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6年高中历史优质课评比之人教新课标 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 辛亥革命公开课教学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2016年高中历史优质课评比之人教新课标 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 辛亥革命公开课教学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27 18:50: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 新昌知新中学 潘晓军辛亥革命
溥仪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
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钦此。阅读诏书,请指出皇帝退位意味着什么?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
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钦此。 明恩溥“中国通”明恩溥:整个世界都惊讶于中国能够开始并完成一场理性的革命,其流血之少,在任何东方国家中从未有过。思考:“革命”为何“流血少”,有哪些因素促成皇帝主动下诏退位?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
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钦此。思考:“革命”为何“流血少”,有哪些因素促成皇帝主动下诏退位?武昌起义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51页第2、3段填写历史知识梳理之武昌起义推动革命进程,使清朝统治土崩瓦解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
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受革命影响的湖北新军,文学社、共进会1911年10月10日(辛亥年)开始武昌开始武昌起义1912年1月11日,袁世凯电告英国公使朱尔典,同意清室退位。
1912年1月22日,朱尔典(英国驻华公使)会同法、俄、日公使声明赞成清帝退位。
1912年1月26日,段祺瑞等清将领50人联名通电,赞成共和,请清帝退位。
——唐德刚《袁氏当国》思考:“革命”“流血少”,为何还可以称之为“革命”?南京五色旗民国纪年总统(孙中山)北京黄龙旗年号纪年(宣统)皇帝(溥仪)请阅读教材p51-52跨页段,完成表格,感受辛亥革命带来的变化阅读《临时约法》节选,指出其给中国带来的变化?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三十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
第五十一条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请依据上述材料评价《临时约法》?
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时报》载文《新陈代谢》1912年3月5日阅读教材p52页表格和材料指出,革命还带来了哪些领域的变化?延伸思考:革命有什么遗憾和困惑? 内务部通行各省都督,转谕所属地方,一体知悉。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
——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令内务部思考:可以这样革命吗? 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恍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讨论:革命完成了吗? 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本课进一步研究的书目推荐: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祝勇《辛亥年》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