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基础卷》——6.5.3身高的选择(分层作业)-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一、单选题
1.王经理计划制作一个统计图,要清楚地表示出3个商场5月份甲、乙两种商品的销售情况,制作( )比较合适。
A.折线统计图 B.复式折线统计图
C.复式条形统计图 D.扇形统计图
2.据中国膳食委员会建议,学生一天摄入脂肪不应超过50克。下列是一些常见菜品(一份量)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脂肪含量最高的是炸鸡
B.这四道菜品脂肪的平均值是20克
C.家常豆腐的蛋白质含量比炸鸡少12克
D.午餐摄入一份炸鸡和一份萝卜猪蹄,符合膳食健康标准
3.右图是五(1)班运算能力等级评定统计图。男女生哪个等级人数相差最多?( )
A.优 B.良 C.达标 D.待达标
4.淘气一天的主要活动的所用时间如下,要表示淘气一天内各项活动所占时间的百分比,应当绘制( )。
作息 学习 体育锻炼 阅读 用餐及洗漱 睡眠 其他活动
时间/小时 6 2 1 3 10 2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都可以
5.能更直观地表示数量的多少应是( )
A.画“正”字 B.统计表 C.条形统计图
6.如图,针对小明制的复式条形图不足之出,小华提出了几点建议,则他提出的建议正确的是( )。
A.缺少图例 B.不知道每个月的销量
C.不能够正确反映出销量情况 D.看不出哪个月的销量最多
7.下图是部分城市空气质量统计图。
根据上面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D城市的空气质量为良
B.空气质量是轻度污染的城市有2个
C.E城市的空气质量最差
D.如果G城市污染指数下降14,空气质量就达到优了
二、判断题
8.复式条形统计图更方便两组数据进行比较。( )
9.为了便于分析和比较,有时需要把两个有联系的条形统计图合编成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 )
10.用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的比较三个玉米品种在不同地区的产量。( )
11.根据统计图进行比较、判断时要统一单位.(
)
12.扇形统计图能直接看出各种量的多少。( )
三、填空题
13.“盱眙龙虾”肉质紧实,味道鲜美,市场占有率高。某水产品公司准备销售20 t此龙虾,请三位销售员进行了前期调查,根据他们的调查结果,分级销售和不分级销售,经济效益更高的是 销售。
14.四(4)班同学喜欢棋类活动人数统计图如下,根据图片,四(4)班喜欢( )的人最多。
15.看图填空
根据上面的统计图填空:
(1)纵轴上每个单位长度表示 名学生;
(2) 班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多;
(3) 班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少.
16.逸夫小学红领巾电视台每周播放2小时.如图是各类节目的播放时间统计图.
①“学法交流”的播放时间是 分钟.
② 节目播放的时间最短,占总时间的 %.
17.看图填空。
年级获纪律红旗最多,是 面。
年级获纪律红旗最少,是 面。
年级获卫生红旗最多,是 面。
年级获红旗总数最多,是 面。
二年级比五年级的红旗总数少 面,四年级比三年级的红旗总数多 面。
18.下面是部分年份到A、B两个城市旅游人数的统计图。
(1)A市 年接待的游客最多,B市 年接待的游客最多, 年两市接待游客相差最多。
(2)四年中,A市共接待游客 万人,2006年两市共接待游客 万人。
19.根据统计图完成填空.
(1) 月男车产量最高,是 辆.
(2) 月自行车产量最低,是 辆.
(3)平均每月产自行车约 辆.(取整数)
20.下面分别是关于四(3)班学生的综合等级评定情况统计表和统计图,但由于沾上污渍使成绩优秀的数据看不清楚,只知道等级评定为“优”的女生比男生多2人。根据所给的信息可以知道,四(3)班一共有 人得了“优”,其中女生有 人。
四、操作题
21.如图是某商场某月销售收入情况统计图。根据两个统计图中的信息,把统计图补充完整。
五、解决问题
22.为了准备参加跳绳比赛,小平、小青、小华、小玲、小敏在1个月前就开始积极锻炼.请你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1)锻炼前后,5个人跳绳的平均成绩分别是多少?(按题中名字顺序填写)
小平: 小青: 小华:
小玲: 小敏:
(2)锻炼前后,跳的最多的人与最少的人分别提高多少个?
23.下面是王老师对本校六年级学生对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调查(每人只选一项) 的统计图。
喜欢项目 篮球 乒乓球 跳绳 打羽毛球 其它 合计
人数/人 36
(1)根据上边的统计图,完成右表的统计表。
(2)喜欢打乒乓球的比喜欢打篮球的多百分之几?
(3)提出一个合理的数学问题。
24.下面是甲、乙两个超市四个月的营业额。
(1)甲超市在( )月份的营业额最高。乙超市在( )月份的营业额最高。
(2)甲超市9月份的营业额比乙超市9月份的营业额多( )万元。
(3)乙超市4个月的营业总额是( )万元。
(4)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25.某工厂一周计划每日生产洗衣机150台,由于工厂实行轮休,每天上班人数不一定相同,实际每天产量与计划产量相比情况如下表: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实际产量比计划多多少/辆 ﹣12 ﹢13 ﹣12 ﹢14 ﹢7 ﹣15 ﹣3
(1)星期一和星期二一共生产洗衣机多少台?星期五和星期日一共生产多少台洗衣机?
(2)这一周的实际总产量比计划总产量多还是少?相差多少台?
26.亮亮统计了四年级两个班的图书借阅情况,如下图(不完整)。
(1)四(2)班借阅最多的是 书。
(2)四(2)班借阅故事书的本数比四(1)班多 本。
(3)经统计,四年级平均每个班借阅科技书150本,四(1)班借阅科技书多少本
27.学校进行了一场安全知识竞赛,一共20道题,四(1)班两个小组答对的题目数量如下:
1组:
18 16 20 16 14 15 17 17 18 14 12 15 9 12 10 19
2组:
15 18 11 20 18 17 18 14 13 9 20 8 19 16 13 15
(1)将1组和2组答对的题目数量情况整理到下表中,并绘制出条形统计图。
题目数量/道 10以下 10~14 15~18 19~20
1组/人
2组/人
(2)老师要给答对数量在19道及以上的学生发奖品,2个小组有百分之几的学生可以拿到奖品
(3)哪个小组的成绩更好 你是怎么判断的
28.研学活动中要进行跳绳比赛,四(1)班要挑选一名同学代表班级参赛。这是小明和小亮两位同学四次跳绳数量的统计图。
(1)小明四次跳绳的平均成绩是 下。
(2)两人跳绳数量相差最大的是第 次。
(3)你认为小明和小亮谁可以代表班级参加比赛?说说你的理由。
29.下面是甲、乙、丙、丁四名同学平均每天完成回家作业所需时间情况统计。
四名同学平均每天完成回家作业所需时间统计表
学生 甲 乙 丙 丁
时间/分钟 47 25 55
(1)把上面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补充完整。
(2)请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解: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C。
【分析】从甲、乙两种商品可以看出要用复式的统计图,从表示销售情况可以看出要用条形统计图。
2.【答案】C
【解析】【解答】A、31>26 >18 >5,脂肪含量最高的是炸鸡,正确;
B、(18+31+5+26)÷4=20(克),这四道菜品脂肪的平均值是20克,正确;
C、35 -23 = 12(克),家常豆腐的蛋白质含量比炸鸡的蛋白质含量少12克,原说法正确;
D、31+26=57,57>50,所以午餐摄入一份炸鸡和一份萝卜猪蹄,不符合膳食健康标准,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了根据条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项分析各选项的说法即可解答。
3.【答案】A
【解析】【解答】解:10-8=2(人)
13-12=1(人)
3-2=1(人)
2-1=1(人)
2人>1人,男女生“优”等级人数相差最多。
故答案为:A。
【分析】各个等级相差的人数=各个等级的男、女生人数相减,然后再比较大小。
4.【答案】C
5.【答案】C
【解析】【解答】解:能更直观地表示数量的多少应是条形统计图。
故答案为:C。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
6.【答案】A
【解析】【解答】这幅复式条形统计图缺少图例。
【分析】一幅完整的复式统计图除写上标题、绘制时间、数据外还要标注出图例。考查学生对复式条形图的识别能力,从图中分不清哪个图表示冰箱和取暖器,进而不能确定冰箱和取暖器的数量,既缺少图例。
7.【答案】C
【解析】【解答】解:A项:96<100,D城市的空气质量为良,原题干说法正确;
B项:空气质量是轻度污染的城市有B和F,共2个,原题干说法正确;
C项:B城市的空气质量最差,原题干说法错误;
D项:64-14=50,如果G城市污染指数下降14,空气质量就达到优了,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依据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观察,数据在0~50是优,51~100是良,101~150是轻度污染,据此计算。
8.【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复式条形统计图更方便两组数据进行比较。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两种数据的多少,还方便两组数据进行比较。
9.【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为了便于分析和比较,有时需要把两个有联系的条形统计图合编成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同时展示两组或两组以上有联系的数据。它通过不同颜色或图案的条形来表示不同的数据集,从而使得数据的比较和分析更加直观和方便。
10.【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用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的比较三个玉米品种在不同地区的产量,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两者数量的多少。
11.【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 根据统计图进行比较、判断时要统一单位,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统计图的知识,根据统计图进行比较、判断时要统一单位,然后才能进行对比。
12.【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条形统计图能直接看出各种量的多少。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扇形统计图能反应各个部分占总体的百分之几;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13.【答案】分级
【解析】【解答】解:不分级销售:共可以获得20×9400 =188000(元);
20吨龙虾中,甲等品的质量是20×60%=12(吨),乙等品的质量是20-12=8(吨);
分级销售:共可以获得 12×12000+8× 8000=208000(元)。
208000元>188000元,因此分级销售获得的经济效益更高些。
故答案为:分级。
【分析】根据题意,分别计算出两种销售方式的经济效益,并进行比较。
14.【答案】象棋
15.【答案】(1)5
(2)三
(3)二
【解析】【解答】1.纵轴上每个单位长度表示5名学生.
故答案为:5.
2.根据统计图中每个班表示男生、女生的条形高低差距大小可得出三班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多.
故答案为:三.
3.根据统计图中每个班表示男生、女生的条形高低差距大小可得出二班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少.
故答案为:二.
【分析】解答第一题根据统计图纵轴一个单位长度对应的数据即可解答;第二题、第三题根据统计图中每个班表示男生、女生的条形高低差距大小即可得出答案.
16.【答案】39.6;音乐欣赏;17
【解析】【解答】解:①120×(1﹣17%﹣20%﹣30%),
=120×33%,
=39.6(分钟),
答:“学法交流”的播放时间是39.6分钟;
②“音乐欣赏”节目播放的时间最短,占总时间的17%.
故答案为:①39.6,②音乐欣赏,17.
【分析】根据题意,将每周播放的2小时看作单位“1”, ①2小时=120分钟,可用单位“1”分别减去音乐欣赏、特长展示、校园新知占总时间的百分数即是学法交流占总时间的百分数,最后再用120乘学法交流占总时间的百分数即可;②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音乐欣赏节目播放的时间最短,占总时间的17%.解答此题关键是找准单位“1”,然后再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进而根据信息进行计算、分析即可.
17.【答案】六;16;一;8;四;15;四;30;7;11
【解析】【解答】解:8<9<12<14<15<16,所以六年级获得纪律红旗最多,是16面;一年级获得纪律红旗最少,是8面;
7<10<11<13<15,所以四年级获得卫生红旗最多,是15面;
四年级获得红旗总数最多,是15+15=30(面);
二年级比五年级的红旗总数少:(14+13)-(9+11)=27-20=7(面);
四年级比三年级的红旗总数多:30-(12+7)=30-19=11(面)。
故答案为:六;16;一;8;四;15;四;30;7;11
【分析】统计图中灰色长条表示纪律,白色长条表示卫生,一格表示2人;根据每个年级获得两种红旗的面数填空即可。
18.【答案】(1)2006;2003;2003
(2)528.3;317.1
【解析】【解答】解:(1)201.7最大,说明A市2006年接待的游客最多,
198.5最大,说明B市2003年接待的游客最多,
2003年两市接待游客相差最多。
(2)80.1+96.9+149.6+201.7=528.3(万人),四年中,A市共接待游客528.3万人,
201.7+115.4=317.1(万人),2006年两市共接待游客317.1万人。
故答案为:(1)2006;2003;2003;(2)528.3;317.1。
【分析】(1)直条越长,说明接待的游客最多,同一年,两条直条的长度相差最大,说明两市接待游客相差最多;
(2)A市4奶奶接待的游客相加,和就是四年共接待游客人数;2006年两市接待的人数相加,和就是两市共接待游客的人数。
19.【答案】(1)3;1600
(2)6;1850
(3)2533
【解析】【解答】(1)整个图中,1600最大,所以3月男车产量最高,是1600辆;
(2)从直条的长度看,6月的两个直条最短,说明自行车产量最低,是900+950=1850(辆);
(3)(1400+1500+1200+1350+1600+1400+1200+1100+1400+1200+900+950)÷6=15200÷6≈2533(辆)
故答案为:(1)3;1600;(2)6;1850;(3)2533
【分析】(1)直条最高,说明生产的辆数最多;(2)6月的两个直条都最短,说明6月自行车产量最低,男车辆数+女车辆数=6月生产的总辆数;(3)6个月生产的男女车的总辆数÷总月数6=平均每月生产的自行车的辆数。
20.【答案】14;8
【解析】【解答】解:总人数:(2+1)÷6%=50(人);得优的人数和:50-12-9-6-6-2-1=14(人),其中女生:(14+2)÷2=8(人)
故答案为:14;8
【分析】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可以用不及格的人数和除以不及格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率求出总人数;用总人数减去良、及格和不及格的人数即可求出得优的总人数;如果把得优的男生加上2人就刚好和女生相等,因此用得优的人数加上2后再除以2即可求出得优的女生人数.
21.【答案】解:根据题意,可知总收入为:40÷20%=200(万元);服装收入为: 200×27.5%=55(万元);食品收入为: 200×22.5%=45(万元);
家电收入占比为 :100%-27.5%-22.5%-20%=30%,收入为:200×30%=60(万元)
统计图如下: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别求出总收入、食品收入、服装收入及家电收入,最后根据所得数据补充统计图即可。
22.【答案】(1)解:小平:(118+84)÷2=202÷2=101(个);
小青:(80+112)÷2=192÷2=96(个);
小华:(42+56)÷2=98÷2=49(个);
小玲:(94+150)÷2=244÷2=122(个);
小敏:(118+80)÷2=198÷2=99(个)。
(2)解:最多的提高:150-94=56(个):最小的提高:56-42=14(个)
【解析】【分析】(1)(锻炼前的成绩+锻炼后的成绩)÷2=锻炼前后的平均成绩;
(2)锻炼后的成绩-锻炼前的成绩=提高的成绩。
23.【答案】(1)解:
喜欢项目 篮球 乒乓球 跳绳 打羽毛球 其它 合计
人数/人 48 72 30 36 54 240
(2)解:(30%-20%) ÷20%
=10%÷20%
=50%
答:喜欢打乒乓球的比喜欢打篮球的多50%。
(3)答: 喜欢打乒乓球的比喜欢跳绳的多百分之几?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扇形统计图,计算百分数的减法,得到喜欢打羽毛球的占比是1-22.5%-20%-30%-12.5%=15%,又已知喜欢打羽毛球的人数,用人数除以占比,计算得到六年级学生的总人数是3615%=240(人);然后用总人数分别乘以占比,计算得出每个项目的喜欢人数,据此填表即可;
(2)已知喜欢打乒乓球的百分率是30%,喜欢打篮球的百分率是20%,计算得出喜欢打乒乓球的百分率比喜欢打篮球的百分率多30%-20%=10%,再除以喜欢打篮球的百分率20%,计算即可得到喜欢打乒乓球的比喜欢打篮球的多百分之几。
(3)开放性问题,合理即可。
24.【答案】(1)9 8
(2)0.7
(3)84.2
(4)(答案不唯一)乙超市7月份的营业额比6月份的营业额多多少?1.1万元
25.【答案】(1)301台;304台
(2)实际总产量比计划产量少;少8台
26.【答案】(1)文艺
(2)25
(3)解:150×2-110
=300-110
=190(本)
答:四(1)班借阅科技书190本。
【解析】【解答】解:(1)180>150>110,
四(2)班借阅最多的是文艺书。
(2)150-125=25(本)
四(2)班借阅故事书的本数比四(1)班多25本。
故答案为:(1)文艺;(2)25。
【分析】(1)180最大,说明四(2)班借阅最多的是文艺书;
(2)四(2)班借阅故事书的本数-四(1)班借阅故事书的本数=四(2)班借阅故事书的本数比四(1)班多的本数;
(3)平均每个班借阅科技书的本数×2=两个班借阅科技书的本数,两个班借阅科技书的本数-四(2)班借阅科技书的本数=四(1)班借阅科技书的本数。
27.【答案】(1)解:填表画图如下。
题目数量/道 10以下 10~14 15~18 19~20
1组/人 1 5 8 2
2组/人 2 4 7 3
(2)解:根据题意,可得
(2+3)÷(16×2)×100%
=5÷32×100%
=15.625%
答:2个小组有15.625%的学生可以拿到奖品
(3)解:1组:18+16+20+16+14+15+17+17+18+14+12+15+9+12+10+19=242(道)
2组:15+18+11+20+18+17+18+14+13+9+20+8+19+16+13+15=244(道)
因244>242
所以2组的成绩更好
【解析】【分析】(1)先从1组和2组给出的答对的题数量中分别数出10以下、10-14、15-18、19-20,然后再填入表格,最后再利用条状图进行描点即可
(2)从(1)中找到1组和2组中答对数量在19道及以上的学生发奖品,然后除以1组和2组所有答对的数量,即可求解
(3)先分别算出1组和2组答对的数量的和,然后再对1组和2组答对数量的和进行比较即可,数量多的成绩好
28.【答案】(1)156
(2)三
(3)解:我认为小明可以代表班级参加比赛,因为小明的成绩比小亮的好,且一直是上升的,小亮的成绩不稳定。
【解析】【解答】解:(1)(142+151+160+171)÷4=624÷4=156(下)
小明四次跳绳的平均成绩是156下。
(2)两人跳绳数量相差最大的是第三次。
故答案为:(1)156;(2)三。
【分析】(1)四次跳绳的总下数÷4=四次跳绳的平均成绩;
(2)第三次两个直条的长度相差最大,说明两人跳绳数量相差最大;
(3)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29.【答案】(1)解:
学生 甲 乙 丙 丁
时间/分钟 47 25 55 30
(2)解:甲和乙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47+25=72(分)
答:甲和乙一共用了72分钟。
【解析】【分析】(1)甲是47,有4格多,说明1格是10,据此把两个图补充完整;
(2)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