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基础卷》——6.5.4身高的变化(分层作业)-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一、单选题
1.下面的情况中,适合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 )。
A.嘉嘉一家去年12个月用水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B.五年级各兴趣小组男生、女生的具体人数
C.两个超市上半年各月的销售额的变化情况
2.下面事件适合用如右图来表示的是( )
①某冷饮店冰激凌各月的销量;
②某同学一到六年级的身高变化;
③6种不同品牌汽车销售的销量:
④可能表示某位小学生考试成绩的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3.甲、乙两地连续七天住宅成交量(套)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地平均每天的成交量低于乙地
B.单日成交量的最高值,甲地低于乙地
C.这七天,乙地比甲地的住宅成交量的波动更大
4.要比较深圳、北京两地一年中气温变化的情况,选择( )更合适。
A.条形统计图 B.复式条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D.复式折线统计图
5.在一个有40名学生的班级中选出一名同学担任班长,投票结果如下表,下面( )图表示了这一选举结果。
A. B. C. D.
6.如图,针对小明绘制的复式条形图不足之处,小轩提出了几点建议,则他提出的建议正确的是( )。
A.缺少图例 B.不知道每个月的销量
C.不能够正确反映出销量情况 D.看不出哪个月的销量最多
7.如图是六年级两个班的人数占比情况,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1)班女生比(2)班女生多
B.(2)班中的男生占比超过一半
C.(1)班的男生占比比(2)班的少
D.(1)班的女生与(2)班的一样多
二、判断题
8.想表示两名同学5年中的身高变化情况,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较好.( )
9.要比较两个城市一周的气温变化趋势,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
10.如果要统计某地2013年至2023年每年新生婴儿不同性别人数变化情况,应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
11.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仅反映数量的变化趋势,而且便于对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 )
12.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都能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
13.根据统计图进行比较、判断时要统一单位.(
)
三、填空题
14.将小美和冬冬6~12周岁的身高制成一个统计图,最好选用 统计图;把小林和小华的各科成绩制成一个统计图,最好选用 统计图。(填“复式条形”或“复式折线”)
15.线塘区教卫局对每个学校六年级学生体育素质进行抽测,以下是某校抽测成绩的统计图(部分信息未给出),那么这个学校被抽测人数是 人,成绩良好的人数比优秀的人数多 %。
16.根据冬冬和秋秋400米跑比赛情况折线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填空。
①跑完400米,冬冬用了 秒,秋秋用了 秒;
②第30秒时,冬冬跑了 米,秋秋跑了 米;
③前200米, 跑得快些,后100米, 跑得快些。
17.如图是航模小组制作的两架模型飞机在一次飞行中飞行时间和高度的记录.在图上看,起飞后第 秒两架飞机处于同一高度;起飞后大约 秒两架飞机高度相差最大。
18.下面是航模小组制作的两架模型飞机在一次飞行中飞行时间和高度的记录。
(1)乙飞机飞行了 秒,比甲飞机少飞行了 秒。
(2)从图上看,起飞后第 秒两架飞机的高度相差2米,起飞后第 秒两架飞机的高度相差最大。
(3)从起飞后第15秒至第20秒,甲飞机的飞行状态是 ,乙飞机的飞行状态是 。(填“爬升”“下降”或“平稳飞行”)
19.某超市运来一批货物,其中有土豆2000千克,东瓜800千克,芹菜700千克,番茄若干,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如图所示,则番茄有 千克.
20.A、B两地相距3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开出,前往B地,下图是甲、乙两车的行程情况,请仔细观察并回答问题。
(1) 车先到B地,比 车早到了 分钟。
(2)甲车的平均速度是 千米/分钟,乙车的平均速度(除去中途休息时间)是 千米/分钟。
(3)乙车中途休息了 分钟,乙车中途休息后行驶的平均速度比甲车快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千米/分钟。
21.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完成“甲、乙两城市下半年月平均气温复式折线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甲、乙两城市下半年月平均气温统计表(单位:℃)
月份 7月 8月 9月 10 月 11月 12月
甲市 16 15 12 8 5 3
乙市 4 3 5 8 11 14
(1)两城市下半年月平均气温最多相差 ℃。
(2)下半年有 个月乙市月平均气温高于甲市。
(3)从总体上看,下半年甲市的月平均气温呈 趋势,乙市呈 趋势。
四、操作题
22.根据统计图信息解决问题
(1)A商品 月份销售量最高,B商品 月份销售量最高。
(2)A商品第三季度平均每月销售 台。
(3)根据图中信息,你认为A商品有可能是 ,B商品有可能是 (把相对应的商品填入到上面括号里:冰箱;取暖器)
五、解决问题
23.下面是某公司2019-2023水蜜桃线下卖货与直播带货销售情况统计图。
(1)2020年, 方式销售量多一点, 年两种方式销售量相同。
(2)从2019年到2023年, 销售方式呈整体上升趋势,线下卖货方式呈 趋势。
(3)如果你是2024年销售部负责人,你会做出怎样的决定?
24.北京路小学五年级4班共有50名学生。这个班2002~2007年拥有电话和电脑的家庭户数如下表。
从统计数据中,你还想到了什么
年份 项目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电 话 29 35 46 50 50 50
电 脑 11 15 18 24 38 45
25.北京路小学五年级4班共有50名学生。这个班2002~2007年拥有电话和电脑的家庭户数如下表。
年份 项目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电 话 29 35 46 50 50 50
电 脑 11 15 18 24 38 45
预计未来拥有电脑家庭户数的变化
26.一个郊外的旅游区,甲、乙两人比赛120米的滑雪,甲让乙先滑10秒钟,然后他再滑。比赛结束后,他制作了这样一幅图。
滑雪比赛距离与时间统计图
(1)甲出发多少秒后追上乙
(2)甲到达终点时,乙距终点还有多少米 (保留两位小数)
27.根据手机商场A,B两种品牌的手机销售情况回答问题。
(1)A品牌的手机 月份的销售最好,B品牌的手机 月份的销量最好。
(2)B品牌的手机8月比11月多销售 部。
(3)10月B品牌的销量是A品牌的几分之几?
(4)如果你是销售经理,你会作出什么决策?
28.小华调查了家里上月生活费支出的情况并绘制了扇形统计图.
小华家上月生活费支出情况
(1)小华说他们家上月在食品上的支出最多,你同意他的说法吗?
(2)从统计图中你能判断出小华家上月在哪个方面的支出最多吗?对这个统计图你有什么修改意见?
29.下面是甲、乙两公司近几年生产总值情况统计图。
(1)请你对两个公司2011~2017年的生产总值增长情况进行描述。
(2)如果淘淘的爸爸现在去这两个公司中的一个应骋,从长远角度考虑,他应该选择去哪个公司,说明理由?
30.下面两幅统计图反映的是笑笑、淘气在复习阶段数学自测成绩和在家学习时间分配情况。请看图回答以下问题。
(1)从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 的成绩提高得快。
(2)从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 的思考时间多一些,多 %; 的做题时间少一些,少 %。
(3)你喜欢谁的学习方式?为什么?
(4)你喜欢谁的学习方式,就求出他最后三次自测的平均成绩。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解:A:嘉嘉一家去年12个月用水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用单式折线统计图;
B:五年级各兴趣小组男生、女生的具体人数,用复式条形统计图;
C:两个超市上半年各月的销售额的变化情况,用复式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C。
【分析】条形统计图是用长短不同的长条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是用高低不同的折线表示数量的多少和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答案】C
【解析】【解答】解:①某冷饮店冰激凌各月的销量;④可能表示某位小学生考试成绩的变化;适合用题干中的图。
故答案为:C。
【分析】②一到六年级共需要6个点,不适合,③ 是6种不同品牌汽车销售的销量适合用条形统计图。
3.【答案】C
【解析】【解答】解:A项:甲地:(28+28+24+27+11+9+13)÷7
=140÷7
=20(套)
乙地:(19+26+24+29+18+17+23)÷7
=156÷7
≈22(套)
20<22,则甲地平均每天的成交量低于乙地,此选项说法正确;
B项:甲地单日成交量的最高值是28套,乙地单日成交量的最高值是29套,28<29,则单日成交量的最高值,甲地低于乙地,此选项说法正确;
C.观察统计图可知,甲地比乙地的住宅成交量的波动更大,此选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项: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然后再比较大小;
B项:28<29,则单日成交量的最高值,甲地低于乙地;
C项:甲地比乙地的住宅成交量的波动更大。
4.【答案】D
【解析】【解答】比较深圳、北京两地一年中气温变化情况,应该选择复式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D。
【分析】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的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5.【答案】C
【解析】【解答】解:小李票数占总票数的比例为:20: 40 = 0.5 =50%,
在扇形统计图中对应的圆心角为360°x 50%=180°.
小赵票数占总票数的比例为:10: 40= 0.25 = 25%,
在扇形统计图中对应的圆心角为360°x25%=90°
小邓票数占总票数的比例为:6:40 = 0.15 = 15%,
在扇形统计图中对应的圆心角为360°x15%=54°。
小何票数占总票数的比例为:4:40 =0.1 = 10%,
在扇形统计图中对应的圆心角为360°x10%=36°。
A:从图中看,最大扇形的圆心角明显不是180°,不符合小李票数占比情况
B:该图中最大扇形圆心角不是180°,不符合小李票数占比
C:此图中最大扇形圆心角接近180°,第二大扇形圆心角接近90°,符合小李和小赵的票数占比情况
D :该图中最大扇形圆心角不是180°,不符合小李票数占比
故答案为:C
【分析】首先需要计算每位候选人的得票百分比,然后与选项中的图形对比,找出百分比分布一致的选项。
6.【答案】A
【解析】【解答】解:缺少图例,不能确定两种长条分别表示的是冰箱还剩取暖器。
故答案为:A。
【分析】共有两种颜色的长条,分别表示冰箱和取暖器,应该按照图例来区分。
7.【答案】C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
两个班的统计人数未知,人数无法比较,A、D 选项错误;
(2)班的男生占比为45%,没有超过一半,B选项错误;
(1)班的男生占比是40%,(2)班的男生占比是45%,40%<45%,C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因不知道两个班的具体学生人数,所以,无法比较(1)班和(2)班的女生;观察图形即可判断(2)班男生的占比;
8.【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两名,身高变化情况,据此可以判断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较好。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三种统计图特点: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表示出数据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据的多少,还可以描述出其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可以显示部分与总体的关系。
9.【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因为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看出各种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所以要比较两个城市一周气温变化的情况,采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的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看出各种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10.【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因为要统计某地年至年每年新生婴儿不同性别人数变化情况,所以适合用复式折线统计图反映其变化情况。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能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可以同时显示多组数据,清晰的反映变化趋势,易于比较数据差异,所以应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11.【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仅反映数量的变化趋势,而且便于对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只能表示两组数量的多少,不能对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由此判断即可。
12.【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都能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13.【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 根据统计图进行比较、判断时要统一单位,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统计图的知识,根据统计图进行比较、判断时要统一单位,然后才能进行对比。
14.【答案】复式折线;复式条形
【解析】【解答】将小美和冬冬6~12周岁的身高制成一个统计图,最好选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把小林和小华的各科成绩制成一个统计图,最好选用复式条形统计图。
故答案为:复式折线;复式条形 。
【分析】第一空:小美和冬冬两个人,用复式;制成统计图的目的是看身高的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第二空:小林和小华两个人,用复式;制成统计图的目的是看各科具体的分数,用复条形 统计图。
15.【答案】80;50
【解析】【解答】解:16÷20%=80(人)
优秀占的百分率:24÷80=30%
良好占的百分率:1-5%-20%-30%=45%
良好的人数:80×45%=36(人)
(36-24)÷24=12÷24=50%
成绩良好的人数比优秀的人数多50%
故答案为:80;50。
【分析】及格的人数÷及格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率=总人数,优秀的人数÷总人数=优秀率,单位1-不及格、及格、优秀分别占的百分率=良好占的百分率,总人数×良好占的百分率=良好的人数,(良好的人数-优秀的人数)÷优秀的人数=成绩良好的人数比优秀的人数多的百分率。
16.【答案】100;90;200;150;冬冬;秋秋
【解析】【解答】解:①跑完400米,冬冬用了100秒,秋秋用了90秒;
②第30秒时,冬冬跑了200米,秋秋跑了150米;
③前200米,冬冬跑得快些,后100米,秋秋跑得快些。
故答案为:①100;90;②200;150;③冬冬;秋秋。
【分析】①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路程,依据图例可知:跑完400米,冬冬用了100秒,秋秋用了90秒;
②第30秒时,冬冬跑了200米,秋秋跑了150米;
③前200米,冬冬每秒钟跑的米数比秋秋多,冬冬跑得快些;后100米,秋秋每秒钟跑的米数比冬冬多,秋秋跑得快些。
17.【答案】15;30
【解析】【解答】起飞后第15秒两架飞机的高度都是25米,即两架飞机处于同一高度;
起飞后大约30秒,甲飞机的高度为27米,乙飞机的高度为7米,27-7=20米,这时两架飞机高度相差最大。
【分析】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8.【答案】(1)35;5
(2)5和15;30
(3)爬升;平稳飞行
【解析】【分析】(1)根据折线统计图,看出两架飞机在天空各飞行了多少秒,进而用减法即可解答;
(2)观察统计图,找出高度差为2m的点,进而读出所对应的时间,接下来再找出它们相距距离最大的那一时刻,即可解答;
(3)在这个时间段,看看甲、乙两飞机各自的飞行路线,即可做出判断。
19.【答案】875
【解析】【解答】解:(2000+800+700)÷(1-20%)×20%
=3500÷80%×20%
=4375×20%
=875(千克)
故答案为:875
【分析】用土豆、冬瓜、芹菜的重量和除以三种物品占总质量的百分率即可求出总质量,然后用总质量乘番茄占总质量的百分率即可求出番茄的重量.
20.【答案】(1)甲;乙;5
(2)1.2;1.5
(3)10;0.13
【解析】【解答】解:(1)8时25分-8时20分=5分,甲车先到B地,比乙车早到5分钟。
(2)8时20分-7时55分=25(分钟)
30÷25=1.2(千米/分钟)
(8时-7时55分)+(8时25分-8时10分)
=5+15
=20(分钟)
30÷20=1.5(千米/分钟)
甲车的平均速度是1.2千米/分钟,乙车的平均速度(除去中途休息时间)是1.5千米/分钟。
(3)8时10分-8时=10(分钟)
8时25分-8时10分=15(分钟)
(30-10)÷15-1.2
=20÷15-1.2
≈1.33-1.2
=0.13(千米/分钟)
乙车中途休息了10分钟,乙车中途休息后行驶的平均速度比甲车快0.13千米/分钟。
故答案为:(1)甲;乙;5;(2)1.2;1.5;(3)10;0.13。
【分析】(1)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甲、乙两车同时在7:55从A地开出,前往B地,甲车在8:20先到B地,乙车在8:25到达B地,比乙车早到的时间=两者的时间差;
(2)甲车行完全程的时间是8时20分-7时55分=25分,乙车行完全程的时间是(8时-7时55分)+(8时25分-8时10分)=5+15=20(分钟),速度=路程÷时间;
(3)乙车中途休息了8时10分-8时=10(分钟),乙车中途休息后行驶的路程是30-10=20(千米),对应的时间是8时25分-8时10分=15(分钟),两者相除,即为乙车中途休息后行驶的平均速度, 乙车中途休息后行驶的平均速度比甲车快的速度=乙的平均速度-甲的平均速度。
21.【答案】(1)12
(2)3
(3)下降;上升
【解析】【解答】解:
(1)16-4=12(℃);
(2)下半年有3个月乙市月平均气温高于甲市;
(3)从总体上看,下半年甲市的月平均气温呈下降趋势,乙市呈上升趋势。
故答案为:(1)12;(2)3;(3)下降;上升。
【分析】(1)依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图例,描出各点,然后连接成线,再标上数据;
两城市下半年月平均气温最多相差的温度=两城市7月的温度相减;
(2)下半年有3个月乙市月平均气温高于甲市;
(3)观察统计图可知:从总体上看,下半年甲市的月平均气温呈下降趋势,乙市呈上升趋势。
22.【答案】(1)7;12
(2)79
(3)冰箱;取暖器
【解析】【解答】解:(1)A商品7月份销售量最高,B商品12月份销售量最高;
(2)(90+80+68)÷3
=237÷3
=79(台);
(3)根据图中信息,我认为A商品有可能是冰箱,B商品有可能是取暖器。
故答案为:(1)7;12;(2)79;(3)冰箱;取暖器。
【分析】(1)观察折线统计图折线上的点可知,A商品7月份销售量最高,B商品12月份销售量最高;
(2)A商品第三季度平均每月销售的台数=A商品第7、8、9这三个月销售台数的和÷3;
(3)根据图中信息,我认为A商品7月份销量最高,说明有可能是冰箱,B商品12月份销量最高,说明有可能是取暖器。
23.【答案】(1)线下卖货;2021
(2)直播带货;整体下降
(3)解:2024年准备加大直播带货力度,逐渐向直播带货转型。
【解析】【解答】解:(1)2020年,线下卖货方式销售量多一点,2021年两种方式销售量相同;
(2)从2019年到2023年,直播带货销售方式呈整体上升趋势,线下卖货方式呈整体下降趋势。
故答案为:(1)线下卖货;2021;(2)直播带货;整体下降。
【分析】(1)、(2)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可知:从2019年到2023年,直播带货销售方式呈整体上升趋势,线下卖货方式呈整体下降趋势;
(3)2024年准备加大直播带货力度,逐渐向直播带货转型。
24.【答案】电话跟电脑的用户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慢慢的增长
【解析】【解答】
【分析】考查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解决能力
25.【答案】解:画出对应的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呈增长趋势
【解析】【解答】从画出的图中可以加以判断
【分析】考查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解决能力
26.【答案】(1)解:22.5秒
(2)解:18.46米
【解析】【解答】(1)32.5-10=22.5(秒).
答:甲出发22.5秒后追上乙.
(2)根据分析可知,甲在乙出发55秒时到达终点,乙55秒时滑行的距离是101.54米,
120-101.54=18.46(米).
答:甲到达终点时,乙距离终点还有18.46米.
【分析】(1)甲从10秒出发,到32.5秒时追上乙,所以甲应该在出发:32.5-10=22.5秒后追上乙;
(2)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当甲到达终点时,乙滑行的距离是101.54米,用减法求出乙距终点还有多远.
27.【答案】(1)12;8
(2)450
(3)解:
答:10月B品牌的销量是A品牌的 。
(4)解:因为A品牌手机销量一直呈上升趋势,所以如果我是销售经理,我会多进A品牌手机。
【解析】【解答】解:(1)A品牌的手机12月份的销售最好,B品牌的手机8月份的销量最好。
(2)600-150=450(部)
B品牌的手机8月比11月多销售450部。
故答案为:(1)12;8;(2)450。
【分析】(1)A品牌的手机销售中,650最大;B品牌的手机销量中,600最大;
(2)B品牌的手机8月的销量-11月的销量=8月比11月多销售的数量;
(3)10月B品牌的销量÷A品牌的销量=B品牌的销量是A品牌的几分之几;
(4)合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28.【答案】(1)解:32%>25%>20%>15%>8%,最多的是其他支出.
答:不同意他的说法,因为小华他们家上月在食品上的支出不是最多.
(2)解:32%>25%>20%>15%>8%
答:从统计图中能判断出小华家上月在其他方面的支出最多.
【解析】【分析】(1)其他的部分比食品支出的多;(2)根据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率或扇形面积的大小就可以判断哪方面支出的多.
29.【答案】(1)解:甲公司生产总值2011~2013年波动较大,但2013~2017年呈缓慢上升趋势;乙公司生产总值2011~2017年大体呈上升趋势。(答案不唯一)
(2)解:去乙公司,因为乙公司发展稳中有升。(答案不唯一)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数据和折线的走势对两个公司生产总值增长情况进行描述;
(2)哪个公司的业绩是稳步上升的,长远来看就去这个公司。
30.【答案】(1)笑笑
(2)笑笑;50;笑笑;20
(3)解:喜欢笑笑的学习方式,她会注重思考。
(4)解: 喜欢笑笑:(80+90+94)÷3=264÷3=88(分)
答:笑笑 三次自测的平均成绩是88分。
【解析】【解答】 (1)从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笑笑的成绩提高得快。
(2)(1.5-1)÷1×100%=0.5÷1×100%=50%,(2.5-2)÷2.5×100%=0.5÷2.5×100%=20%。所以从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笑笑的思考时间多一些,多50%;笑笑的做题时间少一些,少20%。
(4)喜欢淘气:(75+80+85)÷3=80(分)
【分析】(1)折线比较陡峭表示成绩提高得快;
(2)笑笑的思考时间淘气思考时间多百分之几=(笑笑思考时间-淘气思考时间)÷淘气思考时间×100%,笑笑的做题时间比淘气做题时间少百分之几=(淘气做题时间-笑笑的做题时间)÷淘气做题时间×100%。
(3)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4)平均分=总成绩÷测试次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