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第2课时 工程问题与行程问题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工程问题和行程问题中有关量的基本关系式,并会寻求相等关系列方程求解.
2.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加强数学建模思想的应用意识.
二.自主预习
1.已知某座桥长800米,现有一列火车从桥上通过,测得火车从开始上桥到完全通过共用了1分钟,这列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40秒,则火车的速度是( )
A.20米/秒 B.18米/秒 C.16米/秒 D.15米/秒
2.制造一批零件,按计划18天可以完成它的.如果工作4天后,工作效率提高了,那么完成这批零件的一半,一共需要 天.
【自主归纳】
1.行程问题中的常用关系式:
(1)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2)速度和×时间=路程和;
(3)速度差×时间=路程差.
2.工程问题中的常用关系式:
(1)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2)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合作时间
三.探究新知
探究一:行程问题
为进一步感悟雷锋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星期日早晨,小楠和小华分别骑自行车从家里同时出发去参观雷锋纪念馆,已知他俩的家到雷锋纪念馆的路程相等,并且小楠每小时骑10km,他在上午10时到达,小华每小时骑15km,他在上午9时30分到达,他俩的家到雷锋纯念馆的路程是多少?
问题1 这个问题中涉及哪些量?它们有什么数量关系?
问题2 本题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问题3 这个题可以如何列方程?
探究二:工程问题
一份工作,甲单独做需要m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 n天完成.求甲乙合作完成这份工作需要多少天
问题1 若把工作总量设为1,则甲、乙的工作效率(一天完成的工作量)分别是多少?
问题2 若甲、乙合作x天,则甲、乙的工作量各是多少?甲乙合作的工作量是多少?
问题3 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问题4 你将如何得出问题的答案?
小结: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思路:
1. 三个基本量: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2. 相等关系:工作总量=各部分工作量之和.
(1) 按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各时间段的工作量之和;
(2) 按工作者,工作总量=各工作者的工作量之和.
3. 通常在没有具体数值的情况下,把工作总量看作1.
探究三:例题讲解
例1 甲、乙两人在一条长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甲的速度为360米/分,乙的速度是240米/分.
(1)两人同时同地同向跑,问第一次相遇时,两人一共跑了多少圈?
(2)两人同时同地反向跑,问几秒后两人第一次相遇?
例2、刺绣是我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我国刺锈主要有湘绣、苏绣、蜀绣、粤绣四大类.若刺绣一件作品,甲单独绣需要15天才能完成,乙单独绣需要12天才能完成,现在甲先单独绣1天,接着乙又单独绣4天,剩下的工作由甲、乙两人合绣,试问:再合绣多少天可以完成这件作品?
四.运用新知
1.一项工程甲单独做20天可以完成,乙单独做 30天可以完成.现在两个人合作,但是乙中途因事离开几天,从开工后14天把这项工作做完,则乙中途离开了( )
A.10天 B.9天 C.7天 D.5天
2.甲乙两人跑步,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同向而行,甲的速度为10km/h,乙的速度为8km/h,乙先出发小时,问甲出发 小时,两人相距2km.
3.一辆卡车从A地出发匀速开往B地,速度为40千米/时,卡车出发两小时后,一辆出租车从B地出发匀速开往A地,卡车出发6小时,两车同时到达各自的目的地(到达目的地后两车都停止行驶).
解答下列问题:
(1)出租车的速度为 千米/时;
(2)用含x(行驶的时间)的代数式表示两车行驶的路程之和;
(3)当两车相距180千米时,求卡车行驶的时间.
五.达标测试
1.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12天完成,乙单独做需8天完成,现由甲先做2天,乙再加入合作,完成这项工程共需多少天?若设完成这项工程共需x天,依题意可列方程( )
A. B.
C. D.
2.一个自行车队进行训练,训练时所有队员都以40km/h的速度前进,突然,6号队员以50km/h的速度独自行进,行进20km后掉转车头,仍以50km/h的速度往回骑,直到与其他队员会合,设6号队员从离队开始到与队员重新会合经过了x h,则x的值是( )
A. B. C. D.
3.我国元朝朱世杰所著的《算学启蒙》中有这样的记载:“良马日行二百四十里,驽马日行一百五十里,驽马先行一十二日,良马数日追及之”.其大意是:跑得快的马每天走240里,跑的慢的马每天走150里,慢马先走12天,快马
天可以追上慢马.
4.甲、乙两列火车从相距60千米的两站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甲车在后,每小时行驶70千米,乙车在前,每小时行驶50千米,则经过 小时后两车相距20千米.
5.制造一批零件,按计划18天可以完成它的.如果工作4天后,工作效率提高了,那么完成这批零件的一半,一共需要 天.
6.某市今年进行煤气工程改造,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承包这个工程.这个工程若甲队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若乙队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若甲乙两队同时施工4天,余下的工程由乙队完成,问乙队还需要几天能够完成任务?
参考答案
1.D 2.D 3.20 4.2或4 5.
6.解:设甲乙两队同时施工4天后,余下的工程乙队还需要x天能够完成任务,
根据题意得:1,
解得:x=5.
答:乙队还需要5天能够完成任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4张PPT)
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读过名著《西游记》吗?关于孙悟空的故事你一定知道很多吧.有这样一首描述孙悟空捉妖的诗:悟空顺风探妖踪,千里只用四分钟;归时四分行六百,风速多少才算准.请你帮孙悟空算算当时的风速每分钟是多少里?本节课我们将来完成解答这个问题.
壹
新知初探
新知初探
探究一 行程问题
为进一步感悟雷锋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星期日早晨,小楠和小华分别骑自行车从家里同时出发去参观雷锋纪念馆,已知他俩的家到雷锋纪念馆的路程相等,并且小楠每小时骑10km,他在上午10时到达,小华每小时骑15km,他在上午9时30分到达,他俩的家到雷锋纯念馆的路程是多少?
贰
问题1 这个问题中涉及哪些量?它们有什么数量关系?
答:行程问题中的量:路程、速度、时间,它们的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
问题2 本题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答:本题中的等量关系:
小斌用的时间-小强用的时间=他们到达的时间差.
一份工作,甲单独做需要m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 n天完成.
求甲乙合作完成这份工作需要多少天
问题1 若把工作总量设为1,则甲、乙的工作效率(一天完成的工作量)分别是多少?
答:甲的工作效率是 ,乙的工作效率是 ;
探究二 工程问题
问题2 若甲、乙合作x天,则甲、乙的工作量各是多少?甲乙合作的工作量是多少?
答:甲做x天完成的工作量是 ,乙做x天完成的工作量是 ,甲、乙合作x天完成的工作量是 .
问题3 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答:等量关系是:甲工作总量+乙工作总量=总工作量1.
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思路:
1. 三个基本量: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2. 相等关系:工作总量=各部分工作量之和.
(1) 按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各时间段的工作量之和;
(2) 按工作者,工作总量=各工作者的工作量之和.
3. 通常在没有具体数值的情况下,把工作总量看作1.
小结
例1 甲、乙两人在一条长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甲的速度为360米/分,乙的速度是240米/分.
(1)两人同时同地同向跑,问第一次相遇时,两人一共跑了多少圈?
(2)两人同时同地反向跑,问几秒后两人第一次相遇?
探究三:例题讲解
例2、刺绣是我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我国刺锈主要有湘绣、苏绣、蜀绣、粤绣四大类.若刺绣一件作品,甲单独绣需要15天才能完成,乙单独绣需要12天才能完成,现在甲先单独绣1天,接着乙又单独绣4天,剩下的工作由甲、乙两人合绣,试问:再合绣多少天可以完成这件作品?
解:设甲加工x天,两人如期完成任务,则在甲加入之前,乙先工作了(8-x)天.
依题意,得
解得x=4,则8-x=4.
答:乙需加工4天后,甲加入合作加工才可正好按期完成任务.
当堂达标
当堂达标
1.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12天完成,乙单独做需8天完成,现由甲先做2天,乙再加入合作,完成这项工程共需多少天?若设完成这项工程共需x天,依题意可列方程( )
C
D
叁
2.一个自行车队进行训练,训练时所有队员都以40km/h的速度前进,突然,6号队员以50km/h的速度独自行进,行进20km后掉转车头,仍以50km/h的速度往回骑,直到与其他队员会合,设6号队员从离队开始到与队员重新会合经过了x h,则x的值是( )
D
3.我国元朝朱世杰所著的《算学启蒙》中有这样的记载:“良马日行二百四十里,驽马日行一百五十里,驽马先行一十二日,良马数日追及之”.其大意是:跑得快的马每天走240里,跑的慢的马每天走150里,慢马先走12天,快马 天可以追上慢马.
20
4.甲、乙两列火车从相距60千米的两站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甲车在后,每小时行驶70千米,乙车在前,每小时行驶50千米,则经过 小时后两车相距20千米.
5.制造一批零件,按计划18天可以完成它的.如果工作4天后,工作效率提高了,那么完成这批零件的一半,一共需要 天.
2或4
6.某市今年进行煤气工程改造,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承包这个工程.这个工程若甲队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若乙队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若甲乙两队同时施工4天,余下的工程由乙队完成,问乙队还需要几天能够完成任务?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如下:
实际问题
设未知数,列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
实际问题的答案
解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x=a)
检验
肆
课后作业
基础题:1.课后练习 第1题。
提高题:2.请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课后习题第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