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古代诗歌鉴赏 2.清单二 古代诗歌常见典故20例(课件)---2026版语文高三一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四古代诗歌鉴赏 2.清单二 古代诗歌常见典故20例(课件)---2026版语文高三一轮复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2.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14 15:3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8张PPT)
典故 内涵
尺素 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为书信代称。
长城 南朝宋将领檀道济自称“万里长城”,后以此称守边的将领。如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采薇 殷商末年,周武王伐商,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商亡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喻隐居避世。
东篱 表现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作者悠闲自在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清单二 古代诗歌常见典故20例
汗青 古时字写在竹简上,先用火烤竹简,使其干燥,叫“杀青”;因烘时竹简出水如汗,故又叫“汗青”。后指书稿、史书。
楼兰 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傅介子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故“楼兰”常代指边境之敌。
三径 西汉末,王莽专权,刺史蒋诩辞官隐居,在园里竹荫下“开三径”,只和羊仲、求仲两人相交。后以此代指隐士居住的地方。
射天狼 天狼,星名。传说天狼星“主侵掠”。后以“射天狼”比喻打击入侵的异族。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黍离 语出《诗经·王风·黍离》,东周大夫路经西周故都,见其满地禾黍,遂有宫室宗庙毁坏之叹。后以此表达国家昔盛今衰的伤感之情或亡国之痛。如姜夔《扬州慢》: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投笔 指弃文从武。《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维持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
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吴钩 泛指宝刀、利剑,借指诗人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情怀。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乌衣巷 指极其繁华之所在。如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细柳营 指军营。《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汉文帝时,汉军分别驻扎在霸上、棘门、细柳以备匈奴,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周亚夫的细柳军营纪律严明、军容整齐,连汉文帝及其随从也得经周亚夫的许可,才可入营,汉文帝极为赞赏周亚夫的治军有方。后代多以“细柳营”称纪律严明的军营。如王维《观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请缨 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请给我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以“请缨”喻自告奋勇请求杀敌。如岳飞《满江红·登黄
鹤楼有感》:“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莼羹 鲈脍 典出《世说新语·识鉴》:“(张翰)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后来文人以“莼羹鲈
脍”“莼鲈之思”借指思乡之情。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
辞第 典出《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霍去病辞去君王赏赐的宅第,表现了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名将风度和以国家为重的爱国思想。后以“辞第”比喻为国忘家的爱国精神。
典故 内涵
烂柯 传说晋代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在下棋,于是就停下来观看。等棋局终了,他发现斧头柄已全烂了。他回到家,与他同时代的人都不在世了。后便以“烂柯”谓岁月流逝,人事变迁。
精卫 古代神话中的形象。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后来用“精卫填海”指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献芹 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也说“芹献”。如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其九):“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
青眼 《晋书·阮籍传》载,阮籍善为青白眼:对所讨厌的人,露出白眼,表示轻视或憎恨;看见喜爱或尊敬的人,就对他正视,青黑的眼珠在中间,表示尊重。后以“青眼”指对人
喜爱或器重。如黄庭坚《登快阁》:“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