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单元学习任务 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单元学习任务 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6.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14 15:3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
典型事例见精神,细微之处显个性
身为平凡之人,我们身边没有闻名遐迩的“英雄楷模”和“新闻人物”,也见证不了他们的先进事迹,但是,世间诸多美好,总能感动人心:夕阳下,带笛归村牧,和烟卷钓筒;半空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交车上,下班民工忧衣秽,有座位也不肯坐……发现人世间的美好,找到值得学习的人物,会让我们的生活和写作都变得有意义。
问题激疑
1、学会梳理事件,抓住细节,从而体会人物精神品质。
2、体会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传承和发扬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美德。
3、学会抓住典型事件和细节刻画人物形象。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叙事类作文中细节描写的方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观察生活,选择、加工素材的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运用人物描写的相关表达技巧,塑造典型人物形象。
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热爱劳动的道德情操。
学习重难点:细节描写的方法。
01
典型事例见精神
写人要关注事例
学习任务一
02
细微之处显个性
写人要关注细节
学习任务二
学习任务
第一课时
典型事例见精神
写人要关注事例
学习任务一
PART.01
叶圣陶曾言:
描写人物,假若只就人的共通之处来写,则只能保存人的类型,不能表现出某一个人。要表现出某一个人,须抓住他给予我们的特殊的印象。
典型事例是能够揭示事物本质、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强大说服力的事例。
依托典型、独特
的事例来表现
事件回顾:
本单元3篇通讯中哪个人物
的事迹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1.佳文引路学写法(挖掘典型事例)
抱小孩的女顾客
赶火车的顾客
不讲理的女顾客
面带病容的女顾客
克服焦虑认真工作
农民顾客的质问
过去遭兵痞打骂
钻研各种糖果
顾客的劝慰及感谢
群众来信赞美
示例1:《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十个事例
张秉贵
示例2:《“探界者”钟扬》钟扬的探界历程
20岁以前
复旦期间
45岁左右
53岁
学业探界
对植物学产生浓厚兴趣,转向用计算机技术研究植物学问题。
职业探界
在6000多米的珠峰北坡采集到被认为是世界上生长在海拔最高处的种子植物——鼠曲雪兔子。
教育探界
多次义务为中小学生科普,任学校科学顾问。特别鼓励少数民族同学报考自己的研究生。
生命探界
出差赴内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作报告后去世;双肩背包的纸条里显示,工作安排依然很满。
明确:
①真实熟悉,贴近生活。真实熟悉的事例,能有效避免空泛和凭空想象,进而写出真情实感,打动人心。
②恰当有力,突出形象。恰当的事例可以塑造人物的性格特点,有力地突出中心思想,可以用几个事例集中表现人物的某一个特点,也可以用不同的事例表现人物不同的特点。
③新颖个性,立体全面。新颖的事例,富有个性和新鲜感,充满时代气息。同一个事例中挖掘出几个不同的观点与意义,取得多角度展现人物的个性特点与精神品质,使文章充满活力,人物立体丰满的效果。
在写作中,引用典型事例能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能给文章论点的阐释以有力的支撑,使感情抒发有坚实的基础,结合以上总结出写作中选择典型事例的标准。
2.选择典型事例三原则
学习任务二
细微之处显个性
写人要关注细节
(1)细节描写,即抓住作品中人物、事件、环境的某一局部特征和细小环节展开具体而又深入的描写。它可以让所写之事具体细致,读者如临其境;让所写之人鲜活生动,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1.细节描写及其重要性
例1:
记得有一次,爸爸喝醉了,到家很生气,就开始打人、骂人,就在那天,少年无知的我被爸爸打了。
例2:
爸爸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爸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角,从床上打到床下,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
(2)阅读两则文段,思考讨论
同样是记叙自己被爸爸打的经历,例1和例2给你的阅读感受有何不同?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
明确:
同样是记叙自己被爸爸打的经历,例1没有细节描写,内容平淡无味,让人读之难有感触。
例2使用大量文字进行
细节描写,使得故事情节生动具体,真实可感,细细读来,仿佛读者亲眼可见一般。
同样是记叙自己被爸爸打的经历,例1和例2给你的阅读感受有何不同?
(2)阅读两则文段,思考讨论
记叙文共性问题:观察不精,浮光掠影,描写抽象空泛;语言平淡,没有波澜,读来索然无味;对象类似,千人一面,如同批量生产。究其主要原因,在于细节描写把握不当。
2.佳文引路学写法(进行细节描写)
本单元的3篇人物通讯及《红楼梦》等文学宝库中的诸多生动而真实的人物细节描写篇章,带给我们的写作技巧,能助力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写作时,仔细观察,调动感官借助肖像、动作、神态、语言、心理各个方面的描写,按照一定的顺序,展开准确、深入、细致的描写,就能抓其特征,表现个性,画其神韵,揭示性格。也可巧用环境烘托、气氛渲染,间接展示当时处于环境中的人物心理和情感变化,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还可通过旁人,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
(1)仔细观察,调动感官
(1)仔细观察,调动感官
观看视频片段,
直观感受形象。

②结合文段抓住王熙凤的肖像、动作、语言等,探究她的形象特点,组内进行讨论,推选代表在班级内交流展示。
(1)仔细观察,调动感官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chī)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kèn)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1)仔细观察,调动感官
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试泪。
(1)仔细观察,调动感官
贾母笑道:“我才好了……”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意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1)仔细观察,调动感官
说话时,已摆了茶果上来。熙凤亲为捧茶捧果。又见二舅母问他:“月钱放过了不曾?”熙凤道:“月钱已放完了。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1)仔细观察,调动感官
明确:
①肖像描写,以形传神。作者借黛玉之眼,从头到脚,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大到外套的花样材质,小到腰间玉上的穗子,对王熙凤进行了细致入微,详尽丰富的描写。服饰描写彩绣辉煌,鲜艳庞杂,让人眼花缭乱,既突显了贾府“钟鸣鼎食之家”的荣华富贵和奢侈生活,又昭示了王熙凤在贾府中显赫的身份和地位。呈现在林黛玉眼中的王熙凤就成了“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同时,通过“三角眼”“、吊梢眉”、“含威不露”以及“未启先笑”四个词语体现了她貌美如花的外表下蕴藏着丑恶,笑容下透露出欺诈。
(1)仔细观察,调动感官
分别指出例1和例2两个语段各自使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2)巧用修辞,画其神韵
例1:
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选自《老王》)
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老王给“我”送香油和鸡蛋时病入膏肓的状态。
分别指出例1和例2两个语段各自使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2)巧用修辞,画其神韵
例2:
你看,他在柜台里,眼、耳、口、手、脚、脑这 6 部“机器”同时开动,他抬头售货,及时发现需要照顾的老弱病残顾客,随时倾听顾客的要求和意见,不断解答顾客的询问,还要不停地拿糖、过磅、包包、打捆,同时用心算代替算盘。(选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作者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来描写张秉贵工作场景,刻画出一位热情诚恳、服务周到的劳动者形象,真实直观,有感染力。
母亲的眼神角度
母亲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那是第一缕晨曦对娇花的抚弄,那是三月里的春风对碧水的温柔,那是夏日晚霞对嫩柳的辉映,那是秋夜月色对修竹的依恋,那是冬日里的朝霞与小草的交谈!
(3)变换角度,增加层次
“我”的角度
我微微睁睁眼,妈妈果然站在我床前,她就那么站着,手里抱着毛毯,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我在这眼神的普照下,顿时有种异样的感觉,我好像成为了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在酣然入眠,感动得母亲满脸都是幸福;一会儿,我好像又变成了一朵俏丽的月季花,激动得母亲绽开了笑颜;一会儿,我好像又变成了一幅五彩的画,陶醉得母亲在那儿欣赏啊欣赏!
示例:我微微睁睁眼,妈妈果然站在我床前,她就那么站着,手里抱着毛毯,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我曾在朱德《回忆我的母亲》中见过,那母亲的眼神是一种鼓励的慰勉;我曾在史铁生《我与地坛》里见过,那母亲的眼神是一种无言的祝福;我曾在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里见过,那母亲的眼神是一种如丝如水的无尽疼爱!
(4)类比联想,增其内涵
我们还可以运用联想,加入名人作品来写细节,增加文章的内涵。请你联系学过或读过的作品,加入相关内容来写。
总之,作文即生活。观察,就是要关注生活细节;思考,就是从生活细节中得到启发。在平时的记叙文写作中,同学们只要学会以敏锐的感受力去观察生活,巧抓细节,展开生动细致的描绘,作文的细节描写不再是难题!
小结
拓展总结,学以致用
拓展总结,学以致用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结合本节课的学习所得,作简要赏析。
2.评价要点:
(1)事例选取符合要求。
(2)细节描写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鲜明生动,感染力强。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他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哪里,不曾吩咐明白 ”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地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纪念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老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能知道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节选自《儒林外史》
拓展总结,学以致用
第二课时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短文非常巧妙地运用一件典型事例,再用精彩的细节描写,传神地刻画出一个性情急躁的人。
问题激疑
01
当堂创作,片段训练
学习任务一
02
交流探讨,升格方法
学习任务二
学习任务
当堂创作,片段训练
学习任务一
1.根据预习任务所得,当堂写作,描绘你最熟悉的一位老师;找准特征,用100字左右写写他的特点。
2.写作完成后,读给同学听,看是否抓住了写作对象的特点。
3.选取两份作品在班级内展示分享,师生点评、诊断,共同修改。
当堂创作,片段训练
在我的印象深处,有这么一位老师,他时而微皱着眉头,时而微闭着双眼,时而闪耀着神采;或在讲课时表現出凝重,或微扬起头在讲台上来回踱步,或突然发现学生某种天赋时露出惊喜之光……
他就是张老师,我的现任语文老师。
当堂创作,片段训练

稿




开头有
故弄玄虚之感。
写下这个题目,浮现在我眼前的是他的形像。时而是他微皱着眉头,轻咬着嘴唇,在讲课时表现出的凝重;时而是他微闭着双眼,微扬起头在讲台上来回踱步时流露出的陶醉;时而是闪耀在他深邃漆黑的眼眸中,发现学生某种天赋时的惊喜之光……






他是张老师,我的现任语文老师。
(开门见山,观察细致。三个排比句,把老师在课堂上的样子描绘了出来,同时体现了老师身上的学者风范,字里行间,表达了对老师的敬仰之情。)
单句成段,直接鲜明,
点出描写对象。
当堂创作,片段训练
学习任务二
交流探讨,升格方法
1.在对片段进行修改的过程中,你学到了哪些片段升格的技巧?
2.与同学交流讨论,并整理总结。
(1)抓特点。无论是写人还是记事,都要仔细观察,抓住老师的一两个特点或这个老师最突出的特点,围绕特点来写作。
(2)细描绘。用具体的人物描写细节来丰富人物形象,可以让文章的语言更生动,人物形象更鲜活,内容更具体,将人物特点凸现出来。
(3)重事件。将人物放在事情或场景当中,可以一人一事一特点,也可一人多事一特点,还可一人多事多特点。
交流探讨,升格方法
人世间的美好很多,有勤劳的人,有宽容的人,有热情的人,有正直的人,有执着的人。如果说,我们笔下的人要长成一棵笔直茂盛的“参天大树,那么,典型事例就是树干,让人物“立起来”;生动的细节描写就是枝叶。希望同学们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打造典型事例,完善细节描写,让人物形象鲜活丰满起来,让故事情节生动起来,让文章精彩纷呈,让自己感受写作快乐!
课堂总结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当你感到迷茫的时候,是老师给予你启迪;当你悲观失望的时候,是老师鼓励你奋发;当你骄傲自满的时候,是老师适时给你警醒……从小学到高中,你一定遇到了太多太多的老师,但在你的记忆深处,一定有一位印象最深的老师。
请运用本节课学习的方法,对课上所写的片段进行扩展成篇,以“我的老师”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拟定标题,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作业布置
2.结合作文评价量规,对所写作文进行修改升格。如果有条件,可以由小组推荐,班级推选出十篇范文,制作展板或网页进行交流。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方 法 事 例 细节描写 典型事例 角 度 效 果 描写方法 表达效果 描写角度 选取原则
仔细观察 调动感官 真实性 肖像 动作 语言 心理 人、事 景、物 真实熟悉贴近生活
巧用修辞 画其神韵 直观性 恰当有力突出形象
变换角度 增加层次 感染力 新颖个性立体个性
类比联想 增其内涵
作文评价量规
恰当有力
突出形象
新颖个性
立体全面
巧用修辞
画其神韵
真实熟悉
贴近生活
仔细观察
调动感官
类比联想
增其内涵
变换角度
增加层次
写人
要关注
事例和细节
板书设计
谢谢您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