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张PPT)
文言文翻译
关键
能力三
一、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要求
二、文言文翻译的赋分点
典例 (2023新课标Ⅱ,T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文本见关
键能力一典例)
(1)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
(2)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
答案 (1)请您稍稍后退,让将士们得以展开战斗,我与各位骑马慢行观战,不是很愉快
吗!(“却”“得”“不亦……乎”各1分,句意1分)
(2)古人临阵时出奇兵,攻击敌人意想不到之处,这是变化的方法吗 (“出奇”“不意”
“斯”各1分,句意1分)
解题示范
第一步,通读文句,明翻译重点
(1)翻译重点:却、得、周旋、缓辔、不亦……乎。(2)翻译重点:出奇、不意、斯、相
变、亦……乎。
第二步,直译为主,字字落实细揣摩
(1)请君(请您)少(稍稍)却(后退),令(让)将士(将士们)得(得以、能够)周旋(周旋),仆(我)
与(和)诸君(各位)缓(缓慢)辔(缰绳)而(来)观(观看)之(代词,指前面的“周旋”),不(不)
亦(是、也是)乐(愉快)乎(吗)!
(2)古人(古人)临阵(身临战阵)出奇(出奇兵、用奇计),攻(攻击)人(敌人)不(没有)意(意
料),斯(指示代词,这)亦(是、也是)相变(变化)之(的)法(方法)乎(吗)
第三步,意译为辅,灵活变通保顺畅
连缀成句,对表意不够准确或不够通顺之处进行增删调换。
(1)“周旋”“缓辔”意思明显不够准确。“周旋”承上文“后退”的意思而来,意为
让出空间后,将士们可以展开战斗。“缓辔”意为“放松缰绳,骑马缓行”。所以“周
旋”可译为“展开战斗”,“缓辔”可译为“骑马慢行”;“不亦乐乎”直译后不太顺
畅,调整为“不是很愉快吗”更合适。
(2)“不意”解释不够顺畅,结合前文,改为“意想不到之处”更合适。
方法小结
1.文言文翻译“六法”
方法 阐释
留 ①保留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职(身份)名、爵位名、年号、谥号、庙号、朝代名、国名、书名、器物名、度量衡等;②保留现在仍用的成语和惯用语。
换 ①文言词语换成现代汉语中的同义词语;②单音节词换为双音节词;③通假字换为本字。
删 删去没有意义或不必译出的虚词、衬字,如发语词(夫)、结构助词(之)、一些倒装结构的标志词、句中表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偏义复词中的衬字等。
补 补出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或文中没有的前后承接词(关联词)。
调 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调整一些文言特殊句式的语序,使译出的语句通顺。
变 ①对比喻句,应尽量保留比喻的说法,若不能保留,只译出本体;②对借代句,译出其所指代的人或物;③对婉曲之辞,要译出其本意;④对互文句,要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翻译;⑤对用典句,要点明典故内涵。
2.文言文翻译解题“三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