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课件(共40张PPT2个视频)-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4.2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课件(共40张PPT2个视频)-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1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8-14 08:3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四章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1、阐明主动运输的特点和意义。
2、举例说明胞吞和胞吐的特点和意义。
3、利用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解释
各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学习目标
CONTENTS


1
主动运输
2
胞吞与胞吐
3
归纳物质运输的方式
4
习题巩固
自由扩散演示按钮
协助扩散演示按钮
方式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条件 能量
转运蛋白
速率影响因素
实例
运输方向 不需要
不需要
不需要
需要
O2、CO2、脂溶性小分子
离子、一些小分子有机物
高浓度→低浓度(顺浓度梯度)
浓度差
浓度差、转运蛋白
问题探讨
人体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碘的浓度比血液中高20 ~ 25倍。
讨论
1.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是通过被动运输吗?
2. 联想逆水行舟的情形,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是否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
3. 这在各种物质的跨膜运输中是特例还是有一定的普遍性?
不是。被动运输是顺着浓度梯度的。
需要
具有普遍性
01
主动运输
人红细胞中K+的浓度比血浆高30倍;
轮藻细胞中K+的浓度比周围水环境高63倍;
人神经细胞未兴奋时细胞外的Na+浓度远高于细胞内。
……
细胞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的方式是普遍存在的吗?
顺水推舟轻而易举,逆水行舟却费时费力,细胞如何完成逆浓度运输物质的过程 ?需要额外消耗能量吗 ?光消耗能量是否就足够 ?
1.主动运输的概念。
2.主动运输的特点。
3.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有哪些?
4.主动运输中载体蛋白的特点。
5.举例哪些物质可以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出细胞。
6.主动运输中能量的来源。
7.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
8.主动运输的意义。
主动运输
自主阅读课本P69-70相关内容,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内容。
(二)特点:
1、逆浓度运输;
2、载体蛋白协助;
3、消耗能量
(ATP或离子浓度差的势能)。
(一)概念: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
(三)有关的细胞器:
比方:卡车载物上坡
一、主动运输
线粒体、核糖体
(四)载体蛋白的特点:
1、具有特异性(或专一性):只与一种或一类结合;
2、与被转运的离子或分子结合;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3、可重复利用;
4、具有饱和性:数量有限。
(五)主动运输实例:
⑤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
②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核苷酸等营养物质
④植物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等
③吸收无机盐离子(顺浓度梯度运输除外)
①细胞(除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离子或其他物质逆浓度梯度运输
(六)影响因素:
②载体蛋白的数量
③能量(氧气浓度)
浓度差
④温度
主动运输影响因素:
①浓度差 ②载体蛋白数量
主动运输影响因素:
P点
(载体蛋白饱和点)
③氧气浓度(能量)
运输速率
氧气浓度
0
Q点
(由无氧呼吸提供能量)
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
运输速率
氧气浓度
0
主动运输影响因素:
温度
生物膜的流动性
酶活性
呼吸速率
影响
影响
影响
影响
物质运输速率
温度对主动运输的影响
④温度
意义:
 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主动运输
当堂训练
以上各图分别对应哪种跨膜运输方式?
图中A、B、C三点物质运输速率的限制因素分别是什么?

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被动运输
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
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
能量的限制
自由扩散
主动运输
02
胞吞与胞吐
淀粉酶和胰岛素都是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因此无法像H2O或CO2这样通过自由扩散穿过细胞膜的脂双层。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是需要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的运输方式,是用来运输离子和小分子的,也无法转运这些大分子。
唾液腺细胞能分泌淀粉酶,胰岛细胞能分泌胰岛素。淀粉酶和胰岛素能通过自由扩散、协助扩散或者主动运输运出细胞吗?
请你根据细胞膜的结构组成做出分析。
问题探讨
转运蛋白虽然能够帮助许多离子和小分子通过细胞膜,但是,对于蛋白质和多糖等生物大分子的运输却无能为力 ——这就要依靠胞吞和胞吐运输方式。
二、胞吞与胞吐
实例:变形虫摄取有机物颗粒,排除食物残渣
胞吞演示胞吞与胞吐
当细胞摄取大分子时,首先是大分子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从而引起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部,这种现象叫胞吞。
囊泡
分泌物
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这种现象叫胞吐。
在物质的跨膜运输过程中,胞吞、胞吐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们也需要消耗细胞呼吸所释放的能量。
3.结构基础:细胞膜的流动性
4. 意义:
通过胞吐细胞向外分泌分泌蛋白和激素,通过胞吞消灭细菌、癌细胞、及衰老的红细胞、细胞碎片从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2.运输特点:①需要能量;
②不需要载体蛋白,但需要特定膜蛋白。
1.运输的物质:主要运输大分子或颗粒
胞吞、胞吐
思考·讨论
1、胞吞、胞吐过程的实现与生物膜结构的特性有什么关系?
2、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多是供细胞自身使用,而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能够分泌到细胞外。试分析其中的道理。
细胞膜结构的流动性是胞吞、胞吐的基础;胞吞、胞吐过程中膜的变形本身也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因为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所合成的蛋白质也只能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由于蛋白质是大分子有机物,无法直接通过被动运输或主动运输穿过细胞膜运输到细胞外,所以一般只能留在细胞内供细胞自身使用。而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能够进入内质网腔中,并借助囊泡移动进入高尔基体,经加工包装后,包裹在囊泡中的蛋白质就可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1、囊性纤维化发生的一种主要原因是,患者肺部支气管上皮细胞转运氯离子的载体蛋白的功能发生异常,导致患者支气管中黏液增多,造成细菌感染。--知因治病。
2、痢疾内变形虫,通过胞吐作用分泌蛋白,分解酶溶解人的肠壁组织,通过吞噬作用吃掉肠壁组织细胞,并引发阿米巴痢疾,通过饮食传播。--知因预防。
与社会的联系
03
归纳物质运输的方式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比较
运输方式 运输方向 是否需要 转运蛋白 是否需要能量 举例
被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 运输
胞吞
胞吐
离子或其他物质逆浓度梯度运输
顺浓度梯度
(由高浓度向低浓度)
顺浓度梯度
(由高浓度向低浓度)
逆浓度梯度
(由低浓度向高浓度)
细胞外→细胞内
细胞内→细胞外
不需要
不需要
不需要
不需要
不需要
需要载体蛋白
或通道蛋白
需要载体蛋白
需要
需要
需要
变形虫摄取食物
分泌蛋白的分泌
04
习题巩固
课后习题
×

一、概念检测
1.一种物质进行跨膜运输的方式与该物质的分子大小等性质有关。判断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表述是否正确。
(1)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 )
(2)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转运蛋白的作用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 )
(3)被动运输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既不需要消耗能量,也不需要借助膜上的转运蛋白( )
(4)主动运输都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既要消耗细胞的能量,也需要借助膜上的载体蛋白( )
×
×
一、概念检测
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糖分的结果
B.脂溶性物质较易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借助转运蛋白,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D.大肠杆菌吸收K+既消耗能量,又需要借助膜上的载体蛋白,属于主动运输
3.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如胃蛋白酶原)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
A.胞吐 B.自由扩散 C.协助扩散 D.被动运输
A
A
课后习题
复习与提高 P74
一、选择题
1. 将发生质壁分离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清水中,发生的变化是( )
A.液泡的颜色逐渐变浅 B.细胞吸水直至涨破
C.原生质层逐渐增厚 D.细胞体积明显增大
A
2.将刚萎蔦的菜叶放入清水中,菜叶细胞含水量能够得到恢复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B.主动运输和胞吞
C.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 D.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A
复习与提高 P74
3.下列物质通过细胞膜时需要载体蛋白的是 ( )
A.水进入根毛细胞 B.氧进入肺泡细胞
C.K+被吸收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D.二氧化碳进入毛细血管
C
4.红苋菜的叶肉细胞中含有花青素。若将红蒐菜叶片放在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对其进行加热,随着水温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成红色,其原因是 ( )
A.花青素在水等无机溶剂中难以溶解
B.水温升高使花青素的溶解度增大
C.加热使细胞壁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D.加热使叶肉细胞的生物膜被破坏
D
复习与提高 P74
二、拓展应用
1.完成下面有关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概念图。
复习与提高 P74
2.下图表示的是一个动物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据图回答问题。
(1)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的离子是________,你作出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通过主动运输排出细胞的离子是_________ ,你作出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K+和Mg2+
大于细胞外,细胞若要吸收这两种离子必须逆着浓度梯度进行
这两种离子的浓度细胞内
Na+和Cl-
这两种离子的浓度细胞内
小于细胞外,细胞若要排出这两种离子必须逆着浓度梯度进行
复习与提高 P74
3.用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 · L-1的乙二醇溶液和2 mol·L-1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泡某种植物细胞, 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回答问题。
(1)原生质体体积A-B段的变化说明:在该段时间内水从原生质体______ ,细胞液的浓度_______ 。
(2)在1min后,处于2 mol·L-1蔗糖溶液中细胞的细胞液的浓度将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在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了_____
溶液。要使该细胞快速复原,应将其置于______ 中。
渗出
增大
缓慢增大后趋于稳定
蔗糖
清水
复习与提高 P74
3.用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 · L-1的乙二醇溶液和2 mol·L-1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泡某种植物细胞, 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回答问题。
(3)在2 min后,处于2mol·L-1乙二醇溶液中细胞的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是由于_______ 逐渐进入细胞内,引起细胞液的浓度______ 。
(4)并不是该植物的所有活细胞都能发生质壁分离,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还必须具有_______等结构特点。
乙二醇
增大
大液泡
感谢
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