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上2.5生物的多样性(1)(课件 21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七上2.5生物的多样性(1)(课件 21张PPT+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8-14 12:40:01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2.5生物的多样性
从冰封的北极雪原到炎热的赤道丛林,从喜马拉雅之巅到太平洋洋底,都能找到生物的踪迹。生物为何如此丰富多彩?我们该如何去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目前,地球上现存的生物约有500万种,其中有文献记载的约有175万种,这说明生物的物种具有多样性的特征。
在千差万别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
生物多样性
新知讲解
图中这两种生物各自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我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北极熊的头、耳朵小,全身长满长毛,裸露面积小,减小散热,适合寒冷的环境;
仙人球根系发达,针状的叶可减少水分散失,肉质茎利于储存水分,适合干旱的环境。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千差万别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形形色色、千姿百态的生物,任何一种 生物的生活都离不开一定的环境。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1.观察图片,分析影响灰兔生活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可以把这些环境因素分为哪两类?
非生物因素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植物、狐狸、羊、其它兔子
生物因素
生态因素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水域、草地、森林中,由于水分的丰沛程度不同,各自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从山脚到山顶,由于海拔越高,温度越低,植物的种类也明显不同。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种内关系
种内互助
蚂蚁、蜜蜂的现象
种内斗争
动物间争夺食物、空间或配偶
植物间会发生对阳光、水分和养料的争夺
同种生物间的关系(种内关系)
生物因素
互利共生
食捕
寄生
不同种生物间的关系(种间关系)
寄生
菟丝子是一种缠绕寄生的植物,用吸盘附着在豆类等植物上,从植物体中吸取营养。
竞争
生物因素
在生物间的相互关系中,
最普遍、最主要的关系是食物关系,
各种生物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联系称为食物链。
食物链
食物链的书写规则:
1.食物链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
2.用箭头表示食物关系,从被食者指向捕食者。
3.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
4.食物链必须是客观真实的,要写全。
草 昆虫 青蛙 蛇 鹰
食物链
6条食物链
图中共有几条食物链?
某一区域中的各条食物链就会交织在一起,构成网状结构,称为食物网。
食物网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过程,也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过程,现存的各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存方式。
生物适应环境
枯叶蝶
拟态:
一种生物在形态和颜色等方面模仿另一种生物或环境中其他物体,从而获得好处的现象。
尺蠖
生物适应环境
雷鸟
保护色:
生物体颜色与生活环境相似的现象。
警戒色:
体色与环境色彩明显不同,对天敌有警戒作用
生物适应环境
a.西藏野牛外表形态及体色与岩石相似b.稻田里的绿色昆虫
c.金环蛇具有黑、黄相间的条纹
d. 赤链蛇(无毒)有鲜艳的体色
e.某些蝇类翅形和腹部斑纹似有刺胡蜂
拟态
保护色
警戒色
拟态
拟态
生物适应环境
1、骆驼头四肢细长,蹄大如盘。
2、骆驼的厚毛发可以反射阳光,帮助隔热,它们的长腿可以远离地面。
3、皮毛厚实,尾细长,尾端有丛毛。背有1~2个较大驼峰,内贮脂肪。
4、骆驼的肾脏可调节尿液的浓度,使其在排泄废物的时最大限度地保留水分。
适应沙地行走
适应沙漠的炎热
适应冬天沙漠的寒冷
适应缺水的环境
生物适应环境
生物适应环境
1.导致土地沙漠化的原因有哪些?
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缓或阻止土地沙漠化?
气候干旱少雨、过度农垦、
过度放牧植被破坏、不合理利用水资源
措施:禁止随意开垦、合理放牧、
植树造林、合理利用水资源
生物适应环境
2.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
有利:柳杉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净化空气;
蚯蚓在土壤中钻来钻去,使土壤疏松,提高土壤的通气和吸水能力,其排泄物可以增加土壤肥力;
有害:人类排放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导致环境污染,对林木的过渡砍伐导致土壤沙漠化等。
生物适应环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