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生物八年级上册 4.6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章末复习
一、选择题
(2025八上·蓬江期末)骑行是一种低碳环保、健康自然的户外运动方式,有锻炼身体、放松心情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人尤其是青少年的喜欢。请完成下面小题。
1.为骑行运动提供动力的结构是图中的( )
A.股骨 B.股四头肌 C.关节囊 D.关节软骨
2.骑行时需要控制速度,在此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是( )
A.运动系统 B.呼吸系统 C.循环系统 D.神经系统
3.科研人员对90名骑行者的膝关节耐受性进行测试,发现如果长时间骑行速度过快,会出现膝关节肿胀疼痛现象,这是由于滑液异常积聚形成关节积液造成的,分泌滑液的结构是( )
A.关节囊 B.关节腔 C.关节窝 D.关节头
4.“助力外骨骼”(如图)是一种可辅助人体运动的新型穿戴设备,结构①的功能类似于( )
A.骨 B.关节 C.肌肉 D.神经
5.青少年骑行时要注意安全,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骑行要求的是( )
A.佩戴安全头盔 B.戴耳机听音乐
C.不和机动车抢道 D.注意交通信号灯
【答案】1.B
2.D
3.A
4.B
5.B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骨骼肌;关节的结构和功能;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为基础题,难度一般。(1)运动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骨、关节和肌肉。
(2)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
(3)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关节腔是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
1.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可见,在运动中,提供动力的是骨骼肌,即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兴奋,进而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据此可知,人在进行体育运动时,起主要调节作用的主要是神经系统,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所以,分泌滑液的结构是关节囊,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A.骨的作用是提供身体的支撑和保护内部器官,是构成人体框架的基础,图中①的作用是负责连接两块骨,A不符合题意。
B.关节 是能活动的连接,能连接两块或多块骨头,允许骨头之间的相对运动,可见,B符合题意。
C.肌肉 的作用是通过收缩和放松产生运动,可以为运动提供动力,C不符合题意。
D.神经 具有传导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A.在骑行过程中,佩戴安全头盔可以保护头部免受伤害,符合安全骑行要求,A不符合题意。
B.戴耳机听音乐会分散骑行者的注意力,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不符合安全骑行要求,B符合题意。
C.不和机动车抢道可以确保骑行者的安全,避免发生交通事故,符合安全骑行要求,C不符合题意。
D.注意交通信号灯,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发生交通事故,符合安全骑行要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2024八上·惠来月考)下列哪项属于骨骼( )
A.桡骨 B.股骨 C.胫骨 D.上肢骨
【答案】D
【知识点】人体骨骼和骨骼肌组成
【解析】【解答】ABC、桡骨、股骨、胫骨,都属于单块的骨 ,不符合题意。
D、上肢骨是由肱骨、桡骨、尺骨等多块骨通过关节等连接形成的骨骼,所以属于骨骼,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骨是指单块的骨质结构,如桡骨、股骨、胫骨,它们是构成骨骼的基本单位 。
骨骼是多块骨通过骨连接(如关节、韧带等 )形成的整体结构,具有一定的形态和功能 。
(2024八上·惠来月考)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举行。本次亚运会共设置40个比赛项目,中国队共获得201枚金牌、111枚银牌、71枚铜牌。完成下面小题。
7.在4×100米接力赛中,中国队勇夺冠军。在赛跑过程中运动员大腿肌肉的活动情况是( )
A.都持续收缩
B.先同时收缩,在同时舒张,交替进行
C.都持续舒张
D.一组收缩,另一组舒张,交替进行
8.各比赛项目中,以下动作手臂肌肉收缩情况与其他不同的是( )
A.射箭者屈肘搭箭 B.拳击手屈臂防守
C.击剑手刺出长剑 D.攀岩者攀爬向上
【答案】7.D
8.C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骨骼肌
【解析】运动的形成: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完成的。
7.人体运动中,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是相互配合的。在跑步等运动中,大腿的肌肉(如股四头肌、股二头肌等 )一组收缩,另一组舒张,交替进行,才能实现腿部的屈伸运动,推动身体前进 。 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8.C、图中击剑手刺出长剑时候,上肢处于伸肘状态。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符合题意;
ABD、图中射箭者屈肘搭箭、拳击手曲臂防守、攀岩者引体向上时候,上肢处于屈肘状态,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2024八上·潮阳开学考)儿童、青少年如果用眼不当,会使眼过度紧张和疲劳,引发近视眼。下图中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正确的分别是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答案】A
【知识点】近视、远视
【解析】【解答】在图甲中,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前方,则图甲表示近视眼。
在图乙中,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像,落到视网膜上,则图乙表示视觉正常。近视眼可以通过佩戴近视镜——凹透镜加以矫正,即图丙。远视眼可以通过佩戴远视镜——凸透镜加以校正,即图丁。因此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正确的分别是图甲和图丙,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近视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的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导致远处物体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远视和近视相反,远视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者晶状体的曲度过小且不易恢复,导致远处物体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后方。
10.(2023八上·潮南期中)李勇在与歹徒搏斗中不幸被刺中腿部肌肉而致残。据分析,李勇躯体瘫痪的原因是( )
A.缺少体育锻炼 B.肌肉过度疲劳
C.血液循环缓慢 D.控制肌肉的神经受到损伤
【答案】D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
【解析】【解答】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控制是通过神经冲动来实现的。当神经受到损伤时,它可能无法正确地将冲动传递到肌肉,导致肌肉无法收缩或收缩无力,进而引起瘫痪。李勇在与歹徒搏斗中被刺中腿部肌肉,很可能同时损伤了控制这些肌肉的神经,从而导致躯体瘫痪,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控制作用以及损伤后的影响。 当控制某些骨骼肌的神经受到损伤时,身体的这部分就可能会瘫痪,并且可能导致骨骼肌的萎缩。
11.(2024八上·潮阳开学考)下列各组腺体中,都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
A.睾丸、汗腺、肾上腺、唾液腺 B.胰岛、睾丸、垂体、甲状腺
C.垂体、汗腺、皮脂腺、唾液腺 D.皮脂腺、汗腺、胰岛、甲状腺
【答案】B
【知识点】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
【解析】【解答】常见的外分泌腺有汗腺、皮脂腺、唾液腺、肝脏、胃腺等;常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胰岛、卵巢、睾丸、肾上腺等,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所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处。
12.(2024八上·吴江期中)星期日阳光明媚,小明在家看书一段时间后,就向远处眺望一会,由看书转为眺望,小明眼球瞳孔和晶状体的变化分别是( )
A.扩大,曲度减小 B.缩小,曲度增加
C.缩小,曲度减小 D.扩大,曲度增加
【答案】A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
13.(2024八上·盱眙月考)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或闭嘴堵耳,其目的是:( )
A.这样有助减小惊吓
B.这样可以减弱耳蜗的振动
C.这样可以减少外耳的振动
D.维持鼓膜两侧大气压的平衡,防止震破鼓膜
【答案】D
【知识点】耳的卫生保健
(2024八上·盱眙月考)图为眼球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4.眼球内有感光细胞,且是眼球形成图像的位置,此结构是:( )
A.④ B.⑧ C.②
15.在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
A.视网膜、视网膜
B.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C.视网膜、大脑皮层
【答案】14.B
15.C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
16.(2024八上·南通期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来模拟近视眼及其矫正后的成像情形,其步骤如下图所示(此实验设计有一个错误)。关于修正此错误的方式叙述正确的是( )
步骤1:模拟正常视力眼睛的成像情形:以凸透镜甲表示晶状体,光屏表示视网膜,调整适当的位置使其在光屏上成像清晰。
步骤2:模拟近视眼的成像情形:凸透镜甲的位置放凹透镜乙,表示近视眼的晶状体,光屏上成像模糊。
步骤3:模拟矫正近视眼成像情形:挑选适当的凹透镜丙,表示矫正用的近视眼镜,放置在凹透镜乙与蜡烛之间的固定位置,使其在光屏上成像清晰。
A.将步骤1中的凸透镜甲改为凹透镜
B.将步骤2中的凹透镜乙改为凸度较大的凸透镜
C.将步骤3中的凹透镜丙改为适当焦距的凸透镜
D.步骤123中光屏与蜡烛的距离相同改为不同
【答案】B
【知识点】近视、远视
17.(2024八上·梓潼开学考)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糖尿病患者口服胰岛素治疗
B.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
C.唾液腺不属于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D.不是所有的腺体都能分泌激素
【答案】A
【知识点】人体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A.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分解,因此糖尿病患者不能通过口服胰岛素来治疗,只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A错误。
B.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呆小症,这是一种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身材矮小的疾病。B正确。
C.内分泌腺是没有导管的腺体,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唾液腺属于外分泌腺,C正确。
D.人体分泌腺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内分泌腺可分泌激素,外分泌腺如唾液腺,只能分泌唾液,不能分泌激素,D正确。
故选A。
【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
18.(2024八上·淮安期中)如图为某同学在饭前和饭后血糖(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变化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引起a~b段血糖浓度快速下降的激素是胰岛素
B.胰岛素由分布在胰腺中的胰岛细胞分泌进入血液
C.胰岛素能调节血糖的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浓度
D.胰岛和胰腺都属于外分泌腺,分泌的物质通过导管运输
【答案】D
【知识点】人体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激素调节
二、读图理解题
19.(2024八上·博罗期末)某校八年级(2)班课后篮球比赛,队员们勇敢机灵,技艺娴熟,赢得大家阵阵喝彩。每个精彩动作的完成都离不开各器官、系统的协调配合,根据参与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篮球是队员们争夺的目标,其反射来的光线首先经过图1的 (填字母),最终落在 (填字母)上,形成篮球的物像。
(2)当视网膜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获得篮球的物像信息时,会通过视觉神经将信息传给大脑的特定区域,形成 (此空2分),这样才“看”到了篮球。经大脑处理后的有关信息会通过脊髓的E区域传给图3的 (填字母,此空2分),并使其作出相应的动作反应。
(3)精准投篮需要肌肉、骨和关节的协调配合。比如,屈肘时图4的骨骼肌 (填字母)收缩,从而牵动骨绕关节活动,图5 (填字母)中含有的滑液,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4)篮球比赛属于剧烈运动,需要消耗机体大量能量。食物中的能源物质在机体内被分解、吸收和运输,主要有赖于 系统和 系统的密切配合,保障能量的供给。
【答案】(1)A;B
(2)视觉;G
(3)H;L
(4)消化/循环;循环/消化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和功能;视觉的形成;人体骨骼和骨骼肌组成
【解析】【解答】(1)图1中,A是角膜,B是视网膜,C是与视觉有关的神经,D是玻璃体,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先经过角膜,依次经过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最后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所以,篮球是队员们争夺的目标,其反射来的光线首先经过图1的A角膜,最终落在B视网膜上,形成篮球的物像。
(2)图2中,E是神经中枢,F是效应器,G是效应器,当视网膜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获得篮球的物像信息时,会通过视觉神经将信息传给大脑的特定区域,形成视觉,这样才“看”到了篮球。经大脑处理后的有关信息会通过脊髓的E区域传给图3的G效应器,并使其作出相应的动作反应。
(3)图4中,H是肱二头肌,I是肱三头肌,屈肘时,图4的骨骼肌H肱二头肌受到神经系统传来的刺激而收缩,牵引着骨绕着肘关节活动,从而完成屈肘,图5中,J是关节头,K是关节囊,L是关节腔,M是关节窝,其中,L关节腔中有关节囊分泌的滑液,减少了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运动更加灵活。
(4)篮球比赛属于剧烈运动,需要消耗机体大量能量。食物中的能源物质在机体内被分解、吸收和运输,主要有赖于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密切配合,保障能量的供给。
故答案为:(1)A、B;(2)视觉、G;(3)H、L;(4)消化、吸收。
【分析】此题考查内容较多,但是所考知识点比较简单,熟记即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形成视觉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视网膜是形成物像的部位;骨骼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特性,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必须有骨、关节和骨骼肌的配合,该需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在其他系统(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的参与下共同完成。
三、实验探究题
20.(2023八上·宝安期末)实验探究
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是动物进行各项生理活动的重要保障,为了探究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生物兴趣小组选取10条大小和活力相近的金鱼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探究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组中滴注的胰岛素可通过 (填结构名称)中密布的毛细血管进入金鱼的循环系统。
(2)B组小鱼应当滴注① ml的生理盐水,用水浸湿的纱布覆盖金鱼的目的是: 。
(3)通过实验观察发现:A组金鱼均出现了昏厥现象,B组金鱼状况良好,未出现昏厥。说明胰岛素具有 (填“升高”或“降低”)血糖的作用。
(4)实验完成后,可以通过 的方式,使A组的金鱼恢复正常。
【答案】(1)鳃丝
(2)0.6;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
(3)降低
(4)滴注补充葡萄糖
【知识点】激素调节;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解析】【解答】(1)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鳃是由鳃丝、鳃弓和鳃耙组成,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便于血液与水进行气体交换,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A组中滴注的胰岛素可通过鳃丝中密布的毛细血管进入金鱼的循环系统。
(2)在探究实验中,为了提高实验的说服力,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即除了要探究的因素不同以外,其他因素都相同的实验,所以,根据题干所述,本实验为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胰岛素,除有无胰岛素以外,其他条件均相同,所以B组小鱼应当滴注0.6mL的生理盐水,用水浸湿的纱布覆盖金鱼能够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
(3)根据实验观察结果,A组金鱼由于滴注胰岛素导致血糖降低,出现了昏厥现象,可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4)A组金鱼由于滴注胰岛素导致血糖降低,出现了昏厥现象,因此实验完成后,可以通过滴注补充葡萄糖的方式,使A组的金鱼恢复正常。
故答案为:(1)鳃丝;(2)0.6、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3)降低、滴注补充葡萄糖。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探究实验的环节,为基础题,此部分内容为重点内容,考查频率高,解答此题还需要了解鱼类的气体交换的过程。
(1)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鳃是由鳃丝、鳃弓和鳃耙组成,主要的结构是鳃丝,内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当水由口进入流经鳃然后经鳃盖后缘流出,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
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有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此题变量为是否添加胰岛素。
(2)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血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的浓度,如果因胰岛素分泌不足,出现了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
(1)鱼鳃中有大量的鳃丝,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便于血液与水进行气体交换,所以A组中滴注的胰岛素可通过鳃丝中密布的毛细血管进入金鱼的循环系统。
(2)本实验为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胰岛素,除变量外其他条件均相同,所以B组小鱼应当滴注0.6mL的生理盐水,用水浸湿的纱布覆盖金鱼能够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
(3)A组金鱼由于滴注胰岛素导致血糖降低,出现了昏厥现象,可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4)A组金鱼由于滴注胰岛素导致血糖降低,出现了昏厥现象,因此实验完成后,可以通过滴注补充葡萄糖的方式,使A组的金鱼恢复正常。
四、综合应用题
21.(2025八上·韶关期末)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篮球运动深受青少年喜欢。结合下图,请回答:
(1)我们进行各项体育运动,都需要运动系统的参与。运动是以骨为杠杆、以 为支点、以 的收缩为动力形成的。
(2)运动通常是由多块骨骼肌协调完成的,每块骨骼肌是由位于中间的 和位于两端的 组成的。运动员在投篮时,如图甲所示,此时肱二头肌处于 (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3)关节既牢固又灵活,如图丙所示,[①] 和[④] 表面覆盖一层光滑的关节软骨,可以减少关节之间的摩擦;此外,[ ]内有滑液,使关节更加灵活。
(4)运动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会造成身体损伤,为了保障运动的安全,请你为同学们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
【答案】(1)关节;骨骼肌
(2)肌腹;肌腱;收缩
(3)关节头;关节窝;②
(4)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运动适时适量/运动后拉伸,使肌肉放松。(合理即可)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骨骼肌;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1)人类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结、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2)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的两端是白色的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肌腱分别附着在邻近的两块骨上,中间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细胞组成。运动员在投篮时,如图甲所示,此时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股二头肌牵拉着尺骨和桡骨,绕着肘关节活动,使手臂弯曲,从而完成投篮动作。
(3)图中,①是关节头、②是关节腔、③是关节囊、④是关节窝。关节既牢固又灵活,关节的灵活性与关节软骨和关节腔内的滑液有关;关节面是组成关节的相邻两骨的接触面,一凸一凹,凸的是关节头,凹的是关节窝,其表面覆有一层光滑的关节软骨,有减少摩擦和缓冲撞压的作用,使运动更加灵活。关节囊是附着在关节面周围及其附近骨面上的结缔组织囊,关节囊围成的密闭空腔叫关节腔,关节腔内有关节囊分泌的少量滑液,滑液在关节面之间起润滑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4)运动前进行热身运动可以有效地提高肌肉温度和灵活性,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减少肌肉和关节受伤的风险,是保障运动安全的重要方法之一。
故答案为:(1)关节、骨骼肌;(2)肌腹、肌腱、收缩;(3)关节头、关节窝、②;(4)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运动适时适量,运动后拉伸,使肌肉放松。
【分析】此题考查关节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为基础题,难度一般,需要熟记:
(1) 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
①关节面: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骨的接触面,其中略凸起的一面叫做关节头,略凹进的一面叫做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②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
③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
(2)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由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产生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拉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1)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因此,运动是以骨为杠杆、以关节为支点、以骨骼肌的收缩为动力形成的。
(2)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肌腹是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受刺激而收缩;肌腱是骨骼肌两端较细的部分,跨关节附在不同的骨上,有固定作用。
在图甲中,上臂所处的状态为屈肘,此时运动员的肱二头肌收缩,其作用是通过收缩拉动尺骨和桡骨,使手臂弯曲,从而完成投篮动作。
(3)关节既牢固又灵活,关节的灵活性与关节软骨和关节腔内的滑液有关;关节面是组成关节的相邻两骨的接触面,一凸一凹,凸的是关节头,凹的是关节窝,其表面覆有一层光滑的关节软骨,有减少摩擦和缓冲撞压的作用,使运动更加灵活。关节囊是附着在关节面周围及其附近骨面上的结缔组织囊,关节囊围成的密闭空腔叫关节腔,关节腔内有关节囊分泌的少量滑液,滑液在关节面之间起润滑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4)运动前进行热身运动可以有效地提高肌肉温度和灵活性,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减少肌肉和关节受伤的风险,是保障运动安全的重要方法之一。
22.(2024八上·潮阳开学考)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太空授课第二课中,王亚平老师将冰墩墩直着抛向了叶光富老师,叶老师看到冰墩墩向自己飞来时,冰墩墩反射的光线经过图中[ ] 和[D]的折射作用,在[ ] 上形成物像,最终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在太空授课过程中,同学们能够听的懂,看的明白,这与⑥中特定的神经中枢有关。该中枢参与的反射活动都属于 反射。其中完成“听的懂”这一反射活动的感受器是[ ] 。
(3)当看到屏幕显示太空授课完成,北京主会场的同学们热烈鼓掌,请用图中的数字、字母及箭头写出这一反射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B→C→⑥→⑧→ 。
(4)三位“太空教师”在太空失重状态下,需要依靠舱内的扶手固定自己,保持“站立”姿势,给我们上课。而在地球上的我们,维持身体平衡主要依靠图中[ ] 的调节功能。
(5)小宇同学在观看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时,他激动万分,此时他的大脑皮层特别兴奋,促使体内的 含量增加,进而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 的调节,但也受 调节的影响。
【答案】(1)A晶状体;B视网膜
(2)复杂;④耳蜗
(3)G→H→I
(4)⑦小脑
(5)肾上腺素;神经系统;激素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听觉的形成;反射及其结构基础;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1)物体身上反射来的光线进入眼睛,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当视网膜上对光敏感的细胞获得图像信息时,会通过视觉神经将信息传给大脑皮层,形成视觉。因此叶老师看到冰墩墩向自己飞来时,冰墩墩反射的光线经过图中A晶状体和D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B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最终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复杂反射亦称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因此在太空授课过程中,同学们能够听的懂,看的明白,这与⑥大脑中特定的神经中枢有关。该中枢参与的反射活动都属于复杂反射。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故完成“听的懂”这一反射活动的感受器是④耳蜗。
(3)反射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反射弧是指执行反射活动的特定神经结构。从外周感受器接受信息,经传入神经,将信息传到神经中枢,再由传出神经将反应的信息返回到外周效应器。因此当看到屏幕显示太空授课完成,北京主会场的同学们热烈鼓掌,这一反射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B视网膜→C视神经→⑥大脑→⑧脑干→G神经中枢→H传出神经→I效应器。
(4)小脑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因此在地球上的我们,维持身体平衡主要依靠图中⑦小脑。
(5)肾上腺素能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兴奋性增高,传导加速,心输出量增多。当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会异常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进而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并促使皮肤因血管扩张而面红耳赤。可见小宇同学在观看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时,他激动万分,此时他的大脑皮层特别兴奋,促使体内的肾上腺素含量增加,进而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调节(大脑皮层特别兴奋)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肾上腺素增多)调节的影响。
【分析】图中:A晶状体、B视网膜、C视神经、D玻璃体;①外耳道、②鼓膜、③听小骨、④耳蜗、⑤听神经、⑥大脑、⑦小脑、⑧脑干;E感受器、F传入神经、G神经中枢、H传出神经、I效应器。
(1)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A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B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即:光线经过图中A晶状体和D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B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最终在⑥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也叫条件反射。该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最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同学们能够听的懂,看的明白,这与⑥中特定的神经中枢有关。该中枢参与的反射活动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属于条件反射。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导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可见,接受声音的听觉感受器在④耳蜗内。
(3)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当看到屏幕显示太空授课完成,北京主会场的同学们热烈鼓掌,这一反射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B视网膜→C视神经→⑥大脑皮层视觉中枢→⑧下行传导神经纤维→G神经中枢→H传出神经→I效应器。
(4)⑦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5)当人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就会特别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并且促使皮肤因血管扩张而显得面红耳赤。因此,当情绪激动,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时,这是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受到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调节。
1 / 1人教版(2024)生物八年级上册 4.6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章末复习
一、选择题
(2025八上·蓬江期末)骑行是一种低碳环保、健康自然的户外运动方式,有锻炼身体、放松心情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人尤其是青少年的喜欢。请完成下面小题。
1.为骑行运动提供动力的结构是图中的( )
A.股骨 B.股四头肌 C.关节囊 D.关节软骨
2.骑行时需要控制速度,在此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是( )
A.运动系统 B.呼吸系统 C.循环系统 D.神经系统
3.科研人员对90名骑行者的膝关节耐受性进行测试,发现如果长时间骑行速度过快,会出现膝关节肿胀疼痛现象,这是由于滑液异常积聚形成关节积液造成的,分泌滑液的结构是( )
A.关节囊 B.关节腔 C.关节窝 D.关节头
4.“助力外骨骼”(如图)是一种可辅助人体运动的新型穿戴设备,结构①的功能类似于( )
A.骨 B.关节 C.肌肉 D.神经
5.青少年骑行时要注意安全,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骑行要求的是( )
A.佩戴安全头盔 B.戴耳机听音乐
C.不和机动车抢道 D.注意交通信号灯
6.(2024八上·惠来月考)下列哪项属于骨骼( )
A.桡骨 B.股骨 C.胫骨 D.上肢骨
(2024八上·惠来月考)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举行。本次亚运会共设置40个比赛项目,中国队共获得201枚金牌、111枚银牌、71枚铜牌。完成下面小题。
7.在4×100米接力赛中,中国队勇夺冠军。在赛跑过程中运动员大腿肌肉的活动情况是( )
A.都持续收缩
B.先同时收缩,在同时舒张,交替进行
C.都持续舒张
D.一组收缩,另一组舒张,交替进行
8.各比赛项目中,以下动作手臂肌肉收缩情况与其他不同的是( )
A.射箭者屈肘搭箭 B.拳击手屈臂防守
C.击剑手刺出长剑 D.攀岩者攀爬向上
9.(2024八上·潮阳开学考)儿童、青少年如果用眼不当,会使眼过度紧张和疲劳,引发近视眼。下图中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正确的分别是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10.(2023八上·潮南期中)李勇在与歹徒搏斗中不幸被刺中腿部肌肉而致残。据分析,李勇躯体瘫痪的原因是( )
A.缺少体育锻炼 B.肌肉过度疲劳
C.血液循环缓慢 D.控制肌肉的神经受到损伤
11.(2024八上·潮阳开学考)下列各组腺体中,都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
A.睾丸、汗腺、肾上腺、唾液腺 B.胰岛、睾丸、垂体、甲状腺
C.垂体、汗腺、皮脂腺、唾液腺 D.皮脂腺、汗腺、胰岛、甲状腺
12.(2024八上·吴江期中)星期日阳光明媚,小明在家看书一段时间后,就向远处眺望一会,由看书转为眺望,小明眼球瞳孔和晶状体的变化分别是( )
A.扩大,曲度减小 B.缩小,曲度增加
C.缩小,曲度减小 D.扩大,曲度增加
13.(2024八上·盱眙月考)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或闭嘴堵耳,其目的是:( )
A.这样有助减小惊吓
B.这样可以减弱耳蜗的振动
C.这样可以减少外耳的振动
D.维持鼓膜两侧大气压的平衡,防止震破鼓膜
(2024八上·盱眙月考)图为眼球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4.眼球内有感光细胞,且是眼球形成图像的位置,此结构是:( )
A.④ B.⑧ C.②
15.在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
A.视网膜、视网膜
B.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C.视网膜、大脑皮层
16.(2024八上·南通期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来模拟近视眼及其矫正后的成像情形,其步骤如下图所示(此实验设计有一个错误)。关于修正此错误的方式叙述正确的是( )
步骤1:模拟正常视力眼睛的成像情形:以凸透镜甲表示晶状体,光屏表示视网膜,调整适当的位置使其在光屏上成像清晰。
步骤2:模拟近视眼的成像情形:凸透镜甲的位置放凹透镜乙,表示近视眼的晶状体,光屏上成像模糊。
步骤3:模拟矫正近视眼成像情形:挑选适当的凹透镜丙,表示矫正用的近视眼镜,放置在凹透镜乙与蜡烛之间的固定位置,使其在光屏上成像清晰。
A.将步骤1中的凸透镜甲改为凹透镜
B.将步骤2中的凹透镜乙改为凸度较大的凸透镜
C.将步骤3中的凹透镜丙改为适当焦距的凸透镜
D.步骤123中光屏与蜡烛的距离相同改为不同
17.(2024八上·梓潼开学考)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糖尿病患者口服胰岛素治疗
B.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
C.唾液腺不属于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D.不是所有的腺体都能分泌激素
18.(2024八上·淮安期中)如图为某同学在饭前和饭后血糖(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变化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引起a~b段血糖浓度快速下降的激素是胰岛素
B.胰岛素由分布在胰腺中的胰岛细胞分泌进入血液
C.胰岛素能调节血糖的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浓度
D.胰岛和胰腺都属于外分泌腺,分泌的物质通过导管运输
二、读图理解题
19.(2024八上·博罗期末)某校八年级(2)班课后篮球比赛,队员们勇敢机灵,技艺娴熟,赢得大家阵阵喝彩。每个精彩动作的完成都离不开各器官、系统的协调配合,根据参与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篮球是队员们争夺的目标,其反射来的光线首先经过图1的 (填字母),最终落在 (填字母)上,形成篮球的物像。
(2)当视网膜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获得篮球的物像信息时,会通过视觉神经将信息传给大脑的特定区域,形成 (此空2分),这样才“看”到了篮球。经大脑处理后的有关信息会通过脊髓的E区域传给图3的 (填字母,此空2分),并使其作出相应的动作反应。
(3)精准投篮需要肌肉、骨和关节的协调配合。比如,屈肘时图4的骨骼肌 (填字母)收缩,从而牵动骨绕关节活动,图5 (填字母)中含有的滑液,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4)篮球比赛属于剧烈运动,需要消耗机体大量能量。食物中的能源物质在机体内被分解、吸收和运输,主要有赖于 系统和 系统的密切配合,保障能量的供给。
三、实验探究题
20.(2023八上·宝安期末)实验探究
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是动物进行各项生理活动的重要保障,为了探究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生物兴趣小组选取10条大小和活力相近的金鱼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探究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组中滴注的胰岛素可通过 (填结构名称)中密布的毛细血管进入金鱼的循环系统。
(2)B组小鱼应当滴注① ml的生理盐水,用水浸湿的纱布覆盖金鱼的目的是: 。
(3)通过实验观察发现:A组金鱼均出现了昏厥现象,B组金鱼状况良好,未出现昏厥。说明胰岛素具有 (填“升高”或“降低”)血糖的作用。
(4)实验完成后,可以通过 的方式,使A组的金鱼恢复正常。
四、综合应用题
21.(2025八上·韶关期末)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篮球运动深受青少年喜欢。结合下图,请回答:
(1)我们进行各项体育运动,都需要运动系统的参与。运动是以骨为杠杆、以 为支点、以 的收缩为动力形成的。
(2)运动通常是由多块骨骼肌协调完成的,每块骨骼肌是由位于中间的 和位于两端的 组成的。运动员在投篮时,如图甲所示,此时肱二头肌处于 (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3)关节既牢固又灵活,如图丙所示,[①] 和[④] 表面覆盖一层光滑的关节软骨,可以减少关节之间的摩擦;此外,[ ]内有滑液,使关节更加灵活。
(4)运动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会造成身体损伤,为了保障运动的安全,请你为同学们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
22.(2024八上·潮阳开学考)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太空授课第二课中,王亚平老师将冰墩墩直着抛向了叶光富老师,叶老师看到冰墩墩向自己飞来时,冰墩墩反射的光线经过图中[ ] 和[D]的折射作用,在[ ] 上形成物像,最终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在太空授课过程中,同学们能够听的懂,看的明白,这与⑥中特定的神经中枢有关。该中枢参与的反射活动都属于 反射。其中完成“听的懂”这一反射活动的感受器是[ ] 。
(3)当看到屏幕显示太空授课完成,北京主会场的同学们热烈鼓掌,请用图中的数字、字母及箭头写出这一反射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B→C→⑥→⑧→ 。
(4)三位“太空教师”在太空失重状态下,需要依靠舱内的扶手固定自己,保持“站立”姿势,给我们上课。而在地球上的我们,维持身体平衡主要依靠图中[ ] 的调节功能。
(5)小宇同学在观看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时,他激动万分,此时他的大脑皮层特别兴奋,促使体内的 含量增加,进而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 的调节,但也受 调节的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D
3.A
4.B
5.B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骨骼肌;关节的结构和功能;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为基础题,难度一般。(1)运动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骨、关节和肌肉。
(2)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
(3)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关节腔是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
1.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可见,在运动中,提供动力的是骨骼肌,即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兴奋,进而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据此可知,人在进行体育运动时,起主要调节作用的主要是神经系统,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所以,分泌滑液的结构是关节囊,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A.骨的作用是提供身体的支撑和保护内部器官,是构成人体框架的基础,图中①的作用是负责连接两块骨,A不符合题意。
B.关节 是能活动的连接,能连接两块或多块骨头,允许骨头之间的相对运动,可见,B符合题意。
C.肌肉 的作用是通过收缩和放松产生运动,可以为运动提供动力,C不符合题意。
D.神经 具有传导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A.在骑行过程中,佩戴安全头盔可以保护头部免受伤害,符合安全骑行要求,A不符合题意。
B.戴耳机听音乐会分散骑行者的注意力,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不符合安全骑行要求,B符合题意。
C.不和机动车抢道可以确保骑行者的安全,避免发生交通事故,符合安全骑行要求,C不符合题意。
D.注意交通信号灯,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发生交通事故,符合安全骑行要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答案】D
【知识点】人体骨骼和骨骼肌组成
【解析】【解答】ABC、桡骨、股骨、胫骨,都属于单块的骨 ,不符合题意。
D、上肢骨是由肱骨、桡骨、尺骨等多块骨通过关节等连接形成的骨骼,所以属于骨骼,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骨是指单块的骨质结构,如桡骨、股骨、胫骨,它们是构成骨骼的基本单位 。
骨骼是多块骨通过骨连接(如关节、韧带等 )形成的整体结构,具有一定的形态和功能 。
【答案】7.D
8.C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骨骼肌
【解析】运动的形成: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完成的。
7.人体运动中,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是相互配合的。在跑步等运动中,大腿的肌肉(如股四头肌、股二头肌等 )一组收缩,另一组舒张,交替进行,才能实现腿部的屈伸运动,推动身体前进 。 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8.C、图中击剑手刺出长剑时候,上肢处于伸肘状态。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符合题意;
ABD、图中射箭者屈肘搭箭、拳击手曲臂防守、攀岩者引体向上时候,上肢处于屈肘状态,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答案】A
【知识点】近视、远视
【解析】【解答】在图甲中,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前方,则图甲表示近视眼。
在图乙中,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像,落到视网膜上,则图乙表示视觉正常。近视眼可以通过佩戴近视镜——凹透镜加以矫正,即图丙。远视眼可以通过佩戴远视镜——凸透镜加以校正,即图丁。因此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正确的分别是图甲和图丙,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近视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的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导致远处物体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远视和近视相反,远视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者晶状体的曲度过小且不易恢复,导致远处物体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后方。
10.【答案】D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
【解析】【解答】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控制是通过神经冲动来实现的。当神经受到损伤时,它可能无法正确地将冲动传递到肌肉,导致肌肉无法收缩或收缩无力,进而引起瘫痪。李勇在与歹徒搏斗中被刺中腿部肌肉,很可能同时损伤了控制这些肌肉的神经,从而导致躯体瘫痪,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控制作用以及损伤后的影响。 当控制某些骨骼肌的神经受到损伤时,身体的这部分就可能会瘫痪,并且可能导致骨骼肌的萎缩。
11.【答案】B
【知识点】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
【解析】【解答】常见的外分泌腺有汗腺、皮脂腺、唾液腺、肝脏、胃腺等;常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胰岛、卵巢、睾丸、肾上腺等,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所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处。
12.【答案】A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
13.【答案】D
【知识点】耳的卫生保健
【答案】14.B
15.C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
16.【答案】B
【知识点】近视、远视
17.【答案】A
【知识点】人体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A.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分解,因此糖尿病患者不能通过口服胰岛素来治疗,只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A错误。
B.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呆小症,这是一种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身材矮小的疾病。B正确。
C.内分泌腺是没有导管的腺体,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唾液腺属于外分泌腺,C正确。
D.人体分泌腺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内分泌腺可分泌激素,外分泌腺如唾液腺,只能分泌唾液,不能分泌激素,D正确。
故选A。
【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
18.【答案】D
【知识点】人体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激素调节
19.【答案】(1)A;B
(2)视觉;G
(3)H;L
(4)消化/循环;循环/消化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和功能;视觉的形成;人体骨骼和骨骼肌组成
【解析】【解答】(1)图1中,A是角膜,B是视网膜,C是与视觉有关的神经,D是玻璃体,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先经过角膜,依次经过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最后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所以,篮球是队员们争夺的目标,其反射来的光线首先经过图1的A角膜,最终落在B视网膜上,形成篮球的物像。
(2)图2中,E是神经中枢,F是效应器,G是效应器,当视网膜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获得篮球的物像信息时,会通过视觉神经将信息传给大脑的特定区域,形成视觉,这样才“看”到了篮球。经大脑处理后的有关信息会通过脊髓的E区域传给图3的G效应器,并使其作出相应的动作反应。
(3)图4中,H是肱二头肌,I是肱三头肌,屈肘时,图4的骨骼肌H肱二头肌受到神经系统传来的刺激而收缩,牵引着骨绕着肘关节活动,从而完成屈肘,图5中,J是关节头,K是关节囊,L是关节腔,M是关节窝,其中,L关节腔中有关节囊分泌的滑液,减少了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运动更加灵活。
(4)篮球比赛属于剧烈运动,需要消耗机体大量能量。食物中的能源物质在机体内被分解、吸收和运输,主要有赖于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密切配合,保障能量的供给。
故答案为:(1)A、B;(2)视觉、G;(3)H、L;(4)消化、吸收。
【分析】此题考查内容较多,但是所考知识点比较简单,熟记即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形成视觉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视网膜是形成物像的部位;骨骼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特性,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必须有骨、关节和骨骼肌的配合,该需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在其他系统(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的参与下共同完成。
20.【答案】(1)鳃丝
(2)0.6;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
(3)降低
(4)滴注补充葡萄糖
【知识点】激素调节;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解析】【解答】(1)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鳃是由鳃丝、鳃弓和鳃耙组成,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便于血液与水进行气体交换,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A组中滴注的胰岛素可通过鳃丝中密布的毛细血管进入金鱼的循环系统。
(2)在探究实验中,为了提高实验的说服力,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即除了要探究的因素不同以外,其他因素都相同的实验,所以,根据题干所述,本实验为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胰岛素,除有无胰岛素以外,其他条件均相同,所以B组小鱼应当滴注0.6mL的生理盐水,用水浸湿的纱布覆盖金鱼能够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
(3)根据实验观察结果,A组金鱼由于滴注胰岛素导致血糖降低,出现了昏厥现象,可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4)A组金鱼由于滴注胰岛素导致血糖降低,出现了昏厥现象,因此实验完成后,可以通过滴注补充葡萄糖的方式,使A组的金鱼恢复正常。
故答案为:(1)鳃丝;(2)0.6、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3)降低、滴注补充葡萄糖。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探究实验的环节,为基础题,此部分内容为重点内容,考查频率高,解答此题还需要了解鱼类的气体交换的过程。
(1)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鳃是由鳃丝、鳃弓和鳃耙组成,主要的结构是鳃丝,内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当水由口进入流经鳃然后经鳃盖后缘流出,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
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有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此题变量为是否添加胰岛素。
(2)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血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的浓度,如果因胰岛素分泌不足,出现了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
(1)鱼鳃中有大量的鳃丝,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便于血液与水进行气体交换,所以A组中滴注的胰岛素可通过鳃丝中密布的毛细血管进入金鱼的循环系统。
(2)本实验为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胰岛素,除变量外其他条件均相同,所以B组小鱼应当滴注0.6mL的生理盐水,用水浸湿的纱布覆盖金鱼能够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
(3)A组金鱼由于滴注胰岛素导致血糖降低,出现了昏厥现象,可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4)A组金鱼由于滴注胰岛素导致血糖降低,出现了昏厥现象,因此实验完成后,可以通过滴注补充葡萄糖的方式,使A组的金鱼恢复正常。
21.【答案】(1)关节;骨骼肌
(2)肌腹;肌腱;收缩
(3)关节头;关节窝;②
(4)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运动适时适量/运动后拉伸,使肌肉放松。(合理即可)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骨骼肌;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1)人类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结、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2)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的两端是白色的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肌腱分别附着在邻近的两块骨上,中间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细胞组成。运动员在投篮时,如图甲所示,此时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股二头肌牵拉着尺骨和桡骨,绕着肘关节活动,使手臂弯曲,从而完成投篮动作。
(3)图中,①是关节头、②是关节腔、③是关节囊、④是关节窝。关节既牢固又灵活,关节的灵活性与关节软骨和关节腔内的滑液有关;关节面是组成关节的相邻两骨的接触面,一凸一凹,凸的是关节头,凹的是关节窝,其表面覆有一层光滑的关节软骨,有减少摩擦和缓冲撞压的作用,使运动更加灵活。关节囊是附着在关节面周围及其附近骨面上的结缔组织囊,关节囊围成的密闭空腔叫关节腔,关节腔内有关节囊分泌的少量滑液,滑液在关节面之间起润滑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4)运动前进行热身运动可以有效地提高肌肉温度和灵活性,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减少肌肉和关节受伤的风险,是保障运动安全的重要方法之一。
故答案为:(1)关节、骨骼肌;(2)肌腹、肌腱、收缩;(3)关节头、关节窝、②;(4)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运动适时适量,运动后拉伸,使肌肉放松。
【分析】此题考查关节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为基础题,难度一般,需要熟记:
(1) 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
①关节面: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骨的接触面,其中略凸起的一面叫做关节头,略凹进的一面叫做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②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
③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
(2)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由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产生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拉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1)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因此,运动是以骨为杠杆、以关节为支点、以骨骼肌的收缩为动力形成的。
(2)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肌腹是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受刺激而收缩;肌腱是骨骼肌两端较细的部分,跨关节附在不同的骨上,有固定作用。
在图甲中,上臂所处的状态为屈肘,此时运动员的肱二头肌收缩,其作用是通过收缩拉动尺骨和桡骨,使手臂弯曲,从而完成投篮动作。
(3)关节既牢固又灵活,关节的灵活性与关节软骨和关节腔内的滑液有关;关节面是组成关节的相邻两骨的接触面,一凸一凹,凸的是关节头,凹的是关节窝,其表面覆有一层光滑的关节软骨,有减少摩擦和缓冲撞压的作用,使运动更加灵活。关节囊是附着在关节面周围及其附近骨面上的结缔组织囊,关节囊围成的密闭空腔叫关节腔,关节腔内有关节囊分泌的少量滑液,滑液在关节面之间起润滑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4)运动前进行热身运动可以有效地提高肌肉温度和灵活性,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减少肌肉和关节受伤的风险,是保障运动安全的重要方法之一。
22.【答案】(1)A晶状体;B视网膜
(2)复杂;④耳蜗
(3)G→H→I
(4)⑦小脑
(5)肾上腺素;神经系统;激素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听觉的形成;反射及其结构基础;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1)物体身上反射来的光线进入眼睛,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当视网膜上对光敏感的细胞获得图像信息时,会通过视觉神经将信息传给大脑皮层,形成视觉。因此叶老师看到冰墩墩向自己飞来时,冰墩墩反射的光线经过图中A晶状体和D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B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最终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复杂反射亦称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因此在太空授课过程中,同学们能够听的懂,看的明白,这与⑥大脑中特定的神经中枢有关。该中枢参与的反射活动都属于复杂反射。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故完成“听的懂”这一反射活动的感受器是④耳蜗。
(3)反射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反射弧是指执行反射活动的特定神经结构。从外周感受器接受信息,经传入神经,将信息传到神经中枢,再由传出神经将反应的信息返回到外周效应器。因此当看到屏幕显示太空授课完成,北京主会场的同学们热烈鼓掌,这一反射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B视网膜→C视神经→⑥大脑→⑧脑干→G神经中枢→H传出神经→I效应器。
(4)小脑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因此在地球上的我们,维持身体平衡主要依靠图中⑦小脑。
(5)肾上腺素能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兴奋性增高,传导加速,心输出量增多。当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会异常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进而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并促使皮肤因血管扩张而面红耳赤。可见小宇同学在观看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时,他激动万分,此时他的大脑皮层特别兴奋,促使体内的肾上腺素含量增加,进而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调节(大脑皮层特别兴奋)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肾上腺素增多)调节的影响。
【分析】图中:A晶状体、B视网膜、C视神经、D玻璃体;①外耳道、②鼓膜、③听小骨、④耳蜗、⑤听神经、⑥大脑、⑦小脑、⑧脑干;E感受器、F传入神经、G神经中枢、H传出神经、I效应器。
(1)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A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B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即:光线经过图中A晶状体和D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B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最终在⑥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也叫条件反射。该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最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同学们能够听的懂,看的明白,这与⑥中特定的神经中枢有关。该中枢参与的反射活动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属于条件反射。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导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可见,接受声音的听觉感受器在④耳蜗内。
(3)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当看到屏幕显示太空授课完成,北京主会场的同学们热烈鼓掌,这一反射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B视网膜→C视神经→⑥大脑皮层视觉中枢→⑧下行传导神经纤维→G神经中枢→H传出神经→I效应器。
(4)⑦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5)当人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就会特别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并且促使皮肤因血管扩张而显得面红耳赤。因此,当情绪激动,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时,这是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受到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调节。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