二下·福田期末)桌上有一杯白醋和一杯清水,最快速的区分方法是( )。
A.用眼睛看 B.用鼻子闻 C.用手摸
【答案】B
【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
【解析】【分析】不同物质有独特的物理性质,白醋具有明显的刺激性气味,而清水无气味,气味差异可通过嗅觉(鼻子)快速区分。
A选项,白醋和清水在颜色、透明度上相近,仅靠视觉难以快速区分,不符合题意;
B选项,白醋有强烈的酸味,清水无气味,通过嗅觉能瞬间辨别,是最快速的方法,符合题意;
C选项,两者都是液体,触感(温度、质感)相似,无法有效区分,不符合题意。
因此,应选B选项。
21.(2025二下·福田期末)科科调配了三杯酱油水,下列方法中不能比较加入酱油多少的是 ( )。
A.用眼睛看颜色 B.用鼻子闻气味 C.用手摸冷热
【答案】C
【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
【解析】【分析】A选项,酱油溶于水后,加入的酱油越多,溶液颜色通常越深。通过对比三杯酱油水的颜色深浅,可间接推测酱油量的多少,不符合题意;
B选项,酱油有独特气味,加入量越多,溶液中酱油成分越浓,气味往往越明显。借助嗅觉感知气味浓淡,能辅助判断酱油量差异,不符合题意;
C选项,三杯酱油水的冷热,受环境温度、初始水温等影响,与 “加入酱油的多少” 无直接因果关系,无法通过摸冷热比较酱油量,所以该方法不能用于比较,符合题意。
因此,应选C选项。
22.(2025二下·福田期末)科科发现,用多种感官观察比只用眼睛观察获得的信息( )。
A.更加全面 B.更加混乱 C.没有区别
【答案】A
【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
【解析】【分析】人体有眼、耳、鼻、舌、手等感官,不同感官感知物体不同特征(如眼睛看颜色形状、鼻子闻气味、手摸质地) ,协同观察能获取更丰富信息。因此,B选项和C选项说法错误,应选A选项。
23.(2025二下·福田期末)下列保护感官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
A.课间远眺
B.合理使用耳机
C.经常挖鼻孔保持通气
【答案】C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A选项,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看书、看屏幕)易导致视力疲劳,远眺可放松眼部肌肉,是保护眼睛的正确方法,不符合题意;
B选项,控制耳机音量和使用时间,能减少对鼓膜的刺激,保护听力,属于正确的保护方式,不符合题意;
C选项,鼻腔内的鼻毛和黏膜能过滤灰尘、保护呼吸道,频繁挖鼻孔会损伤黏膜和鼻毛,引发感染或出血,反而影响通气,符合题意。因此,应选C选项。
四、科科和妹妹玩了一个有趣的“抓尺子”游戏。
24.(2025二下·福田期末)一开始,科科总是抓不到尺子,经过多次练习后,科科抓到尺子的可能性(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答案】A
【知识点】测试反应快慢
【解析】【分析】重复练习能提升动作的协调性、反应速度等能力。科科因缺乏经验、反应不够快、动作不协调,抓不到尺子的概率高;多次练习后,大脑对的反应更敏捷,手部动作更协调精准,抓到尺子的成功次数会增加。因此,多次练习后,科科抓到尺子的可能性会变大,应选A选项。
25.(2025二下·福田期末)下列方法中,不能帮助科科提高得分的是 ( )。
A.集中注意力 B.闭上眼睛抓 C.减少噪音干扰
【答案】B
【知识点】测试反应快慢
【解析】【分析】抓尺子这类任务,需要视觉(观察尺子下落)、注意力(专注时机)、环境(安静减少干扰)协同作用 ,保障动作精准性,提升得分概率。
A选项,专注能让科科更敏锐捕捉尺子下落信号,及时做出抓取动作,有助于提高得分,不符合题意;
B选项,失去视觉辅助,无法判断尺子下落时机和位置,会大幅降低抓取成功率,不能帮助提高得分,符合题意;
C选项,安静环境能让科科更清晰感知信号(如他人释放尺子的动作、声音),避免分心,利于提高得分,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B选项。
26.(2025二下·福田期末)关于“抓尺子”游戏中的感官配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用眼睛看 B.只用耳朵听 C.要眼睛和手配合
【答案】C
【知识点】测试反应快慢;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
【解析】【分析】抓尺子时,眼睛负责观察尺子下落,手部做出抓取动作,两者配合才能完成任务。
A选项,仅观察到尺子下落,没有手部动作配合,无法完成 “抓” 的行为,不能实现游戏任务,不符合题意;
B选项,抓尺子主要依赖视觉捕捉下落时机,耳朵听无法精准判断尺子下落的时间和速度,无法有效配合完成抓取,不符合题意;
C选项,眼睛观察尺子下落,手部肌肉、关节做出抓取动作,两者协同完成游戏,符合题意。
因此,应选C选项。
27.(2025二下·福田期末)下列活动中,可以锻炼反应速度的是( )。
A.打羽毛球 B.安静地看故事书 C.坐在沙发上发呆
【答案】A
【知识点】测试反应快慢
【解析】【分析】反应速度的锻炼,依赖快速接收信息、迅速做出动作的过程 。运动中需及时应对变化(如球的方向、速度),能有效训练反应能力。
A选项,羽毛球飞行速度、方向多变,参与者需用眼睛快速捕捉球的轨迹,同时调动肢体迅速做出击球动作,反复练习可提升反应速度,符合题意;
B选项,主要是视觉阅读和思维想象,无需快速肢体反应,无法锻炼反应速度,不符合题意;
C选项“坐在沙发上发呆”:身体和思维处于低活跃状态,没有信息刺激和动作反馈,不能锻炼反应速度,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A选项。
五、连线题。
28.(2025二下·福田期末)请将科科在公园野餐时的发现与他使用的感官对应连起来。
【答案】
【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
【解析】【分析】(1)鼻子能感知气味 。青草的香气,是通过鼻子闻出来的,所以和鼻子对应。
(2)眼睛能看物体的颜色、形状 。花朵色彩鲜艳是眼镜看到的,和眼睛对应。
(3)皮肤能感受冷热、软硬 。溪水冰凉是用手触摸(皮肤感知)到的温度,和手(皮肤) 对应。
(4)舌头负责尝味道(甜、酸等) 。西瓜“甜甜的”是用舌头尝出来的,和舌头对应。
(5)耳朵的功能是听声音 。蝉的“响亮叫声”靠耳朵听到,和耳朵对应。
因此,科科的发现和使用的感官连线对应如下:
① 青草香——鼻子
②花朵色彩鲜艳——眼睛
③溪水冰凉——手(皮肤)
④ 西瓜甜甜的——舌头
⑤蝉声响亮——耳朵
29.(2025二下·福田期末)以下哪些行为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 请在( )内打“ ”。
熬夜看书( ) 坚持锻炼 ( ) 营养均衡( )
沉迷游戏( ) 不吃早餐( ) 定期体检( )
【答案】熬夜看书( ) 保持锻炼(√)营养均衡(√)
沉迷游戏( ) 不吃早餐( ) 定期体检(√)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①熬夜看书( )。睡眠是身体“充电修复”的时间。小学生每天需 9-10 小时充足睡眠,熬夜看书会打乱生物钟,让大脑、身体得不到休息。第二天容易没精神、注意力不集中,还可能影响生长激素分泌拖慢长高节奏,所以不利于健康成长,不打“√”。
②坚持锻炼(√)。运动能强化骨骼肌肉,还能促进心肺功能 。坚持锻炼帮我们长个子、少生病,是健康成长的必备助力,所以打“√”。
③ 营养均衡(√)。人体发育需要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等多种营养。营养均衡能给身体提供多种营养,让骨骼强壮、大脑聪明,支持健康成长,所以打“√”。
④沉迷游戏( )。沉迷游戏会长时间盯着屏幕,伤害眼睛;还会挤占运动、和朋友玩耍的时间,让身体变弱、性格孤僻。小学身体发育关键期,沉迷游戏会应选健康成长,所以不打“√”。
⑤不吃早餐( )。经过一夜,身体急需能量补给。不吃早餐,上午会没力气、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长期下来,还会伤肠胃,不利于健康成长,不打“√”。
⑥定期体检(√)。小学阶段身体发育快,定期体检像给身体 “做小检查”。比如视力检查能早发现近视,血常规能看有没有营养缺漏。早发现问题、早调整,守护健康成长,所以打“√”。
综上所述,此题答案为:
熬夜看书( ) 保持锻炼(√)营养均衡(√)
沉迷游戏( ) 不吃早餐( ) 定期体检(√)
1 / 1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期末 科学
一、第一站:磁铁探秘营
1.(2025二下·福田期末)科科比较了环形磁铁与条形磁铁,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是 ( )。
A.都有两个磁极 B.形状完全相同 C.只能吸引铁
2.(2025二下·福田期末)科科发现磁铁不接触铁制小车也能让它动起来,这是因为磁铁有( )。
A.拉力 B.推力 C.磁力
3.(2025二下·福田期末)下列情况中,磁铁能让铁制小车动起来的是磁铁与小车之间( )。
A.离得很远 B.隔着厚木板 C.隔着一张A4纸
4.(2025二下·福田期末)科科在小车上装了一根磁铁,然后用磁铁的一端靠近它(如下图),会发现小车( )。
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静止不动
5.(2025二下·福田期末)将磁铁放在铁粉盒上,会看到的现象是 ( )。
A.磁铁两端吸住的铁粉最多
B.磁铁中间吸住的铁粉最多
C.只有磁铁两端能吸住铁粉
6.(2025二下·福田期末)按图的方法将两个磁铁相互靠近,会感受到两个磁铁( )。
A.相互吸引 B.相互排斥 C.不吸引也不排斥
7.(2025二下·福田期末)科科轻轻转动条形磁铁,磁铁静止时如图所示,判断①和②分别是什么磁极 ( )
A.①是南极,②是北极
B.①是北极,②是南极
C.①和②都是南极
8.(2025二下·福田期末)科科准备制作一个指南针,下列现象能说明钢针已经成功被磁化的是( )。
A.把钢针靠近磁铁,发现它们吸在一起
B.把钢针靠近回形针,发现它们吸在一起
C.把钢针靠近木棒,发现它们不能吸在一起
9.(2025二下·福田期末)下列物品中不含磁铁的是 ( )。
A.冰箱门 B.耳机 C.铅笔
10.(2025二下·福田期末)将下列物品进行分类,把序号填写在对应的框内。
①塑料袋 ②铁丝 ③玻璃 ④木棒
⑤铁片 ⑥纸巾 ⑦铜钥匙 ⑧铁钉
能被磁铁吸引 ,
不能被磁铁吸引 .
11.(2025二下·福田期末)下列物品分别利用了磁铁的什么特点 将对应的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1)利用“磁铁能吸引铁”的特点: 。
(2)利用“磁铁能指示南北”的特点: 。
(3)利用“相同磁极相互排斥”的特点: 。
二、第二站 :健康加油站
12.(2025二下·福田期末)科科观察了自己的身体,发现身体是 ( )的。
A.左右对称 B.上下对称 C.不对称
13.(2025二下·福田期末)科科用听诊器听妈妈的腹部,听到了“咕噜咕噜”的声音,这最可能是( )的声音。
A.骨骼生长 B.血液流动 C.胃肠蠕动
14.(2025二下·福田期末)妈妈整理科科的成长记录时,发现漏记了6岁时的身高。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推测,科科6岁时的身高最可能是 ( )。
A.100厘米 B.110厘米 C.120厘米
15.(2025二下·福田期末)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科科在生长的是 ( )。
A.衣服穿不下了 B.长出新牙 C.更喜欢看电视了
16.(2025二下·福田期末)科科想做一个时间胶囊,时间胶囊里最应该记录的是 ( )。
A.身体信息 B.饮食习惯 C.兴趣爱好
17.(2025二下·福田期末)科科想准确记录自己现在的体重,应该选择的方法是( )。
A.问一下妈妈 B.用软尺测量 C.用体重计测量
18.(2025二下·福田期末)科科想预测自己六年级时的身高,可以参考( )的身高。
A.爷爷奶奶 B.爸爸妈妈 C.六年级的哥哥姐姐
三、为了探寻感官的奥秘,科科和妈妈用厨房的材料展开了探究。
19.(2025二下·福田期末)科科拿起一个苹果观察,以下哪项信息不是通过眼睛观察到的 ( )
A.苹果是红色的 B.苹果是酸甜的 C.苹果是圆圆的
20.(2025二下·福田期末)桌上有一杯白醋和一杯清水,最快速的区分方法是( )。
A.用眼睛看 B.用鼻子闻 C.用手摸
21.(2025二下·福田期末)科科调配了三杯酱油水,下列方法中不能比较加入酱油多少的是 ( )。
A.用眼睛看颜色 B.用鼻子闻气味 C.用手摸冷热
22.(2025二下·福田期末)科科发现,用多种感官观察比只用眼睛观察获得的信息( )。
A.更加全面 B.更加混乱 C.没有区别
23.(2025二下·福田期末)下列保护感官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
A.课间远眺
B.合理使用耳机
C.经常挖鼻孔保持通气
四、科科和妹妹玩了一个有趣的“抓尺子”游戏。
24.(2025二下·福田期末)一开始,科科总是抓不到尺子,经过多次练习后,科科抓到尺子的可能性(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25.(2025二下·福田期末)下列方法中,不能帮助科科提高得分的是 ( )。
A.集中注意力 B.闭上眼睛抓 C.减少噪音干扰
26.(2025二下·福田期末)关于“抓尺子”游戏中的感官配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用眼睛看 B.只用耳朵听 C.要眼睛和手配合
27.(2025二下·福田期末)下列活动中,可以锻炼反应速度的是( )。
A.打羽毛球 B.安静地看故事书 C.坐在沙发上发呆
五、连线题。
28.(2025二下·福田期末)请将科科在公园野餐时的发现与他使用的感官对应连起来。
29.(2025二下·福田期末)以下哪些行为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 请在( )内打“ ”。
熬夜看书( ) 坚持锻炼 ( ) 营养均衡( )
沉迷游戏( ) 不吃早餐( ) 定期体检(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磁极与方向
【解析】【分析】A选项,所有磁铁(包括环形磁铁和条形磁铁)都有两个磁极,即南极(S极)和北极(N 极),这是磁铁的基本特性,属于两者的共同点,符合题意;
B选项,环形磁铁呈环状,条形磁铁呈长条状,两者形状完全不同,因此该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选项,磁铁不仅能吸引铁,还能吸引钴、镍等磁性材料,“只能吸引铁” 的说法不准确,因此该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A选项。
2.【答案】C
【知识点】磁力的作用方式
【解析】【分析】磁铁不需要接触物体就能产生吸引或排斥的力,这种力叫做磁力。题目中磁铁不接触铁制小车却能让它动起来,正是磁力作用的表现。A选项的拉力和B选项的推力都需要物体接触才能产生,因此A选项和B选项错误,应选C选项。
3.【答案】C
【知识点】磁力的作用方式
【解析】【分析】磁铁的磁力可以穿透一些薄的物体(如纸张、薄塑料等),但穿透能力有限。
A选项“离得很远” 时,磁力减弱到无法对小车产生作用,不符合题意;
B选项“隔着厚木板”,厚物体对磁力阻碍大,磁力难以穿透,不符合题意
C选项“隔着一张A4纸”,薄纸对磁力影响小,磁铁能利用磁力让铁制小车运动,符合题意。
因此,应选C选项。
4.【答案】A
【知识点】磁力的作用方式
【解析】【分析】磁铁存在磁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观察图中磁极发现,小车上磁铁的左端是N极靠近小车的条形磁铁左端也是N极,与小车上磁铁左端磁极相同。同名磁极相互排斥,两个 N极靠近时会产生排斥力 ,推动小车向远离条形磁铁的方向运动,即小车向左移动,应选A选项。
5.【答案】A
【知识点】磁力的大小
【解析】【分析】磁铁的磁性分布具有不均匀性,其磁性在两端最强,这两个磁性最强的部位称为磁极;而磁铁的中间部分磁性最弱。当把磁铁放在铁粉盒上时,由于两端磁极磁性最强,对铁粉的吸引力最大,因此会吸住最多的铁粉;磁铁中间磁性弱,只能吸住少量铁粉。
A选项,磁铁两端磁极磁性最强,会吸住最多的铁粉,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选项,磁铁的中间部分磁性最弱,只能吸住少量铁粉,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选项,磁铁中间虽然磁性很弱,但仍能吸住少量铁粉,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因此,应选A选项。
6.【答案】A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磁铁存在磁极,且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从图中磁极标识,可判断靠近端为异名磁极,依据 “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规律,可知两磁铁异名磁极靠近时会相互吸引,所以应选A选项 。
7.【答案】B
【知识点】磁极与方向
【解析】【分析】条形磁铁静止时,会一端指向北方(北极,用N表示),一端指向南方(南极,用S表示)。
观察图中条形磁铁静止状态发现,①端指向 “北” 方向,条形磁铁指向北的一端是北极;②端指向 “南” 方向,条形磁铁指向南的一端是南极。因此,①是北极、②是南极,应选B选项。
8.【答案】B
【知识点】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被磁化的物体(如钢针)会具有磁性,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磁性材料(如回形针) ,而未被磁化的钢针没有磁性,无法吸引这些材料。
A选项,钢针靠近磁铁吸在一起,磁铁本身有磁性,钢针未被磁化时也会被磁铁吸引,不能说明钢针本身具有了磁性(即被磁化),不符合题意;
B选项,钢针靠近回形针能吸在一起,说明钢针自身产生了磁性,能够吸引磁性材料,符合被磁化的特征,符合题意;
C选项,钢针靠近木棒不吸引,因为木棒不是磁性材料,无论钢针是否被磁化,都不会吸引木棒,无法作为判断依据,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B选项。
9.【答案】C
【知识点】磁铁和我们的生活
【解析】【分析】磁铁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能吸引铁制品的物品往往包含磁铁或被磁化的部件,而不具备磁性且不依赖磁性工作的物品通常不含磁铁。
A选项,冰箱门的密封条中含有磁铁,利用磁铁的吸引力使冰箱门紧密闭合,不符合题意;
B选项,耳机内部含有磁铁(如动圈式耳机的磁体),通过磁场与线圈的作用实现声音还原,不符合题意;
C选项,铅笔的主要成分是石墨、木材和黏土,这些材料均不具有磁性,且铅笔的书写功能无需依赖磁铁,因此不含磁铁,符合题意。因此,应选C选项。
10.【答案】②⑤⑧;①③④⑥⑦
【知识点】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磁铁具有磁性,能吸引铁、钴、镍等金属材料制成的物品 ;而塑料、玻璃、木材、纸、铜等材料,不属于磁铁可吸引的磁性材料,无法被磁铁吸引。
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②铁丝(铁制成);⑤铁片(铁制成);⑧铁钉(铁制成)。
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①塑料袋(塑料,非磁性材料);③玻璃(玻璃,非磁性材料);④木棒(木材,非磁性材料);⑥纸巾(纸,非磁性材料);⑦铜钥匙(铜,虽为金属但不属于铁、钴、镍等材料,不能被磁铁吸引)。
因此,第1空填“②⑤⑧”;第2空填“①③④⑥⑦”。
11.【答案】(1)①③
(2)④
(3)②⑤
【知识点】磁铁和我们的生活
【解析】【分析】(1)磁铁具有磁性,能吸引铁制物品。①钓鱼玩具,玩具里面的“鱼” 为铁制品,利用磁铁吸引铁的特性,让磁铁(如钓鱼竿上的磁体)吸住 “铁鱼”,模拟钓鱼,符合题意;③冰箱贴,冰箱的门里含铁部件,冰箱贴里的磁铁吸附在冰箱上,符合题意。因此,此空应填“①③”。
(2)“磁铁静止时会一端指南、一端指北,可用于指示方向”④指南针:内部有能自由转动的磁铁(磁针 ),静止时磁针一端指向南方、一端指向北方,正是利用“磁铁指示南杯” 的特性,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符合题意。因此,此空应填“④”。
(3)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②磁悬浮列车,通过列车与轨道间设置相同磁极,利用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产生的斥力,使列车悬浮于轨道上方,减少摩擦、提升运行效率,符合题意;
⑤悬浮地球仪,地球仪与底座间安装了相同磁极的磁体,依靠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的斥力,让地球仪悬浮在空中,呈现悬浮效果,符合题意。因此,因此,此空应填“②⑤”。
12.【答案】A
【知识点】观察我们的身体
【解析】【分析】A选项,观察身体的各部分:眼睛、耳朵、手臂、腿等,发现左侧和右侧的结构以及位置对称,比如左眼与右眼,左胳膊与右胳膊,形状和位置能对应 ,A选项符合题意;
B选项,人的身体上、下部分(如头与脚 )形状和功能差异很大,B选项不符合题意;
C选项,人体从外观形态上,以身体正中线为界,左右两侧的眼、耳、臂、腿等部分,在形状和位置上基本对应,符合左右对称的特征,C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A选项。
13.【答案】C
【知识点】观察我们的身体
【解析】【分析】A选项,骨骼生长是骨细胞分裂、骨组织逐渐延长的缓慢过程,这一过程不会产生可被听诊器听到的声音,不符合题意;
B选项,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正常情况下声音非常微弱,且多为规律的搏动声,不符合题意;
C选项,胃肠道在消化食物时,会通过肌肉收缩推动食物前进(即胃肠蠕动)。在此过程中,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被挤压、流动,会产生 “咕噜咕噜” 的声音。这种声音通过听诊器能清晰听到,符合题意。因此,应选C选项。
14.【答案】B
【知识点】身体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儿童在成长阶段,身高通常随年龄增大而逐步、稳定增长。观察题中数据可知,5岁时身高105厘米,7岁时身高115厘米 。5岁到7岁是连续生长过程,身高应逐步递增。
A选项的100厘米比5岁身高还低,违背身高随年龄增长的规律,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选项的110厘米,处于105厘米(5岁)和115厘米(7 岁)之间,符合规律,符合题意;
C选项的120厘米比7岁身高(115cm)还高,不符合规律,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因此,应选B选项。
15.【答案】C
【知识点】身体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生长” 的判断依据是身体结构、功能的变化,而非兴趣、喜好等行为的变化 。
A选项,“衣服穿不下了”说明身体长高、长胖,身体形态发生变化,是生长的表现,不符合题意;
B选项,牙齿更替是儿童生长发育中“器官发育、身体变化” 的表现,属于生长现象,不符合题意;
C选项,“更喜欢看电视了”是个人兴趣、喜好的改变,与身体生理结构、功能的生长发育无关,不能说明在生长,符合题意。因此,应选C选项。
16.【答案】A
【知识点】身体的“时间胶囊”
【解析】【分析】时间胶囊用于记录特定阶段的关键特征,以便未来对比生长变化 。“身体信息”(如身高、体重、指纹、牙齿情况等)是反映生长发育最直接、独特的标志。
A选项,“身体信息”包含身高、体重、身体特征等,这些数据随生长变化明显,未来打开胶囊时,能直观对比 “小时候” 与 “现在” 的身体差异,精准体现生长历程,符合题意;
B选项,“饮食习惯”虽与生活相关,但可改变,不具备独特和持续反映生长变化的特点,无法像身体信息那样,直接体现生长本质,不符合题意;
C选项,“兴趣爱好”在不同阶段兴趣会改变,不能稳定、直接地反映身体生长的特征,不符合题意。
因此,应选A选项。
17.【答案】C
【知识点】质量的测量
【解析】【分析】体重计是专门测量体重的工具 ,能精准获取体重数据;软尺用于测量长度(如身高、腰围等数据),询问他人无法得到体重的准确结果。因此,应选C选项。
18.【答案】B
【知识点】身体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父母的身高遗传信息会直接影响子女的身高发育,是预测未来身高的主要参考。
A选项,虽然爷爷奶奶的身高对科科也有一定的遗传影响,但这种影响是通过父母这一代传递的,直接参考爷爷奶奶的身高不如参考父母的身高准确,不符合题意;
B选项,父母的身高是预测孩子未来身高最直接、最准确的依据,因为孩子直接从父母那里继承了基因,符合题意;
C选项,六年级的哥哥姐姐。虽然同龄人的身高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但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和遗传背景不同,这并不是预测科科未来身高的最佳依据,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B选项。
19.【答案】B
【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
【解析】【分析】眼睛能感知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味道(酸甜等)需通过舌头(味觉)感知。
A选项“苹果是红色的”,颜色属于视觉信息,可通过眼睛直接观察到,不符合题意;
B选项“苹果是酸甜的”,酸甜是味道,需通过舌头品尝(味觉)感知,无法用眼睛观察,符合题意;
C选项“苹果是圆圆的”,形状属于视觉信息,可通过眼睛直接观察到,不符合题意。
因此,应选B选项。
20.【答案】B
【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
【解析】【分析】不同物质有独特的物理性质,白醋具有明显的刺激性气味,而清水无气味,气味差异可通过嗅觉(鼻子)快速区分。
A选项,白醋和清水在颜色、透明度上相近,仅靠视觉难以快速区分,不符合题意;
B选项,白醋有强烈的酸味,清水无气味,通过嗅觉能瞬间辨别,是最快速的方法,符合题意;
C选项,两者都是液体,触感(温度、质感)相似,无法有效区分,不符合题意。
因此,应选B选项。
21.【答案】C
【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
【解析】【分析】A选项,酱油溶于水后,加入的酱油越多,溶液颜色通常越深。通过对比三杯酱油水的颜色深浅,可间接推测酱油量的多少,不符合题意;
B选项,酱油有独特气味,加入量越多,溶液中酱油成分越浓,气味往往越明显。借助嗅觉感知气味浓淡,能辅助判断酱油量差异,不符合题意;
C选项,三杯酱油水的冷热,受环境温度、初始水温等影响,与 “加入酱油的多少” 无直接因果关系,无法通过摸冷热比较酱油量,所以该方法不能用于比较,符合题意。
因此,应选C选项。
22.【答案】A
【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
【解析】【分析】人体有眼、耳、鼻、舌、手等感官,不同感官感知物体不同特征(如眼睛看颜色形状、鼻子闻气味、手摸质地) ,协同观察能获取更丰富信息。因此,B选项和C选项说法错误,应选A选项。
23.【答案】C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A选项,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看书、看屏幕)易导致视力疲劳,远眺可放松眼部肌肉,是保护眼睛的正确方法,不符合题意;
B选项,控制耳机音量和使用时间,能减少对鼓膜的刺激,保护听力,属于正确的保护方式,不符合题意;
C选项,鼻腔内的鼻毛和黏膜能过滤灰尘、保护呼吸道,频繁挖鼻孔会损伤黏膜和鼻毛,引发感染或出血,反而影响通气,符合题意。因此,应选C选项。
24.【答案】A
【知识点】测试反应快慢
【解析】【分析】重复练习能提升动作的协调性、反应速度等能力。科科因缺乏经验、反应不够快、动作不协调,抓不到尺子的概率高;多次练习后,大脑对的反应更敏捷,手部动作更协调精准,抓到尺子的成功次数会增加。因此,多次练习后,科科抓到尺子的可能性会变大,应选A选项。
25.【答案】B
【知识点】测试反应快慢
【解析】【分析】抓尺子这类任务,需要视觉(观察尺子下落)、注意力(专注时机)、环境(安静减少干扰)协同作用 ,保障动作精准性,提升得分概率。
A选项,专注能让科科更敏锐捕捉尺子下落信号,及时做出抓取动作,有助于提高得分,不符合题意;
B选项,失去视觉辅助,无法判断尺子下落时机和位置,会大幅降低抓取成功率,不能帮助提高得分,符合题意;
C选项,安静环境能让科科更清晰感知信号(如他人释放尺子的动作、声音),避免分心,利于提高得分,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B选项。
26.【答案】C
【知识点】测试反应快慢;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
【解析】【分析】抓尺子时,眼睛负责观察尺子下落,手部做出抓取动作,两者配合才能完成任务。
A选项,仅观察到尺子下落,没有手部动作配合,无法完成 “抓” 的行为,不能实现游戏任务,不符合题意;
B选项,抓尺子主要依赖视觉捕捉下落时机,耳朵听无法精准判断尺子下落的时间和速度,无法有效配合完成抓取,不符合题意;
C选项,眼睛观察尺子下落,手部肌肉、关节做出抓取动作,两者协同完成游戏,符合题意。
因此,应选C选项。
27.【答案】A
【知识点】测试反应快慢
【解析】【分析】反应速度的锻炼,依赖快速接收信息、迅速做出动作的过程 。运动中需及时应对变化(如球的方向、速度),能有效训练反应能力。
A选项,羽毛球飞行速度、方向多变,参与者需用眼睛快速捕捉球的轨迹,同时调动肢体迅速做出击球动作,反复练习可提升反应速度,符合题意;
B选项,主要是视觉阅读和思维想象,无需快速肢体反应,无法锻炼反应速度,不符合题意;
C选项“坐在沙发上发呆”:身体和思维处于低活跃状态,没有信息刺激和动作反馈,不能锻炼反应速度,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A选项。
28.【答案】
【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
【解析】【分析】(1)鼻子能感知气味 。青草的香气,是通过鼻子闻出来的,所以和鼻子对应。
(2)眼睛能看物体的颜色、形状 。花朵色彩鲜艳是眼镜看到的,和眼睛对应。
(3)皮肤能感受冷热、软硬 。溪水冰凉是用手触摸(皮肤感知)到的温度,和手(皮肤) 对应。
(4)舌头负责尝味道(甜、酸等) 。西瓜“甜甜的”是用舌头尝出来的,和舌头对应。
(5)耳朵的功能是听声音 。蝉的“响亮叫声”靠耳朵听到,和耳朵对应。
因此,科科的发现和使用的感官连线对应如下:
① 青草香——鼻子
②花朵色彩鲜艳——眼睛
③溪水冰凉——手(皮肤)
④ 西瓜甜甜的——舌头
⑤蝉声响亮——耳朵
29.【答案】熬夜看书( ) 保持锻炼(√)营养均衡(√)
沉迷游戏( ) 不吃早餐( ) 定期体检(√)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①熬夜看书( )。睡眠是身体“充电修复”的时间。小学生每天需 9-10 小时充足睡眠,熬夜看书会打乱生物钟,让大脑、身体得不到休息。第二天容易没精神、注意力不集中,还可能影响生长激素分泌拖慢长高节奏,所以不利于健康成长,不打“√”。
②坚持锻炼(√)。运动能强化骨骼肌肉,还能促进心肺功能 。坚持锻炼帮我们长个子、少生病,是健康成长的必备助力,所以打“√”。
③ 营养均衡(√)。人体发育需要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等多种营养。营养均衡能给身体提供多种营养,让骨骼强壮、大脑聪明,支持健康成长,所以打“√”。
④沉迷游戏( )。沉迷游戏会长时间盯着屏幕,伤害眼睛;还会挤占运动、和朋友玩耍的时间,让身体变弱、性格孤僻。小学身体发育关键期,沉迷游戏会应选健康成长,所以不打“√”。
⑤不吃早餐( )。经过一夜,身体急需能量补给。不吃早餐,上午会没力气、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长期下来,还会伤肠胃,不利于健康成长,不打“√”。
⑥定期体检(√)。小学阶段身体发育快,定期体检像给身体 “做小检查”。比如视力检查能早发现近视,血常规能看有没有营养缺漏。早发现问题、早调整,守护健康成长,所以打“√”。
综上所述,此题答案为:
熬夜看书( ) 保持锻炼(√)营养均衡(√)
沉迷游戏( ) 不吃早餐( ) 定期体检(√)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