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生物八年级上册4.6.1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下列关于保护视力和听力的做法,正确的是( )
A.睡前常躺在床上看手机
B.用脏手揉进入异物的眼睛
C.遇到巨大声响时张口的同时堵耳
D.耳朵有炎症时及时就医
【答案】D
【知识点】耳的卫生保健;眼的卫生保健
2.(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体育课期间,亮亮和几位同学在打乒乓球,在球由远及近的移动过程中,他始终能看清球的位置。眼球中起着调节作用的结构是( )
A.瞳孔 B.晶状体 C.视网膜 D.角膜
【答案】B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
3.(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人体对信息的感知除了视觉和听觉外,还有味觉,舌是人体主要的味觉器官。下列感觉中不属于味觉的是( )
A.酸 B.甜 C.苦 D.辣
【答案】D
【知识点】其它感觉器官
4.(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枫叶晚霞映照令人流连忘返,眼球中感受光刺激的结构是( )
A.角膜 B.晶状体 C.玻璃体 D.视网膜
【答案】D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
5.(2025八上·志丹期末)有些同学有晕车、晕船的现象,这与耳朵中的哪些结构有关?( )
A.鼓膜 B.前庭、半规管
C.咽鼓管 D.外耳道
【答案】B
【知识点】耳的结构和功能
6.(2025八上·海州期末)长时间、近距离使用手机容易引起眼球某结构(甲)过度变凸导致近视,手机发出的蓝光还会损伤眼球成像的部位(乙)。下图是眼球结构示意图,表示甲、乙的两种结构分别是( )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①和③ D.②和④
【答案】C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
7.(2025八上·如皋期末)2024年6月6日是第29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像形成的部位是视网膜
B.视觉形成的部位是晶状体
C.角膜能随光线的强弱调节瞳孔的大小
D.近视可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答案】A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近视、远视
8.(2025八上·淮安期末)长期使用耳机可能会损伤听觉感受器,使听力下降。听觉感受器位于( )
A.外耳道 B.鼓膜 C.耳蜗 D.咽鼓管
【答案】C
【知识点】耳的结构和功能
9.(2024八上·赣榆期中)小儿患重感冒流鼻涕时,引起鼻塞、呼吸不畅等症状,患儿就会用嘴进行呼吸。鼻腔中的病菌以及空气中的病菌经口腔可能通过( )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A.外耳道 B.血液 C.鼻腔 D.咽鼓管
【答案】D
【知识点】耳的结构和功能
10.(2024八上·赣榆期中)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十六回:“为将之道,须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可见,视觉和听觉对于我们从外界获取信息十分重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时间玩手机易造成近视,原因是晶状体凸度过小,可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B.眼睛有黑色和蓝色之分,是因为虹膜的颜色不同
C.晕车晕船现象与中耳的半规管和前庭有关
D.视觉和听觉都是在脑干的一定区域形成的
【答案】B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近视、远视
11.(2024八上·海州期中)青少年长时间近距离看书或沉迷手机游戏易形成近视,下列如图中,能正确表示近视成像与矫正方法的是( )
A.①和③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④
【答案】B
【知识点】近视、远视
12.(2024八上·梓潼开学考)“文明开车,文明行路”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红灯亮起,人体感受光刺激的感受器在角膜的感光细胞
B.看到红灯,行人自觉停下等待是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斑马线前,司机减速礼让行人”与“看见糖果分泌唾液”都属于条件反射
D.严禁“酒驾”,因为酒精会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醉状态
【答案】A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视觉的形成;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A、红灯亮起,人体感受光刺激的感受器在视网膜,而不是角膜,A错误;B、看到红灯,行人自觉停下等待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反射,属于条件反射,B正确;
C、“斑马线前,司机减速礼让行人”与“看见糖果分泌唾液”都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反射,属于条件反射,C正确;
D、严禁“酒驾”,因为酒精会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醉状态,D正确。
故选A。
【分析】(1)条件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反射;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2)视觉的形成过程: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视觉中枢→视觉。
(2024八上·盱眙月考)图为耳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内有听觉感受器,能够将振动转变成听觉信息的结构是图中的( )。
A.② B.③ C.④
14.鼻咽部有炎症容易引起中耳炎,是因为中耳通过结构( )与鼻咽部相连。
A.③ B.⑨ C.④
【答案】13.A
14.B
【知识点】耳的结构和功能;听觉的形成
15.(2024八上·盱眙月考)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____________到达视网膜:( )
A.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
B.瞳孔、角膜、玻璃体、晶状体
C.玻璃体、角膜、瞳孔、晶状体
【答案】A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
二、非选择题
16.(2024八上·连云港期中)学校里近视的同学越来越多,引起了同学们对用眼卫生的高度关注。学习小组开展《制作可调节的眼球成像模型,提出保护眼健康的方法》的学习活动,图一是眼球结构示意图,图二是同学们利用可变焦的水透镜、塑料瓶等为主要材料,利用物理实验室的光具座及配件来模拟人的眼球成像过程(向内推注射器水透镜曲度变大,向外拉则反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二中,水透镜模拟的结构是图一中的[ ] ,塑料薄膜模拟图一中的[ ] 。
(2)固定水透镜和塑料瓶的位置不动,移动“F光源”直至塑料薄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Ⅰ.将“F光源”向水透镜方向移动,发现物像逐渐变模糊,此时应向内推注射器,才能在塑料薄膜上再次出现清晰的物像。
Ⅱ.将“F光源”向远离水透镜方向移动,发现物像也逐渐变模糊,此时可在水透镜前加 (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矫正。
(3)为了预防近视的发生,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请写出一条预防近视的建议: 。
【答案】(1)③晶状体;⑤视网膜
(2)凹透镜
(3)如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认真做眼保健操,不要在暗弱光线下看书写字等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近视、远视;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眼的卫生保健
17.(2024八上·灌云期中)眼是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结构,青少年要科学用眼,保护视力。请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回答问题:
(1)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晶状体等的折射作用,落在 上形成物像,最终在 形成视觉。
(2)科研人员请视力正常的成年志愿者在弱光照下阅读,测定阅读前(0min)、阅读30min和60min时眼球前后径,结果如图。与阅读前相比较,志愿者弱光照阅读后的眼球前后径变 ,推测长期弱光照阅读可能是引起 (填“近视”或“远视”)的原因之一。
【答案】(1)视网膜;大脑皮层
(2)长;近视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近视、远视
18.(2024八上·南宁开学考)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全国各地都以不同的活动来庆祝春节,如:贴春联,放烟花爆竹等活动,如图是眼和耳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能看到春联和烟花,是因为眼球内[c] 的曲度能够调节,使外界物体形成的物像始终落在 (填结构名称)上。
(2)燃放烟花时我们会听到巨大的声响,是因为声响会刺激我们耳内的[⑤] ,产生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 中枢,从而形成听觉。
(3)燃放烟花时小明只能看到近处的烟花不能看到远处的烟花,这说明小明是近视眼患者,他应该佩戴 (填“凸透镜”或“凹透镜”)镜片眼镜。
(4)燃放烟花爆竹会发出巨大的声响,我们在燃放或者观看时应该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耳朵和听力 (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1)晶状体;视网膜
(2)耳蜗;听觉
(3)凹透镜
(4)张大嘴巴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近视、远视;听觉的形成;耳的卫生保健
【解析】【解答】(1) 我们能看到春联和烟花,这一视觉过程依赖于眼球内各个结构的协同作用。其中,晶状体(图中c标注的1)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晶状体能够调节其曲度,从而改变对光线的折射能力,确保外界物体形成的物像能够始终准确地落在视网膜(图中未直接标注数字,但根据常识和题目描述,这里的2应指视网膜)上。视网膜是眼球内的一个重要感光结构,它能够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进而传递给大脑进行处理。
(2) 当我们燃放烟花时,会听到巨大的声响。这一声音刺激首先会作用于我们耳内的耳蜗(图中⑤标注的1)。耳蜗是内耳的一个重要结构,它内部充满了淋巴液,并且有着感受声音振动的毛细胞。当声音刺激到达耳蜗时,会引起淋巴液的振动,进而带动毛细胞的振动。这些振动会被转化为神经冲动,并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这里未直接给出数字或名称,但根据题目描述和常识,我们可以理解为大脑皮层中负责处理听觉信息的区域)。在听觉中枢的进一步处理下,我们最终形成了听觉感知。
(3) 燃放烟花时,如果小明只能看到近处的烟花而不能看到远处的烟花,这通常说明他可能是近视眼患者。近视眼是由于眼球的屈光能力过强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导致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方而不是准确地落在视网膜上。为了矫正近视眼,小明应该佩戴凹透镜镜片的眼镜。凹透镜能够发散光线,使得远处的物体成像点后移到视网膜上,从而改善视力。
(4) 燃放烟花爆竹会发出巨大的声响,这对我们的耳朵和听力可能构成潜在威胁。为了保护好自己的耳朵和听力,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其中一条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是在燃放或观看时张大嘴巴。这样做可以使得咽鼓管(图中⑥标注的结构)保持开放状态,有利于调节鼓室内的气压平衡。当外界气压突然增大时(如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巨大声响),张大嘴巴可以帮助鼓室内的气压与外界保持平衡,从而减轻对鼓膜的冲击和损伤。当然,除了张大嘴巴外,我们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保护耳朵和听力,如佩戴耳塞或远离噪声源等。
【分析】图中a是角膜,b是瞳孔,c是晶状体,d是玻璃体,e是视网膜;①是外耳道,②是鼓膜,③是鼓室,④是半规管,⑤是耳蜗,⑥是咽鼓管。
(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因此我们能看到春联和烟花,是因为眼球内的睫状体能够调节c晶状体的曲度,使外界物体形成的物像始终落在e视网膜上。
(2)烟花声响会刺激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了听觉。
(3)如果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近视需通过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4)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振动剧烈导致鼓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可以使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即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影响。故我们在燃放或者观看时可张大嘴巴或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来保护好自己的耳朵和听力。
1 / 1人教版(2024)生物八年级上册4.6.1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下列关于保护视力和听力的做法,正确的是( )
A.睡前常躺在床上看手机
B.用脏手揉进入异物的眼睛
C.遇到巨大声响时张口的同时堵耳
D.耳朵有炎症时及时就医
2.(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体育课期间,亮亮和几位同学在打乒乓球,在球由远及近的移动过程中,他始终能看清球的位置。眼球中起着调节作用的结构是( )
A.瞳孔 B.晶状体 C.视网膜 D.角膜
3.(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人体对信息的感知除了视觉和听觉外,还有味觉,舌是人体主要的味觉器官。下列感觉中不属于味觉的是( )
A.酸 B.甜 C.苦 D.辣
4.(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枫叶晚霞映照令人流连忘返,眼球中感受光刺激的结构是( )
A.角膜 B.晶状体 C.玻璃体 D.视网膜
5.(2025八上·志丹期末)有些同学有晕车、晕船的现象,这与耳朵中的哪些结构有关?( )
A.鼓膜 B.前庭、半规管
C.咽鼓管 D.外耳道
6.(2025八上·海州期末)长时间、近距离使用手机容易引起眼球某结构(甲)过度变凸导致近视,手机发出的蓝光还会损伤眼球成像的部位(乙)。下图是眼球结构示意图,表示甲、乙的两种结构分别是( )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①和③ D.②和④
7.(2025八上·如皋期末)2024年6月6日是第29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像形成的部位是视网膜
B.视觉形成的部位是晶状体
C.角膜能随光线的强弱调节瞳孔的大小
D.近视可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8.(2025八上·淮安期末)长期使用耳机可能会损伤听觉感受器,使听力下降。听觉感受器位于( )
A.外耳道 B.鼓膜 C.耳蜗 D.咽鼓管
9.(2024八上·赣榆期中)小儿患重感冒流鼻涕时,引起鼻塞、呼吸不畅等症状,患儿就会用嘴进行呼吸。鼻腔中的病菌以及空气中的病菌经口腔可能通过( )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A.外耳道 B.血液 C.鼻腔 D.咽鼓管
10.(2024八上·赣榆期中)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十六回:“为将之道,须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可见,视觉和听觉对于我们从外界获取信息十分重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时间玩手机易造成近视,原因是晶状体凸度过小,可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B.眼睛有黑色和蓝色之分,是因为虹膜的颜色不同
C.晕车晕船现象与中耳的半规管和前庭有关
D.视觉和听觉都是在脑干的一定区域形成的
11.(2024八上·海州期中)青少年长时间近距离看书或沉迷手机游戏易形成近视,下列如图中,能正确表示近视成像与矫正方法的是( )
A.①和③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④
12.(2024八上·梓潼开学考)“文明开车,文明行路”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红灯亮起,人体感受光刺激的感受器在角膜的感光细胞
B.看到红灯,行人自觉停下等待是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斑马线前,司机减速礼让行人”与“看见糖果分泌唾液”都属于条件反射
D.严禁“酒驾”,因为酒精会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醉状态
(2024八上·盱眙月考)图为耳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内有听觉感受器,能够将振动转变成听觉信息的结构是图中的( )。
A.② B.③ C.④
14.鼻咽部有炎症容易引起中耳炎,是因为中耳通过结构( )与鼻咽部相连。
A.③ B.⑨ C.④
15.(2024八上·盱眙月考)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____________到达视网膜:( )
A.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
B.瞳孔、角膜、玻璃体、晶状体
C.玻璃体、角膜、瞳孔、晶状体
二、非选择题
16.(2024八上·连云港期中)学校里近视的同学越来越多,引起了同学们对用眼卫生的高度关注。学习小组开展《制作可调节的眼球成像模型,提出保护眼健康的方法》的学习活动,图一是眼球结构示意图,图二是同学们利用可变焦的水透镜、塑料瓶等为主要材料,利用物理实验室的光具座及配件来模拟人的眼球成像过程(向内推注射器水透镜曲度变大,向外拉则反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二中,水透镜模拟的结构是图一中的[ ] ,塑料薄膜模拟图一中的[ ] 。
(2)固定水透镜和塑料瓶的位置不动,移动“F光源”直至塑料薄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Ⅰ.将“F光源”向水透镜方向移动,发现物像逐渐变模糊,此时应向内推注射器,才能在塑料薄膜上再次出现清晰的物像。
Ⅱ.将“F光源”向远离水透镜方向移动,发现物像也逐渐变模糊,此时可在水透镜前加 (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矫正。
(3)为了预防近视的发生,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请写出一条预防近视的建议: 。
17.(2024八上·灌云期中)眼是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结构,青少年要科学用眼,保护视力。请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回答问题:
(1)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晶状体等的折射作用,落在 上形成物像,最终在 形成视觉。
(2)科研人员请视力正常的成年志愿者在弱光照下阅读,测定阅读前(0min)、阅读30min和60min时眼球前后径,结果如图。与阅读前相比较,志愿者弱光照阅读后的眼球前后径变 ,推测长期弱光照阅读可能是引起 (填“近视”或“远视”)的原因之一。
18.(2024八上·南宁开学考)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全国各地都以不同的活动来庆祝春节,如:贴春联,放烟花爆竹等活动,如图是眼和耳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能看到春联和烟花,是因为眼球内[c] 的曲度能够调节,使外界物体形成的物像始终落在 (填结构名称)上。
(2)燃放烟花时我们会听到巨大的声响,是因为声响会刺激我们耳内的[⑤] ,产生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 中枢,从而形成听觉。
(3)燃放烟花时小明只能看到近处的烟花不能看到远处的烟花,这说明小明是近视眼患者,他应该佩戴 (填“凸透镜”或“凹透镜”)镜片眼镜。
(4)燃放烟花爆竹会发出巨大的声响,我们在燃放或者观看时应该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耳朵和听力 (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耳的卫生保健;眼的卫生保健
2.【答案】B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
3.【答案】D
【知识点】其它感觉器官
4.【答案】D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
5.【答案】B
【知识点】耳的结构和功能
6.【答案】C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
7.【答案】A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近视、远视
8.【答案】C
【知识点】耳的结构和功能
9.【答案】D
【知识点】耳的结构和功能
10.【答案】B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近视、远视
11.【答案】B
【知识点】近视、远视
12.【答案】A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视觉的形成;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A、红灯亮起,人体感受光刺激的感受器在视网膜,而不是角膜,A错误;B、看到红灯,行人自觉停下等待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反射,属于条件反射,B正确;
C、“斑马线前,司机减速礼让行人”与“看见糖果分泌唾液”都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反射,属于条件反射,C正确;
D、严禁“酒驾”,因为酒精会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醉状态,D正确。
故选A。
【分析】(1)条件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反射;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2)视觉的形成过程: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视觉中枢→视觉。
【答案】13.A
14.B
【知识点】耳的结构和功能;听觉的形成
15.【答案】A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
16.【答案】(1)③晶状体;⑤视网膜
(2)凹透镜
(3)如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认真做眼保健操,不要在暗弱光线下看书写字等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近视、远视;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眼的卫生保健
17.【答案】(1)视网膜;大脑皮层
(2)长;近视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近视、远视
18.【答案】(1)晶状体;视网膜
(2)耳蜗;听觉
(3)凹透镜
(4)张大嘴巴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近视、远视;听觉的形成;耳的卫生保健
【解析】【解答】(1) 我们能看到春联和烟花,这一视觉过程依赖于眼球内各个结构的协同作用。其中,晶状体(图中c标注的1)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晶状体能够调节其曲度,从而改变对光线的折射能力,确保外界物体形成的物像能够始终准确地落在视网膜(图中未直接标注数字,但根据常识和题目描述,这里的2应指视网膜)上。视网膜是眼球内的一个重要感光结构,它能够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进而传递给大脑进行处理。
(2) 当我们燃放烟花时,会听到巨大的声响。这一声音刺激首先会作用于我们耳内的耳蜗(图中⑤标注的1)。耳蜗是内耳的一个重要结构,它内部充满了淋巴液,并且有着感受声音振动的毛细胞。当声音刺激到达耳蜗时,会引起淋巴液的振动,进而带动毛细胞的振动。这些振动会被转化为神经冲动,并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这里未直接给出数字或名称,但根据题目描述和常识,我们可以理解为大脑皮层中负责处理听觉信息的区域)。在听觉中枢的进一步处理下,我们最终形成了听觉感知。
(3) 燃放烟花时,如果小明只能看到近处的烟花而不能看到远处的烟花,这通常说明他可能是近视眼患者。近视眼是由于眼球的屈光能力过强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导致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方而不是准确地落在视网膜上。为了矫正近视眼,小明应该佩戴凹透镜镜片的眼镜。凹透镜能够发散光线,使得远处的物体成像点后移到视网膜上,从而改善视力。
(4) 燃放烟花爆竹会发出巨大的声响,这对我们的耳朵和听力可能构成潜在威胁。为了保护好自己的耳朵和听力,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其中一条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是在燃放或观看时张大嘴巴。这样做可以使得咽鼓管(图中⑥标注的结构)保持开放状态,有利于调节鼓室内的气压平衡。当外界气压突然增大时(如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巨大声响),张大嘴巴可以帮助鼓室内的气压与外界保持平衡,从而减轻对鼓膜的冲击和损伤。当然,除了张大嘴巴外,我们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保护耳朵和听力,如佩戴耳塞或远离噪声源等。
【分析】图中a是角膜,b是瞳孔,c是晶状体,d是玻璃体,e是视网膜;①是外耳道,②是鼓膜,③是鼓室,④是半规管,⑤是耳蜗,⑥是咽鼓管。
(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因此我们能看到春联和烟花,是因为眼球内的睫状体能够调节c晶状体的曲度,使外界物体形成的物像始终落在e视网膜上。
(2)烟花声响会刺激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了听觉。
(3)如果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近视需通过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4)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振动剧烈导致鼓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可以使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即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影响。故我们在燃放或者观看时可张大嘴巴或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来保护好自己的耳朵和听力。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