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字水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重庆市字水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8-13 17:5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重庆市字水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脑脊液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于各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内,最后回渗到静脉。在中枢神经系统起着淋巴液的作用,它供应脑细胞一定的营养物质,运走其代谢产物。一般情况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脑细胞细胞内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B.脑脊液类似淋巴循环的作用,若产生过多,或循环通路受阻,均可导致颅内压升高
C.脑脊液中可能含有O2、尿素、性激素、纤维素等物质
D.考试答题大脑深度思考时,细胞呼吸产生的CO2会使脑脊液pH显著降低
2.健康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媒介”,其过程如图所示,其中①②③表示相关液体,A、B代表相关系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的体积约占体液的2/3,B为循环系统
B.外界环境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需要穿过11层磷脂分子层
C.人体中细胞外液NaCl的浓度等于0.9%
D.并非人体所有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都需要该“媒介”
3.雨天容易犯困的原因有多种,雨声是规律平缓的声音,有助眠效果;松果体受自主神经支配,雨天昏暗的光线会刺激松果体分泌褪黑素,利于睡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暗光刺激松果体分泌褪黑素属于神经调节
B.雨声让人感觉愉悦,不属于非条件反射
C.雨天安静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肠胃蠕动减弱,消化变慢
D.支配松果体的神经属于内脏运动神经
4.坐骨神经可以支配包括腓肠肌在内的多块骨骼肌。取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将电位表的两个电极置于坐骨神经表面Ⅱ、Ⅲ两处,如图甲。在坐骨神经Ⅰ处,给一个适当强度的电刺激,指针偏转情况如图乙,其中h1>h2,t1A.电表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可说明兴奋在坐骨神经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B.腓肠肌的收缩程度会随刺激强度的加大而增大
C.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不同可导致t1D.hl>h2可能是Ⅱ处兴奋的神经纤维数量比Ⅲ处的多
5.高考是人生成长的必修课,在考试过程中我们的身体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考试前大量的学习与记忆也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此时大脑皮层的W区、V区、海马区等区域神经元兴奋度增强
C.考试途中有同学产生“尿意”,等考完再去上厕所,说明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
D.尽管天气寒冷,但机体温度仍维持稳定,此调节与下丘脑有关
6.如图是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神经冲动、刺激肌肉收缩过程中相关离子通道先后开放和关闭的示意图。某同学分离出老鼠的隔神经及其支配的横隔膜肌细胞,置于适宜盐溶液中准备实验,正常情况下电刺激(以下所述电刺激均为能诱发动作电位的强烈刺激)隔神经,横隔膜肌细胞会收缩,但该同学配制盐溶液时忘记加入Ca2+,下列相关叙述及该同学后续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Ca2+通过通道1进入突触小体可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Ca2+从肌质网中释放出来可能与肌细胞收缩有关
B.神经末梢通过胞吐释放的乙酰胆碱,通过通道2进入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
C.该同学直接电刺激隔神经时,会引发动作电位,但不会引发横隔膜肌细胞产生电位变化
D.该同学直接电刺激横隔膜时,横隔膜肌细胞会收缩
7.下图1所示为某种生物细胞内进行的部分生理活动,图2表示中心法则,图中字母代表具体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过程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进行
B.图2中三种RNA参与完成过程c时,核糖体沿mRNA从3'端向5'端移动
C.图2中过程c和d的产物不同,但涉及的碱基配对方式完全相同
D.图2中过程d和e可分别发生在烟草花叶病毒和HIV体内
8.雌猫在胚胎发育早期,胚胎细胞中的1条X染色体会随机失活,只有1条X染色体保留活性,相关的分子机制如图所示,Xist和Tsix表示相关基因。失活的X染色体由其上的某个点开始往两头产生皱缩,直到染色体的末端,这个开始产生皱缩的点被称为“X失活中心”。人类同样具有上述X染色体失活的分子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随机失活的X染色体碱基序列没有发生改变
B.XistRNA吸引的失活因子可能使DNA甲基化或使组蛋白乙酰化
C.推测Xist基因与Tsix基因都转录时,X染色体保留活性
D.该机制的研究有望应用于对21三体综合征的治疗
9.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皱粒豌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中插入一段外来DNA序列,即发生了基因重组
②抑癌基因一旦突变或过量表达,就直接引起细胞癌变
③性染色体异常患者可通过基因检测进行检测和治疗
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生物变异的来源,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生物的性状改变
⑤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不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
⑥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的基因型而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A.五项 B.四项 C.三项 D.二项
10.科研人员用图所示的果蝇作亲本进行了杂交实验。图示基因不在Y染色体上,雌雄个体产生的配子均有活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亲本雌果蝇一定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突变
B.亲本雌果蝇D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可能含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基因
C.若F1出现了淡红眼、眼型野生型的雌果蝇,则一定是基因突变导致
D.正常情况下F1雌果蝇中有一半个体的性染色体构型正常
11.2022年我国科学家发布燕麦基因组,揭示了燕麦的起源与进化,燕麦进化模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燕麦是起源于同一祖先的同源六倍体
B.燕麦是由AA和CCDD连续多代杂交形成的
C.燕麦多倍化过程说明染色体数量的变异是可遗传的
D.燕麦中A和D基因组同源性小,D和C同源性大
12.某种伞形花科植物叶片含有对昆虫有毒的香豆素,乌凤蝶可以将香豆素降解,织叶蛾能将叶片卷起,取食内部叶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推测此种植物内部叶片中香豆素毒性较低
B.乌凤蝶对香豆素降解能力的形成是在香豆素刺激下产生的基因突变
C.植物的香豆素防御体系和昆虫避免被毒杀策略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D.织叶蛾对该种植物叶片的取食策略是香豆素对其定向选择的结果
13.白车轴草中有毒物质氢氰酸(HCN)的产生由H、h和D、d两对等位基因决定,H和D同时存在时,个体产HCN,能抵御草食动物的采食。如图示某地不同区域白车轴草种群中有毒个体比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草食动物是白车轴草种群进化的选择压力
B.城市化进程会影响白车轴草种群的进化
C.与乡村相比,市中心种群中h的基因频率更高
D.基因重组会影响种群中H、D的基因频率
14.1961年,尼伦伯格和马太以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UUUUUU……,简写为(U)n为模板,别以不同的氨基酸为原料进行多肽链合成实验,发现只有加入苯丙氨酸的试管中出现了多肽链,进而破译了第一个遗传密码——苯丙氨酸的密码子UUU。在寻找其他氨基酸对应密码子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以UCUCUC……,简写为(UC)n为模板,合成了丝氨酸和亮氨酸交替排列的多肽链。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为UUU或UUC,亮氨酸的某个密码子为CUU,且在人工合成的RNA序列中,任意一个位点都可以作为翻译起始位点。为了确定丝氨酸对应的密码子序列,设计相关实验,以下说法和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A.以(UC)n为模板合成的丝氨酸和亮氨酸交替排列的多肽链,否定了“两个核苷酸决定一个密码子”的假说
B.本实验可以在去除了DNA和mRNA的细胞提取液中进行
C.综合上述信息分析,以(UUC)n为模板,根据合成多肽链时需要的氨基酸种类,可最终确定丝氨酸对应的密码子
D.在上述实验中,每个试管中均要加入两种氨基酸
15.某哺乳动物基因型为Dd,已知D、d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若某细胞在分裂过程中,2号染色体出现了如图所示的变化,末端缺失的染色体因失去端粒而不稳定(②),其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在断裂处发生融合(③)。融合的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期由于纺锤丝的牵引在两着丝粒间任何一处位置发生随机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端粒酶是细胞中负责延长端粒的一种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该细胞为体细胞,产生的其中一个子细胞的基因型有8种可能性
B.图⑤后,子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不一定相同
C.上述变异可能包括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变异
D.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端粒酶可以通过转录修复缩短的部位
二、解答题
16.遗传组成相似的雌性蜜蜂幼虫,若一直以蜂王浆为食将发育成蜂后(蜂王),若以花粉和花蜜为食将发育成工蜂。研究表明,蜂王浆导致幼虫DNA甲基化的减少,进而发育为蜂后。DNMT3蛋白是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能使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①以基因的β链为模板,则虚线框中合成的RNA的碱基序列为 。过程②需要的原料是 。
(2)DNA甲基化若发生在基因的DNA序列上,则会影响RNA聚合酶与该序列的识别与结合,进而抑制遗传信息的 过程。
(3)研究表明蜂王浆中的蛋白是决定雌性蜜蜂幼虫发育成为蜂王的关键因素,请根据文中信息推测蜂王浆中的蛋白可能 (“促进”或“抑制”)DNMT蛋白活性。
(4)已知注射DNMT3 siRNA(小干扰RNA)能使DNMT3基因表达沉默,为验证DNMT3是决定雌蜂幼虫发育成工蜂或蜂王的关键因素,科研人员取多只生理状况相同的幼虫,平均分为A、B两组,请根据提示完成表中内容。
1 处理方式 饲养方式 培养条件 预期结果
A组 ① 饲喂花粉和花蜜 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工蜂
B组 注射适量DNMT3 siRNA溶液 ② ③
(5)综上所述,性状是 的结果。
17.甲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科研人员对1个有2例患者的甲病家系进行了调查,并绘制了家族系谱图,如下图所示。已知控制甲病的基因不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1)根据已知信息判断,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 。已知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00,如果Ⅲ1不与Ⅲ2婚配,而是与一位没有血缘关系且表型正常的人结婚,生下患甲病女孩的概率是 。由此可见,近亲结婚增大了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因此,要禁止近亲结婚。
(2)此家系中与甲病相关基因的序列如下图所示:
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该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黑色素小体膜上的一种膜蛋白。该蛋白异常会导致酪氨酸转运异常,进而引起黑色素合成障碍,使得患者表现为眼、皮肤、毛发黑色素缺乏。
①请结合上述信息分析导致该病的根本原因是致病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 。
②上述例子说明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是 。
18.香蕉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三倍体香蕉是全球栽培香蕉的主力军。下图是由野生芭蕉(2n=22)培育三倍体无子香蕉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示过程看,培育三倍体香蕉主要运用的原理是 。与野生芭蕉相比,三倍体香蕉的优点包括 。
(2)三倍体香蕉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具有 种形态,其无子性状出现的原因是 。
(3)与野生芭蕉相比,三倍体香蕉更易遭受病害的威胁,制约其发展,试分析其原因 。
(4)目前,香蕉的种植面临着香蕉枯萎病的威胁,蕉农通过大量喷洒化学药剂灭菌,但也未能阻止真菌进一步散播,试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解释其原因: 。
19.内环境稳态对机体健康至关重要,下图1中的①③⑥分别表示内环境的三种成分,图2是肝脏中部分体液组成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体液中的电解质是一些阳离子和阴离子,图1中①和③的电解质、蛋白质的构成分别表现为 、 。(填“基本相同”或“差异较大”)
(2)图1中②所处的内环境为 (用文字术语表示)。剧烈运动导致肌肉细胞缺氧而产生较多的乳酸,组织液中的乳酸除了通过图1中②(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还可经过[ ] ([ ]填序号, 填名称),最终进入血浆。目前普遍认为, 是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3)在图2中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体液间O2、CO2扩散的模型 。(说明:在图2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2扩散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CO2扩散方向;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
20.动物可通过学习将条件刺激(CS)与非条件刺激(US)有效关联建立条件反射,能够建立条件反射的CS与US间的最长时间间隔称为“一致性时间窗口”,简称“Tm”。研究人员利用果蝇的“气味-电击”学习模型开展研究。
(1)果蝇对气味甲、乙的偏好无差异,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探究气味甲与施加电击两种处理的时间间隔对果蝇建立气味与电击关联的影响。先向训练臂通入气味甲并施加电击,置换新鲜空气之后通入气味乙,训练后由通道将果蝇转移至测试臂进行测试。
①电击会引发果蝇的躲避反应,属于 反射。实验中 作为条件刺激。
②检测并计算左右测试臂果蝇数量差值占果蝇总数的比例(PI),绘制曲线如图2。时间间隔为20s时野生型果蝇在测试臂的分布情况为 ,表示所有果蝇的学习均失败。以PI=0.5时的对应时间为果蝇将气味与电击建立关联的Tm,实验结果显示 ,说明5-羟色胺(5-HT)水平能够影响Tm。
③5-羟色胺(5-HT)是一种在体内分布广泛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5-HT通常有三条去路:与相关受体特异性结合(5-HT1A受体是5-HT受体中的一种,5-HT和5-HT1A受体结合后,能抑制结合部位释放神经递质);被单胺氧化酶(MAO)氧化成5-羟色醛;被突触前膜的载体回收重新利用,具体过程如图3,据此分析:
5-HT存储在A细胞的 中,5-HT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比较兴奋前后突触后膜的膜内Na+浓度变化和电位的变化分别是 5-HT1A受体位于 (填“突触前膜”或“突触后膜”),该受体存在的意义是 。
(2)气味和电击的感受器不同,位于果蝇脑区学习记忆中枢的K细胞可以同时获得这两种信息,释放乙酰胆碱(Ach)作用于传出神经元。利用转基因技术,在果蝇K细胞的细胞膜上特异性表达荧光探针,该探针结合Ach可产生荧光,实验证实建立气味-电击条件反射前后,气味信号使K细胞的乙酰胆碱释放量发生改变。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① (选填下列序号)。
①气味甲刺激
②气味乙刺激-10s间隔-电击刺激
③气味甲-10s间隔-电击刺激
④检测果蝇脑区荧光强度
⑤检测果蝇脑区5-HT释放量
(3)自然界中,CS与US之间的间隔是多变的,受5-HT机制调节的Tm是影响条件反射建立的重要因素,请分析动物Tm过短对其适应环境的影响: 。
重庆市字水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C D A B C B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D D C
16.(1) CUUGCCAGC/5’-CUUGCCAGC-3’ 氨基酸
(2)转录
(3)抑制
(4) 注射等量不含DNMT3 siRNA溶液/注射等量无关siRNA溶液 饲喂花粉和花蜜 蜂后/蜂王
(5)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
17.(1) 常染色体隐性 1/404
(2) 增添 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18.(1) 染色体(数目)变异 三倍体香蕉果实比较大、营养物质含量丰富、没有种子
(2) 11 三倍体香蕉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因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因而表现为无子
(3)三倍体香蕉只能通过无性繁殖产生后代,容易携带有病原体;而野生香蕉可进行有性生殖,能产生较多的变异,因而其适应环境能力更强。
(4)化学药剂对真菌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的选择,真菌种群中抗药基因频率逐渐升高,真菌的抗药性
19.(1) 基本相同 差异较大
(2) 血浆、组织液 ④ 毛细淋巴管壁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3)
20.(1) 非条件 气味甲 左右测试臂中果蝇数量相等 B组的Tm大于A组,C组的Tm小于A组 突触小泡 膜内钠离子浓度由低到高,膜内电位由负变为正 突触前膜 防止突触前膜持续释放5-HT,导致突触后膜持续性兴奋
(2)④③①④
(3)动物的Tm过短,CS与US之间不易建立关联,难以形成条件反射,降低了动物适应复杂多变环境的能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