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美的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质量监测七年级语文(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美的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质量监测七年级语文(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14 16:09:43

文档简介

贵阳市观山湖区美的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质量监测
七年级语文
一、书写水平(5分)
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5分)
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曾经,无数热血yān①____红的英雄至死不xiè②____、以身许国,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他们的名字所有人家喻户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正是这种爱国精神,让仁人志士们以肉体之躯赴刀山火海,为民族振兴而jūgōng③_____尽瘁。
身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自觉传承红色基因,锲而不舍地奋斗。从自己做起,学习时要目不窥园,树立远大理想,创造真正有价值的人生,成就斑斓的青春。
2.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字词。(4分)
3.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可歌可泣    B.家喻户晓   C.传承      D.树立
4.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10分)
①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②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③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④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⑤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⑥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⑦《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抒发诗人浓浓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孙权劝学》中表明吕蒙学习颇有成果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南宋政治家、史学家。
B.卿,是古代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爱称。朋友间不能以“卿”为爱称。
C.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
D.列夫·托尔斯泰,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三作家》等。
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一)整本书阅读
6.下列对《骆驼祥子》中主人公祥子的人生历程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希望→觉醒→奋斗 B.奋斗→挣扎→觉醒 C.希望→奋斗→挣扎 D.奋斗→挣扎→毁灭
7.请调动你的阅读积累,在下面的思维导图中补填相应情节。(2分)
(二)现代文阅读
当代愚公
杨学义
①如今,一条蜿蜒8公里的公路悬挂在巨石嶙峋的山崖边,从高空俯瞰,竟似一条缠绕在群山之中的卧龙。如果天气晴朗,站在路途最险处的“私钱洞”观景台眺望,人们不禁会慨叹:有谁能想到,这竟是下庄村村民用双手硬生生凿出来的“天路”!带领村民凿出这条“天路”的,就是在2021年2月25日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的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
②有着五百年历史的下庄村,从自然条件来看,农业种植堪称得天独厚,一年四季都有收入。这种情况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下庄村姑娘出去了就不再回来,外村的姑娘也不愿嫁到这里来。1997年,一组修路前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在下庄村96户397人中,有100多人没去过县城,也没见过公路、汽车和高楼;有300多人没见过电视;有100多人从没看过电影。
③再高的山,都挡不住时代的变化。毛相林深刻地意识到:下庄村的闭塞与时代的巨变越来越格格不入。如果再不见世面,下庄村就难生存下去了。
④1997年,刚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不久的毛相林与驻村干部一拍即合,铁了心要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一条路来。毛相林对村民们说:“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辈人过上好日子。”村民们动容了,短短5天,就筹集了3960元,作为第一笔修路资金。毛相林的母亲是位老党员。毛相林找到母亲,母亲将省吃俭用的700块养老钱借给他。毛相林还将房子抵押出去,贷款修路。“如果这个时候我不冲在前面,不带头,老百姓怎么会服?”
⑤村民最担心的,还是安全问题。但最终村民们被说服了,纷纷签订生死状。1997年农历十一月初八,首批80名修路村民集体奔赴悬崖之上,去开凿他们的希望之路!
⑥几乎每一个村民,都有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从1997年开工到2004年贯通,全村因修路一共牺牲了六位村民。
⑦二十多年过去了,毛相林对黄会元至今心存愧疚。黄会元本来已经举家迁往湖北荆门,他在当地采石场学会了凿岩机技术。毛相林说服他回来。但是,在一次施工中,黄会元不幸被石头砸中,坠崖身亡。毛相林做好了被黄会元父亲打骂的准备。但没有想到,黄父将原本为自己准备的那口棺材给了儿子用,并且在儿子葬礼上说:“我儿牺牲了,我还要动员全村老幼再努一把力,再添一把火,把这条路修通。只有把路修通了,子孙后代才可以摆脱贫困!”后来又有四位村民牺牲,也有不少人受伤,但毛相林和村民们没有动摇过。
⑧2004年4月,这条8公里长的“天路”终于凿通了。可是,毛相林清醒地意识到,修路只是让他们摆脱贫困的开始。不久,他开始规划村中产业,种植利润最高的漆树,失败了;养蚕、养羊,又失败了。经历了这些教训,他又意识到,脱贫致富还是要靠科学。于是,他遍访县里的农业专家,还到周边各地请教能人。2013年,毛相林经过深思熟虑,重新出发,推广种植“纽荷尔”脐橙。他还积极争取上级的政策支持,得到了县农委的专项资金保障。现在的下庄村,种植了650亩脐橙,还成立了专业合作社。2019年,他们迎来第一个丰收年。
⑨每个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但通往美好生活的道路,注定和那条“天路”一样,惊心动魄,险象环生。
⑩毛相林被称为“当代愚公”。
宁静整洁的村落、袅袅升腾的炊烟、绝壁间顽强生长的树木、缓缓向上流动的云雾……雨后天晴的下庄,犹如一幅动态的泼墨山水画。毛相林坐在“下庄人事迹”陈列馆前的广场上,抬头望向那条镶嵌在绝壁间的公路,夕阳将他那“沟壑纵横”的脸庞镶上了金边。他仿佛看到,未来的下庄村,喜迎八方来客,奔向更美生活。
(选自《读者》,有删改)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以颂扬毛相林的“愚公精神”为线索,叙述了他的感人事迹,脉络清晰。
B.第②段提到了下庄村修路前的情况,给出了具体的数据,突出下庄村的封闭和落后,点明修路背景。
C.从第⑧段的两个“失败”,可看出农村干部缺乏经济头脑,管理水平有限。
D.本文运用倒叙手法,引起阅读兴趣,文章最后一句暗示下庄村的旅游前景。
9.下列对第⑦段中黄会元父子事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突出了他们在阵痛中拥抱变化,义无反顾为人民做事的光辉形象。
B.体现人物不畏艰难、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绝不动摇的精神。
C.黄会元的父亲在儿子牺牲后还要动员全村人去继续修路,说明了他是一个固执的人。
D.这一事迹体现了“愚公精神”的深刻内涵,为下文“天路”凿通作铺垫。
10.毛相林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细读文章第④~⑧段,简要概括他的两件主要事迹。(4分)
11.请结合内容说说“当代愚公”身上有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4分)
“铸剑擎盾”的“中国脊梁”
衡玉坤
①2023年3月4日,“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播出,为我国航天事业隐姓埋名60个春秋,被称为“中国脊梁”英雄的名字,被人们广为传诵。
②他就是我国导弹总指挥设计师之一——沈忠芳。
③童年的记忆里,同胞离乡背井、家破人亡的惨烈景象使他痛心疾首,一颗报效祖国、驱逐侵略者的种子深深地埋进了他的心中。高中毕业,成绩优异的沈忠芳不忘初心、牢记历史,毅然填报了北京航空学院飞行器设计专业,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亲手设计制造的飞机翱翔蓝天,守卫祖国的领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在飞行器设计专业学习上刻苦钻研基础理论知识,在空气动力、自动控制等方面攻坚克难,不断创新实践,与同学们同心合力将我国第一架轻型旅客机送上蓝天,完成了毕业设计和儿时的梦想。此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国防力量薄弱。美国U-2高空侦察机肆无忌惮、频繁侵入我国领空搜索情报。我国传统的防空高炮和飞机对2.1万米高空中的U-2束手无策,研制地空导弹系统势在必行,迫在眉睫。正上大四的沈忠芳得知这一消息义愤填膺,强烈要求到新成立的导弹专业学习。毕业后,他凭着优异的成绩,被分配到国防部从事导弹研究工作,开始了为国“铸剑擎盾”的事业。
④沈忠芳和战友们在没有参考资料,没有专业技术人才和资金储备,还面临国外势力层层封锁的情况下迎难而上。他们不分白天黑夜查资料,夜以继日画图纸,从千头万绪的设计方案中,逐步攻克了防空导弹技术的难题,横空出世的“红旗一号”地空导弹一举将不可一世的U-2击得粉碎。
⑤但U-2不甘心失败,加装了电子侦察接收报警系统后再次侵入我国领空。一旦识别出我方雷达信号,U-2就会立即逃之夭夭。面对狡猾的敌人,沈忠芳和科研团队集思广益,针对U-2的特性和要害部位,进行弹道、导弹稳定性制导精度和杀伤概率分析后,很快研发出了一套克敌制胜的反机动系统。
⑥当U-2再次大摇大摆侵入我国领空,压缩制导雷达开机距离和发弹距离的“近快战法”早已严阵以待,再次将U-2击得粉碎。从此,敌机再不敢恣意妄为前来窥探了。
⑦实践证明,敌人并不是坚不可摧。沈忠芳和战友们乘胜追击,加入了FJ型号方案的论证和研制工作后,他将研究方向瞄准国际先进市场,努力实现弯道超车。在导弹发射失利的风口浪尖上,他逆流而上,潜心钻研,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不但彻底解决了导弹发动机的问题,而且还创造性地给导弹穿上了一层隔热防火服。
⑧这样,在降低发动机飞行高温的同时,还降低了弹体的温度,并取得了从单独型号到多款导弹研制的成功,使地地导弹和B610后续多款系列导弹完成了飞行考核,其中8项成果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⑨在20世纪80年代搞民营的经济大潮中,大量科技人才流
失。沈忠芳在每个月工资不到100元的情况下,仍然毫不动摇地站在国防战略的高度,谋发展、争速度、重质量,千方百计自筹资金400多万,使我国导弹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成为世界最先进的精锐武器之一,沈忠芳被任命为第三代中高空中远程防空导弹型号总指挥。
⑩在60多年奋斗历程中,沈忠芳这样的科学家自始至终磨砺着国家剑与盾,心甘情愿隐姓埋名,使我国国土防空从弱到强,从近到远,打得准,防得稳,令敌人胆寒,让国人心安。
2022年,沈忠芳过了脱密期,首次出现在公众面前。站在颁奖台上,88岁的沈忠芳高举“感动中国”奖杯,发表获奖感言时铿锵有力地说:“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幸福奋斗。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期待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让我们国家的矛更锋利,盾更坚实……”
铿锵的誓言,是沈忠芳等老一辈国防科技工作者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国人民在新的征程上凝心聚力、共襄盛举、前赴后继、生生不息,强国建设的民族魂。(有删改)
12.本文选自《思维与智慧》,你认为它最有可能出自下列哪个版块?( )(3分)
A.做人处事 B.人物剪影 C.思维殿堂 D.烟火人间
13.下列不是沈忠芳为国“铸剑擎盾”的事业遭遇的困难的一项是( )(3分)
A.目睹同胞离乡背井B.没有专业技术人才
C.国外势力层层封锁D.U-2加装了电子侦察接收报警系统
14.根据文章内容按时间顺序概括出在开始为国“铸剑擎盾”的事业前,沈忠芳都做了哪些准备。(4分)
15.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沈忠芳具备怎样的优秀品质。(4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①?”肃造次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③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有删改)
【注释】①虞:意料,预料。②造次:鲁莽,轻率。③拊:抚摸。
16.选文中的人物不属于同一阵营的是( )(3分)
A.鲁肃 B.关羽 C.周瑜 D.吕蒙
17.文中直接表现吕蒙在军事方面的远见和谋略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1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3分)
A.过蒙屯下   及鲁肃过寻阳(《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B.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蒙乃始就学(《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C.与关羽为邻 与蒙论议(《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D.而关羽实虎熊也 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十二章》)
少年行(其一)
[唐]王昌龄
西陵①侠年少,送客过长亭②。
青槐夹两路,白马如流星。
闻道羽书③急,单于□井陉④。
气高轻赴难⑤,谁顾燕山铭⑥。
19.根据诗歌内容推断,空白处最符合诗歌意境的字是( )(3分)
A.至 B.入 C.寇 D.到
20.你从“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少年?(4分)
四、综合运用(共3道小题,15分)
2024年4月8日晚,“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揭晓,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平凡的英雄,感受生命的意义,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某校开展了“向榜样学习,向英雄致敬”综合性学习活动。
21.小华同学在参与活动时写下这样一段话,请你帮他选出下列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3分)
在绵延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始终不乏英雄的身影。________。所以,全社会都要崇尚英雄。
①对个人而言,英雄为我们树立起精神的标杆,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
②英雄们身上所具有的光辉品质,正是构筑民族精神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③英雄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④对国家而言,英雄是国家的符号,每个国家都需要有引以为豪的英雄。
⑤可以说,正是千千万万的英雄,才使得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于危亡中展现生机,由积贫积弱走向繁荣昌盛。
A.③①④②⑤ B.⑤②①④③ C.⑤①③②④ D.③④①②⑤
22.为了让同学们走近英雄、学习英雄事迹,校学生会已联系好“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的主题讲座,需要宣传委员李子叶同学提前一天打电话确认。请你根据情境将对话内容补充完整。(6分)
李子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老师:子叶同学,你好!
李子叶:刘老师,打扰了!今天给您打电话,想和您确认一下,②_______________
刘老师:没问题,我会准时参加的。
李子叶:谢谢您!我们期待您的精彩讲座。
23.下面是小丽同学在日记中写的“致敬平凡英雄”的一段话,
有两处语言文字运用不当,请你帮她找出来并修改。(6分)
①4月9日下午,我们班召开“向榜样学习,向英雄致敬”主题班会,全体同学观看了《“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盛典》。
②那些平凡的英雄,他们或许身处平凡的岗位,或许拥有非凡的才华,但他们都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感动与力量。③课堂上,同学们畅谈了自己的感受,纷纷表示能否像英雄一样实现报效祖国的理想,取决于自己努力学习。④通过这次活动,让同学们明确了自己当下的责任和未来的使命。
五、写作能力(60分)
24.我们感动于邓稼先先生严谨的研究态度,我们感动于闻一多作为革命家、作为学者的风范,我们感动于列夫·托尔斯泰“天才灵魂”的深邃、伟大……他们让历史的星空更加光辉灿烂。在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的人值得我们学习,有许许多多的人呵护我们的成长。
请以“你是我最____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及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可填“贴心”“感激”“牵挂”“欣赏”等)。
(2)要选用典型事件表现人物,事件要详略得当。
(3)写清为什么他(她)是我最________的人。
(4)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
(5)勿抄袭、套作,勿泄露考生姓名、校名等信息。参考答案:
一、书写水平(5分)
1.略
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2.①殷②懈③鞠躬
3.B(3分)
4.(10分)
①惟解漫天作雪飞②凭君传语报平安③弹琴复长啸④归雁洛阳边⑤杨花落尽子规啼
⑥断肠人在天涯
⑦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⑧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5.(3分)C
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6.(3分)D
7.(2分)
8.(3分)C 9.(3分)C
10.(4分)①带领村民开凿“天路”;②规划村中产业,摆脱贫困。
11.(4分)
面对村里脱困致富的难题,毛相林深思熟虑,主动谋出路。从动员乡亲们修路,再到规划村中产业,让乡亲们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他勇于担当、吃苦耐劳、迎难而上、拼搏奋斗的精神品质都值得我们学习。
12.(3分)B 13.(3分)A
14.(4分)①童年时期,就种下了报效祖国、驱逐侵略者的种子;②高中毕业,毅然填报北京航空学院;③大学时,刻苦钻研,大四时强烈要求到新成立的导弹专业学习;④毕业后,凭借优异成绩被分配到国防部从事导弹研究工作。
15.(4分)①热爱祖国。从童年起心中就埋下报效祖国的种子,大四时毅然转去导弹专业为国效力。②迎难而上、坚持创新。大学时在学习中攻坚克难,创新实践,进入国防部后在重重困难下攻克技术,解决导弹发动机问题,创新隔热防火服。③无私奉献、淡泊名利。沈忠芳在每个月工资不到100元的情况下,仍然毫不动摇地站在国防战略的高度,千方百计自筹资金400多万,使我国导弹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答出两点即可)
16.(3分)B
17.(4分)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
因为肃画五策。
18.(3分)B【解析】A.均为动词,经过;B.副词,竟然/连词,于是,就;C.均为介词,和;D.均为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但是”。故选B。
参考译文:
鲁肃(临时)代替周瑜(为水军都督),前往陆口,经过吕蒙的驻地。鲁肃(当时)还轻视吕蒙,有人对鲁肃说:“吕蒙将军的功名一天天显扬,不可以用原来的态度对待他,您应该去拜访他。”(鲁肃)于是去拜访吕蒙。酒喝得尽兴时,吕蒙问鲁肃:“您担负重
任,与(蜀汉的)关羽做邻居,(你)打算用什么计策,来防备意外情况(的发生)呢?”鲁肃轻率地回答说:“事情临近发生时,就采取相应的措施。”吕蒙说:“现在东吴和西蜀虽然像一家人一样,但关羽实际上是像虎熊一样的人,怎能不事先制定好应急的方案呢?”(吕蒙)于是为鲁肃筹划了五种对策。鲁肃于是站起来离开自己的座席,靠近吕蒙,抚摸着吕蒙的背说:“吕子明,我不知道你的才干和谋略竟到了这种地步。”(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
19.(3分)C【解析】C.“寇”,名词用作动词,“侵犯,侵扰”之意。此处写单于侵犯中原,战事紧急,“寇”比“至”“入”“到”三字要更合适。
20.(4分)我看到了一个赴边报国,慷慨有勇武风采,豪气冲天的少年。
四、综合运用(共3道小题,15分)
21.(3分)A
【解析】通读语句可知,③句“英雄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承接“中华民族始终不乏英雄的身影”,为首句;①句强调英雄对于个人的重要意义,④句强调英雄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承接③句“英雄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按先个人、后国家的顺序,故为①④;②句与⑤句存在着因果关系,正是因为英雄的品质构筑了民族精神,所以英雄才会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于危亡中展现生机,由积贫积弱走向繁荣昌盛”,故为②⑤。因此正确排序为③①④②⑤。故选A。
22.(6分)①刘老师,您好!我是某某中学校学生会的宣传委员李子叶。
②明天的讲座,您能按约定的时间来吗?
23.(6分)第③句,两面对一面,在“努力学习”前面加“能否”;第④句,成分残缺,删去“通过”或“让”。
五、写作能力(60分)
24.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