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13 17:05: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一、诗歌鉴赏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他一生笔耕不辍,诗文有很高成就,下面我们一起来赏读吧!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二月四日作①
早春风力已轻柔,瓦雪消残玉半沟。
飞蝶鸣鸠俱得意,东风应笑我闲愁。
【注】①此诗作于淳照八年(1181年),作者落职闲居家乡。
1.下面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两首诗都是七言律诗,有别于诗人其他爱国诗词风格,清新明快。
B.意象是阅读诗歌的重要抓手,第二首诗中轻柔春风、消残瓦雪描绘了典型的早春景象。
C.第二首诗通过拟人,赋予虫鸟、东风以人的情态,寄寓作者潇洒自在的生活态度。
D.第一首诗中“莫笑”二字,写出诗人真切体会到农家酒的浑浊,对农民产生了怜悯之情。
2.“从今若许闲乘月”“东风应笑我闲愁”,请结合全诗,赏析“闲”字在《游山西村》和《二月四日作》中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名句名篇默写
3.根据情境补充相应的诗句。
(1)不仅陆游用“闲”字来表达情感,南宋诗人赵师秀也用“有约不来过夜半, ”生动而含蓄地表现出自己因客人迟迟不来而内心惆怅。
(2)诗人常常通过典型意象来描绘早春图景,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 ” 。
(3)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富有哲理,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 , ”借海上日出和江上春来的描写,表现出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的道理。
三、文言文阅读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陆游筑书巢》)
注释:①椟:dú, 木柜、 木匣, 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4.下列字词意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文中“妻子”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的理解不同,现代是指“对男子配偶”的称呼,文中指的是“妻子和儿女”。
B.“俯仰四顾”的“顾”和“元方入门不顾”的“顾”含义相近,都有“看”的意思。
C.“而乱书围之”的“乱”与“无丝竹之乱耳”的“乱”用法相同。
D.“间有意欲起”的“意”和“目似瞑,意暇甚”的“意”意思不同。
5.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B.吾室之内,或栖于椟/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C.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卖油翁》)
D.乃引客就观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6.根据句意推测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
B.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
C.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
D.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
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大意。
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8.同学们读完以上诗文,陆游的形象更立体、更丰富了吧!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陆游呢?请简要分析。
四、现代文阅读
深井下的父亲
文/龚细鹰
①“爸,我不读书了,反正也考不上。”他低声说。
②父亲看了眼他带回家的行李,没说话。此后,父亲每天绷着脸,不看他一眼,也不与他说话。
③辍学后,他每天跟着母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了学业的压力,这种采菊东篱下的日子过得云淡风轻,只是对父母有深深的愧疚。第四天,他悄悄告诉母亲,想跟着父亲去煤矿做工。父亲答应了。
④天还未亮,父子俩便出发了。他们要赶在天亮前到达煤矿,父亲走得很急,他看不到父亲的脸,只看到他单薄瘦弱的背影。在井口,整理检查完毕,他跟在父亲身后下到一百多米深的矿井。安全帽是最重要的安全装备,既可照明,又能防止掉落的小石头砸伤头部。父亲的安全帽上布满一个个小坑,油漆也脱落了。
⑤那是他第一次下矿井,有点忐忑,又感到新奇。越向前走,巷道越狭窄、低矮,有的地方只能半蹲着侧身过去。他被分配在运输组,装煤的工友怜悯他是学生娃,不会给他装太多,父亲却相反,装满后用铁锹拍拍,压实了再加两锹。他明白父亲的心思,可路是自己选择的,他不会轻易退却。
⑥下午,他与父亲被分在不同的巷道。新奇感已荡然无存,代之而起的是腰酸背疼,以及吸入煤尘后的极度不适。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他怎会知道父亲每天都在如此阴暗潮湿的环境下工作?而自己能坐在温暖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是何等珍贵!
⑦“快跑,塌方了!”有人喊道。慌乱的工友拼命向井口的方向跑去,他稀里糊涂跟着跑。
⑧“小春! 小春!”他听见父亲声嘶力竭的喊声。一个瘦弱的身影正逆着人群向他刚才工作的巷道跑去。
⑨“爸,我在这儿! ”他朝父亲大声叫道。他的喊声像是落入喧闹的大海,立刻就被淹没了。他大喊着向父亲跑去,“轰”的一声,煤尘波浪般扑面而来,瞬间倒塌的石与土将他与父亲分隔在两个空间。
⑩当血流满面的父亲被救出时,他跪在父亲身边号啕大哭。
救护车风驰电掣般向医院驶去。彼时,苍茫的青山肃穆静立,山坳间夕阳如血。他捧着父亲的安全帽,帽子上的血迹如夕阳一般的颜色,刺得他眼睛生疼。
那一夜,他守在父亲身边一刻也不敢休息。白天的经历,就像一个近在咫尺的梦。他与父亲经历了一场生死劫难,在此之前,他从未如此深刻地体会到寡言的父亲那深沉的爱,也从不知道,身为矿工的父亲每天都行走在极度危险的边缘,每一时、每一刻、每前进一步,都面临着死亡的危险,而父亲从未有过片刻犹豫,只是决然地向前。
父亲出院后,他重新回到了学校。那次事故于他是一次洗礼,父亲用生命给他上了惊心动魄的一课,让他有了重新出发的动力。后来,他终于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梦想。
9.浏览是一种阅读方法,可以一目数行地扫视文段,迅速提取字里行间的主要信息。请你浏览全文,完成下列表格。
情 节 心情或反应
辍学在家 ①
② 忐忑、新奇
煤矿塌方 ③
重回学校 ④
10.精读是指在通览全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请你精读文章,完成下面3个小题。
(1)【精读关键句】精读第⑥段划线句,从句式的角度赏析其表达效果。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他怎会知道父亲每天都在如此阴暗潮湿的环境下工作?而自己能坐在温暖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是何等珍贵!
(2)【精读细节】细读原文,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通过父亲“绷着脸” “不说话”的神态描写,写出了父亲对他辍学在家表示憎恨。
B.第④段通过对安全帽的描述,侧面写出了父亲工作环境的恶劣,以及父亲谋生的艰辛。
C.第⑨段运用比喻的修辞,将煤尘比作波浪,扑面而来,写出了塌方时危险紧急的情况。
D.第 段运用环境描写,用肃穆青山、如血夕阳营造了凄凉肃杀的氛围。
(3)【精读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深井下的父亲》和统编教材七下第三单元课文《台阶》中,都有一位沉默的父亲。请结合全文,分析探究标题的作用和意蕴,完成下面表格。
标题 作用 意蕴
《台阶》 “台阶”是线索, 全文是围绕“台阶”展开的。 台阶的高低象征着地位的不同,文中的“台阶”既是屋子的台阶,也是父亲心中的台阶,是父亲精神追求的象征。
《深井下的父亲》
五、名著阅读
一路西来,约行有四十里远近,渐渐酷热蒸人。沙僧只叫:“脚底烙得慌!”八戒又道:“爪子烫得痛!”马比寻常又快,只因地热难停,十分难进。行者道:“师父且请下马,兄弟们莫走。等我摘息了火,待风雨之后,地土冷些,再过山去。”行者果举扇,径至火边,尽力一掮,那山上火光烘烘腾起;再一掮,更着百倍;又一掮,那火足有千丈之高,渐渐烧着身体。行者急回,已将两股毫毛烧净,径跑至唐僧面前叫:“快回去,快回去!火来了,火来了!”
那师父爬上马,与八戒、沙僧,复东来有二十馀里,方才歇下,道:“悟空,如何了呀!”行者丢下扇子道:“不停当!不停当!被那厮哄了!”三藏听说,愁促眉尖,闷添心上,止不住两泪浇流,只道:“怎生是好!”八戒道:“哥哥,你急急忙忙叫回去是怎么说?”行者道:“我将扇子掮了一下,火光烘烘;第二扇,火气愈盛;第三扇,火头飞有千丈之高。若是跑得不快,把毫毛都烧尽矣!”八戒笑道:“你常说雷打不伤,火烧不损,如今何又怕火?”行者道:“你这呆子,全不知事!那时节用心防备,故此不伤;今日只为摘息火光,不曾捻避火诀,又未使护身法,所以把两股毫毛烧了。”沙僧道:“似这般火盛,无路通西,果怎生是好?”八戒道:“只拣无火处走便罢。”三藏道:“那方无火?”八戒道:“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又问:“那方有经?”八戒道:“西方有经。”三藏道:“我只欲往有经处去哩!”沙僧道:“有经处有火,无火处无经,诚是进退两难!”
11.阅读《西游记》“三调芭蕉扇”的选段,从师徒四人中任选一位,对其人物形象进行批注赏析。
12.有人说,《西游记》诠释了什么是“最美团队”。请联系以上片段,并结合整本书,谈谈你的看法。
六、作文
13.《深井下的父亲》,塌方时父亲不顾自己安危要去救儿子;《秋天的怀念》,母亲虽然受病痛折磨,活得艰辛,但对孩子无比慈爱、包容;《荷叶母亲》,风雨来临时,母亲为孩子遮风挡雨,护孩子周全……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
回顾你的生活,一定有许多与亲人相处的温暖瞬间、难忘时刻,选择你印象深刻的一次经历,记录下来,参加班级举行的“中秋话亲情”主题班会吧!
具体要求:
①自拟标题,注意所拟标题与文章所表达的中心紧密相连;
②写好细节,用好关键句;
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1.B 2.《游山西村》中“闲”字写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表现出诗人闲适的心境。《二月四日作》中“闲”字则表达了作者落职闲居的无奈和苦闷,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忧愁。
3. 闲敲棋子落灯花 谁家新燕啄春泥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4.C 5.C 6.B 7.就自己笑自己说:“这不是我所说的书窝吗?” 8.陆游是一个热爱读书、勤奋好学的人,从“吾室之内,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未尝不与书俱”可以看出;他也是一个忧国忧民、渴望为国效力的人,从他的爱国诗词中可以体现。
9.①愧疚;②第一次下矿井;③害怕、担心;④坚定、努力。 10.(1)该句运用反问句式,加强了语气,突出了“他”对父亲工作环境的恶劣以及自己能在教室学习的珍贵的深刻认识,表达了“他”内心的震撼和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2)A
(3)答案:
标题 作用 意蕴
《台阶》 “台阶”是线索,全文是围绕“台阶”展开的。 台阶的高低象征着地位的不同,文中的“台阶”既是屋子的台阶,也是父亲心中的台阶,是父亲精神追求的象征。
《深井下的父亲》 “深井下的父亲”是文章的核心人物,标题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深井”象征着父亲工作的艰苦和危险环境,“深井下的父亲”体现了父亲为了家庭默默奉献、不畏艰难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11.示例:孙悟空是一个机智勇敢、神通广大的人物。在三调芭蕉扇的过程中,他想尽办法与铁扇公主和牛魔王周旋,最终成功借到芭蕉扇,展现了他的智慧和能力。同时,他也有急躁的一面,在借扇过程中,他多次与对方发生冲突,表现出他的性格缺陷。 12.《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是一个“最美团队”。他们有着明确的目标,即前往西天取经,普度众生。在取经过程中,他们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相互协作,克服了重重困难。孙悟空神通广大,勇敢无畏,负责降妖除魔;猪八戒虽然贪吃懒做,但也有着幽默风趣的一面,为团队带来了欢乐;沙僧忠厚老实,任劳任怨,承担了许多后勤工作;唐僧则有着坚定的信念,始终引领着团队朝着目标前进。他们在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和进步,最终实现了取经的目标。这种团队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3.例文:
月光下的温暖
中秋佳节,明月高悬,清冷的月光洒在大地上,给万物披上了一层银纱。在这个充满诗意的夜晚,我的思绪飘回到了那个同样洒满月光的温暖时刻。
那是一个夏天的夜晚,闷热的空气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我和父母一起去乡下看望爷爷奶奶。晚饭后,我们坐在院子里纳凉,爷爷给我讲着他年轻时的故事,奶奶则在一旁微笑着倾听。月光如水,静静地流淌在我们身边,一切都是那么的宁静和美好。
突然,天空中传来一阵闷雷,接着豆大的雨点落了下来。我们赶紧收拾东西,准备回到屋里。可是,就在我们起身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手机不见了。我心急如焚,那里面有很多重要的照片和联系人信息。我赶紧打着伞在院子里四处寻找,可是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
雨越下越大,我的心情也越来越沮丧。就在我准备放弃的时候,我看到一个身影在雨中忙碌着。那是我的父亲,他不顾自己被雨水淋湿,弯着腰在院子里仔细地寻找着我的手机。看到这一幕,我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父亲找了很久,终于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我的手机。他高兴地跑过来,把手机递给我,说:“找到了,找到了!”我接过手机,看到父亲全身都湿透了,头发上还滴着水珠,心中充满了感动。
回到屋里,母亲赶紧拿来干毛巾,让父亲擦干身体。父亲却笑着说:“没关系,只要找到了手机就好。”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父爱的深沉和无私。
这件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是每当我想起那个夜晚,心中都会充满温暖。在这个世界上,亲情是最无私、最伟大的情感。它就像那月光一样,静静地洒在我们的身上,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力量。
在这个中秋佳节,我想对我的父母说一声谢谢。谢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的关爱和支持,让我在这个世界上感受到了无尽的温暖。我也希望每一个人都能珍惜身边的亲人,用心去感受那份浓浓的亲情。因为,亲情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