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语言文字运用 2.练题型 标点题(课件)---2026版语文高三一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六语言文字运用 2.练题型 标点题(课件)---2026版语文高三一轮复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9.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14 16:0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2张PPT)
1.(2025辽宁大连一模节选+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6分)
阳春面之于上海,类似牛肉面之于兰州、热干面之于武汉,说是城市的象征也不为过。
阳春面最明显的特征,便是“极简”——一碗酱油汤,一把面条,再撒些葱花做点缀,除
此以外再无其他。
(1)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与文段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B.男人所有的是力气,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唉唉,她真是交了好运了。
C.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是一盒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
练题型 标点题
D.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唉,天可真凉了——”
C
(2)下列选项中引号的用法和文中“极简”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话启示我们要积极地寻找他人的优点,积极学习。
B.这次我们的载人航天飞船上迎来了一批“特殊乘客”——植物的种子。
C.在景区的山脚下,有一块特别醒目的告示牌子,上面写着“禁止吸烟”。
D.在大连的西北部有一个遍布黑眉蝮蛇的小岛,我们称之为“蛇岛”。
C
解析 (1)C项与文段中破折号都标示解释说明。A.标示话题的转换。B.标示总结上
文。D.标示声音的延长。
(2)C项与文中引号都标示突出强调。A.标示直接引用。B.标示特殊含义。D.标示特定
称谓。
2.(2025福建宁德部分学校阶段练节选+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6分)
跳大神,大半是天黑跳起。跳到半夜时分,要送神归山了,那时候,那鼓打得分外地响,大
神也唱得分外地好听,邻居左右,十家二十家的人家都听得到,使人听了起着一种悲凉的
情绪,二神嘴里唱:“大仙家回山了,要慢慢地走,要慢慢地行。”大神说:“我的二仙家,
青龙山,白虎山……夜行三千里,乘着风儿不算难……”这唱着的词调,混合着鼓声,从
几十丈远的地方传来,实在是冷森森的,越听就越悲凉。
(1)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画波浪线处的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我们齐声朗诵起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B.你这样干,未免太……!
C.她磕磕巴巴地说:“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认错了。”
D.“你还没娶媳妇吧 ”“……”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
(2)下列各句中的冒号的用法和文中画横线处的冒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桃花、梨花、郁金香等各色花朵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B.除了视觉、听觉,我们还有一种更为重要的能力:感知幸福的知觉。
C.各位同学:假期即将到来,希望大家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D.而我可以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A
D
解析 (1)文中画波浪线处和A项中的省略号都标示引文的省略。B.标示语意未尽。
C.标示说话时断断续续。D.标示对话中的沉默不语。
(2)文中和D项的冒号用在提示性词语(“唱”“说”)之后,表示提示下文。A.用在总结
性话语前,表示总结上文。B.用在需要解说的话语之后,引出解释说明。C.用在称谓语
之后,表示引起下文。
3.(2025江西上饶一模节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间为什么使用逗号而不是破折号 请
简要分析。(4分)
桂花细细碎碎地开,最日常,最民间,像日子,无惊无澜的日子。
每年在桂花盛开的时节,我都会去采桂花,回来制桂花糖。
  一手托一只小篮,一手从枝梗往上捋,小半天才收获半篮。看它们卧在篮子里,软软
的,凉凉的,像热恋期过后有些寂然的心。回来在清水里漂几遍,滤掉生水,拌糖。一层
一层的白糖,让白白的、水润的花瓣,渐渐失了颜色,皱了。一钵的桂花糖啊!花已经成
了食物,换了身份,被密封在坛子里。
答案 ①逗号起一般性停顿作用,“像日子”引出比喻,逗号自然承接,可在突出“无
惊无澜”的同时,使表意流畅连贯,情感舒缓。②破折号有解释说明、强调、话题转换
等作用,用在此处使得解释意味过重,显得突兀,破坏了原文自然舒缓的语言节奏,与文
字娓娓道来的风格不符。(每点2分)
解析 根据逗号的作用、破折号的作用分析、比较两者与原文语言风格的契合
度。
4.下面的文段连续使用多个句号,富有表现力。请分析这些句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
的。(4分)
两个月不下雨。太阳每天晒十五小时。寒暑表中的水银每天爬到三十八度之上。河
底处处向天。池塘成为洼地。野草变作黄色而矗立在灰白色的干土中。大热的苦闷
和大旱的恐慌充塞了人间。
答案 ①句号延长了停顿时间,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干旱的严重程度。②停顿的
延长,易于引发读者的想象,增强画面感。(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
酌情给分)
解析 题目所给文段共7个句子,每句独立完整,表意简明。各句间本来可用逗号,也
可以用句号,但作者选择了句号,因为句号比逗号所表示的停顿时间更长,这样可以使语
气更加舒缓,从而留出时间让读者去感受和想象干旱的严重程度。同时每句话都独立
完整地描绘一个画面,增强了画面感。
5.破折号表意极为丰富,请分析下文甲、乙两处破折号的表达效果。(4分)
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他这个卖果子的和别的卖果子的不一样。他专给大宅门送果
子。也就是给二三十家送。到了一定的日子,他就来了。挎着一个金丝篾篮,篮子上插
一把小秤,他走进堂屋,扬声称呼主人。主人有时走出来跟他见见面,有时就隔着房门说
话。(甲)“给您称——,五斤。”叶三卖果子从不说价。买果子的人家也总不会亏待
他。叶三把果子称好,放在八仙桌上,道一声“得罪”,就走了。他的果子不用挑,个个
都是好的。
他的果子都是原装,有些是直接到产地采办来的,都是“树熟”,不是在米糠里闷熟了
的。他经常出外,出去买果子比他卖果子的时间要多得多。他也很喜欢到处跑。四乡
八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什么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而且和园主打了多年
交道,熟得像是亲家一样了。(乙)——别的卖果子的下不了这样的功夫,也不知道这些
路道。
答案 ①甲处破折号标示声音的延长,这个延长刻画出叶三从称量果子到得到重量
的过程,符合真实情境,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②乙处破折号标示话题转换,将叶三与其
他卖果子的人进行对比,叶三喜欢到处跑,了解各处好果树,其他卖果人不下功夫也不知
路道,突出了叶三对于卖果职业的热爱与投入。(一点2分,两点4分)
解析 答题时先明确两处破折号的基本作用,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其在描写情境和表
情达意及表现人物特点方面的作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