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语言文字运用 7.题型七 表达效果题(课件)---2026版语文高三一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六语言文字运用 7.题型七 表达效果题(课件)---2026版语文高三一轮复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7.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14 16:14: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张PPT)
解题路径
1.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八大思考角度
题型七 表达效果题
思考角度 阐释
手 法 修辞手法 要着重赏析不同修辞手法在不同语
境中的表达作用。(详见“题型五
修辞手法题”)
表现手法、 描写手法、 抒情方式等 详见“专题二 文学性文本阅读”
句 式 长句和短句 ①长句表意严密,语意丰富,精确细致,适用于详尽地叙述事物或严密地阐述道理。
②短句简洁明快,生动活泼,节奏分明,表达作者紧张、激越的情绪或坚决肯定的语气。
③长短句结合使句式错落有致,节奏富于变化。
整句和散句 ①整句句式整齐,音节和谐,富有气势,读起来朗朗上口。
②散句富于变化,句式错落,表达灵活。
③整散句结合使句式参差,错落有致,节奏顿挫,音韵和谐。
倒装句 ①将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独立出来,起强调或突出人物特点/事物状态的作用。
②调整语序后,若主语发生变化,就要分析原句所突出的主语为什么更适合语境,考虑主语与前后文之间的衔接。
特殊 句式 ①设问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②反问句:语气强烈,表意明确。
③双重否定句:使肯定的意味更加浓烈,起强调、突出作用。
精 妙 用 词 词义角度 从词语比喻义、引申义、双关义的角度赏析。(适用于无法从修辞、写
作手法、词性角度入手赏析的词语)
词性角度 ①动词:使语言生动形象。②形容词:既能突出事物的特点,又能传达出作者的情感。③名词:名词罗列,刻画出特定的画面或营造意境。④拟声词:使描写生动逼真,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⑤关联词:使分句间逻辑关系清晰,语言表达更严谨。
词语形式 角度 ①叠字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突出、强化人物或事物的特点,使情感更浓烈。
②四字短语:概括凝练,使文章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
活用角度 注意词语的褒义贬用、贬义褒用、大词小用等。
语体风格 口语自然亲切,活泼生动,灵活简短;书面语庄重严谨。
语言特色 形象生动、简练传神、凝练含蓄、淡雅自然、幽默风趣等。
人称使用 ①第一人称:使情境更加真切,便于抒发情感。
②第二人称:拉近距离,增加亲切感,便于情感交流。
③第三人称:叙述全面,客观。
结构作用 (语句位置) ①与前后文的照应、铺垫、衔接等。
②开门见山,观点明确突出,奠定基调,适合开头。
③语气舒缓,语意完整,引人回味,适合结尾。
④比较原句与改句的表达效果时,可以把原句放到整个文段中,从与前文、后文的衔接连贯程度来解读。
事理逻辑 语句表述是否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是否遵循一定顺序,如因果、轻重、先
后、表里等等。
2.比较原句与改句的表达效果“三步骤”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