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广东省博罗县泰美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导学案(无答案) (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广东省博罗县泰美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导学案(无答案) (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7-27 07:00:57

文档简介

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写、配、注、标
二、学习重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2.常见纯净物的化学式你会写了吗?请在文字下方写出来
单质:
氧气
氢气
氮气








氧化物: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五氧化二磷

四氧化三铁
氧化铁
氧化铝
氧化镁
二氧化锰
其它化合物:
高锰酸钾
锰酸钾
氯酸钾
氯化钾
硫酸钠
碳酸钙
氢氧化铜
氢氧化钠
3.阅读课本99-101页,回答下列问题。
1.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两个原则:一是

二是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四个步骤:一



活动二、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
1.阅读课本P100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和学案上的学法指导
2.尝试配平下面两个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组内同学互相帮助)
【学法指导】第一步:入手点——找左右两边原子数变化较大的元素;
第二步:求该元素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第三步:推求化学式的计量数。
3.比一比,赛一赛,看谁配平快:

Mg
+
O2
MgO

KClO3
KCl
+
O2

Fe
+
O2
Fe3O4
(组内的优胜者将自己的经验介绍给大家)
【学法指导】关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关注反应是否在溶液中进行
活动三、体验如何标注
“↑”、“↓”
2.如何标注“↓”
归纳:

3.给“活动二”中的化学方程式标注“↑”、“↓”
【练习】
一、还记得下列反应吗?在右侧写出它们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3.电解水
4.氧化汞分解
5.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二、配平并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Fe
+
Cl2

FeCl3
2、
C2H4
+
O2

CO2+
H2O
3、Fe2O3
+
CO

Fe
+
CO2
4、NH3
+
Cl2

N2
+
NH4Cl
5、Al
+
Fe3O4

Fe
+
Al2O3
6、H2
+
N2

NH3
7、CH4
+
O2

CO2
+
H2O
8、CaCO3
+
HCl

CaCl2
+
H2O
+
CO2
三、拓展
1.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使用燃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丙烷(C3H8),这是一种价格低廉的燃料,它燃烧后火焰的颜色具有较好的可视性。其完全燃烧的产物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请你写出丙烷燃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I2O5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I2O5+5CO===I2+5X根据生成X的多少,可判断CO的含量。X的化学式为

3.
葡萄糖与氧气作用是构成生物呼吸的主要反应,其中X的数值为(
)C6H12OX+6O2=6CO2+6H2O
A、3
B、6
C、9
D、12
5.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二、学习重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2.常见纯净物的化学式你会写了吗?请在文字下方写出来
单质:
氧气
氢气
氮气








氧化物: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五氧化二磷

四氧化三铁
氧化铁
氧化铝
氧化镁
二氧化锰
其它化合物:
高锰酸钾
锰酸钾
氯酸钾
氯化钾
硫酸钠
碳酸钙
氢氧化铜
氢氧化钠
3.阅读课本99-101页,回答下列问题。
1.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两个原则:一是

二是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四个步骤:一



四、课内探究
活动二、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
1.阅读课本P100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和学案上的学法指导
2.尝试配平下面两个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组内同学互相帮助)
【学法指导】第一步:入手点——找左右两边原子数变化较大的元素;
第二步:求该元素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第三步:推求化学式的计量数。
Al
+
O2
点燃
Al2O3
Fe
+
HCl
FeCl2
+
H2
3.比一比,赛一赛,看谁配平快:

Mg
+
O2
MgO

KClO3
KCl
+
O2

Fe
+
O2
Fe3O4
(组内的优胜者将自己的经验介绍给大家)
【学法指导】关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关注反应是否在溶液中进行
活动三、体验如何标注“↑”、“↓”
1.如何标注“↑”
S
+
O2
SO2
2H2O
2H2↑
+
O2↑
2KClO3
2KCl
+
3O2

CH4
+
2O2
2H2O
+
CO2
归纳:

2.如何标注“↓”
归纳:

3.给“活动二”中的化学方程式标注“↑”、“↓”
【反馈矫正】
你能将“活动一”中错误的化学方程式改正确吗?试一试吧。(小组内讨论)
4Fe+3O2
2Fe2O3
KClO3
KCl+O2

Mg+O2
MgO2
【练习】
一、还记得下列反应吗?在右侧写出它们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1.分解高锰酸钾制氧气
2.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
3.电解水
4.氧化汞分解
5.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二、配平并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Fe
+
Cl2

FeCl3
2、
C2H4
+
O2

CO2+
H2O
3、Fe2O3
+
CO

Fe
+
CO2
4、NH3
+
Cl2

N2
+
NH4Cl
5、Al
+
Fe3O4

Fe
+
Al2O3
6、H2
+
N2

NH3
7、CH4
+
O2

CO2
+
H2O
8、CaCO3
+
HCl

CaCl2
+
H2O
+
CO2
三、拓展
1.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使用燃料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丙烷(C3H8),这是一种价格低廉的燃料,它燃烧后火焰的颜色具有较好的可视性。其完全燃烧的产物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请你写出丙烷燃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I2O5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I2O5+5CO===I2+5X根据生成X的多少,可判断CO的含量。X的化学式为

3.
葡萄糖与氧气作用是构成生物呼吸的主要反应,其中X的数值为(
)C6H12OX+6O2=6CO2+6H2O
A、3
B、6
C、9
D、126.2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研究
【学习目标】
1、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学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选取、操作步骤、检验、验满及收集;
3、通过对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方法的探究,归纳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4、体验化学实验的方法的科学性;能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
【重点难点】
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及装置。
难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
【旧识回顾】
1、常温时,实验室可用

制取O2,发生装置应选
,理由是:反应物的状态为

;反应条件为
(填“需要”或“不需要”加热。收集氧气的装置可选

,理由分别为


2、检验O2时可将
伸入集气瓶
,如果
则气体是O2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时只需将
放在集气瓶
,如果
则O2已满。
【课堂导学】
探究一:实验室制取CO2的理想药品及反应原理
根据已学知识和生活中的经验,请大家思考,都有哪些化学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这些反应中哪些较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呢?小组根据资料提示进行讨论或实验探究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的药品。
温馨提示:
1、含碳可燃物充分燃烧(氧气充足)都能生成CO2
;(不充分燃烧时能生成CO)
2、含CO32-
离子的化合物能与酸反应生成CO2,如:碳酸钙、碳酸钠等固体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能生成CO2;
3、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要求为:①所制气体较纯净;②反应速度不易过快或过慢,应适中,便于收集;③装置简单、便于操作;④原料廉价易获取;
4、浓盐酸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常温时能挥发出HCl气体;
项目
能生成CO2的反应及原料
所制气体是否较纯净
反应的难易程度
反应速度是否适中
原料是否廉价易获取
是否适合实验制取CO2
讨论区
1
动植物呼吸
2
蜡烛燃烧
3
木炭燃烧
4
高温煅烧石灰石
实验区
5
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或稀硫酸
6
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或稀硫酸
7
块状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硫酸
8
块状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
思考:实验室制取CO2为什么不选用浓盐酸呢?
我的结论:适合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为:


反应原理:
知识点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1、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填写下表:
气体
药品
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
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发生装置(填序号)
收集装置(填序号)及依据
氧气
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氯酸钾、二氧化锰
高锰酸钾
2.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研究与实践:

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的
及反应
决定。

收集装置:由气体的
及溶解性决定。
3.依据已学过的实验室制取O2的相关知识,结合在本节课中你的收获,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轻松完成下列问题并归纳小结。
①发生装置:下列所给的装置中适合实验制取CO2发生装置有:
,简述你的理由。
我能小结: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有:

②收集装置:
温馨提示:
①CO2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②CO2的密度(1.977g/L)比空气(1.293g/L)的大.
根据提示,实验室收集CO2时,你选择装置是:

我能小结:确定气体收集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有:

[组织探究]
请同学们从下列给定的仪器(也可以从其它未给出的仪器,也可以用生活代用品)中选择适当仪器,你们能设计哪些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画出草图。
知识点三:CO2的检验及验满
生活经验:1、将燃着的木条伸入CO2中,木条熄灭,说明CO2不支持燃烧;
2、CO2的特性: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根据生活中的经验你能对CO2进行检验和验满吗?
CO2的检验方法:将
倒入集气瓶中,振荡,如果
则气体是CO2;
CO2的验满方法:将
放在集气瓶
,如果
则CO2已满。
【课堂小结】:学生自我回忆总结本节所学的主要知识。
【课堂反馈】:
1、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常用的方法是(

A、煅烧石灰石
B、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燃烧木炭
D、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
2、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充满集气瓶的正确方法是(

A、将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内振荡
B、将点燃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C、将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D、将带火星的木条接近集气瓶口
3、、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无需用到的仪器是(

A、集气瓶
B、酒精灯
C、导气管
D、长颈漏斗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五个步骤:①
( http: / / www.21cnjy.com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③向漏斗中注入酸液;④向广口瓶中放入小块大理石;⑤收集气体.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⑤④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②③⑤
D、②③④①⑤
5、右图是小新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此装置图有哪些错误?
为什么?请改正?
【课后训练】:
6、实验室常用_________与_____
____(或________)起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______排空气法收集.
7、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F
G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①
;②

(2)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你
( http: / / www.21cnjy.com )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把改正的结果填在下列横线上:①
;②

上述装置改进后,请继续回答下列问题。
(3)小李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另一种固体制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
(填字母)进行组装。小红在实验室中选用C装
( http: / / www.21cnjy.com )置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在他们的实验中都用到了一种相同的固体药品是
(填化学式),在两个反应中它起
作用。请你写出小红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实验室选用C和E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5)装置B、C都可以用来制取(4)中的气体,比较这两个装置的不同,指出B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

Car
De
En

带小孔的隔板
①5.1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化学方程式体现的内容
会读化学方程式,能从宏观、微观、质量三个方面说出它所表示的意义
会计算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由已知量求出未知量。
学习重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的计算
三、课前预习:
1.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你能说出几个化学变化?(请把以前学习过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在右边默写出来,写完翻书检查正误,错的用红笔修改好)
4.铁丝在氧气燃烧
5.分解高锰酸钾制氧气
6.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
7.分解氯酸钾制氧气
8.氧化汞分解
9.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10.镁与氧气反应
2.以上用文字表示的化学反应你觉得写起来方便吗?可以用什么来表示更方便些?
如何读一条化学方程式(以C+O2CO2为例)
①从宏观方面:
②从微观方面:
③从质量方面:
3.根据第2小题的提示,一个化学方程式能提供给我们哪些信息 (以C+O2CO2为例)
(1)
(2)
(3)
4完成课本97页的讨论,并分别从“质”和“量”两方面读出那三条化学方程式。
5.【思考】:
练习
1.在A+B→C+D反应中,反应物中A、B质量比为5:2,若反应生成的C和D总质量为28
g,则反应消耗反应物A的质量为(

A、14
g
B、8
g
C、20
g
D、16
g
2、对化学方程式CuO+H2====Cu+H2O,提供的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A、表示CuO和H2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u和H2O
B、表示1个CuO
分子与1个H2分子反应生成1个铜原子和1个水分子。
C、表示CuO、H2、Cu和H2O的质量比为40:1:32:9
D、表示CuO、H2、Cu和H2O的粒子比为1:1:
1:1
3、
22gCO2中含有多少克碳元素?
4.
已知反应C+O2CO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克碳在10克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13克二氧化碳
B.8克碳在3.2克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11.2克二氧化碳
C.3克碳在8克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11克二氧化碳
D.8克碳在25克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33克二氧化碳
5.将A、B、C各10g的混合物加热后,A全部参加反应,生成4gD,同时增加了8gC,则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是(

A.1:5
B.1:4
C.4:1
D.5:1
6.
某可燃物燃烧后生成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则该可燃物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7.镁条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下如图所示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的总质量变化的是(
)5.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一、【学习目标】
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2.掌握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格式和步骤
3.结合具体题目根据化学方程式已知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另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三、【课前预习】
活动1:
你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吗?请写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

(2)你能写出一个学过的化学方程式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出你所写的化学方程式表达的几个含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考你】我快速说出电解中水的质量,你们能马上回答出生成氢气、氧气的质量吗?看谁又快又准?
通电
2H2O
=======
2H2
↑+ O2↑
质量比:
______
:_______:______
若36克 :_______:______
若18克 :_______:______
【归纳】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是成____________关系。
四.【课内探究】——【典题例析】
[解](1)设未知量
设: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2KMnO4K2Nn04十MnO2+O2↑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2x158
32
已知量和未知量
6.3
g
x
(4)列比例式

(4)列比例式
=
求解
x=0.6g
(5)写出简明答案
答: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可得到0.6g氧气
在实际运算过程中,还可以再简化些,具体格式可参照课本例题2。
【火眼金睛】
解: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
122.5
32
12.25g
x
x=3.2g
启示——我做题时应该注意:

五、【练习】1.在反应2
( http: / / www.21cnjy.com )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2.6g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
gD。则在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
 
(
)
A.4:9
B.8:11
C.10:11
D.31:44
2.
在反应X+2Y=R+2M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1.
6
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
4gR,且反应生成的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
A.
23:9
B.
16:9
C.
32:9
D.
46:9
3.
在3A+B=2C+
( http: / / www.21cnjy.com )D的反应中已知30gA和1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D且已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
20
B.
26
C.
40
D.
60
把嫦娥一号送入月球轨道的长征三号火
( http: / / www.21cnjy.com )箭中,至少要装入4吨左右的液态氢气,如果你是长征三号的工程设计师,那么应该在长征三号火箭中储存多少吨液态氧气?
5.“神州六号”飞船的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里程碑。金属过氧化物等可作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的氧气再生剂,如:过氧化钠(Na2O2)在常温下能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某潜水艇上有4人,如果每人每小时消耗的氧气在某温度和压强条件下体积为50L,则该潜水艇中每天需要过氧化钠多少千克?(已知:在上述温度和压强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1.5g/L)
6、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6g加热制取氧气(二氧化锰做催化剂),至不再产生氧气,冷却后称量得到11.2g固体物质,计算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
(
K-39
Cl-35.5
O-16
)
7.过氧化氢溶液长期保存会自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解,使得溶液中过氧化氢质量减少。小军从家中拿来一瓶久置的医用过氧化氢溶液,和同学们一起测定该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他们取出该溶液加入适量二氧化锰,生成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

(2)计算该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
8、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用NaOH溶液吸收SO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现用NaOH溶液充分吸收1000L已除去CO2的空气样品中的SO2,溶液质量增重0.64g,已知此时空气的密度为1.3g/L,求:(
H-1
O-16
Na-23
S-32)
(1)被吸收的SO2的质量
(2)参加反应的NaOH的质量
(3)空气中SO2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