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观察微生物》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 微生物是指那些肉眼________看见的微小生物。
2. 常见的微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3. 观察微生物通常需要使用________显微镜。
4. 制作微生物临时装片时,常用的液体是________。
5. 观察水中微生物时,最好取________部位的水样。
6. 草履虫是一种常见的________微生物。
7. 酵母菌是一种________微生物。
8. 微生物的培养需要提供适宜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条件。
9. 观察微生物时,通常需要将显微镜的________调至最大。
10.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主要起到________的作用。
二、选择题
( )1. 下列哪种不是微生物:
A. 细菌
B. 病毒
C. 草履虫
D. 蚂蚁
( )2. 观察微生物最适合的显微镜是:
A. 放大镜
B. 光学显微镜
C. 望远镜
D. 电子显微镜
( )3. 制作微生物临时装片常用的液体是:
A. 酒精
B. 清水
C. 碘液
D. 双氧水
( )4. 草履虫的运动依靠:
A. 鞭毛
B. 纤毛
C. 伪足
D. 翅膀
( )5. 酵母菌属于:
A. 细菌
B. 真菌
C. 原生动物
D. 病毒
( )6. 观察水中微生物最适合取:
A. 水面油膜
B. 中层清水
C. 水底沉淀
D. 任意部位
( )7. 微生物培养不需要的条件是:
A. 适宜温度
B. 营养物质
C. 阳光直射
D. 水分
( )8. 下列哪种微生物对人类有害:
A. 乳酸菌
B. 酵母菌
C. 大肠杆菌
D. 青霉素
( )9. 观察微生物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通常为:
A. 40-100倍
B. 100-400倍
C. 400-1000倍
D. 1000倍以上
( )10.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不包括:
A. 分解有机物
B. 制造氧气
C. 传播疾病
D. 形成矿产
三、判断题
( )1. 所有微生物都对人体有害。
( )2. 病毒也属于微生物。
( )3. 观察微生物可以使用放大镜。
( )4. 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
( )5. 酵母菌可以用来制作面包。
( )6. 微生物只能在实验室中培养。
( )7. 观察微生物时需要使用高倍物镜。
( )8. 水中微生物主要生活在水面。
( )9. 乳酸菌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
( )10. 微生物的生长不需要营养物质。
四、简答题
1. 简述观察水中微生物的实验步骤。
2. 为什么观察微生物需要使用显微镜?
3. 微生物有哪些基本特征?
4. 列举三种对人类有益的微生物及其作用。
5. 如何制作微生物临时装片?
6. 草履虫有哪些形态特征?
7. 酵母菌在食品工业中有哪些应用?
8. 为什么说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很重要?
9. 微生物培养需要哪些基本条件?
10. 如何区分不同的微生物?
五、实验探究题
1. 设计实验观察不同水源中的微生物。
2. 探究温度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
3. 设计实验比较自来水和池塘水中的微生物种类。
4. 观察草履虫对不同刺激的反应。
5. 设计实验研究光照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填空题
1. 无法直接
解析:微生物个体微小,通常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2. 细菌、真菌、病毒
解析:这些都是常见的微生物类型。
3. 光学
解析:光学显微镜是观察微生物的常用工具。
4. 清水
解析:清水可以保持微生物的活性,便于观察。
5. 水底沉淀
解析:水底沉淀物中微生物数量较多。
6. 单细胞
解析:草履虫是单细胞原生动物。
7. 真菌
解析:酵母菌属于真菌类微生物。
8. 温度、水分、营养物质
解析:这些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
9. 放大倍数
解析:微生物个体微小,需要高倍放大才能观察清楚。
10. 分解者
解析: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主要扮演分解者的角色。
(二)选择题
1. D
解析:蚂蚁是多细胞生物,不属于微生物。
2. B
解析:光学显微镜适合观察大多数微生物。
3. B
解析:清水可以保持微生物活性,便于观察。
4. B
解析:草履虫依靠纤毛运动。
5. B
解析:酵母菌属于真菌类微生物。
6. C
解析:水底沉淀物中微生物数量较多。
7. C
解析:大多数微生物不需要阳光直射。
8. C
解析:某些大肠杆菌对人体有害。
9. B
解析:100-400倍是观察微生物的常用放大倍数。
10. D
解析:微生物不直接参与矿产形成。
(三)判断题
1. ×
解析:许多微生物对人类有益,如乳酸菌、酵母菌等。
2. √
解析:病毒是最小的微生物。
3. ×
解析:微生物个体微小,需要使用显微镜观察。
4. √
解析:草履虫是单细胞原生动物。
5. √
解析:酵母菌发酵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包松软。
6. ×
解析: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7. √
解析:高倍物镜可以更清楚地观察微生物。
8. ×
解析:水中微生物分布在不同水层。
9. √
解析:乳酸菌有助于消化,对人体有益。
10. ×
解析:微生物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四)简答题
1. 步骤:①采集水样;②制作临时装片;③显微镜观察;④记录观察结果。
解析:按照规范步骤操作可以获得良好的观察效果。
2. 因为微生物个体微小,肉眼无法直接观察,显微镜可以放大物体,使我们能够看清微生物的形态结构。
解析:显微镜是观察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
3. 基本特征:①个体微小;②结构简单;③繁殖快;④分布广;⑤代谢旺盛。
解析:这些是微生物的共同特征。
4. ①乳酸菌-制作酸奶;②酵母菌-发酵食品;③青霉素菌-生产抗生素。
解析:许多微生物对人类生产生活有重要作用。
5. 方法:①滴清水于载玻片;②取样品置于水滴中;③盖盖玻片;④吸去多余水分。
解析:正确制作临时装片是观察微生物的关键。
6. 形态特征:①鞋底形;②有纤毛;③有口沟;④有细胞核;⑤能运动。
解析:草履虫具有典型的原生动物特征。
7. 应用:①面包发酵;②酿酒;③制作馒头;④生产酵母提取物。
解析:酵母菌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
8. 重要性:①分解有机物;②参与物质循环;③维持生态平衡;④有些能固氮;⑤有些能产生抗生素。
解析: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9. 基本条件:①适宜温度;②适当水分;③充足营养;④合适酸碱度;⑤必要气体。
解析:不同微生物对生长条件要求不同。
10. 区分方法:①形态特征;②运动方式;③大小;④结构特点;⑤培养特性。
解析:需要综合多种特征来区分不同微生物。
(五)实验探究题
1. 实验设计:①采集不同水源(自来水、河水、池塘水);②制作临时装片;③显微镜观察;④记录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结论:不同水源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有差异。
解析:通过对比实验可以了解不同水体的微生物分布。
2. 实验设计:①准备相同酵母液;②置于不同温度环境;③观察气泡产生情况。结果:适宜温度(25-30℃)酵母菌活性最高。
解析: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的重要因素。
3. 实验设计:①取自来水和池塘水;②制作临时装片;③显微镜观察比较。结果:池塘水中微生物种类更多,数量更大。
解析:自来水经过处理,微生物较少。
4. 实验设计:①观察草履虫对光、化学物质等的反应。现象:草履虫会趋向或避开某些刺激。
解析: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 实验设计:①培养相同微生物;②分别置于光照和黑暗环境;③观察生长情况。结论:大多数微生物对光照不敏感。
解析:光照对多数微生物生长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