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道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14 16:4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 语文(试题卷)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考生作答时,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作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考
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
3.本试卷共8页,如有缺页,请申明。
4.本试卷共三道大题,21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量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永州正在举办“非遗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你作为“非遗小使者”,需完成以下任务,在语言实践中守护家乡的文化根脉。
道县文化馆发来一份关于“道州龙舟”的资料,请完成以下任务。
2025年中国龙舟公开赛暨“龙腾潇湘·活力道州”国家非遗道州龙船系列赛和相关文旅体育活动,将于5月24日至30日在潇水河域举行。道县古称“道州”,雅称“莲城”,有“天下稻源、理学圣地、龙舟之乡、红色道县”之誉,潇水等六条河流穿境而过,______(①孕育 ②养育)了千年传承的“道州龙船习俗”。这一习俗起源于宋代,既为纪念屈原,亦为miǎn怀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集民俗、竞技、娱乐于一体,承载着敬祖思源的文化记忆。如今,龙舟文化早已超越竞渡本身:90 后、00 后以“掌龙头”为青春担当,喊出“划破潇水不回头”的______(①奋进 ②奋斗)口号。龙舟文化更赋能文旅,带动脐橙销售、民俗旅游,让非遗成为乡村振兴的鲜活注脚。舜帝传说的______(①厚重 ②深厚)、屈原风骨的刚毅、周子理学的哲思,在龙舟竞渡中交融凝聚,化作“敬天法祖、和合共生”的文明密码。当桨声激荡潇水,传统与现代在此交响,这条文化长河,正以蓬勃生机续写着中华文明的时代新篇。
(摘编自《道州发布》)
1. 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miǎn( ) 怀 脐( )橙
2. 从语段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将对应的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
3. 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意见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民俗旅游”前加“促进”。 B.删掉“带动”。
C.将“赋能”改为“赋予”。 D.把“鲜活注脚”改成“生动动力”。
非遗的传承,是历史的延续。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5小题。
材料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 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可以是传统口头文学、美术书法等艺术形式,也可以是礼仪节庆等民间风俗。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到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身份标识和价值追求,有助于维系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摘编自“中国日报网”《非物质文化遗产》)
材料二
截至2023年底,永州市拥有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5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20项,非遗资源丰富,涵盖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技艺等多个类别。永州市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建立了多个非遗传承基地,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同时利用现代科技对非遗进行数字化记录,推动非遗创新性发展,让古老非遗焕发出新活力。
材料三
永州非遗项目特点与传承方式表
非遗项目 特点 传承方式
祁阳小调 旋律优美,唱词通俗生动 师徒传承、学校教育
江永女书 独特女性文字,记录方言 女书自然传承、培训班
零陵渔鼓 边说边唱,道具简单 艺人带徒、演出实践
(材料二、三摘编自网络新闻)
4. 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永州市省级以上非遗项目仅45项,说明非遗保护工作成效不大。
B.祁阳小调只通过师徒传承,形式单一,不利于发展。
C.永州市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能提高公众对非遗的认知与传承意识。
D.江永女书只是古老文字,现代社会已无实用价值。
5. 如果你作为校报记者针对 “永州市非遗保护与传承”,采访市文化馆工作人员。以下是采访记录,请根据材料内容,补全记者的提问。(4分)
记者:①_________________?
工作人员:我们通过建立非遗传承基地(如祁阳小调传习所、女书生态博物馆),为传承人提供教学和展示场所,同时鼓励项目申报国家级非遗,扩大影响力。
记者:据了解,文化馆开展了“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②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人员:在校园里,我们开设非遗校本课程,比如教学生唱祁阳小调、写女书字符;社区里组织非遗体验活动,如零陵渔鼓表演、龙舟制作工坊,让青少年和居民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
6.民俗文化是古诗词“创作土壤”。请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祁阳小调以丝竹之美传递情感,与《关雎》中借乐器传情的表意方式异曲同工:“窈窕淑女,________。”(1分)
(2)国家非遗道州龙船系列赛的磅礴气势,正似《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绘水势浩渺的经典画面:“________,________。”(2分)
(3)二十四节气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古诗中留下了时光的印记。请写出连续两句与节气相关的诗句(需体现节气特点或包含节气名称):“________,________。”(2分)
二、阅读(50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0分)
阅读《江永女书的数字化传承之路》,完成7~9小题。
在江永女书生态博物馆的展厅里,玻璃柜中陈列着泛黄的女书纸扇、绣着女书字符的花带,这些曾经仅在江永女性间秘密流传的“妈妈的文字”,如今正通过科技手段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AI让古老文字“开口说话”
展厅角落的互动屏前,中学生小雨正跟着“女书智能学习平台”学习发音。她写下一个形似蝴蝶的女书字符,屏幕立刻显示:“这是‘爱’的意思,读音为‘ài’。”系统开发者、清华大学赵丽明教授团队介绍,该平台整合了全球首个女书字符数据库(包含396个标准字符),运用机器学习技术实现字符识别与普通话、江永方言双语音频生成。“过去,女书传承全靠口耳相传,连很多江永人都不认识这些文字。现在,只要用手机拍照上传,系统就能自动识别字符,连国外的研究者都能通过我们的APP学习女书。”2024年卡塔尔游泳世锦赛期间,中国花样游泳队手持女书字符“月”向全球观众展示,其发音通过AI系统同步生成,实现了“文字开口说话”的传播效果。
从笔尖到指尖:女书的现代变形记
在博物馆文创区,印有女书“花鸟纹”的笔记本、手机壳格外醒目。设计师何雨翻开一本女书日历:“你看,每个月份都用女书字符标注,旁边配着对应的汉字和英文。我们还开发了‘女书字体库’,把女书的菱形结构和曲线美感转化为电脑字体,现在用手机输入法就能打出女书文字了。”2024年深圳国际时装节上,江永女书意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推出的《女书·意象》系列时装,将女书字符与马面裙、旗袍等传统服饰结合,获中国国际时装设计创新作品大赛三等奖。最具突破性的是2025年3月成都交响乐团首演的《13部微电影的交响诗:女书》,作曲家谭盾以女书为灵感,将古老文字与交响乐、微电影融合,通过“母亲的歌”“女儿河”等乐章讲述女书传奇,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对女性文化的关注。
科技背后的人文坚守
“但科技不是万能的。”陈教授指着展厅里正在绣女书花带的非遗传承人李银翠(国家级女书传承人),“我们用3D技术还原了女书传人的刺绣手法,却发现机器绣出的花带始终缺少手工的温度。所以现在的AI系统会特别标注‘此字符由江永女书传人李银翠老人82岁时手写’,让使用者知道每个文字背后都有真实的人、真实的故事。”
如今,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开发的AR女书课堂,通过虚拟空间还原“坐歌堂”等传统场景,学生可与虚拟传承人互动学习;湖南女子学院的“云享绣娘”平台,通过AI技术将女书字符与英语、日语等语言实时互译,计划2025年推出多语种学习APP。当00后用代码编写女书字符的动态演变过程,当短视频里的女书唱段收获百万点赞,人们发现:科技不仅是保护非遗的工具,更是让传统文化与年轻人对话的桥梁。正如李奶奶所说:“以前我怕女书跟着我进棺材,现在看来,只要孩子们愿意学,这文字啊,能活到永远。”
7. 下列对“女书数字化传承”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只有国内的研究者才能通过“女书智能学习平台”学习女书。
B.设计师们开发了“女书字体库”和手机输入法,将女书融入现代生活,如时装设计、
交响音乐等。
C.用 3D 技术还原女书传人的刺绣手法,但科技无法完全替代手工刺绣。
D.“云享绣娘”平台计划推出多语种学习 APP,通过 AI 技术实现女书字符与多种语
言实时互译。
8.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女书智能学习平台仅支持普通话发音,无法生成江永方言的语音。
B.中国花样游泳队用女书字符“月”展示时,AI系统仅能显示字符含义,无法同步发音。
C.清华大学团队开发的AI系统通过机器学习技术,实现了女书字符的识别与双语音频生成。
D.女书字体库将字符的菱形结构改为方形,以便适应现代电子设备的显示需求。
9. 科技不仅是保护工具,更是文化对话的桥梁。有人认为:“科技能解决濒危文字传承的所有问题,不需要再强调人文因素。” 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结合材料内容,说明理由。(4分)
链接材料
全球现存约7000种语言,40%人口无法用母语受教育,每两周就有一种语言消失,语言危机严峻。我国也在积极开展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教育部门积极推进少数民族文字保护和传承,并加快推动完善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在守正创新中保护本土语言资源。拯救濒危语言,没有人是旁观者,一种语言的消失,对于每一个人每一个社会都是巨大且不可弥补的损失。所以,我们每个人要从观念上珍视语言、传承语言,不作“失语者”,相关部门也需要创新形式,并积极采用数字技术促进濒危语言的传承与保护,唯有如此,母语才能焕发出新的光彩。
(选自陈自强《拯救濒危语言,守护人类文明基石》,有改动)
(二)现代文阅读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小题。
大地上的风吹过我的年华
包利民
①三十年后的一个五月,我重回故土的怀抱,迎着长长的风。庄稼们刚刚探出头,一片欣然的绿。迎着苗秧们舞蹈的方向,我看见风儿穿过无垠的旷野,掠过高高的白杨林,抚过河水的微笑,然后,将我这个游子轻轻地拥抱。它把我的泪痕淡去,衔着我轻盈的思绪,飞向这片土地的辽远。
②在这片曾经成长的土地上,遗落的那些往事,此刻纷纷破土而出,生长成郁郁葱葱的回忆。那时第一次在风里受伤,源于贪恋无穷的雪趣,让双手在北风里不停地掬起一捧捧的洁白,回去后手便红肿,如快过年时的馒头。村里曾有个孤独的老人,每到冬天,他都会在野外结冻的河边,向着远方凝望。他干枯的双手裸露在冰天雪地里,上面布满了裂纹,任再长的时光也不能抚平。
③老宅南边清晨的菜园里有母亲的身影,她年轻得像那些正攀爬的蔓,黑发在风中飘舞,掩映在那片深红浅绿间。当炊烟散尽,村庄便寂寥起来,只有风儿伴着无所事事的儿童在土路上蹒跚。而田地里则一片热闹,累时,爷爷会站在地头树下,衔着烟袋,脸上条条皱纹就像眼前的田垄,盛满汗水,连风儿也驻足其中。真不知爷爷的皱纹里走过了多少回东南西北风。
④闲时,爷爷便去割一些柔软的草,坐在窝棚边上编草鞋。通常是在黄昏,他的烟袋燃红了天上的云,粗糙的双手灵巧地翻动,那些草儿便听话地改变着模样。我常穿着爷爷编的草鞋奔跑在黑土地上,暖暖中透着凉意,仿佛把清风和斜阳都编了进去。
⑤一次龙卷风来袭,看着草房顶盖被揪走,我们惊恐地缩在墙角。是爷爷护着我们,他含笑看向头顶的天空,给我们讲龙卷风的形成。那情景深刻在心底。爷爷已故多年,回想起来,那么多年的风来风往,吹浊了他的眼睛,却吹不散他脸上的笑容。他在风里的身影,是我永远的力量来源。
⑥我十四岁离开故乡,东风猛烈、吹出了满眼的泪。看着飘摇远去的村庄,记忆中的风儿依然挂在老宅的檐角,依然缠绕在南国杏树的粉红里,是哪一缕风儿来为我送行?车驶过村外的旷野驶过爷爷长眠的河边……从此,只有风儿陪伴着我孤独的亲人。
⑦从此,如飘蓬般在他乡的风中一直颠簸辗转……奔波劳碌之余,便去城郊的河边,望向故乡的方向。故乡的河流在百转千回之后,是否改道他乡。忽然想起村里那个孤独的老人,他在寒风凝固的河边遥望,也应该是一种相似的心绪吧。风从故乡来,带着泥土的气味,让一颗无依的心总是忍不住涨潮。
⑧沧桑三十年后的我,又站在熟悉的风中,满目依然是过去的村庄,只是人已陌生。三十年的光阴,有多少人苍老在风里,又有多少人长大在风里。风儿依旧吹着,吹老了一茬茬的容颜,又有太多的人如蒲公英般,随风远去,在别处生根。也许蒲公英世代在寻找着故乡,如那些白了头的愿望,在风中流浪。
⑨这大地上的风,无论从哪个方向来,都轮回着我不变的思念。它让河流沉睡,又让河流在轻抚中醒来;它吹老了岁月深处的容颜,就像吹黄了那一茬茬的庄稼,只是,它能唤醒又一年的葱茏,却再也唤不醒沉睡在大地上的人们。爷爷的坟前已是草色青青,却再也没有一双手将那些草儿和着风儿编成轻便的鞋子。
⑩老宅的南园依然,母亲却垂垂老矣,风儿掠过我的年华,也掠过了她的苍老。南园里,再也不会有那个年轻的身影。
斜阳行将涂抹温暖的大地,风儿轻轻地停在眉梢心上。我不愿离去,愿让这大地上的风洗白我的发。可脚步却如风般不肯停驻,不过那又有什么关系,只要脸上的笑容不曾苍老,那么,岁月永远多情,一如风儿的年年流淌。
(节选自《包利民散文精选集》,有删改)
10.文章主要写了与“我”有关的哪几件事情?请简要概括。(4分)
11.赏析第④段中划线句子 “他的烟袋燃红了天上的云,粗糙的双手灵巧地翻动,那些草儿便听话地改变着模样” 的表达效果(3分)
12.第⑤段中说爷爷“在风里的身影,是我永远的力量来源”,结合全文,说说爷爷的身影给 “我” 带来了哪些力量?(4分)
13.文章以 “大地上的风吹过我的年华” 为题,有什么妙处?请结合全文分析(4分)
(三)古诗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4小题。(4分)
别薛华①
王勃
送送多穷路,遑遑②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注释】①本诗作于王勃入蜀之后,诗人因触怒唐高宗,不得重用。薛华是王勃的同乡密友。②遑:同“惶”,匆忙惊惶状。
14.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短文,完成15~18小题。(14分)
【甲】
《核舟记》节选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翦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乙】
《士人画鼠》
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注】①轴:画卷。②逮:等到。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可二黍许” 中的 “可” 表示 “大约”,与 “潭中鱼可百许头” 中 “可” 意思相同。
B.“东安一士人善画” 中的 “善” 与 “陈康肃公善射” 中 “善” 都是 “擅长”的意思。
C.“其两膝相比者” 中的 “比” 是 “靠近” 的意思,与 “天涯若比邻” 中 “比” 意思不同。
D.“逮举轴” 中的 “逮” 是 “等到” 的意思,与 “吏逮捕孝妇” 中 “逮” 意思不同。
(
知识卡片
漫:
①水过满外流
②随便,随意
③莫,不要
许:
①答应
②表示约数
③称
赞,赞同
)16.借助下面的知识卡片,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2)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17.【乙】文如何体现士人画鼠的逼真?请简要概括。(3分)
18.如果文中的核舟、鼠画都参加了非遗艺术展览会,需要录制一段 30 秒的 “自我推荐视频”,它们会如何介绍自己的 “独家绝技”?请结合文中细节,为其中一件文物设计一段活泼有趣的 “台词”。(4分)
(四)名著阅读(7分)
19.小语在阅读完《经典常谈 〈说文解字〉第一》后,对文字的演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下面是他收集的一些象形文字图片,请你帮他根据象形字的特点,在横线上分别写出对应的现代汉字。(3分)
日 月 口 ① 手 ② 羊 ③
20.小文读完《经典常谈·〈诗经〉第四》后说:“我已经了解了《诗经》的源流与特点,不用再具体去看《诗经》了。”你赞同小青的观点吗?请结合链接材料,说说你的看法。(4分)
链接材料:
如果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编撰者将自己庆幸,在经典训练上,尽了他做尖兵的一份儿。可是如果读者念了这部书,便以为已经受到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筌(捕鱼的竹器)为鱼,未免辜负编撰者的本心了。
(《经典常谈》序言)
三、写作(5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鲁迅笔下水乡豆麦水草的清香,藏着情感原乡;吴伯箫提及的宫灯,串联家族记忆与历史;竺可桢讲布谷鸟唱歌,揭示自然背后的生存智慧;陶渊明描绘的 “世外桃源”,满是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柳宗元写潭中鱼,尽显孤独诗意。生活里,你是否也有类似瞬间?比如和伙伴嬉闹、看到灯笼摇曳、观察自然变化、身处特别之地或独自静处时,忽然懂了些什么?
请以 “那一刻,我读懂了________”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补充完整标题,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能抄袭、不能泄露个人信息,字数不少于 600 字。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题目 3 4 7 8 15
答案 A C A C C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2分)“miǎn”写作“缅”,“脐”读“qí”。
2. (3分)① ① ① “孕育”习俗更贴切;“奋进”修饰“口号”更合适;“厚重”形容传说更恰当,故选①①①。
3. (3分)A 原句“带动脐橙销售、民俗旅游”中,“带动”与“民俗旅游”搭配不当,在“民俗旅游”前加“促进”,改为“带动脐橙销售、促进民俗旅游”,使句子结构更合理。答案选 A。
4. (3分)C A项,“仅45项,说明成效不大”推断错误,材料未体现此逻辑;B项,“只通过师徒传承”与材料二“师徒传承、学校教育”不符;D项,“现代社会已无实用价值”错误,材料强调非遗的保护与创新发展。
5. (4分)①您好,请问永州市在保护丰富的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需围绕 “保护与传承的具体措施” 提问,关键词为 “措施”“做法” 等。若提问模糊(如 “如何保护非遗?”),则扣 1 分。)
②请问非遗进校园、进社区” 活动对青少年和居民有哪些具体影响?/ 能否介绍一下这些活动在校园和社区分别是如何开展的?(需明确指向 “校园和社区” 两个场景的具体开展方式,关键词为 “如何开展”“具体做法” 等。)
6. (5分)(1)琴瑟友之或钟鼓乐之
(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3)示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需体现节气特点或包含节气名称)
7. (3分)A A选项 “只有国内的研究者才能通过女书智能学习平台学习女书”与原文“连国外的研究者都能通过我们的APP学习女书”不符。
8. (3分)C C项正确:原文明确提到“该平台整合了全球首个女书字符数据库……运用机器学习技术实现字符识别与普通话、江永方言双语音频生成”,与选项表述一致。 A项错误,平台支持“普通话、江永方言双语音频生成”,选项中“仅支持普通话”与原文矛盾。 B项错误:材料指出“其发音通过AI系统同步生成”,选项中“无法同步发音”错误。 D项错误:原文提到“把女书的菱形结构和曲线美感转化为电脑字体”,未提及“改为方形”,属无中生有
9. (4分)不同意。科技是濒危文字传承的重要工具,但无法替代人文因素的核心作用,理由如下:
①人文具有不可替代性,保留了文化灵魂情感与温度,比如机器绣的花带缺乏手工刺绣的 “温度”,而标注 “李银翠老人手写” 能让使用者感受到文字背后传承人的真实故事和情感,这是科技无法复制的。
②科技无法替代情感 ,文字传承的核心是 “人” 的连接。女书作为 “妈妈的文字”,承载着女性互助、家族记忆等人文内涵(如 “坐歌堂” 传统)。若仅依赖科技,忽视传承人面对面教学、手工实践,这些文化意义会被削弱。
③两者需结合,科技是工具,人文是根基。材料中,女书 APP 特别标注字符来源、交响诗融入女书背后的女性故事,都体现了科技与人文的结合。正如李奶奶所说,“只要孩子们愿意学”,而 “愿意学” 的动力往往来自对文化情感的认同,这需要人文因素来维系。
科技让濒危文字 “走出去”,但人文因素让其 “有灵魂”。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实现真正的传承。
学生需要“判断 “科技能否替代人文因素”,(1分)需结合材料分析两者的关系,而非片面肯定或否定。(1分)从材料中找出科技的优势(如 AI 识别、多语言生成)和人文的不可替代性(如手工温度、传承人故事)。(2分)分点论述时需 “观点 + 材料证据” 结合,避免空泛。
10. (4分)①“我”贪恋无穷的雪趣,在北风中掏雪导致双手红肿;②“我”常穿着爷爷编的草鞋在黑土地上奔跑;③龙卷风来袭,爷爷护护“我们”,并给“我们”讲龙卷风的形成;④爷爷去世,“我”四岁时离开家乡,时常充满对亲人和家乡的思念之情。(每点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1. (3分)修辞手法角度: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草儿 “听话” 的人的特性(1分),生动形象地展现出爷爷编草鞋时动作娴熟,得心应手,表达了 “我” 对爷爷的怀念与敬佩之情(2 分)。
细节描写角度:通过 “烟袋燃红了天上的云”“粗糙的双手灵巧地翻动” 等细节(1 分),描绘出爷爷在黄昏编草鞋时温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1 分),表达了 “我” 对爷爷的怀念与敬佩之情(1 分) 。
任选角度作答,意思相近即可。
12. (4分)①面对龙卷风时,爷爷护着 “我们” 并讲解知识,让 “我” 学会在困境中保持镇定、勇敢面对;②爷爷在风里编草鞋,其勤劳坚韧的品质激励 “我” 在生活中不惧困难,顽强拼搏。
每个要点 2 分,其中结合具体事例 1 分,点明带来的力量 1 分;若仅答出力量,未结合事例,每个要点得 1 分;答案表述不准确或不完整,酌情扣分。
13. (4分)①“风” 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围绕 “风” 回忆故乡往事,串联起不同的场景和情感,使文章结构清晰;②“大地上的风” 营造出开阔、悠远的意境,奠定了文章思念故乡、怀念亲人的情感基调;③“风吹过我的年华” 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时光流逝,表达了 “我” 对故乡、对逝去亲人的深深眷恋。
分析不完整或不准确,按要点酌情扣分;若未结合文本分析,每个要点最多得 1 分。
14. (4分)相同:都表达了送别朋友的深情厚谊,相互怜惜和劝慰之意。(2分)不同:甲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诗人积极乐观豁达的胸襟。乙诗《别薛华》情绪低落哀伤,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孤愤和伤感。(2分)
15. (3分)答案:C解析:“其两膝相比者” 与 “天涯若比邻” 中 “比” 均为 “靠近” 意,C 选项解说错误。
16. (4分)(1)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卷子下边的衣褶里。
(2)县令起初不懂得爱惜,随意地把它挂在墙壁上。
(1)句注意 “比”(靠近)、“隐”(隐藏)的翻译;(2)句注意 “漫”(随意)的理解。
17. (3分)【乙】文通过侧面烘托体现画鼠逼真。县令将画随意悬挂,画屡坠地,后发现猫蹲于画旁,举起画轴猫便踉跄追逐,且“以试群猫,莫不然者”,即所有猫见画中鼠皆有此反应,从猫对画中鼠的强烈反应,侧面凸显士人画鼠栩栩如生、逼真至极。
18. (4分)核舟版:“大家好!我是来自明朝的‘迷你小飞船’核舟~别看我只有桃核大小,肚里可藏着三位大文豪呢!东坡戴着高帽子撸着黄庭坚的背,鲁直手指手卷正唠嗑,旁边的佛印袒胸露乳看星星,连我身上的八扇小窗都能开关,关上就是‘山高月小’‘清风徐来’的对联,石青颜料还闪着光呢!最绝的是我左胳膊上的佛珠,粒粒分明到能数清 —— 就问还有谁比我‘微雕顶流’更会整活?选我选我!”
鼠画版:“喵~我可不是普通的画!我身上藏着一只让全天下猫都抓狂的老鼠!你看这画轴一挂,猫就蹲旁边盯着;一拿起来,猫直接扑上来追,连县令都被我骗了!其实我的老鼠没露正脸,但你看它弓背甩尾的架势,胡须好像在抖,眼神藏着坏心思 —— 不然怎么让所有猫都以为我是真老鼠?记住啦,我就是靠‘让猫当托’出圈的‘鼠界顶流’画作!”
要求结合原文(如核舟的窗户、刻字、人物动作;鼠画的猫逐轴反应),用口语化、网络化表达(“撸背”“唠嗑”“整活”“当托”)让古文细节 “活” 起来。允许学生发挥想象,添加幽默元素。
【乙】文翻译: 东安有一个读书人擅长画画,他画了一幅老鼠图,把它献给了县令。县令起初不懂得珍惜爱护,随意地把这幅画挂在墙壁上。早上经过那幅画时,画轴总是会掉到地上,多次挂上去多次掉下来。县令对这种情况感到很奇怪,在天刚亮的时候观察,发现画轴在地上,而一只猫蹲在画的旁边。等到把画轴拿起来,猫就跌跌撞撞地追逐那幅画。(县令)用这幅画来试验其他的猫,没有一只猫不是这样的。从这时候起(县令)才知道这幅画画得十分逼真。
19. (3分)①耳 ②水 ③龟
20. (4分)示例:我不赞同小青的观点。《经典常谈》是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这本书是写给中学生看的,因而极具普及性和通俗性。阅读此书,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我国的部分经典著作,但要想深刻感受经典,还是需要阅读原著。朱自清写此书的目的也正是让我们去真正地接触经典。
观点明确1 分,指出材料对《诗经》内容介绍不足,点明《诗经》内容丰富广泛内容差异1 分;结合艺术手法和文化价值以及阅读原典的必要性2 分;语言简洁流畅,逻辑连贯,举例恰当1 分 。
21. (50分)略。
【写作指导】
本次作文题以经典文学场景引入,要求补充题目并写记叙文。本题为半命题作文,“那一刻” 限定了时间的短暂性与瞬间性,需捕捉生活中具有转折意义或情感冲击的刹那;横线上所填内容是文章的核心,要从生活实际出发,选择有意义、能引发感悟的事物或情感,如 “父爱”“自然的力量”“坚持的意义” 等,确保立意积极向上,能体现成长与思考。
【评分标准】
项目
类型 内容 结构 语言 卷面
一类卷
(45~50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实 层次分明
结构完整 语言流畅
用语准确 卷面整洁
书写工整
二类卷
(40~44分) 比较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具体
感情比较真实 层次较清楚
结构较完整 语言通顺
用语较准确 卷面较整洁
书写较规范
三类卷
(30~39分)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比较明确
有一定的内容 层次基本清楚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较通顺
偶有语病 卷面欠整洁
书写基本规范
字数不足500字
四类卷
(20~29分)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空洞 层次不清楚
结构不完整 语句不通顺
语病较多 卷面较凌乱
字迹不清
字数不足400字
五类卷
(0~19分) 文不对题
不知所云 结构混乱
不能完篇 词不达意 卷面凌乱
字迹难辨认
字数不足300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