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PDF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PDF版,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15 11:2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而滥铸小线,使三辅地区通货膨胀严重。后来在曹操集团的悉心经营下,三辅地区进入
了短暂的相对安定的恢复期。
一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林智《汉末至三国初期三辅地区的社会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至西汉时期三辅地区繁荣的表现。(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三辅地区两度恢复发展的共同原因。综合上述材
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这一时期三辅地区治理的历史经验和教训。(8分)
·圳高三历史试题第5页共日面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明朝,政府通过工部下属的矿治司直接控制金、银、铜、铁等战略资源;民营矿冶
则集中于锡、铅等次要扩产,需向官府纳税并接受监管。中央派遣流官监督税收与生产
同时授权土司维护矿区秩序,形成“以矿固边”的治理模式。如云南木氏土司既负责地
方行政,又主导银矿开发。明代通过法律明确矿产的国家所有权,规定“凡矿治之利,
必归朝廷”民间采矿需经官府审批,违者以“盗矿”论罪,轻则罚没,重则处死。明初,
政府实行定额征收,后期为缓解财政压功,推行商人承包矿税,导致民间负担加重。
河北遵化铁厂遗址出土的深井挖据工具,印证了《明实录》中“凿井数十丈取矿”
的记载。嘉靖《云南通志》载:“读南诸厂,四方商贾辐辏,烟火万家,俨然都会”,蒙
自个旧银矿带动马帮驿站发展为贸易集镇。河南、山西等主要矿区依托黄河、运河等水
系形成矿石运输通道,官府为保障矿税征收,在矿区周边修缮驿道、增设水陆转运节点。
《弁州史料》记载:“滇银泛海至苏杭,市舶之利半归于矿。”至晚明,云南矿工“计日
受值,去留自便”。张瀚《松窗梦语》记载了山西煤商“车载驴驮,北抵宣大,南达江淮”。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提及“石工多患石肺,咳喘不愈”。
一摘编自王毓铨《明代矿治业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概括明代矿产开发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经济与生活的角度,谈谈你对明代矿产开发的认
识。(要求:观南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8分)
·拟高三历央试题第6页共8页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在种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农付为银据地,以农民为主力军,在农村创立和发展红军,
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废除苛捐杂税和高利贷的一切剥剂,帮助穷苦人翻身
将解放,深入开展来业生产和农民互助合作,以群众运动方式开展劳动竞赛,促进生产
发展,根据地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改兽。抗战时期,党中央提出了“发展经济,保
降供给”的方针,自力更生,吸苦奋斗,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开展大生产运动;发放
农登,兴修水利,推广科技,触励开垦荒地她,鼓励个体农民开展劳动互助合作:保障晋
臀鲁静边区抗日人民的私有时产权,保障农民、小生产者的生存权利。1947年,·中国共
产党须布《中国土地法大钩》,找行“巒追实行彻底平分”的土地政策,加强了农民群众
在土地改苹中的权利和地位,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
一掎编自白增博《从纺穷到富裕:中国共产党消除绝对贫困百年辉煌实践》
材料二
新中图戒立后,针对农村的令灾人口和特殊贫困畔体,成立了内务部(民政部的前
称)负责对农村“五保户”和药困户的靴济,通过为他们发放粮、棉、油等生活必需品
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各级政府也积极制定有效措苑开展群众牧灾工作,并在1952年
成立了放灾委员会专门负责管理图内的:灾工作。…到1985年,全国农村农户已全部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逐新恢复,粮食产量不断增加,大量农民因此解
决了温饱问题。随着改苹开放的推进,我国东西部之间的区域发展差距以及城乡发展差
距进一步拉大,党和国家开始採索实施有针对性的扶黄幸措,设立了与扶贫相关的“支
战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1980年),并展开“三西”农业建设支援(1982年),实
苑以工代赈的扶扩计划(1984年),以解决“老、少、边、穷”地区的贫困问题。
一摘编自樊友凯、钱坤《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反贫困历程及基本经验》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的措施。(6分)
,川高三历史次题第7页共日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