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上2.5生物的多样性(2)(课件 22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七上2.5生物的多样性(2)(课件 22张PPT+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9.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8-14 12:41:42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2.5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同种生物由于某种原因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会逐渐形成适应各自环境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活方式,并最终演化成不同的物种。
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不同生物,也有各自不同的适应方式。
由于自然界中生物生存环境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多样性,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极其繁多。
生物多样性
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将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甚至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它们的生活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都是非常必要的。
一定区域中的所有生物和它们所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范围有大有小,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____。
生物圈
为什么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包括地球上的全部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
生物圈
范围
大气圈底部:地面以上约10千米
岩石圈表面:地面以下约2~3千米
水圈大部:海平面以下约11千米
在这些地方都能找到生物的踪迹。
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
类型
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能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草原生态系统
动植物种类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以草本植物为主。
作用:畜牧业基地,调节气候,防风固沙作用。
(地球之肺、绿色水库)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
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典型的有沼泽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
荒漠生态系统
草甸
植物种类贫乏、结构简单、覆盖度低,有些地面完全裸露。动物的种类不多,数量也少。
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由海洋和海洋生物组成,植物主要是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游动。
湖泊生态系统
由湖泊或池塘等水域与生物组成。
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以农作物为主体,伴有各种昆虫等主要动物的半人工生态系统,人起着主导作用。
城市生态系统
人类起重要的支配作用。由人、动物和植物、建筑物、交通工具等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极地生态系统
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森林生态系统比荒漠生态系统具有更多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因此也是更复杂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自然界的生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蜜蜂在桃花上采蜜,它们在获得食物的同时,也为桃树传播了花粉。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导致蜜蜂大量死亡,可能就会影响到桃树的坐果率。一种生物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到与它相关的其他生物。因此,任何一种生物的存在都是有意义的。
保护生物多样性
原因:环境污染、乱砍滥伐、气候异常等
措施: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保护生物多样性
每一个物种都经历了上百万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演化,每一个物种都是一本书,讲述着关于过去的独特故事。失去任何一个物种,都意味着失去了一部分生命发展的历史。生物多样性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人类属于生物圈,但生物圈不只属于人类。
保护生物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
小练习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阳光对生物的影响的有关说法:
①阴生叶大而薄,阳生叶厚而小,说明阳光能影响植物的形态;
②浅海中的蓝藻在上层、绿藻在中层、褐藻在下层,说明阳光对植物分布起决定作用;
③要使在秋季开花的菊花提早一些时间开花,可提高温度;
④见光处体色深,不易见光处色浅,说明了阳光影响动物的发育。
对于以上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A
小练习
2.“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是《战国策 燕策二》中的一著名寓言,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鹬、蚌、渔翁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
A.捕食关系 B.竞争关系
C.捕食关系与竞争关系 D.合作关系
A
3.下列说法中,能够被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个池塘中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B.一片麦地里的空气、土壤、阳光等环境因素
C.一片树林中的树木、小草及空气 D.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生物和环境因素
D
小练习
4.白鱀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动物,在长江生存繁衍了两千多万年,然而近几十年来它们的数量迅速减少,导致白鱀豚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由于滥伐和水土流失,洞庭湖和鄱阳湖的水域严重淤塞,不能满足白鱀豚繁殖的需要。随着工业、农业的发展,大量的污染物和废弃物最终进入长江,长江水质严重退化。每年有160亿立方米污水排放入长江。占中国污水排放总量的40%。其中有约120亿立方米的污水排放是没有经过处理的。因此威胁白鱀豚生存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污染。
小练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