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张PPT)
用法 示例
用在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以总结上文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
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用在总说性词语后面,表示领起下文 军队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第一是官兵一致,第二是军民
一致,第三是瓦解敌军。
必备知识 常考标点符号的用法
1.冒号
题型二 标点题类型一 标点用法辨析题
用在“问、答、说、想、认为、指出、宣布、证明、发现、透露、表明、例如”一类提示性词语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绝大多数人都这样认为:昆虫度过了严寒的冬季,到了春
天,天气转暖,它就会苏醒过来活动。
用于需要解说的话语之后,引出解释说明 生活教我认识了桥:与水形影不离的过河的建筑。
用于书信、讲话稿中称谓语或称呼语之后,表示提起下文 同志们:第十六届体育运动大会现在开幕。
用法 示例
标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 坚守工匠精神并非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
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的价值原色。
标示需要着重论述或强调的内容 包身工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
标示反语、讽刺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
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标示特殊含义 阅读这些文章,看看文中列举了哪些错误现象,作者是如
何给出精妙“药方”的。
标示特定称谓 “一·二八”事变之后,他们的政策又改变了。
2.引号
用法 示例
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也可用括号) ①李时珍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才编成这部药学经典——《本草纲目》。(标示注释内容)
②朦胧之中似乎胎孕着一个如花的笑——这么淡,那么淡的倩笑。(标示补充说明)
标示话题的转换或语意的转折、递进 ①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 (话题转换)②到山上打柴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语意转折)
③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东洋厂里有“脚路”的带工……(语意递进)
标示声音的延长 “嘎——”传过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
标示插入语(也可用逗号) 这简直就是——说得不客气点——无耻的勾当!
3.破折号
标示总结上文或提示下文(也可用冒号) ①坚强,纯洁,严于律己,客观公正——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总结上文)
②在这一刻满屋子人的心都是相同的,都有一样东西,这就是——对死者的纪念。(提示下文)
标示话语的中断或间隔 “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
用法 示例
标示引文的省略 她轻轻地哼起了 摇篮曲 :“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标示列举或重复词语的省略 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标示语意未尽 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里,假如看见一缕炊烟……
标示说话时断断续续 她磕磕巴巴地说:“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认错了。”
标示对话中的沉默不语 “你还没娶媳妇吧 ”“……”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
4.省略号
表达效果 示例
突出强调 粥!它的成分并不和一般通用的意义一样……粥菜 是不可能有的……(夏衍《包身工》)
【分析】分别运用感叹号和问号,突出强调了“物”——粥、粥菜,表现出包身工生存环境的恶劣,也是对包身工罪恶制度的有力控诉。
凸显情 态、语气 祥林嫂,你放着罢!(鲁迅《祝福》)
【分析】句末用叹号,将主人盛气凌人的语气和对祥林嫂的嫌弃的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必备知识 标点符号的常见表达效果
类型二 标点表达效果赏析题
刻画心理 我应声说:“这好极!他,——怎样 ……”(鲁迅《故乡》)
【分析】感叹号准确地表现出“我”听到闰土要来的消息时异常高兴和激动的心情。破折号表现了“我”想问又不敢问,担心闰土命运,内心忐忑、猜疑、惶恐不安的心绪。问号后加上了一个省略号,深化了“我”对闰土命运的担心程度,展示了“我”心里有很多话要说要问,却不知道从何说起的复杂心理。
表达情感 鲁侍萍:(大哭起来)哦,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抽咽)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曹禺《雷雨》)
【分析】破折号深刻地揭示了当鲁侍萍发觉打她儿子鲁大海的原来是周萍时,其内心深处的爱怜、痛苦、愤怒的矛盾感情。
创设情境 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孙犁《荷花淀》)
【分析】“哗,哗,哗”,三个拟声词“哗”,用两个逗号隔开,语调平稳,创设出一种恬静和谐的环境气氛,充满了浓郁的诗情画意。而“哗哗,哗哗,哗哗哗!”中,拟声词的叠用加上句末的叹号,又创设出无比紧张的气氛。从“,”到“!”,写出了两种水声、两种氛围、两样心绪、两番情境。
解题路径 赏析标点表达效果“两步骤”