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语言文字运用 1.题型一 词语(含成语、俗语等)理解运用题(课件)---2026版语文高三一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六语言文字运用 1.题型一 词语(含成语、俗语等)理解运用题(课件)---2026版语文高三一轮复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11.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14 16:14: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张PPT)
解题路径 准确填写成语“三步骤”“五查看”

  其中,“第二步,细审语境”需要做到以下“五查看”:
题型一 词语(含成语、俗语等)理解运用题
类型一 成语补写题
核心题型
考查类型 题例
辨析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选择题) (2024新课标Ⅱ)下列句子中的“相信”与文中加点的“相信”,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024全国甲)下列句子中的“要”与文中加点的“要”,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023新课标Ⅱ)下列句子中的“谁”和“耳机一戴,谁也不爱”中的“谁”,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023全国乙)下列句子中的“能”与文中加点的“能”,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类型二 词语意义及用法分析题
题型解读
比较、分析词语的语境义(简答题) (2023新课标Ⅰ)语言文字运用Ⅰ和Ⅱ中画波浪线部分,都有“像……似的”,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
(2022全国乙)“眼中风”因和脑血管疾病“中风”有诸多相似而得名。与此类似,“打笔仗”源自“打仗”。请简述“打笔仗”的含义并分析它得名的缘由。
解题路径 分析词语意义及用法“四角度”

第一步
阅读语段,总体上把握文段内容和主旨,为下一步分析具体语境确定方向。
把握文意
三步骤
第二步
注意语境的整体性及所填成语与上下文的关联性,要找到语境的暗示点,把握所要填写
细审语境
的成语在语义和语法功能上的要求,从而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第三步
填入成语后,通读文段,看是否通顺、连贯,不通顺之处要进行调整,并保证字形准确。
检查调整
要从整体上把握语境,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读懂上下文的暗示,注意上
查看上下文,切忌事理不通
下文与所填成语的“勾连”,如衔接、过渡、照应等。
某些成语有其特定的语法功能,如“司空见惯、求全责备”等不能带宾语,
“望其项背、同日而语、相提并论”等常用于否定句。因此,填写成语时
查看位置,切忌功能不备
要分析成语在句中的位置,分析其前后的搭配关系、充当怎样的语法成分,
看看语境与成语本身所具有的语法功能是否匹配。
查看
大部分成语都有比较确定的适用对象和适用范围。如果超出了成语的适用
查看对象,切忌张冠李戴
范围,弄错了搭配对象,就会导致所填成语和语境不协调。
注意成语的感彩,是褒义、贬义,还是褒贬两用。填写时要选择与语
查看色彩,切忌色彩不合
境的感彩一致的成语。
成语表意的程度要符合具体的语境,使用时要注意衡量其词义轻重、范围
查看程度,切忌轻重失度
大小,要有分寸,恰到好处,避免轻重失度、大词小用、小词大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