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考高三暑假线上第一次模拟考试
地 理 试 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的选项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海洋锋是指海洋中特性明显不同的两种或几种水团之间形成的狭窄交界面。日本暖流在日本群岛以东海域流入北太平洋的续流部分称为黑潮延伸体,其北侧存在明显的海洋锋区。海洋锋区附近的海—气相互作用十分强烈。下图示意海域黑潮延伸体的位置。完成1~3题。
1.与海洋锋区比,黑潮延伸体分布的海域
A.渔业资源较多 B.海水盐度较低 C.海水蒸发较强 D.污染扩散较慢
2.影响黑潮延伸体延伸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A.海水性质 B.海陆轮廓 C.大气环流 D.入海径流
3.图示海域海洋锋区两侧海水温度差异最大的时段是
A.2-3月 B.5-6月 C.7-8月 D.10-11月
发展较成熟、规模和结构相对稳定的大都市区,空间上通常表现出较明显的圈层结构。下图示意1960—2010年某大都市区核心圈层(距老城中心5千米范围内)的人口密度变化。据此完成4~5小题。
4.该大都市区核心圈层人口
A.持续向外扩散 B.先扩散再集聚
C.先集聚再扩散 D.持续向内集聚
5.该大都市区最可能位于
A.亚洲南部 B.欧洲西部
C.美洲中部 D.非洲东部
JIT生产是一种追求准时化、零库存的生产模式,其基本思想是“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在此模式下,循环取货应运而生,取得良好效益。但在产业转移新背景下,普通循环取货难以实现JIT生产。有学者对此提出了“循环取货+甩挂运输”的IIL模式。下图示意两种取货模式对比。完成6~7题。
6.与传统生产模式下的取货模式对比,JIT模式下循环取货的特点是
A.货车运输速度快
B.零件运输批量大
C.仓储成本上升
D.零件交付频次高
7.与普通循环取货相比,IIL模式在产业转移背景下能够实现JIT生产的关键在于
①简化物流选线②中转环节的增设③主机厂与零件厂距离缩短④运输模式的组合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北京时间2023年5月21日(农历三月廿六)10时42分我国迎来夏至节气。下图为夏至日我国某城市太阳视运动示意图,当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2时40分。据此完成8~10小题。
8.该城市可能为
A.海口 B.桂林
C.哈尔滨 D.乌鲁木齐
9.该日可看到月相为
A.① B.② C.③ D.④
10.该日过后一个月内,该地太阳视运动的变化是
A.日出方位逐渐南移,日落方位逐渐北移
B.日出方位逐渐北移,日落方位逐渐南移
C.日出、日落方位均逐渐南移
D.日出、日落方位均逐渐北移
费尔干纳盆地是天山褶皱带中的一个山间盆地,与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交界。1880年科研人员在此发现古近系石油资源,目前勘探钻井分布在局部区域,且深度有限。加强费尔干纳盆地演化和油气成藏因素分析(油气成藏是指石油和天然气在地壳中生成后,通过运移最终聚集形成油气藏的地质过程),有利于促进我国“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战略合作。下图示意费尔干纳盆地南北向构造剖面与油气成藏模式。据此完成11~12小题。
11.费尔干纳盆地演化和油气成藏因素分析成果可直接运用于我国
A.天山造山带油气资源评价与开发 B.重庆梁平区油气资源评价与开发
C.鄂尔多斯的油气资源评价与开发 D.南海西部的油气资源评价与开发
12.与形成初期相比,费尔干纳盆地油气藏中气体大量散失的主要原因是
A.基底岩石孔隙度高 B.岩石以沉积岩为主
C.断层创造运移通道 D.油气位于向斜槽部
人工减雨是重大户外活动实施气象保障的重要手段。南京青奥会开幕式期间,气象部门采用提前降雨配合火箭减雨的技术思路来实施减雨作业。一方面,在奥体中心的上风位开展碘化银冷云催化作业,通过播撒适量碘化银,促进水汽凝结,使降雨提前;另一方面,使用火箭密集发射碘化银,产生高浓度冰晶“分食”水汽,使云滴“长不大”,抑制降水发展。相对湿度越大,碘化银成冰率越高,-5~-10℃的环境温度利于碘化银冰化。下图示意南京青奥会开幕时近地面大气相对湿度、温度和垂直风向风速随海拔高度变化状况。据此完成13~15题。
13.适合进行碘化银冷云催化作业的最佳高度为
A.1.0km~2.0km范围内 B.4.0km~5.0km范围内
C.6.0km~7.0km范围内 D.8.0km~9.0km范围内
14.推测此次人工减雨作业点在奥体中心的
A.西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北方向 D.东南方向
15.火箭减雨作业时,南京的近地面雨滴群可能发生
A.大滴粒子增多,小滴粒子增多
B.大滴粒子减少,小滴粒子增多
C.大滴粒子增多,小滴粒子减少
D.大滴粒子减少,小滴粒子减少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2分)某校地理小组到河北省瀑河流域开展研学活动。图1为瀑河流域图,图2为两水文站多年月均径流量,图3为宽城立体农业分布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1:考察板栗产业
宽城板栗种植可追溯到两千年前,该地土壤富含钙、铁、锌、硒等多种矿物质,特别适合板栗生长。栗果褐红油光、果实粒大饱满,口感香甜软糯,其品质独特,有“中国板栗之乡”的美誉。
(1)分析宽城板栗品质高的原因。(4分)
任务2:调研立体农业
宽城立体农业图(图3)占全县农业用地面积的34%,该生产模式对保护当地地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绘制因果关系框图表示该生产模式对保护水资源的作用。(8分)
17.(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特蒙德是德国鲁尔区的重要城市。1974年,为举办第10届国际足联世界杯足球赛,德国专门在多特蒙德建设威斯特法伦球场。该球场建成后,受周边地区体育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影响,多特蒙德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在1980年达到51.4%。多年来,随着该球场多次举办国际性足球赛事,多特蒙德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很多跨国企业向该城市抛出合作的橄榄枝。下图为威斯特法伦球场周边地区在1970年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示意。
(1)列举两项图示区域可能发展的体育文化产业。(4分)
(2)简述多特蒙德体育文化产业在发展初期对该城市发展的有利影响。(8分)
18.(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茎柔鱼,具垂直洄游习性,白天在800-1000m甚至更深的水层活动,而夜间则在0-200m水层活动。研究表明,表层海水温度是造成茎柔鱼资源丰富程度和栖息地变化的最主要因素下图示意赤道附近正常时期和某时期茎柔鱼捕捞作业场分布。
(1)指出正常时期茎柔鱼捕捞作业场的位置特征,说明其与茎柔鱼垂直洄游的关系。(6分)
(2)推测图中“●”所示时期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厄尔尼诺/拉尼娜),并说明理由。(6分)
(3)从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或西岸中任选一地,分析“●”所示时期降水的变化。(4分)
19.(15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呼包盆地位于内蒙古大青山南麓,多年平均降水量小于400mm,山区略多于平原,降水集中在夏季。受大青山山前断裂对区域地貌格架的巨大影响,呼包盆地持续接受沉积,形成了厚度不等的第四纪松散沉积物(见下图)。研究区内山前三期冲洪积扇体的规模依次减小(见下表),与全新世以来大青山山前断裂活动和气候演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全新世冲洪积扇规模与气候和构造活动的对比
地质时代 冲洪积扇 区域气候条件 构造活动
期次 规模 最大断距 活动强弱
全新世 晚期 Ⅲ期扇 较小 冷干 2.3m 较弱
中期 Ⅱ期扇 较大 暖湿 1.5m 弱
早期 Ⅰ期扇 大 暖干 大于24m 较强
(1)描述呼包盆地第四纪沉积物的空间分布特点。(4分)
(2)从地质作用角度,分析甲处最厚沉积物的形成过程。(6分)
(3)根据表中信息说明构造活动和气候条件对大青山山前冲洪积扇发育规模的影响。(5分)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A B B D B B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C A B
16.(1)土壤富含钙、铁、锌等多种矿物质,营养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提升板栗品质。(任答两点,4分)
(2)(8分,评分档次2分,4分,6分,8分)
17.(1)体育赛事举办、体育培训、体育用品销售、体育旅游、体育传媒等。(任答两点,4分)
(2)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吸引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合作。(任答四点,8分)
18.(1)位置特征:赤道附近0°-10°S附近;太平洋东岸(或南美洲西岸);秘鲁寒流、上升流区域附近。(2分,任答两点)
关系:白天赤道附近表层海水温度较高,茎柔鱼下潜至深层(800-1000米)躲避高温;夜间表层海水温度降低,茎柔鱼上浮至表层(0-200米)活动;(秘鲁)寒流和上升流降低表层海水温度,且带来丰富的营养盐,吸引茎柔鱼夜间上浮觅食。(4分,任答两点)
(2)现象:拉尼娜。(2分)理由:该时期茎柔鱼捕捞作业场向西扩展。
(角度一)当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赤道东太平洋(南美沿岸)表层海水温度异常降低(秘鲁寒流增强),部分茎柔鱼群体会向中太平洋(西侧)较暖水域迁移,导致渔场西移;秘鲁寒流增强,携带营养盐向西流动,西部海域浮游生物增多,饵料充足,渔场向西移动,渔场的移动导致捕捞作业场向西扩展。(4分)
(角度二)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东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高(上升流减弱),茎柔鱼会向更高纬度或更深水层移动,捕捞作业场不会向西扩展;上升流减弱,近岸浮游生物减少,茎柔鱼缺乏食物,无法稳定聚集,渔场收缩或南移,茎柔鱼捕捞作业场也会随之收缩或南移。(4分)
(3)选太平洋东岸(南美洲西海岸):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信风加强,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降低,蒸发减弱,大气中水汽含量减少;下沉气流增强,较正常年份降水进一步减少。(4分)
或太平洋西岸(东南亚、澳大利亚东部):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西部表层海水温度相对升高,蒸发加强,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气流上升增强,降水异常偏多,常会出现洪涝灾害。(4分)
19.(1)自盆地东部向西部逐渐增厚;自盆地南部向北部山麓逐渐增厚;盆地东部沉积物厚度变化较小,西部变化较大;盆地东、中、西部各有一个高值中心。(4分,任答两点)
(2)大青山南侧出现断层,地层抬升并遭受剥蚀,地表碎屑物多;夏季山区降水多,山间河流冲刷、搬运地表碎屑物;河流流入山前盆地,流速变缓,挟带的泥沙沉积形成冲洪积扇;黄河在此转向,河道变弯曲,流速变缓,泥沙沉积,使沉积物增厚。(6分,任答三点)
(3)大青山山前冲洪积扇形成演化是构造活动和古气候共同叠加作用的结果;构造活动是冲洪积扇形成的基础(或构造作用对冲洪积扇形成演化的影响更大);适宜的气候条件加速了冲洪积扇的形成发育过程(或湿润的气候有利于冲洪积扇的形成发育)。(答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