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经济开发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菏泽市经济开发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18 12:13: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东省菏泽市菏泽经济技术开发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小文发现课文中隐含很多传统文化知识,他梳理的文化现象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活中,我们常以“千里马”喻有才能之人,而把“伯乐”作为慧眼识才者的代称。
B.我国汉代已有计时工具“铜壶滴漏”,“漏断”即漏壶里的水滴尽,象征天色已亮。
C.我国古代女子出嫁称为“归”,已出嫁女子回娘家探望父母则称为“归省”。
D.演讲要讲究文化礼仪,根据场合、听众身份选择合适的尊称,体现尊重与亲和力。
二、基础知识综合
班级开展“诵生命之美”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任务。
如果坚毅的品格有声音,那必定震耳欲聋。生命中的暴风骤雨常如陡峭山岩,但登上险峰终将拥抱绚丽的风光。若在山脚下páng huáng,就永远看不见山顶的流云;若向懈殆妥协,终会错失东方破晓时清列的晨风。请相信:所有的迷途都暗藏方向,那些让你历历在目的远方,正从此刻跋山涉水的脚印里生长。
2.阅读上面的活动主题词,请你写出拼音处相应的汉字,找出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1)páng huáng
(2) 应为 应为
3.小语对文段中加点的成语有疑惑,其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震耳欲聋 B.暴风骤雨 C.历历在目 D.跋山涉水
4.小文在活动展板上写了一段话,其中有一处语病,请指出并写出修改意见。
(A)90后短视频创作者李子柒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经典田园生活融合,(B)讲述“从泥土里长出来的”中国故事和青春热情,(C)展示了时代新风和青年平视世界的自信,(D)书写了别样的青春之灵。
A.A B.B C.C D.D
三、综合性学习
5.班级要举行以“和——生命的哲学之美”主题班会,老师解读了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的内涵,从群体生命视角,就是“和睦”“和气”“和平”“和谐”。请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拟写一条以“和”为主题的座右铭与同学们共勉。
(2)这次班会上,轮到你做即席讲话,你想讲些什么?(要求:突出主题,语言简洁得体,不超过60字)
四、名句名篇默写
6.小诗在活动中辑录了“诵生命之美”的古诗文,请你补充完整。
生命之美是①“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依依不舍;是②“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的美好追求;生命之美是③“ ,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淡泊清静,是④“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的傲岸高洁;生命之美是⑤“选贤与能, ”(《大道之行也》)的公平正义,是⑥“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济世情怀。
五、名著阅读
7.阅读《经典常谈》时,小文了解到汉字的造字和用字法称为“六书”,他查阅《说文解字》中“英”字。英从“艸”,“央”声。“艸”即为“艹”,表明“英”和草本植物有关:“央”大致表示“英”的读音。由字形推演字义,他推断“英”字采用的造字法是(1) ,本义是“花”,比如,《桃花源记》中(2)“ ”(课文原句)的“英”。另外,他认为花是美好的象征,由字的本义引申出新义,所以“英”还引申出“不凡、杰出”之意,如成语(3)“ ”(A.百卉含英 B.英姿飒爽 选填一项)。
8.在“生命之美——名著推介”活动中,小文从下面文字想到了《秋天的怀念》的作者,你认为文段中的“他”是谁?他有怎样的精神品格?请简要概括文段所指的故事情节。
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待过来信,他从早到晚地盼信。出版社的沉默逐渐成为一种威胁。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也就是他的灭亡。那时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好多天过去了,正当期待已经变得无法忍受的时候,同儿子一样焦虑的母亲一面往屋里跑一面激动地喊道:“列宁格勒来信了!”这是州委发来的电报。电报上只有简单几个字:小说备受赞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他的心欢腾地跳动起来。日夜盼望的理想终于实现了!
六、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送别湖南部曲①
辛弃疾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②。
愧我明珠成薏苡③,负君赤手博於菟④。
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
【注释】①部曲,即部属。诗人被弹劾罢官,退居带湖。数年后,他当年任湖南安抚使时创建的飞虎军中的老部下来拜访,作者回忆了当年与部下共同的经历和壮举,临别时写了这首诗相送。②急急符:紧急命令。③薏苡(yì yǐ):语出《后汉书·马援传》,马援从交趾还朝,带回一车薏苡,有人诬陷说他私载一车珍珠。后世用“薏苡明珠”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④於菟(wū tú):虎的别称。
9.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万人呼”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突出了部属勇猛的壮士形象。
B.颔联中的“愧”字,表现了诗人因为自己被谗去职,部属立功而未得到赏赐的愧疚之情。
C.颈联夸赞部下年纪虽老而眼光明亮,谈论国事有胆有识,敢于挺身而出,仗义直言。
D.全诗充满豪放不平之气,显得悲壮而苍凉,展现出作者光明磊落的英雄本色。
10.本诗尾联化用哪位诗人的名句?其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品质?
七、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丙】颜渊、李路①侍。子曰:盍②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选自《论语·公冶长》)
【注释】①季路:即子路。②盍:何不。
1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怡然自乐 屋舍俨然 若听茶声然
B.不足为外人道也 天下为公 为宫室、器皿
C.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 乃记之而去
D.选贤与能 虽有千里之能 忍能对面为盗贼
12.对上面三文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道”是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治理社会的最高标准。
B.在“大同”社会中,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份的人群都有合适的安排。
C.乙文画线句主要体现了桃花源居民的生活与外人相同。
D.丙文表达了孔子对“仁和”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13.给丙文画线句子选择停顿之处。(选出两处)
子路A曰B愿车马衣裘C与朋友共D敝之而E无憾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15.自古以来,理想社会的构想一直是人们共同的向往和期盼。甲文中的“ ”句,与乙文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句以及丙文中的“ ”句,都描绘了 社会图景,表达了相同的内涵,呈现出古人对社会发展的思想追求。
八、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在西安交通大学202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王树国
①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想讲三点感悟。
②第一点,情怀。人的一生不能没有情怀,什么是最大的情怀?家国情怀。这个话题我讲过若干次,为什么今天我还要讲?因为家国情怀是支撑一个人一生事业之基础,没有这个情怀,任何一个个体都难以成大事;没有这个情怀,你无法在人生的道路上一路走得顺畅;没有这个情怀,你将会失去灵魂,茫然无所应对,不知人生的方向在哪里。
③我多次谈到张桂梅老师,我看到她所培养的学生全部中榜,她为了什么?论官衔,她没有职位;论财富,她的收入很微薄。但是她的情怀感动了亿万人民,她把山村的女孩子能够送入大学的校门,谈何容易?她博大的胸怀,深深的家国情怀,让我们亿万人民对她称赞不已!她那个柔弱的身躯在人民心中显得是那么伟大,这是情怀。情怀就在我们身边,情怀就在我们一言一行之中,关键是我们是否把这份情怀深深地植根于我们的心底,让我们的所思所想、一言一行都饱含着这份深情的外延,这是一个整体品格的基础。
④第二点,毅力。做事要靠毅力,因为没有困难是不可能的,没有挑战是不可能的,人的一生就是伴随着困难挑战一路走来,我们生活的价值大概就是如此。我们要不断面对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然后又产生新问题。你们需要直面这些问题,勇敢面对它、解决它。你们有这个能力,但更重要的是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面对问题和困难是一个常态,不是一次两次,而是伴随你一生,一定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它不可怕,每个人都是如此,无论是成功的人还是平凡的人,都是如此。在这个问题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问题是我们如何正确地面对它,从而使我们越过一个又一个困难,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成为被社会所尊敬的人,成为为我们国家民族复兴作出贡献的人,这是我们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⑤第三点,创新。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是一个变化的时代,是一个转折的时代,新技术之发展超乎我们之想象。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才给了你们施展才能的无限空间。你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这个时代具有无限之可能,关键看你们能否在新的赛道上把握住机遇,勇立潮头。勇立潮头不是跟随别人,踏着别人的脚印走固然很顺畅很省力气,但是你永远会跟在别人的后面。真正走在别人前面的人是勇者,但是恰恰是因为他们的存在,使得我们的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进步。不敢去探索,不敢去创新,你永远生活在别人的身影之后。创新不是蛮干,创新是科学的思维,是把握事物之发展规律,是有独到之见解,是站在了时代之前列,去引领这个时代发展之潮流。
⑥一个良好的信仰,一个家国情怀,一个坚定不拔的毅力,一个勇于探索的精神,将构成一个人完美的品格,它将在你的内心深处照亮你未来人生前进的道路。品格就像一束光,深深埋在你的心灵深处,无论它大与小,强与弱都可以,但唯独不能熄灭,因为这是灵魂。当你具备了情怀,具备了毅力,具备了敢闯敢试的精神,在实践当中你将无往而不胜。
⑦同学们,我希望大家做一个具有家国情怀能够与我们国家命运紧密相关的人,做一个拥有博大胸怀的人,能够包容你身边的朋友、同事甚至包容整个世界。希望大家永远记住家国情怀、坚韧不拔的毅力、改革创新的精神,将会伴随你们一生,它是你们的精神财富,是埋藏在你们心目当中内心深处那一束光,它将照亮你们的人生,让你们成为顶天立地的民族脊梁,让你们成为世界之光!
⑧由衷祝福同学们,毕业快乐!
16.下面对文章内容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中,运用了排比句强调了家国情怀之于人生事业的重要性。
B.作者认为各种困难和挑战是人生常态,在这个问题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C.要有创新精神和科学思维,尊重规律,把握机遇,不断发展,才能做一个勇立潮头之人。
D.这篇演讲运用了总分总式结构,主要从信仰、毅力和创新三方面对同学们提出殷切希望。
17.第③段中列举了张桂梅的事例,请分析这一事例在内容和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18.文中多次使用了“我们”和“你们”两种不同的人称,请分析这样使用的好处。
19.小语总结了这篇演讲词的语言特点:一是慷慨激昂,富有感染力:一是措辞简练,内涵丰富。请你从下面句子中任意选取一个,简要分析上面的语言特点。
(1)我看到她所培养的学生全部中榜,她为了什么?论官衔,她没有职位:论财富,她的收入很微薄。但是她的情怀感动了亿万人民,她把山村的女孩子能够送入大学的校门,谈何容易?她博大的胸怀,深深的家国情怀,让我们亿万人民对她称赞不已!(从句式特点方面)
(2)品格就像一束光,深深埋在你的心灵深处,无论它大与小,强与弱都可以,但唯独不能熄灭,因为这是灵魂。(从修辞方法方面)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①“到梁家河去看看吧。”这个念头在我心里盘桓已久。作为一个在都市里长大的年轻人,我总觉得与这片土地之间隔着一层薄纱,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陌生的是那份扎根泥土的质朴情怀。终于,在一个春意渐浓的早晨,我踏上了前往梁家河的旅程。
②汽车驶出延安城,窗外的景色渐渐由繁华转为质朴。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交错,像老人脸上的皱纹,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偶尔可见几孔窑洞依山而建,山坳里飘出袅袅炊烟。同车的老乡告诉我,过去这里都是土路,一下雨就泥泞难行,现在修了柏油路,去梁家河方便多了。
③转过一个山峁,梁家河村赫然在目。远远望去,一排排崭新的窑洞整齐排列,与我想象中的贫困村大相径庭。村口立着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梁家河”三个大字。石碑旁,几位老人正在晒太阳,看着来来往往的游人,脸上写满了笑意。
④我循着指示牌,向知青旧居走去。路上遇到一位姓张的大爷,听说我要参观知青旧居,热情地为我带路。“那会儿的知青啊,可吃了不少苦。”张大爷边走边说,“刚来的时候,连窑洞都不会住,晚上冻得直哆嗦。”
⑤转过几道弯,几孔略显陈旧的窑洞出现在眼前。这就是当年知青们住过的地方了。窑洞的门框低矮,我不得不弯下腰才能进去。里面光线昏暗,土炕占据了大部分空间,炕上铺着草席,墙角摆着几个老旧的木箱。墙上挂着煤油灯,灯罩已经发黄。“那时候,知青们白天干活,晚上就在这窑洞里学习,一学就是大半夜。”张大爷指着炕头说。我伸手摸了摸土炕,冰凉粗糙的触感让人难以想象,那些来自大城市的年轻人,是如何在这里度过一个个寒冷的冬夜。
⑥走出知青旧居,张大爷带我来到村里的沼气池遗址。这是一个用石块砌成的圆形池子,现在已经废弃不用了。“这可是咱们村第一个沼气池,”张大爷的语气里透着自豪,“那时候知青带着大家建沼气池,解决了烧火做饭的大问题。知青教我们识字,还帮着修路、打井,干活特别卖力,给村里办了不少实事。和咱们同吃同住,就像一家人一样。”
⑦午饭时间,我在村里的农家乐吃饭。老板娘是个爽快人,一边给我端上热气腾腾的饸饹面,一边跟我唠嗑:“现在村里发展可好了,你看这路多宽敞,房子多漂亮。游客来了,还能体验窑洞住宿,尝尝农家饭。”墙上挂着不少照片,有领导人视察的,也有游客参观的。老板娘说,现在梁家河成了红色旅游景点,每年都有很多人来参观学习。
⑧饭后,我沿着村里的步道慢慢走着。春风拂面,带来泥土的芬芳。路边的苹果树已经抽出新芽,有的尖尖的,像鸟儿的嘴一样,有的叶子已经舒展开来,像一只只绿色的蝴蝶停在枝丫。远处的山峁上,梯田层层叠叠,更像一幅黄绿相间的水墨画。几个小孩在村口的广场上玩耍,欢笑声回荡在山谷间。
⑨走到一棵大杨树下,遇到了正在写生的画家小刘。他是专程来梁家河采风的。“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故事,”小刘说,“我想用画笔记录下这份感动。”看着他画布上渐渐成型的窑洞、山峁和劳作的人们,我忽然明白了梁家河的魅力所在。
⑩太阳渐渐隐在山梁后面,我来到村史馆。馆内陈列着大量老照片和实物,从破旧的土窑洞到崭新的砖瓦房,从泥泞的土路到平整的柏油路,从靠天吃饭到发展特色产业……每一张照片都在诉说着梁家河的变迁。在村史馆的留言簿上,有人写道:“梁家河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也有人感慨:“在这里,我读懂了什么是初心。”我提起笔,郑重地写下:“梁家河,一个让梦想扎根的地方。”
夜幕降临时,我告别了梁家河。回望村庄,点点灯火在暮色中闪烁,像是撒落人间的星星。这里是千千万万中国农村的缩影,它不仅是一个地理坐标,更是一个精神地标;它见证了一代人的青春岁月,也见证了中国农村的沧桑巨变。
汽车驶入夜色,梁家河的灯火渐渐远去。那低矮的窑洞、斑驳的照片、老人的笑容、孩子的嬉戏不断地在脑海里回放,还有那漫山遍野的新绿,仿佛诉说着村这片土地从贫瘠走向欣欣向荣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理想与坚守、希望与奋斗的故事。
梁家河的故事还在继续,无数“梁家河”的故事正在新的起点上书写动人的篇章。
20.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时间发展为明线,以游览踪迹为暗线,脉络分明,结构严谨。
B.这篇文章主要赞美了梁家河的农民勤劳奉献、改变家乡贫困面貌的奋斗史。
C.文章开篇从自己的愿望写起,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并为后文内容做下铺垫。
D.如果给文章加上题目,“梁家河,一个让梦想扎根的地方”比“梁家河的故事”更恰当。
21.阅读文章,根据作者游踪,概括并补充作者的所见所闻。
①远望梁家河村口,绘老人安居图;
② ;
③参观沼气池遗址,回忆知青故事;
④ ;
⑤漫步梁家河村,绘乡村美丽风貌;
⑥ 。
22.第 段中“它不仅是一个地理坐标,更是一个精神地标”,联系全文内容,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3.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有‘我’”之境的。
【链接材料】
游记散文最不能无“我”。时下,游记散文的最大问题是充斥着各种风景、人情、世态甚至乱相,但唯独无“我”,缺乏由作家眼里、心中透射出来的思想和生命之光。
九、作文
24.根据要求作文。
有的人,无论远近,仿佛总在身边:有的事,虽然平凡,总是浮现在眼前;有种情感,真诚平淡,时时温暖我们的心田:有道风景,意味深长,常常萦绕我们的脑畔……时光流转,但他们(它们)从未走远。
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______从未走远”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补全题目,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参考答案
1.B
2. 彷徨 怠 殆 列 冽 3.C 4.B
5.(1)示例:各美其美,方有个性。美人之美,自能和谐。和而不同,美美与共。亲仁善邻,社会和谐。建设和谐家园,共享幸福人生。
(2)示例:每个人都是班级的一分子,我们要加强自身修养,遵守礼仪,互助团结,做一个心态平和、宽容大度的阳光中学生,促进班级和谐。
6. 无为在歧路 窈窕淑女 山光悦鸟性 零落成泥碾作尘 讲信修睦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7. 形声 落英缤纷 B
8.保尔。他敢于向命运挑战、自强不息、奋发向上、有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崇高的人生目标。这一章节主要写了保尔用生命写成的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即将出版,保尔终于拿起新的武器,重新回到战斗的行列,开始了新生活。(意思对即可)
9.C 10.尾联化用杜甫“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典故,表达出只要部属有远大的前途,能为国家效忠,自己忍受“吾庐独破”的艰苦生活也心甘情愿。充分表现一位久经沙场的将领关爱部属、先人后己的可贵精神。
11.A 12.C 13.BD 14.①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可以互相听到。
②使老年人得到安乐,使朋友相互信任,使年少的人得到关怀。 15.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百姓安居乐业
16.D 17.这一事例为前文提出的“家国情怀是支撑一个人一生事业之基础”的观点提供事实依据;增强演讲真实性和说服力;同时,张桂梅是一位品格高尚的教育者,她高尚的情怀对即将毕业的学生有示范和教育意义,体现了演讲的目的性。 18.用“我们”这一称呼,拉近了演讲者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强调了演讲者和学生的共同责任感;增强了文章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让学生更容易认同和接受演讲者的观点与思想;用“你们”这一称呼,强化表达了演讲者对即将毕业的学生们的殷切期望和鼓励。 19.示例一:①这段话中,“她为了什么”“谈何容易”用了反问句式;最后一句运用了感叹句;加强了语气,情感色彩浓厚,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和演讲的说服力。
示例二:②这句话运用比喻修辞,把“品格”比喻为“一束光”;措辞简练,形象深刻地说明了完美的品格对于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性;使演讲内容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20.B 21. 参观知青旧居,绘知青生活场景图; 在农家乐用餐,闻听乡村新变化; 参观村史馆,感受梁家河精神。 22.这句话的意思是梁家河不只是一个自然地理上的方位概念;更代表着梁家河的知青们和农民坚守土地、热爱家乡、勤劳奋斗的崇高精神;他们的故事为后人树立了一座精神丰碑,永远激励鼓舞着后来人。 23.示例:文章处处都有“我”的影子,文中梁家河景物和人事都融入了作者的情感体验,透射出思想和生命之光。
举例1:如在第⑤段写知青生活的场景,“冰凉粗糙的触感让人难以想象,那些来自大城市的年轻人,是如何在这里度过一个个寒冷的冬夜”,这是作者有感而发,含蓄地表现对贫困时期知青们艰苦奋斗精神的赞美之情。(意思对即可)
举例2:如第 段流露作者对梁家河风光和人事的依依不舍之情,表达对梁家河精神的高度赞美。(意思对即可)
24.
你从未走远
一场由武汉突发的新型冠性病毒,使人们的生活节奏按下了暂停键。大街上的人烟稀少,买菜拿通行证才可以出去,每一人一副口罩,不敢聚众……就在这样紧张的情况下,一大批白衣天使赶去武汉去“抗击”病毒。
有人说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就是普通的人穿着医生的衣服去从死神手下抢人罢了。是啊!在这种人人躲避的生死关头,他们肩负起挽救国家的责任毅然逆行,他是孩子的父亲,她是孩子的妈妈,他和她还是父母亲的孩子……舍弃自己的亲人去拯救别人,只因为我们中国人顾全大局,舍己为人的精神从未走远。
在一件件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下,有的也是一些年轻的小姐姐,她们瞒着家里人,赶到生死攸关的地方,去救人;在隔离室里整日整夜地呆上好几天,出来的时候,脸上的印记还是那么深;她们那长长的秀发,漂亮的脸蛋在那个时候都已不重要了,只因为我们中国人爱岗敬业的精神从未走远。
在生活中,人们尽量少外出,自觉保持距离,如果有症状就去隔离治疗,人们真的那么做了,每个人都注意防范,因为他们知道这场疫情带走了无数人的生命,为了我们的安全,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家隔离,注意干净卫生。可见我们百姓在要紧关头,也充分支持工作,只因为我们这种珍惜生命、考虑他人安全的精神从未走远。
在学校里,老师们相继做好开学的工作,每个人要求一米半的距离,勤洗手,教室也都打扫得很干净,虽然这样很麻烦,但是为了自己,为了他人,我们都要这样去做,我们虽然不能像一位位白衣天使那样伟大,但是我们学生能做的就是每个人都遵守老师的要求。只因为我们学生爱国的精神从未走远。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无非就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为了再一次春暖花开,只因为我们要共同抗疫,中国人的精神从未走远……
我知道,你从未走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