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润德学校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1的同位角是( )
A. ∠2
B. ∠3
C. ∠4
D. ∠5
2.如图,从A到B有多条道路,人们通常会走中间的直路,而不会走曲折的路,这是因为( )
A. 垂线段最短
B.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 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3.下列是真命题的有几个( )
①英俊潇洒魅力无限的小李老师;
②同旁内角互补;
③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④延长线段MN交AB于点P.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4.如图,∠AOB=∠COD=90°,∠AOC:∠BOC=1:4,则∠BOD等于( )
A. 145°
B. 150°
C. 155°
D. 160°
5.下列运动属于平移的是( )
A.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B. 水沸腾时,气泡的运动
C. 小李老师荡秋千 D. 润德学校电梯上上下下迎接老师
6.已知∠1的对顶角为∠2,∠2和∠3互为同位角,若∠1=80°,则∠3的度数为( )
A. 80° B. 100° C. 80°或100° D. 不确定
7.如图,不能作为判断AB∥CD的条件是( )
A. ∠FEB=∠ECD
B. ∠AEC=∠ECD
C. ∠BEC+∠ECD=180°
D. ∠AEG=∠DCH
8.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①的平方根是±4;②是2的算术平方根;③;④.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已知|a-1|+(b-4)2=0,则的平方根是( )
A. ± B. C. D.
10.如图,AB=4,BC=5,AC=2,将三角形ABC沿射线BC方向平移,平移距离为a(0<a<5),得到三角形DEF,连接AD,则阴影部分的周长为( )
A. 9 B. 2a+9 C. 11 D. 11-a
11.“抖空竹”可以让人快乐,数学也可以让人快乐,如图①是依宸同学“抖空竹”的一个瞬间,我们把图①抽象成数学问题:如图②,已知AB∥CD,∠AEC=121°,∠BAE=54°,则∠DCE的度数为( )
A. 65° B. 67° C. 75° D. 77°
12.如图,直线AB,CD交于点O,已知EO⊥AB于点O,OF平分∠BOC,若∠DOE=3∠EOF+5°,则∠AOD的度数是( )
A. 71° B. 72° C. 73° D. 74°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3.的平方根 .
14.将命题“同角的余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______.
15.如图,将一条两边互相平行的纸带折叠.若∠1=53°,则∠2的度数为______.
16.点P是直线AB外一点,A,B,C分别是直线上三点,已知PA=3,PB=2,PC=5,若点P到直线AB距离记为m,则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10分)
计算:
(1);
(2).
18.(本小题8分)
一个正数x的两个不同的平方根分别是2a-3和5-a.
(1)求a和x的值.
(2)求x+12a的平方根.
19.(本小题8分)
如图,在∠AOB内部有一点P.
(1)过点P面l1∥OA;
(2)过点P画l2∥OB;
(3)直接写出l1与l2的夹角与∠O的数量关系.
20.(本小题10分)
已知直线AB与直线CD交于点O,过点O作OE⊥AB.
(1)如图1,OP为∠AOD内的一条射线,若∠1=∠2,求证:OP⊥CD.
(2)如图2,若∠BOC=2∠AOC,求∠COE的度数.
21.(本小题10分)
如图,已知直线AB∥DF,∠D+∠B=180°.
(1)求证:DE∥BC;
(2)如果∠AMD=75°,求∠AGC的度数.
22.(本小题12分)
有的数学模型非常可爱,像小猪蹄一样,大家也很爱数学,因此我们也可以叫它“猪蹄模型”.如图,已知直线l1∥l2,直线l3和直线l1,l2分别交于点C,D,点P是直线CD上的一个动点.
(1)如果点P运动到点C,D之间时,探究∠PAC,∠APB,∠PBD之间的数量关系.
(2)若点P在C,D两点的外侧运动时(点P与点C,D不重合),∠PAC,∠APB,∠PBD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发生改变?请说明理由.
23.(本小题14分)
如图1,已知直线PQ∥MN,点A在直线PQ上,点C,D在直线MN上,连接AC,AD,∠PAC=54°,∠ADC=32°,AE平分∠PAD,CE平分∠ACD,AE与CE相交于点E.
(1)直接写出度数:∠CAE= ______,∠AEC= ______.
(2)若将图1中的线段AD沿MN向右平移到A1D1,如图2所示位置,此时A1E平分∠AA1D1,CE平分∠ACD1,A1E与CE相交于点E,∠PAC=54°,∠A1D1C=32°,求∠A1EC的度数.
(3)若将图1中的线段AD沿MN向左平移到A1D1,如图3所示位置,其他条件与(2)相同,求此时∠A1EC的度数(直接写结果).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