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空气”
【课前热身】
教师演示实验:镁带的燃烧
请你描述实验现象
1.镁带的燃烧是
变化,是与空气中的
反应。
【自学提示】
知识点一: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阅读】课本P27实验2-1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完成以下习题。
1.实验现象:(注意对红磷在燃烧时和燃烧后的现象进行仔细观察和描述)
①燃烧时, ;
②熄灭后,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
2.实验原理:(分析集气瓶内反应前后压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化)
。文字表达式:
,符号表达式
。
【思考与交流】1讨论下列问题。
①红磷的含量:
;
②装置的气密性:
;
③什么时候打开止水夹:
。
2.在实验前要在广口瓶中加入少量水,其作用主要是
。
3.该实验中能否用蜡烛代替红磷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探究,理由是什么?
知识点二:空气的组成
阅读教材以下有关“空气成分”卡通图,把你从图中获得的信息填在横线上。
知识点三:混合物与纯净物
【阅读】课本P27-28混合物和纯净物,归纳以下知识点。
1.混合物:
。例如
等。组成混合物的各种成分为
。混合物没有化学符号。
2.纯净物: 。例如
等。纯净物有化学符号。
3.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根本区别:
。
【思考与交流】讨论下列问题。
1.冰水混合物是混合物吗?为什么?
2.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因此五氧化二磷为混合物,它是由红磷和氧气组成的。该说法对吗?为什么?
3.右图是空气成分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按要求填写空气成分图中的横线。
(2)从图中,你会获得的信息时:
①
;
②
。
【自我检测】
1.汽车驾驶舱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
( http: / / www.21cnjy.com )撞后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物质的世界里。下列几种常见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洁净的空气
B.潺潺的溪水
C.闪亮的水银
D.乌黑的煤炭
3.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啤酒 B.蔗糖 C.牙膏D.不锈钢
4.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下列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调味用的食醋
B.餐饮用的饮料
C.医院用的碘酒
D.降温用的冰水混合物
5.臭氧(O3)主要分布在离地面1
( http: / / www.21cnjy.com )0-50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
(
) A.混合物 B.纯净物 C.氧气 D.稀有气体
6.下列物质:①海水;②矿泉水;③
( http: / / www.21cnjy.com )洁净的空气;④五氧化二磷;⑤啤酒;⑥液态氧;⑦红磷;⑧加碘食盐;
⑨可乐饮料;
⑩牛奶。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
7、澄清的石灰水长期敞口放在空气中会在瓶口出现一层“白膜”。这是因为空气中含有( )A.
氮气
B.
氧气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
8、下列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
人和动物呼出的二氧化碳
B.
煤燃烧产生的烟
C.
汽车排放尾气形成的烟雾
D.
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
9、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蒸馏水B.雪碧饮料C.河水 D.新鲜空气
10.用红磷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发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实验现象是:(1)
;
。
(2)此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3)某同学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理论值21%,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有:
(4)集气瓶内剩余气体主要是
,从实验可知该气体具有什么性质
。
反思:第二单元
“制取氧气”
【课前热身】
1.实验室制氧气,在常温下可用
和
混合来制取,其文字表达式为
;实验室还采用单独加热
的方法来制氧气,其文字表达式为
;实验室还可用加热
和
的混合物来制氧气,其文字表达式为:
2.分别写出一个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自学提示】
知识点一: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的选用
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两方面考虑(展示两套装置)
知识点二: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
⑴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⑵试管口加入棉花团的作用是什么
⑶收集氧气的方法以及最佳时机?
⑷拆除装置的正确顺序
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后总结一般步骤:
【必做题】
1.高锰酸钾是一种
色的固体。
2.实验室用加热KMnO4固体的方法制取氧气,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的是
(
)
A
B
C
D
3.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反应制取氧气,现有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B
C
D
E
(1)(填序号)利用上述原理制取氧气,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收集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
,原因
。
(2)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4.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下列(1)--(7)操作步骤,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1)向试管中加入高锰酸钾;(2)固定试管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加热;(3)检验装置的气密性;(4)用一团棉花堵住试管口,并用带导管的胶塞塞好;(5)把导管移出水面;(6)用排水法收集氧气;(7)撤离酒精灯。
A、(1)(2)(3)(4)(5)(6)(7)
B、(3)(1)(4)(2)(6)(7)(5)
C、(1)(3)(4)(2)(6)(5)(7)
D、(3)(1)(4)(2)(6)(5)(7)
5.某气体难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收集此气体可以使用的方法是(
)
A、只可用排水法
B、只可用向下排空气法
C、既可用排水法也可以向下排空气法
D、既可用排水法用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
【自我检测】
1、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3)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
( http: / / www.21cnjy.com )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并据此选择上图中
(填字母)组装一套制取干燥氧气的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
。
2.下图是实验室里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
(1)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2)用一团棉花放在靠近试管口的地方,目的
(3)将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标号为⑤的瓶里,开始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
(4)待瓶内的水排完,用玻璃片在水面下盖住瓶口,把集气瓶移出水面后放置在
实验桌面上,放置的方法是
原因是
(5)停止加热时先把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
( http: / / www.21cnjy.com )灭酒精灯其原因是
3、实验室制取氧气结束后发现试管炸裂了,请你分析原因?
反思:
⑥第二单元
“氧气”
【课前热身】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符号表达式
2.在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中,红磷
( http: / / www.21cnjy.com )燃烧时产生
,同时钟罩内的水面
,并约占钟罩体积的
,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自学提示】
氧气的物理性质
2、怎样验证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注意观察老师的演示方法。
3、氧气的化学性质:在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下总结
物质(颜色、状态)
反应现象
反应文字表达式
在空气中
在氧气中
木炭
硫
铁丝
铁丝燃烧实验:①实验时要给铁丝系上一根火柴的目的是?
②将铁丝绕成螺旋状目的是?
③集气瓶底部放水或铺上一层细沙目的是?
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
4、观察上表的文字表达式总结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
【必做题】
1.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
。它
溶于水,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
。
2.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做燃料
B.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D.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3.有关氧气的“自述”错误的是
(
)
A.我不易溶于水
B.我具有可燃性
C.我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D.我能供给呼吸
4.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氧气用于炼钢,目的是除去生铁中多余的碳和其他杂质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是因为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D.夏天鱼池内放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量减少
5.
下列物质与氧气反应所得的产物在常温下为气体的是(
)
A.碳
B.磷
C.铁
D.镁
6.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的固体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7.下列能说明硫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硫是淡黄色固体
B.硫受热会熔化
C.液态硫受热会气化
D.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8.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碳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烟
B.干冰在空气中升华周围出现白雾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9.下列化学反应既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硫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B.
蜡烛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
水
C.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
D.乙炔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
水
10.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要给铁丝系上一根火柴,其作用是
;
(2)将铁丝绕成螺旋状,目的是
;
(3)集气瓶底部放水或铺上一层细沙,目的是
;
(4)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自我检测】
11.2008年9月27日我国航天员成功完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了太空漫步。为解决航天员的呼吸问题,舱外航天服应能提供的物质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
12.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
B
C
D
实验装置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http: / / www.21cnjy.com )
排水法收集氢气
解释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集气瓶中的水:
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H2何时收集满
反思第二单元
“制取氧气”
【课前热身】
1、氧气的用途有哪些?
2、怎样验证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
【自学提示】
知识点一:氧气的工业制法
阅读教材,总结工业上如何制取氧气(从原料、原理、方法着手)
知识点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2、通过对比实验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三种方法哪种制法更好(从节能环保方面考虑)
知识点三:分解反应
通过对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的比较认识分解反应
【自我检测】
1.工业上是如何制取氧气的,在低温条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
,使空气由
转变为
然后
,先蒸发出来的是
剩余的为
。
2.实验室制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
①实验室制氧气,在常温下可用
和
混合来制取,其文字表达式为
;②实验室还采用单独加热
的方法来制氧气,其文字表达式为
;③实验室还可用加热
和
的混合物来制氧气,其文字表达式为:
3.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B.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反应
C.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D.使用催化剂能改变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A.增加氧气的量
B.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
C.既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又增加氧气的量
D.不起作用
5.加热过氧化氢溶液时,未加二氧化锰会造成
(
)
A.放出氧气的总量减少
B.无氧气放出
C.放出氧气的速度慢
D.放出氧气的速度慢且量少
6.下列制取氧气的方法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加热氧化汞制氧
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
C、加热高锰酸钾制氧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氧
7.从安全、环保
、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
(
)
A.通电使水分解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D.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受热分解
【能力提升】
8.某学生学习了双氧水制取氧气饿实验后,想起家里有一瓶消毒用的双氧水,由于标签破损无法判断其是否变质,所以他将该瓶液体带到学校,进行实验取一只试管,装入少量样品,加入二氧化锰,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试回答:
(1)加入二氧化锰的作用
;
(2)如果该液体没有变质,应该观察到的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象是
;若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说明该瓶双氧水已经变质成
。
(3)将没过期的双氧水滴在伤口上,会迅速产生大量气泡,你认为该气体是
。
9.
刘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各步骤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将氯酸钾加热至溶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
氯酸钾受热分解产生氧气,但是
二氧化锰是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
二氧化锰受热不产生氧气
实验三
木条迅速复燃
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