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4节 简单机械(第2课时)
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引入新课
1、杠杆的形状各异,杠杆可以是 ,也可以是 。
2、杠杆的五要素: 、 、 、
、 。
直的
弯的
支点
动力
阻力
动力臂
阻力臂
如图,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直尺在水平位置平衡?
新课教学
怎么样的杠杆才算平衡呢?
水平位置静止是平衡
不在水平位置静止,是平衡吗?
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我们就说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杠杆平衡时,应满足什么条件?
新课教学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 提出问题:
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2. 建立假设:
在两个同学在玩跷跷板的时候,结合自己玩跷跷板的体会,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启发:杠杆的平衡跟动力、 动力臂与阻力、阻力臂有关。你还能提出什么假设?
假设一:
假设二:
假设三:
假设四:
F1 + l1 = F2 + l2
F1 – l1 = F2 – l2
F1 / F2 = l1 / l2
F1 · l1 = F2 · l2
新课教学
3.设计实验:
如图3-39所示,用一根带有刻度的均质木尺作为杠杆,用钩码的拉力来代替人的作用力,进行实验研究。
图3-39研究杠杆平衡
我们取杠杆的哪一种平衡状态?为什么
保持水平静止状态
便于从刻度尺上直接读出力臂
新课教学
4 .进行实验:
(1)把杠杆的中央支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
如何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
当杠杆向左倾斜时,调节螺母向右;
当杠杆向右倾斜时,调节螺母向左。
杠杆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
排除杠杆自身重力的干扰
新课教学
(2) 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并左右移动钩码悬挂的位置,直到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这时杠杆两端受到的作用力分别等于各自钩码的重力。
平衡状态处于水平位置的目的:
便于从刻度尺上直接读出力臂
将支点左边钩码对杠杆的作用力记作动力 F1,右边钩码对杠杆的作用力记作阻力 F2。将动力和阻力填入表内。
(3)读出动力臂l1、阻力臂l2,并填入表内。
(4)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重复上述实验,共做4次。把有关数据填入表内。
新课教学
表3-1记录表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2
3
4
F1 L1
F2 L2
5. 分析与论证: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F1 × l1 = F2 × l2
新课教学
视频:杠杆平衡条件
新课教学
杠杆平衡的条件:
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F1 × l1 = F2 × l2
F1
l1
F2
l2
=
杠杆上的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新课教学
观察下图中所示的杠杆,比较它们的动力臂l1、阻力臂l2、动力F1、阻力F2 的大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l1 = l2
F1 = F2
即不省力也不费力叫等臂杠杆
l1 〈 l2
F1 〉 F2
动力大于阻力称为费力杠杆
O
F1
l1
l2
O
l1
l2
F1
F2
F2
新课教学
O
F2
l2
l1
F1
O
F2
F1
l1
l2
l1 〈 l2
F1 〉 F2
动力大于阻力属于费力杠杆
l1 〉l2
F1〈 F2
动力小于阻力属于省力杠杆
新课教学
根据以上分析,可将杠杆分为三类
杠杆类型 杠杆特点 杠杆优点 杠杆缺点 应 用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
l1>l2
F1(动力<阻力)
省力
费距离
l1F1>F2
(动力>阻力)
省距离
费力
l1=l2
F1=F2
(动力=阻力)
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新课教学
视频:杠杆的分类
新课教学
你能举出一些生活和生产中省力、费力和等臂杠杆的实例吗?
如图所示,赛艇上的桨属于哪类杠杆?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费力杠杆
省力杠杆
省力杠杆
新课教学
通过对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的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使用省力杠杆虽然省力,但是动力移动的距离比阻力移动的距离大(即省力但要费距离)。而使用费力杠杆虽然费力,但是动力移动的距离比阻力移动的距离小(即费力但省距离)。
在实使用中需考虑实际情况,是需省力还是省距离。
新课教学
例题:如图是铁道检修工用的道钉撬,有关尺寸见图。若在A点竖直向下作用200 牛的力,道钉撬对道钉会产生多大的力?如果还不能将道钉撬出,
在保持手的作用力大小和作用点不
变的情况下,采用什么方法可增大
道钉撬对道钉的作用力?
解:由杠杆平衡条件 F1l1 = F2l2
可得:
F2 = F1l1/l2
= 200牛×120 厘米/6 厘米
= 4000 牛
答:道钉撬对道钉能产生4000 牛的力。将F1的方向与撬棒垂直,可增大撬棒对道钉的作用力。
当堂检测
1、关于杠杆平衡,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杠杆平衡也就是力的平衡,即动力等于阻力
B.杠杆平衡就是力譬相等,即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C.杠杆平衡时,杠杆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杠杆平衡时,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和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必定相等
D
2、一根轻质杠杆,在左右两端分别挂在200牛和300牛的重物时,杠杆恰好平衡.若将两边物重同时减少50牛,则杠杆( )
A.左端下沉 B.右端下沉
C.仍然平衡 D.无法确定
B
当堂检测
3、在均匀铁条的中点O处用线将其悬挂起来,铁条水平平衡,如图(a)所示。若将OB弯折,如图(b)所示,则铁条将 ( )
A.A端下降,C端上升 B.A端上升,C端下降
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
A
当堂检测
4、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实验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力臂大小,同时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B. 调节横梁平衡后,在实验测量过程中,可以调节平衡螺母
C. 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大小主要是为了得出普遍规律
D. 该实验可得出结论:当阻力和阻力臂乘积一定时,动力臂大,动力就小
B
板书设计
第4节 简单机械(第2课时)
杠杆平衡
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
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l1=Fl2)
杠杆的分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
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
2、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
3、预习“定滑轮和动滑轮”相关内容。3.4简单机械(2)课后检测
班级 姓名
1.如图所示杠杆中,动力臂用l表示,图中所画力臂正确的是( )
2.小明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挂钩码前,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杆上A、B、C、D的位置如图所示,当A点挂4个钩码时,下列操作中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是( )
A . B点挂5个钩码 B . C点挂4个钩码
C . D点挂1个钩码 D . D点挂2个钩码
3.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支点可以在动力作用点与阻力作用点之间,也可以在在外侧
B.杠杆一定是直的
C.动力与阻力的方向总是相反的
D.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之间的距离叫力臂
4.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杠杆只可以是直的
B.杠杆一定有支点
C.杠杆的支点可以不在杠杆上
D.杠杆的长度等于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
5.关于杠杆平衡,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杠杆平衡也就是力的平衡,即动力等于阻力
B.杠杆平衡就是力譬相等,即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C.杠杆平衡时,杠杆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杠杆平衡时,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和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必定相等
6.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实验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力臂大小,同时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B. 调节横梁平衡后,在实验测量过程中,可以调节平衡螺母
C. 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大小主要是为了得出普遍规律
D. 该实验可得出结论:当阻力和阻力臂乘积一定时,动力臂大,动力就小
7.一根轻质杠杆,在左右两端分别挂在200牛和300牛的重物时,杠杆恰好平衡.若将两边物重同时减少50牛,则杠杆( )
A.左端下沉 B.右端下沉
C.仍然平衡 D.无法确定
8.在均匀铁条的中点O处用线将其悬挂起来,铁条水平平衡,如图(a)所示。若将OB弯折,如图(b)所示,则铁条将 ( )
A.A端下降,C端上升
B.A端上升,C端下降
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
9.两个力作用在杠杆两端使杠杆平衡,则( )
A.这两个力的大小必须相等
B.这两个力的力臂长必须相等
C.力臂较长的那个力比较小
D.力臂较长的那个力比较大
10.如图所示,一块厚度、密度均匀的长方形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用一竖直向上的力,欲使其一端抬离地面。则( )
F甲>F乙,因为甲方法的动力臂长
B. F甲< F乙,因为乙方法的阻力臂长
C. F甲> F乙,因为乙方法的阻力臂短
D. F甲= F乙,因为动力臂都是阻力臂的二倍
11.如图是小明在做俯卧撑和引体向上的锻炼场景(g取10牛/千克)。
(1)图甲中小明静止时地面对双手的支持力为F1,图乙中小明静止悬挂在单杠上时,单杠对他的作用力为F2,则F1________F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重为600牛的小明按图乙做一个引体向上,需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约为________焦。
12.某兴趣小组利用厚纸板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厚纸板上每间隔相同距离有个小孔。现用细绳将纸板悬挂起来,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小明在A点挂了1个钩码,如图乙所示,则需要在B点挂 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平衡。
(2)小红认为:在力臂大小不变时,改变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不会影响平衡。小红该怎样操作才能证明她的想法 。
(3)小军进行如图丙实验,松手后发现杠杆不能保持水平平衡。请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D D A B D B B A C D
(1)小于 (2)420
3 将其中一端物体悬挂的位置上移(或下移动)1格(或2格) 厚纸板自身重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